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5年授銜,山東人為什麽很少?1988年授銜,山東人為什麽很多?

2023-12-21歷史

1955年授銜時,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南方省份都是大戶,開國將帥占到了絕大部份,而北方省份,出的開國將帥就少得可憐。

以山東為例,在1955年授銜時,沒有元帥,沒有大將,沒有上將,直到中將裏面才出了三位:孔慶德、孫繼先、劉興元,這對山東這個革命大省來說就太少了。

那麽,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什麽呢?下面咱就來說說。

1955年的授銜標準中,紅軍時期的資歷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比如元帥、大將、上將,基本上都是在紅軍時期就擔任過重要職務,相當於創業元老。

光是這個條件,山東人就很吃虧。

紅軍的活動範圍基本上都是在南方,一是因為南方近代工商業發展較好,接觸先進思想較多,保守勢力相對北方較弱小,有利於革命運動的發展;二是因為在北伐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的運動尚未在北方地區廣泛開展,就因反動派的叛變而遭到嚴重打擊,無力再向北方發展組織。

因此,北方人接觸進步思想的機會要遠比南方小得多,尤其是山東,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張宗昌、韓復榘等反動軍閥的鎮壓,山東人參加紅軍的機會不是很多,大多數人都是參加的北方軍閥部隊,比如馮玉祥的西北軍。

比如那三位開國中將孔慶德、孫繼先、劉興元,就都是先參加了馮玉祥的西北軍,後來才跟著部隊起義,加入了紅軍。

(圖:孔慶德中將)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距離。

因為紅軍主要在南方活動,南方人在家門口就能參加紅軍,非常方便,而北方人要想參加紅軍,就要千裏南下,走很長的路,光是路費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要知道,參加紅軍的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根本沒有錢讓他們出遠門。

所以,1955年授銜時,山東人之所以出的將軍少,並不是戰功不高,貢獻不大,而是因為在紅軍時期的資歷普遍不高,評銜很吃虧。

比如膠東軍區副司令於得水,是許世友的得力助手,也立下過赫赫戰功,但是因為在紅軍時期的資歷太淺,只被授予大校軍銜,連許世友幫他爭取都沒用,就是因為在參加紅軍的資歷上太吃虧了。

反觀1988年授銜,山東人就占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共17位上將中,有4位元都是山東人,占到了將近四分之一,包括遲浩田、李耀文、劉振華、王海,另外中將、少將的數量,山東人也都是舉足輕重。

為什麽會造成這個現象呢?同樣也是因為形勢使然。

建國後,重工業主要集中於東北地區,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也集中於東北,更容易接觸到國防建設的核心工作,而山東人,就是東北地區高層的主力。

另外,在建國後的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越戰爭、對印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等等,都是舉國之戰,沒有地域之分,因此吃苦耐勞的山東人就脫穎而出,立下了很多功勛。

因此,在1988年授銜時,山東人占據重要位置,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說,不管是1955年授銜,還是1988年授銜,各個省的人數多少,都是有著歷史原因的,就不要再爭來爭去了,更不要「地域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