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明朝皇帝的權力喪失地如此之快?皇帝只能靠廷杖與怠政來抗爭

2024-04-13歷史

明朝時期,君權得到空前提升,這是由於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直接掌控了全國權力。這一舉措也解決了歷史上一直存在的外戚幹政、武將跋扈、宦官擁廢和相權矛盾等問題。

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初就設計了文官占據要職的制度,以防範宗室和武將叛亂。然而,這導致了明朝文官勢力在成立不久後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大,甚至讓皇帝淪為了象征,君權開始嚴重衰落。

事實上,盡管內閣權力空前強大,明朝的君權在這不到百年的時間裏就迅速衰敗,這無疑顯示出朱元璋的頂層設計存在問題。

朱元璋在廢除了丞相之位後,雖然大權獨攬,但由於政務繁多,他設立四輔官協助自己處理政務。這四輔官沒有議政權和行政權,只是負責起草詔書禦令,盡管他們也可以提出建議,但是否被采納則是另一回事。

朱棣靖難成功後,雖然有機會改革朱元璋的設計,但他為了名正言順,沒有改變這些制度,反而放縱文官做大。到了永樂晚期,內閣已經坐大,甚至敢於反對朱棣的北伐和廢除大誥。

面對這種情況,朱棣雖然感到無奈,但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只能選擇逮捕一些人,而不敢公開處決他們。

扶持太監讀書,設立西廠,其本質仍然是為了加強皇權。相較於明朝後期的內閣,甚至包括之前的中書省,當時的內閣地位都相對較低。

在此之前,中書省的存在使皇帝可以將六部的奏本先交給中書省處理,然後再由皇帝處理,這樣可以節省皇帝的精力。

到了明英宗時期,由於皇帝年幼,三楊輔政,六部的決策幾乎都是由六部自己議定,被稱為「六部議政」。重大案件的判決由六部尚書、都察禦史、六科給事中共同商議,而官員的任免升遷則由吏部和兵部份別負責。

內閣最後的審批是司禮監的批紅,皇帝詔令敕諭的頒布需要六科給事中稽核簽署,不同意可以封駁。

三楊輔政的操作讓皇帝的工作更多地變成了象征性的形式,實際權力已經超越了明朝之前的朝代。很多人認為明朝打壓武將,讓武將無法出人頭地,但實際上明朝並非一開始就如此。

明初,武將的地位明顯高於文官,他們可以依靠戰功為子孫謀取承襲,並且可以推薦文官和彈劾不稱職的都禦史。然而,明初沒有對武將進行具體和嚴格的考核,導致武將集團經常出現腐敗和瀆職現象,甚至還有欺壓士卒導致衛所軍戶逃亡的情況。

明憲宗看到武將們的瀆職現象越來越嚴重,開始在軍隊中推行軍政考選制度。這雖然是文官壓制武將的開始,但對於皇帝來說,失去兵權是最可怕的事情。

在明代宗時期,於謙為首的兵部進一步推行了文臣統軍的政策,並得到了內閣的支持。

明朝五軍都督府本握有地盤上的人事權,但於謙以兵部尚書的身份對新組建的十團營武將進行任命,導致五軍都督府權力削弱,上直衛大多歸兵部管理,皇帝的直屬兵力也被奪。

自此以後,皇帝不得不依賴文官管理軍隊,巡撫也用這種方式將邊軍的人事權轉移到兵部。這意味著武將再無出頭之日,皇帝也失去了兵權。

到明孝宗時期,文臣劉大夏等人改革五軍都督府,但廢除五軍都督府後,兵部因事務繁忙而無法議定軍事策略,地方防禦開始破敗,也讓兵部在緊急情況下毫無準備。

萬歷即位時無法親自執政,張居正利用內閣趁機改革,將六部和地方的奏章分成兩份,改變原先的交送順序,使得轉交給皇帝的奏章已經是內閣審查後的,內閣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六部。

張居正並未將攝政當作兒戲,而是堅定推行考成法。明朝時期的內閣已與初中的中書省地位相當,除了國家大事需皇帝詔令,其余行政命令皆由內閣直接釋出,無需司禮監蓋章。

張居正實際上恢復了明初被廢除的相權制度。皇帝的詔書如果無內閣起草和蓋章,大臣們將不認可,認為萬歷三十年不上朝也無妨,因為只要有內閣在,國家大小事務均可由內閣處理。

官員任命也是由內閣選出幾人,讓皇帝自己選擇。這使萬歷感到憤怒,他不喜歡內閣推薦的人選,而內閣又不同意他選擇的人選,互相扯皮,導致萬歷後期高層官員嚴重短缺。

萬歷三十載不問朝政,內閣與崇禎意見不合時,文官抗爭愈發激烈。崇禎只能換上與自己意見一致的內閣首輔和官員,這也是其執政期間內閣首輔更替頻繁的原因。

在內閣權力強化後,皇帝的軍權和財權被削弱,甚至不得不依靠宦官來奪回權力。然而,文官的筆桿子和民眾對宦官的仇恨,使得大部份宦官只能短暫地掌握權力,試圖從文官手中獲取權力的皇帝也會遭遇不幸。

這些都表明,明朝的文官勢力是歷朝歷代最為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