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張學良知道兒子要回大陸,再三囑咐:一定要去北京,再回東北

2024-04-09歷史

張學良知道兒子要回大陸,再三囑咐:一定要去北京,再回東北

自從被蔣介石帶到台灣後,張學良就再也沒有回到大陸。盡管他內心渴望著能夠在有生之年重返北京和東北老家,但由於各種復雜的原因,這個願望一直未能實作。

1993年,張學良得知自己的兒子張閭琳即將回大陸參加一次會議,便急切地對他說:「你一定要去北京,然後再去東北,代替我完成一個心願……」張閭琳鄭重地點了點頭:「爸爸,我會盡力的。」

張學良多年來未能回到大陸,原因復雜。他的心願是什麽呢?這是個謎,直到今天也未被揭曉。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結束內戰、共同抗日,決定發動「西安事變」,扣留了蔣介石。這一舉動使蔣介石改變了態度,同意了抗日的提議,引起了國內外的震驚。

「西安事變」爆發當天,張學良便向中央發送電報,宣布了這一利好訊息。不久,周恩來、葉劍英等人趕到西安,希望透過談判實作和平解決。

12月22日,宋子文和宋美齡在戴笠的陪同下也來到了西安,經過談判,雙方達成了六項協定。在此期間,張學良和楊虎城要求蔣介石做出承諾:「只要你答應不再發動內戰,與共產黨合作抗日,我們會釋放你。」

盡管蔣介石內心並不願意與共產黨合作,但面對當前的形勢,他只能妥協,並表示願意與共產黨合作抗日。於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開始。

「西安事變」以和平解決結束,這不僅結束了國內的內戰,還推動了國共兩黨的再次合作,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處理蔣介石的問題上,張學良和楊虎城產生了分歧。張學良主張釋放蔣介石,但楊虎城則持有不同意見,認為蔣介石不會忘記這一切,對他們可能帶來危險。但最終,張學良還是私自決定釋放蔣介石,並親自送他回南京。

盡管楊虎城多次勸阻,認為這樣做已經夠仁至義盡,但張學良仍執意要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最終,張學良和蔣介石一同乘飛機前往南京。不料,一到南京,蔣介石便下令將張學良扣押,並將其長期囚禁。

1946年,張學良和趙一荻被秘密轉移到台灣,但他們對此一無所知。在被關押期間,他們被限制在院子裏活動,過著極為困頓的生活。張學良的視力因山中缺乏照明而受損,趙一荻則學會了養雞和縫紉衣服,但她的眼中總透露出一種落寞和無奈。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成為「代總統」。李宗仁表示願意釋放張學良和楊虎城,但這一訊息卻遭到蔣介石的強烈反對。蔣介石怒氣沖沖地命令阻止釋放,並要求顧祝同以及陳誠采取措施阻止。

顧祝同隨即向李宗仁敷衍,並將責任轉交給陳誠和張群。陳誠則巧妙地表示對電報已經收到,但不確定能否派遣程思遠前來商量。這一舉動既顯示了對李宗仁的忠誠,又將難題推給了程思遠。

隨後,程思遠前來台灣,但陳誠並未直接談論釋放張學良的事情,而是邀請他到家裏作客,並以各種理由推脫。最終,李宗仁的命令被蔣介石的親信們原封不動地擋了回來,成為廢紙一張。

1990年,張學良最終獲得了自由,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回到大陸看看自己的故鄉,特別是東北老家。然而,考慮到兩岸關系的微妙性,他暫時沒有告訴台灣當局,擔心引起誤會。

為了確保順利回國,張學良透過好友王冀和相關部門秘密溝通,希望大陸領導人能夠發來邀請函。他認為,只要這個問題解決了,再告訴李登輝也不會有太多阻力。

他甚至制定了詳細的回國計劃,計劃先在北京待幾天,見見鄧小平,然後再去沈陽探望親人和老部下。

然而,盡管中國共產黨迅速發出了邀請信,但卻被台灣方面的人攔截了。李登輝得知此事後十分生氣,甚至對張學良表示不滿,讓他感到十分尷尬。

於是,張學良感到左右為難,無奈之下選擇了去美國。盡管大陸方面多次邀請他回國,甚至派遣了熟悉的呂正操前來協商,但最終他還是未能如願。

1993年,張學良的兒子張閭琳準備回國參加會議,張學良聽聞後十分意外,並囑咐他務必去北京看看,並在東北祭拜祖父。

張閭琳最終回國,完成了父親的囑托。他在北京參觀了航天航空公司,見證了國家的發展成就,隨後又來到沈陽祭拜了祖父張作霖。他將一切記錄下來,回到美國後向張學良述說,令張學良感慨萬千,同時也有些遺憾未能親自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