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斷頭王後的衣櫥,既是夢想之源,又是夢魘之地

2024-04-27歷史

▲【時尚女王與法國大革命】,卡羅琳·韋伯 著,馬睿 譯

[

前記:

與其他絕大多數講述瑪麗·安東娃妮特王後的傳記不同,本書獨辟蹊徑,從服裝政治的角度,追溯了瑪麗從14歲踏上法國國土直至38歲被革命者處決的人生歷程,同時也從這個獨特視角重述了法國大革命爆發的背景及過程。在作者看來,基於王室子嗣傳承、法國上下對奧地利的懷疑、法國內部政治鬥爭等原因,瑪麗孤獨無助。正式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服裝、頭飾、珠寶這些代表時尚的「外在」成為瑪麗顯示甚至是據此抓住權力的象征。因此,她不僅引領了當時法國的時尚,而且沖擊了當時法國乃至歐洲在服飾乃至禮儀上的保守落後。但是,她對時尚的追求花費不菲,再加上她的「奧地利丫頭」的身份,她的這種時尚追求反而使她成為眾矢之的,並最終導致了她的悲劇性結局。]

如果對瑪麗·安東娃妮特的生平進行周詳徹底的重新考察,就會發現她的裝束觸發重大的社會政治動蕩有著驚人的連貫性和力量。正如加利亞諾的裙裝所暗示的那樣,這位君主配偶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是煽動性的,說到底也是致命的。透過考察她的人生起伏背後的衣裝政治,我希望讓讀者對這位已經被殫精竭慮地分析,但仍散發著無盡魔力的歷史人物獲得一些新的線索。

從出生於奧地利的14歲女大公瑪麗亞·安東尼婭(Maria Antonia)到達法國、嫁給波旁王朝繼承人的那一刻起,服裝和外貌就始終是她人生中的重大問題。對這位後來即位的王後而言,她穿戴什麽,何時穿戴,甚至由誰為她穿戴都有一套嚴格的禮儀規定。這套禮儀制定之初的本意就是為了展示和證明波旁王朝的高貴莊嚴,因而歷代法國君主都要求其廷臣和配偶們嚴格遵守。

早在她1770年春天離開家鄉維也納、前往法國宮廷之前,這位年輕的公主就接受了關於波旁王朝如何對待外表、服飾和公共形象的速成教學。她從牙齒到發式都被重新設計過了,一位著名的法國舞蹈老師教她如何腳蹬高跟鞋、身穿圈環裙,拖著沈重而累贅的裙擺在宮廷裏優雅地走動。長輩們不厭其煩地提醒她說,她的外表將是她作為法國王室妻子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