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近代史上替天行道的俠義之戰:1827年希臘納瓦裏諾海戰

2024-04-22歷史

在人類的歷史上,戰爭往往都是為了給自己的國家爭取更大的利益而爆發的。打仗是費錢費力的事情,如果發動一場戰爭後沒有獲取到相應的利益,那是誰都不願意去做的。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在二百年前的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就有那麽一場替天行道的行俠仗義之戰,這便是發生於1827年的納瓦裏諾海戰。英法俄三國海軍聯合艦隊,為了幫助希臘人民爭取獨立自由,向鄂圖曼土耳其艦隊發起進攻,將其徹底摧毀,有力地支援了希臘人民。

實際上,這場戰役是當時的指揮官違背本國政府的指令,自作主張而發動的,這就更加難能可貴了。下面就給大家講一講這場戰役的來龍去脈。

(一)

從十五世紀起,希臘就成為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一個行省。雖然土耳其允許希臘人繼續信奉東正教,但是在鄂圖曼帝國裏,希臘人不管怎麽說都是二等臣民,所以,在希臘人中,一直都存在著爭取獨立的意願。

到了十八世紀,鄂圖曼帝國江河日下,日益衰朽,在俄土戰爭中連吃敗仗,同時,法國大革命的爆發,讓自由平等的思想傳遍了整個歐洲。很多希臘人也都成為了自由思想的信徒。在這樣的形勢下,希臘人的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情緒高漲,越來越不能夠忍受土耳其人這種中世紀方式的封建統治,於是,一場革命已經不可避免。

1821年3月17日,在希臘的阿雷奧波利正式爆發了人民起義,很快,起義的烈火就席卷了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4月,起義軍進入雅典。到6月,整個半島大部份地區都落入到了起義者手中。

面對著希臘人民的反抗,鄂圖曼統治者們火冒三丈。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地就立即處死了居住在伊斯坦布爾的希臘東正教首席大主教格裏高利五世,盡管這位大主教一再聲明自己是忠於土耳其蘇丹的。

在伊斯坦布爾很快就出現了對希臘人的集體迫害,不少居住在伊斯坦布爾的希臘人都被隨意編造的理由而處決。隨後,鄂圖曼的最高樸特(相當於帝國議會)就下令派出大軍去鎮壓希臘人的起義。

這樣一來,一場殘酷血腥同時又很漫長的戰爭就這樣開始了。

在戰爭中,土耳其人十分殘暴。1822年,他們攻克了起義的希俄斯島,在島上進行了血腥屠殺。有4萬5千希臘人被殺,還有五萬人被賣做奴隸,另有兩萬多人被放逐。

希俄斯島的屠殺震驚了整個歐洲,法國著名畫家德拉克洛瓦為此而創作了傳世名作【希俄斯島的屠殺】。英國偉大的詩人巴朗也為此事寫下了一首名為【哀希臘】的詩作。

希臘人民奮勇抵抗土耳其軍隊的進攻,他們經過一次又一次血戰,打得土耳其人寸步難行,損失慘重。

為了扭轉不利的局面,土耳其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只好放低身段,轉而向著自己曾經的附庸國求援。此時的埃及出現了一位名為穆罕默德·阿裏的傑出君主。這位與二百年後美國拳王同名的國王精明強幹,硬是把一個貧窮落後的老大帝國埃及建設得蒸蒸日上,國力強悍。

埃及國王穆罕默德·阿裏

馬哈茂德二世向著阿裏許了不少願,把克里特島、巴勒斯坦以及敘利亞等地都奉送給了他。阿裏這才答應出兵相助。

1825年2月,埃及正式出兵希臘。而希臘起義者內部卻出現了分裂,結果埃及和土耳其軍隊開始節節勝利。1826年,土埃聯軍猛攻希臘重鎮邁索隆吉翁,經過11個月的血戰,邁索隆吉翁終於陷落。土埃聯軍對這座城市血腥屠殺,把數千顆希臘人頭釘在城墻上炫耀,整座城市只有三百余人逃離生天。

德拉克洛瓦名作【邁索隆吉翁廢墟上的希臘女神】

到1827年,希臘大部份地區都被土埃聯軍占領,首都雅典也落入敵手,希臘起義軍只剩下了很小的一片地域,整個希臘革命眼看著就要被土耳其人徹底鎮壓了。

(二)

看到這裏,很多人可能要問了:歐洲列強對此事不過問嗎?特別是俄國,它難道對於自己的東正教弟兄遭屠殺無動於衷嗎?

這事兒說起來可就復雜了。

拿破侖時代結束後,歐洲就變成了英國與俄國的天下,有什麽大事都要他們兩家拍板說了算。

對於英國來說,鄂圖曼帝國是他們最好的朋友之一。有鄂圖曼帝國在,就可以卡住土耳其海峽,讓俄國海軍無法進入地中海,這對於英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英國怎麽可能出手去收拾土耳其人呢?那樣豈不是在給自己幫倒忙?

而對於俄國來說,拿下土耳其海峽,占據昔日的君士坦丁堡,乃是歷代沙皇夢寐以求的事情。現在土耳其內部出了亂子,按理說俄國應該趁火打劫,借機出手。然而在此時,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心中卻也同樣是顧慮重重。

首先是這土耳其雖然衰朽,但是爛船也有三斤釘,如果拼死一戰,也夠俄國喝一壺的。俄國付出的代價將會非常大。

第二點最重要了,希臘人民的革命是在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下爆發的,這對於沙皇來說是最忌諱的事情。尼古拉一世一聽到「革命」兩個字就會本能地腦仁生疼,他是唯恐希臘人的革命思想感染到俄國內部的。偏偏這次的希臘革命中,有不少俄國人參與其中,甚至擔任了革命政府的重要職務,而俄國國內像普希金這樣的公知也是上躥下跳,積極支持希臘。這一切都讓沙皇不能不有所顧忌。因此,俄國對於希臘的革命,也是遲遲地不肯出手。

於是,英國和俄國兩位歐洲大佬對於希臘革命一直都是態度冷漠。他們只是口頭上對於希臘政府表示支持、同情,對於土耳其的血腥屠殺表示譴責,但是實際行動一點都沒有。英國還為希臘革命政府提供了兩筆數目不大的貸款,俄國則是蹦子兒沒有,只是花費了點唾沫星子。

(三)

不過,這個世界上的人並不是都像政治家那樣無利不起早,急公好義、俠肝義膽的真心英雄那也是大有人在的。

希臘人民的革命鬥爭精神感染了整個歐洲,從英國、法國到俄國,都有很多人積極地支持他們。

在革命剛剛爆發的1821年的夏天,第一批來自法國的誌願者就乘船離開了馬賽,到達希臘,投入到了戰爭之中。

此後,有數以千計的來自歐洲各國的誌願者到達希臘參戰。這其中,最有名的人物自然就要屬偉大的英國詩人巴朗了。

巴朗為了支持希臘獨立,竭盡全力地到處奔走,為希臘人籌措捐款。由於過度操勞,他於1824年在希臘的邁索隆吉翁不幸病逝。

除了巴朗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著名人士都投身到這場偉大的革命之中,前面提到的法國大畫家德拉克洛瓦就是其中的一位。

除了這些名人之外,歐洲各國還成立了不少援助希臘人的組織,比如英國就有「支援希臘協會」。協會的工作十分得力,先後兩次向著希臘革命政府提供了80萬和200萬英鎊的資金援助。

這些「希臘之友」們在積極援助希臘的同時,也想盡辦法說服本國的政府出手相助。畢竟民間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打敗土耳其,那還是要靠正規軍才行。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歐洲幾大強國,特別是像英國這樣的議會制國家,慢慢地就改變了態度。

(四)

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和俄國對希臘獨立戰爭的態度都有所轉變。俄國不用說了,眼前放著大好地機會不利用,那簡直是暴殄天物。所以,尼古拉一世還是動了要趁火打劫的心思。

另一方面,英國政府覺得,要是一直這麽袖手旁觀,結果讓俄國占了便宜,控制了土耳其海峽,那就麻煩了。

於是,1826年,英國主動出面找到俄國,和它在聖彼得堡簽訂了一個協定。協定規定兩國都不在希臘謀求特權,對於希臘的問題,兩國要協調行動,絕不獨自行事。

英國之所以和俄國簽這麽一個協定,就是為了牽制俄國,免得它獨自與土耳其開戰,謀取利益。

到了1827年,希臘的形勢愈發危急。俄國認為應該出面幹涉了,於是它就找到英國,希望兩國共同出手幹預。

這時,法國也參與了進來,於是英、法、俄三國在倫敦簽訂協定,要求希臘和土耳其立即停戰,否則三國將會出面幹涉。不過,對於三國的要求,土耳其斷然拒絕,這樣一來,英法俄三國出兵希臘的條件就具備了。

1827年10月,英法俄三國的艦隊聚集到了希臘的海岸附近。英國海軍的司令是愛德華·科德林頓中將,俄國海軍的司令是來自波羅的海艦隊的海登少將,法國海軍司令則是裏尼少將。由於英國是公認的世界海軍老大,而且科德林頓的軍銜也最高,所以俄法兩國海軍都自覺地表示願意接受科德林頓中將的指揮。

聯合艦隊於10月13日在希臘西部的紮金索斯島會合,在他們南邊不遠的納瓦裏諾海灣內就停泊著土耳其與埃及的聯合艦隊。

實際上,埃及海軍的實力比土耳其要強,國王阿裏在埃及的造船廠幾乎可以和歐洲大國相比,他們造出了不遜色於英法等國的大型木制風帆戰列艦,只不過此時在納瓦裏諾海灣內的大型戰列艦較少,只有三艘。不過,作為實際上的主力,土埃聯合海軍還是由來自埃及的阿裏國王之子易蔔拉欣來做總司令。

英法俄三國海軍此時擁有11艘大型木制風帆戰列艦,表面上實力占優,但是在海岸上還有眾多的土耳其炮台,所以,如果是在納瓦裏諾的海灣裏面開打,單純從火炮數量來講,英法俄三國並不占據優勢。

但是關鍵問題並不在這裏,關鍵是英國的科德林頓中將臨行前得到了明確的指示:「盡一切可能不要打,擺擺樣子就行了。」

此時的英國,老首相坎寧勛爵身染重病,氣息奄奄,大家只等著他咽下那口氣,就一致擁戴滑鐵盧戰役的大英雄威靈頓公爵繼任。威靈頓對科德林頓說了:你這次去希臘,真正的目的不是去打土耳其,而是要牽制俄國人,不能讓他們把土耳其打殘。咱大英帝國從來都不幹賠本的買賣,打殘了土耳其對咱們有狗屁的好處?

因此,按照預定的計劃,科德林頓只是要擺個樣子嚇唬嚇唬土耳其人,盡量迫使他們首先接受停火,然後進行談判。如果土耳其人硬是不肯答應,那也不能對他們開戰。

(五)

10月20日,三國聯合艦隊來到了納瓦裏諾海灣。他們強行地闖入了海灣,與土埃聯合海軍形成了對峙。

科德林頓派了一條船,向著土埃方面送去一封信,內容就是要求他們停火,然後接受談判。

然而,此時土埃艦隊的司令易蔔拉欣並不在納瓦裏諾。如果他在,這一仗或許就打不起來了,因為易蔔拉欣是個能說了算的人。

臨時指揮艦隊的穆哈雷姆貝伊屬於楞頭青那樣的人物,他一口拒絕了科德林頓的信函,反過來還要求三國艦隊立即結束納瓦裏諾海灣。

科德林頓又派出使節乘坐舢板去交涉。然而,一艘埃及軍艦上的水兵用步槍向舢板射擊,派出的使節被打死了,埃及的子彈也射到了法國海軍旗艦上。法國水兵毫不猶豫地也用步槍齊射還擊。

此時,在愛德華·科德林頓海軍中將的腦海不知道是閃回出現了大詩人巴朗的【哀希臘】,還是德拉克洛瓦的【希俄斯島的屠殺】,總之,他在這一瞬間正義感迅猛爆棚,毅然決然地下達了命令:開火!

隨著他的命令,三國海軍如出山猛虎一般向著土埃海軍沖去。

俄國海軍的「亞速」戰列艦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結果,它吸引了敵方的眾多火力,雨點般的炮彈落在了軍艦上。但是,指揮這艘軍艦的拉紮列夫海軍上校異常勇敢,依然奮勇沖殺,所向披靡,接連擊沈三艘土耳其小型戰艦,重創一艘大型戰列艦。

後來,拉紮列夫成為了俄國的海軍上將。此時,在「亞速」號戰列艦上,還有另一位日後的俄國海軍軍神,那便是納西莫夫,此時他只是一名海軍上尉。

三國聯軍的其他戰艦也都猛沖了上來,用猛烈的炮火轟擊土埃戰艦。當雙方刺刀見紅地展開肉搏時,武器裝備的差距就明顯地體現出來了。土耳其和埃及雖然也能制造戰艦和火炮,但是在質素上終究照著英國的科技水平差了一大截。土埃聯軍的火炮威力有限,「亞速」號中了一百多發炮彈都沒有沈沒,相反,土埃方面的戰艦卻是一排炮彈打過來就散架。

激烈的戰鬥只進行了一個小時,雙方就勝負分明了。英法俄方面除了「亞速」號、「甘古特」號等幾艘艦受傷之外,沒有一艘沈沒。而土埃方面的大型戰艦都被擊沈了,總計損失六十余艘艦艇,只有十幾條小船逃出了生天。

納瓦裏諾海戰就這樣結束了,英法俄三國取得了壓倒性的完勝,土耳其和埃及損失了他們的主力艦隊。這樣一來,他們透過海上向著希臘派遣軍隊就很不方便了,而如果要是走陸路,那是要翻山越嶺,頗費周折的。因此,納瓦裏諾海戰實際上等於在一定程度上切斷了土耳其對希臘半島的增援。

但這還不算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海戰的爆發相當於英法俄對土耳其宣戰了,因此,沙皇尼古拉一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南下,攻打土耳其了。事實也是如此,1828年,第八次俄土戰爭爆發,俄羅斯向著土耳其發起了全面進攻。

(六)

在1828年,法國也出兵參戰。可笑的是,波旁王朝在半個世紀以前出兵美洲,幫助美國獨立,結果不久後它自己就被法國大革命推翻了;這一次,波旁王朝又出兵幫助希臘獨立,結果在1830年的七月革命中,又一次被巴黎人民趕下了政治舞台。

俄羅斯和法國的出兵讓土耳其難以招架,被迫在1829年與俄國簽訂了【亞德裏亞堡條約】,向著俄羅斯割讓了一大塊土地。隨後,土耳其又被迫與希臘方面談判,至1832年,【君士坦丁堡條約】簽訂,土耳其正式承認希臘獨立,希臘王國從此誕生。

大家都很滿意,唯獨英國海軍的科德林頓將軍鬧心了。他回到英國之後,立刻遭到了冷遇,威靈頓公爵見到他之後,臉拉得比驢還長。科德林頓一再辯解,說是土耳其人先開槍的,你們也沒說我遭到攻擊也不能還手啊?

從法律上來講,科德林頓的所作所為倒也無可指責。因此,他沒有受到什麽處分,但是從此就在英國海軍坐起了冷板凳,後來以海軍上將的頭銜退休。

只有希臘人民一直懷念他,懷念這位俠肝義膽的英國將軍。在納瓦裏諾聳立著科德林頓的紀念碑,希臘人民不會忘記他,也不會忘記那一場歷史罕見的俠義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