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治水英雄姓禹,名文命,因做出偉大貢獻,世稱大禹。
所有史書記載,大禹建立了大夏。 然而,夏朝的背後,有股神奇的力量,顯示出大禹也得聽從他們的。包括商朝,同樣對其頂禮膜拜。
大禹的父親叫鯀,鯀是顓頊的後裔。【帝系】曰:「顓頊五世而生鯀,鯀生禹,虞舜嬗以天下。」按道理,大禹做為一代帝王,本應坐不改姓光耀門楣才對,卻在登基之日突然宣布改族姓為「姒氏」,叫「姒文命」,不覺得很奇怪嗎?
【史記】記載了這一事件:「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史記這一段話,是說帝舜向「天帝」舉薦,請求禪讓帝位給予大禹。17年後,帝舜駕崩,大禹為此守孝三年,實際是為了避讓舜的兒子商均而隱身去了陽城。但天下諸侯不找商均只找大禹商量大事,大禹只好登基帝位,國號定位「夏後」,族姓改為「姒氏」。
要知道,姒姓,是神農炎帝和帝俊一族,其母「任姒」;而黃帝之母叫「任妣」。按周朝禮制之認知,大禹如果改姓,也應該姓姬才對吧?
還有更奇怪的,那就是五帝之二的帝嚳。帝嚳生契,史書皆有記載。【詩經】也雲:「帝命玄鳥,降而生商」。是說北方簡狄尊從天帝安排,和帝嚳成了婚,生下了契,契從此成為商朝之祖。
(部份圖片來自網絡公開圖片,若有侵權,告知即刪)
帝嚳是玄囂的孫子,其父蟜極。玄囂即少昊,實非黃帝之後,而是神農炎帝的後裔。然而,在殷商甲骨文的祭祀裏,既看不到有對黃帝和「姬」姓的人進行祭祀,也看不到有對神農炎帝的祭祀內容。這豈不更奇怪?
帝嚳的孩子契,其偉大貢獻是創造了契刻文字,即在龜甲和牛骨上用專門的刀制工具刻下甲骨文字,更重要的是,契和母親簡狄把這種鐫刻技術移植到竹片上,由此創造了人類史上流傳千世的「竹簡」文書。
自帝嚳生契之後,契為商祖,歷經先商、中商和晚商三期,比大禹建立的夏朝早300年。
【史記】記載:「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
此「亳」並非商丘,實指鄭州。是說帝嚳妻簡狄受帝之命,在鳳凰台食了燕莊山丘燕子蛋,生下契。
帝嚳有四個著名的孩子,按排行叫摯、堯、契、後稷。而四個孩子這個時期,萬國正遭遇泛濫洪水,先商從鄭地商都遷徙外處達八次,而在鄭設都六代,其中包括商湯回鄭亳,「從先王居」。直到後來中晚商朝遷徙安陽定都,史稱「殷商」。
在殷商甲骨文祭祀裏,除了「唐,成、大乙」,還祭祀有「夋」、「夔」、「契」。
「契」不用說了,是商祖「契」。另外兩位「夋」和「夔」,有學者說「夋」是帝嚳,叫「俊」。如果這個正確,那「夔」又是誰?
「夔」,是專掌「樂」的最高長官,即「樂」官。古人重視「禮樂」。"禮"指禮儀,尤指「禮制」。「禮制」是一種以血緣親族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秩序和行為規範,包括等級秩序、禮儀規範、道德準則等內容。"樂",不僅指音樂舞蹈藝術的形式,更是指的維護社會和諧與秩序的要求。
「夔」,就是「樂」的制定者,強調的是民風正氣,代表的是一套社會規範和價值觀念。而掌管"樂"的樂官,名叫「夔」,代表握持的方向和宗廟祭祀以及頒布誥命,即,代行天子令。
以鳳凰為圖騰的帝嚳,被封為辛侯時,正屬於管「樂」的「夔」官。
【竹書紀年】記載: 「帝嚳高辛氏,生而駢齒,有聖德,初封辛侯,代高陽氏王天下。使瞽人拊鞞鼓,擊鐘磬,鳳皇鼓翼而舞。元年,帝即位,居亳。 」 從【竹書】中也可看出,若把「夔」和姓氏結合起來,帝嚳應當叫「姒夔」,而非「姬俊」。
帝嚳繼顓頊之後做了帝王,把樂官交給了兒子「摯」,後來摯九年被廢,又任命契掌樂,官敇司徒,輔佐天子管理,周朝以後,復設「夔」官。而殷商祭祀的前三祖,只有「夔」才是「帝嚳」。
許多人認為殷商祭祀的「夋」是帝嚳,包括古人認為「帝俈一名夋。」這可能是認知有誤。
「夋」的本義:「行走舒緩的樣子,一曰倨也」。「倨」,是倨傲,即傲慢的形態。「夋」實是指的高高在上聛睨一切的人,此人實為「帝俊」,而非帝嚳。
帝俊是在【山海經】裏才有記載的「太陽神」。他是炎黃的兄長,「西王母」所生,姒姓,曾被趕出家門,四海為家。他才是大夏的始祖神,最早建立大夏,從【山海經】東西南北四域都有他的身影來看,延續數百年的「天帝」神位一直存在,並掌握著商夏時期的"生殺予奪大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帝俊的神號叫「天皇」,炎帝的神號叫「地皇」,黃帝的神號叫「人皇」。因此,帝俊又稱為「天帝」,其後裔繼承「天帝」的名號長達千年之久。
就是說,商夏時期帝俊的後裔繼「天帝」之位,商夏兩朝都需聽從「天帝」的指令。「帝命玄鳥,降而生商」,指的就是「天帝」指派帝嚳與簡狄成婚,生下商祖契。
而夏朝一代帝王大禹,之所以能做天下共主,也是由「天帝」來決定,大禹本身並不能做主,因此,在大禹被允許當帝王之日,就需要改姓為姒,不再姓「禹」。
商朝甲骨文祭祀的昊天上帝,所謂昊天,為大為廣,而「夏」的引申義也是為廣為大。這在殷商祭祀中也能看到一個明顯的天帝所在地方——「西邑」。而「夔」,與「夏」在甲骨文中極為相似。這也說明,帝嚳是為擴充套件大夏而來,服從於夏朝之始祖神帝俊的「天帝」一脈。
太陽神帝俊及其後裔掌控的「天帝」之神職,是夏商唯命是從的主要稽核機構,這也難怪夏後啟登基後,三次巡遊,不遠萬裏跑到西邑的「天穆之野」向天帝表達忠心的舉動。
山海經裏兩次提到:【大荒西經】:「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有互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於天」。
【西山經】:「大樂之野,夏後啟於此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在大運山北。一曰大遺之野。三身國在夏後啟北,一首而三身」。
【竹書】也在對夏後啟的記載中提到這個地方:「十年,帝巡狩,舞【九韶】於大穆之野。」
更有大禹的父親鯀,在【竹書紀年】對顓頊的記載中,說鯀居住在天穆南邊:「三十年,帝產伯鯀,居天穆之陽。」這些都說明,夏和商朝都和帝俊所建立的「天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天帝之國,正是古天竺的三身國,位於今日的尼泊爾。
也就是說,帝俊時代,就已經對夏朝的開疆擴土做出了實質性的規劃與實施。商朝和夏朝,都是「天帝」任命的帝王。大禹只是替「天帝」收復一些失地。這在【竹書紀年】裏對帝舜和大禹的記載中寫的很明白:帝舜「三十三年春正月,夏後受命於神宗,遂復九州。」
自商湯之後,商朝祭祀多以祭祀「成湯」、太甲、祖乙、婦好、武丁比較多。這說明成湯之後,已經逐漸與「天帝」脫鉤。
【史記】有記載,商湯欲伐夏桀,對百姓征求意見,轉譯為白話:「···你們還說:‘夏桀有罪,那又能怎麽樣呢?’···夏國的民眾懈怠消極,怨恨不和, 他們都說‘這個太陽什麽時候滅亡?我們寧願和你一同滅亡!’ 夏王的德行已經到這種地步,現在我必須前去征討。」從這段描述中,說明帝俊族太陽神的一脈,已經不受黎民喜愛,而是深受其害,即便他們的族人也寧願追隨商湯推翻「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