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笑經】故事玄談(草稿十五 待續)

2024-01-08歷史

三年之期 ,孔了凡 諸惡莫作於鄉裏,眾善奉行於街鄰。

晨之時,則 灑掃庭院,沐浴更衣,一心凈念, 焚香,禮拜孔子像 逮到 暮時,則 入正堂, 席跪坐, 參學【孝經】與【大學】

一時,了凡感覺印堂內有熱氣慢慢集聚。後,熱氣轟然閃過。

時,屋內白光乍現,孔子正坐案前,曾參侍立右側。

子曰:「了凡,汝參學【孝經】【大學】已三年。孝道乃入德之門。若把孝道按儒學一以貫之之道化為二端去探究,可分化為哪二端?」

了凡曰:「可分為‘土’與‘子’二端。金木水火為子,在土中;子從土中來, 又回歸土中。老師,弟子如此解孝之義,是否符合中道?」

子曰:「善哉!了凡,汝已登堂,但還未究竟,未能入室,百尺竿頭,還需更進一步。」

了凡下拜扣頭行禮謝夫子印證。

此時,曾參正身向孔子作揖,答曰:「弟子有新解回夫子。‘孝’道為太極之道,可化為‘存’與‘在’之二極。‘存’,內有‘子’表萬物之性命,‘在’,內有‘土’表容納萬物之時空,二極上下相合,組成一個‘孝’道的完整文明體系。」

子曰:「善哉!曾參。善哉!汝可知,孝道何以讓大禹完成治水與著作【山海經】成就大禹天下之大功?」

曾子曰:「孝道乃上下貫通一以貫之之道,天下歸仁之義。我與萬物同性命,萬物與我共時空,此為孝道的真實涵義。大禹在大舜至孝感化下,成就儒學一以貫之之道,為大舜孝道傳承者。大禹納宇宙於自心中,高山大川之走向,平原湖泊之狀貌,八方物產之豐饒,風土人情之善惡,九州四海之歸化,歷史發展之演變,更是了了分明。高山大海如大禹掌中之物,治水與著【山海經】有何難哉!」

子曰:「善哉!善哉!曾參,汝已得儒學之精髓,道脈之正傳。善哉!」

曾子肅身作揖叩拜,謝夫子贊賞!

此時,了凡聞聽曾子之言,如雷貫耳,後背熱氣上蒸,知自己為學功夫還淺,積功累德尚薄,需再加淘汰琢磨。

子曰:「了凡,汝回去再讀【山海經】,看是否有新體驗!」

了凡曰:「敬尊師命。」

孔子隱,曾子隨孔子隱去。

(草稿十五 待續)
孔元2575年冬月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