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請君只看洛陽城——「明章之治」與雒陽鼎盛

2023-12-10歷史
  • 來源:【厚重河南】
  • 作者:姚偉
  • 歡迎關註,每日連載

    秉承善政勵精圖治

    漢明帝劉莊是劉秀與陰麗華的兒子,自幼聰慧異常,勤奮好讀書,10歲就能通曉【春秋】,並且對一些復雜的問題有著驚人的洞察力。劉秀對這個兒子寄予厚望,讓他拜大儒桓榮為師,學通【尚書】等儒家經典。

    明帝即位後,是典型的工作狂。他每天二更就寢,不到五更就起床讀書,批閱奏章。他自認威望不如父親,必須更加嚴格,才能保證綱紀整肅,吏治清明。因此,對待臣下更為嚴厲、苛刻,甚至親自責打有過失的官吏。

    為了修明政治,明帝尊奉劉秀制度,嚴格限制皇親國戚。他的妹妹館陶公主請求任命兒子為郎官,明帝當即拒絕,「而賜錢千萬」。後來明帝向群臣解釋說:「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裏,茍非其人,則民受其殃,是以難之。」

    對待老婆的娘家人,明帝更是嚴加約束。按照劉秀生前的願望,明帝擬定開國二十八將,圖畫於雲台之上,讓他們成為雒陽城乃至天下人人敬仰的英雄,但戰功赫赫的伏波將軍馬援卻不在其列。原因只有一個:他的皇後是馬援的女兒。不惜刻意跟自己老嶽父過不去,明帝的意圖很明確:限制和約束外戚。王莽就是以外戚身份篡漢的,前事不遠,不得不防。

    明帝的重要政績,是任用王景治理黃河和汴渠。西漢平帝時,黃河、汴渠決口泛濫,其後戰亂發生,一直沒有整治。劉秀曾想修建堤防,但因天下初定,國力負擔不了如此浩大的工程,而當時危害並不顯著,因此作罷。明帝時,人口日益增多,決溢的黃河、汴渠危害日益嚴重,中原百姓治河的呼聲越來越高。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明帝決意解決這個問題,此時,有人向他推薦了王景。

    王景是樂浪郡(今北韓平壤一帶,當時屬漢朝)人,博覽群書,知識廣博,對水利工程頗有研究。明帝詢問治水的各種難題,王景分析利害,應對敏捷,明帝「善之」,賜給他【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等。這年夏天,明帝征集數十萬士卒、民夫,派王景治水。王景「乃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砥磧,直截溝澗,防遏沖要,疏決壅積」,修築了從滎陽到千乘海口1000多裏的黃河大堤。這次治水非常成功,後人有「王景治河千年無患」之說,此後900多年,黃河沒有改道,決溢次數也不多。

    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社會安定,積患已久的黃河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史書評價說,當時「吏得其人,民樂其業,遠近畏服,戶口增強,天下安定,百姓殷富」。至永平十八年明帝病逝,東漢人口激增至3400多萬。

    漢章帝十九歲即位,「素知人厭明帝苛切,事從寬厚」,他放寬刑律,廢除苛法五十余條,為政務求寬厚,又頒布「養胎令」:每位懷孕的女性,賜谷「三斛」。他輕徭薄役,獎勵農桑,在位期間,東漢達到鼎盛,雒陽城極度繁華。

    德陽殿「周旋容萬人」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這是【古詩十九首】中對東漢皇宮的描述。

    漢魏洛陽城文管所王閣女士對漢魏城深有研究。她說,東漢皇宮分為南北兩宮,相隔一裏,分別占據城內南北兩半部份的中心位置。兩宮之間,以大屋復道相連,以保證皇帝來往時的方便與安全。東漢宮殿都建於夯土高台上,其間以架空的閣道相連,皇帝來往多由閣道,不走地面,防衛相當嚴密。如張衡【東京賦】所描述:「飛閣神行,莫我能形。」

    南宮主殿最初是卻非殿,劉秀拿下雒陽後,「幸南宮卻非殿,遂定都焉」。10多年後,前殿建成,成為南宮正殿。此外南宮還有崇德、中德、九龍、長秋、萬歲等殿。【後漢書·倭奴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奴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1700多年後,日本九州福岡縣出土了一枚金印,內陰刻隸書印文「漢倭奴國王」五字,以實物印證了史書記載。中日兩國第一次正式交往,應該就發生在上述的某個宮殿。

    永平三年(公元60年),漢明帝開始修建北宮,歷時六年完工,從此北宮成為主宮,而其主殿為德陽殿。張衡【東京賦】說,「逮至顯宗(即漢明帝),六合殷昌,乃新崇德,遂做德陽」,說的就是此殿。德陽殿東西長37丈多,約合百米,有記載說,此殿「周旋容萬人,陛高兩丈,皆文石作壇,激沼水於殿下。畫屋朱梁,玉階金柱,刻鏤作宮掖之好,廁以青翡翠,一柱三帶,韜以赤緹」,異常崇高華麗,「珠簾玉戶如桂宮」。天子臨朝,百官受賜,宴享朝儀,都在這裏舉行。

    德陽殿和殿前的朱雀等門闕,巍峨峻峭,高聳入雲,據說在40多裏外的偃師就可以望見。梁鴻寫【五噫歌】時,北宮剛建好10來年,正是輝煌壯麗的時候。當初他在雒陽上太學時,北宮應該還沒興建,此時在邙山上驀然看到,想必十分震驚。

    此外,城內外還有諸多華美的苑囿、宮觀等,張衡曾作描述,「濯龍、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蘭被涯」,足見秀麗異常。

    但如今漢家宮闕早已無存。董卓的一把大火將所有繁華燒得精光,後來兩次重建,遺跡也被疊壓在魏晉、北魏宮闕之下。

    漢家宮闕難以尋跡,考古工作者卻在城南發現兩處與雒陽城市建設有關的漢代遺跡。1987年,偃師翟鎮西羅窪村發現了一處大型漢代磚瓦窯址,此地位於漢魏洛陽城東南方向,遺址面積大約東西1.5公裏,南北2公裏。據村民介紹,這片地方打井很困難,往往挖在古窯址上,很難挖下去。村裏還曾發現地下有一條「大路」,寬30多米,全部用大方磚鋪成。時任中國社科院漢魏洛陽城考古隊長的段鵬琦判斷,漢魏時期從未發現過以方磚鋪設的路面,所謂大路,應該是大型地面建築遺跡。

    段先生介紹說,僅當時勘探的3000平方米範圍,就發現了十余座古窯址,密度之大,十分罕見,應為古代官窯遺址。這些窯的形制、結構,與當時一般民窯相似,均由窯道、操作區、窯門、火膛、窯床、煙囪等構成,但與民窯有一點極不相同:這些官窯所用燃料是煤而不是柴草。以煤作燃料的漢代磚瓦窯,已發現的極少,此處為全國第一份。

    段先生推斷,大方磚鋪地的所在,應是東漢掌管磚瓦的甄官署遺址,「孫堅北討董卓,屯軍城南,甄官署有井,每旦有五色氣從井中出,使人浚井,得漢國璽」,這個故事,應該就發生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