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巴以分治的方案出台後,為何沒能建立巴勒斯坦?阿拉伯各國不答應

2023-12-29歷史

一戰結束後,鄂圖曼帝國土崩瓦解。他們原先占據的中東大片地區,淪為了英法等列強的勢力範圍。

在英法兩國的支持下,阿拉伯民族開始走上了民族復興的道路。為啥說民族復興呢?因為公元7世紀到公元13世紀,阿拉伯帝國是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

可惜13世紀以後,阿拉伯帝國被蒙古人所滅,阿拉伯民族先後淪為了蒙古伊爾汗國、鄂圖曼帝國旗下的順民。

尤其是在鄂圖曼帝國手裏,他們充當了五六百年的順民,基本都習慣聽人吆喝了。英法列強來了以後,為了分解鄂圖曼帝國的勢力,鼓勵他們自主創業:兄弟們,你們祖上闊氣過啊,骨子裏絕對有創業基因,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於是乎,阿拉伯人開始創業。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沙特家族的伊本沙特,以及哈希姆家族的侯賽因父子四人。

伊本沙特建立了內誌王國,侯賽因及其3個兒子,控制了漢誌王國、伊拉克、敘利亞、約旦等地。1924年的時候,內誌吞並了漢誌,伊本沙特將其合二為一,建立了沙特阿拉伯。侯賽因和大兒子阿裏流離失所。但二兒子阿蔔杜拉和三兒子費薩爾,分別在約旦、伊拉克擔任國王。

1920年後的敘利亞歸了法國,而巴勒斯坦則歸了英國。

阿拉伯民族復興的過程,大致上就這麽回事。除了沙特、伊拉克、約旦以外,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地盤,基本都掌控在英法兩國手裏。

比如說,英國占著巴勒斯坦、南也門、巴林、阿曼、卡塔爾、阿聯酋等地。而法國則占著敘利亞(今敘利亞和黎巴嫩)。

不得不說,英法兩國眼光獨到,占的位置都是些沿海要地。即便阿拉伯得以民族復興,也會因為丟了這些沿海要地,從而被英法所掣肘。

即便是沙特、伊拉克和約旦,其實也深受英國的影響。

  • 比如說約旦國王阿蔔杜拉,就是英國人一手扶持起來的君主。他們哈希姆家族在阿拉伯世界是頂級貴族,號稱聖裔,所以用他當代理人,還是很得人心的。

  • 伊拉克的費薩爾國王,同樣來自哈希姆家族,是阿蔔杜拉的三弟,同樣也是英國人一手扶持起來的。

  • 至於沙特阿拉伯,其實有點特殊。他們前期靠英國人的支持,完成了內誌和漢誌地區的統一。後期又與英國人分道揚鑣,倒向了美國人。

  • 所以說,表面上看阿拉伯人完成了民族復興,卻依舊被英法列強牢牢掌控在手中,和當年被土耳其所統治,沒什麽太大區別。

    阿拉伯人真正取得獨立,得在二戰以後。

    二戰把老牌列強英法給打趴下了,新崛起的列強美蘇,自然要重新建立國際秩序。英法國力不行了,那他們的勢力範圍就得讓出來。

    尤其是中東地區,這裏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美蘇兩國絕不可能袖手旁觀。為此,新一輪民族獨立運動,在阿拉伯世界再次拉開序幕。

  • 1946年,英法聯軍全部撤離敘利亞,因此敘利亞贏得了自身的獨立。

  • 1926年,法國人為了分化敘利亞當地的勢力,鼓勵黎巴嫩脫離了敘利亞,建立了單獨的共和國,但依舊受到法國統治。1943年,黎巴嫩擺脫法國,宣布單飛,1946年法軍全部撤離黎巴嫩。

  • 1952年,埃及在納賽爾的帶領下,推翻了英國支持的法魯克王朝,埃及自此走上了獨立自主的道路。1958年,伊拉克的費薩爾王朝也被推翻了,伊拉克也迎來了新生。

  • 至於沙特,自從1933年跟著老美混了以後,一直吃香的喝辣的,沒怎麽出現過內部不穩的情況,他們家統治沙特至今已經超過了百年之久。

  • 總之在美蘇兩國的影響下,阿拉伯各國真正贏得了民族獨立。雖然依舊四分五裂,但好歹在自己的地盤上可以當家做主了。唯獨巴勒斯坦是個例外。

    1947年聯合國提出了巴以分治的主張。

    巴勒斯坦地區包括了現在的巴以和約旦。1921年,英國人占領這片地區以後,將約旦從巴勒斯坦摘了出去,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而巴勒斯坦地區,則從1921年到1948年,一直都是英國人直接管轄。英國在這裏設有總督,和當年的加拿大差不多。

    不過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猶太人的復國主義就開始逐漸出現。英法也腦殼疼,給他們推薦了不少好地方,比如說烏幹達、馬達加斯加、西奈半島等,其實都不是猶太人心有所屬的地方。

    他們最中意的地方,還得是巴勒斯坦。因為在他們的民族信仰中,巴勒斯坦是上帝賜予他們的應許之地迦南。我們這些不信的人,估計完全無法和他們產生共情。總之人家就是盯上巴勒斯坦這塊地盤了。

    從一戰後到二戰後,陸續有四五十萬猶太人從世界各地遷居到了巴勒斯坦。他們是商業民族,兜裏有錢,所以瘋狂地在巴勒斯坦買地造房子。

    那時候當地人也不反感這件事,畢竟人家帶來了消費,帶動了當地經濟,讓當地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了。

    但當阿拉伯人,得知猶太人要在這裏復國以後,情緒立馬不同了。為此,雙方爆發了不少沖突。那時候的猶太人也不講武德啊,為了復國什麽可怕的事情都做得出來。嚇得英國人壓根不敢繼續再插手這裏的事務。

    鬧到最後,英國人打算放棄這裏的統治權,這事兒便移交到了聯合國。聯合國在1947年作出裁決,讓當地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自己的國家。以色列占地57%,阿拉伯國占地43%左右。

    巴以分治的方案,得不到阿拉伯世界的認可。

    按道理來說,如果這事兒辦成了,那巴以之間也就不會有什麽沖突了。1948年5月,以色列算是獨立建國了。可所謂的阿拉伯國,卻一直停留在概念當中,為啥呢?因為其他阿拉伯國家不答應!

    從巴勒斯坦人的角度來看,能獨立建國自然是一件大好事。可奈何那時候的巴勒斯坦人,沒有自己的集團組織,根本不具備獨立建國的可能。

    這個時候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也看到了商機啊,巴勒斯坦這麽好的一塊地,咋能隨隨便便就給別人呢?因此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沙特等國,帶頭不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當然了他們的主張是,不支持聯合國的這一決議,這嚴重傷害了阿拉伯民族的感情。

    不管咋說吧,在他們的幹涉下,巴勒斯坦國的建國計劃順利破產。

    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阿拉伯世界的埃及、約旦、黎巴嫩、敘利亞、沙特、也門、伊拉克等國,便以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名義,向以色列發動了攻擊。這就是第一次中東戰爭。

    很多人只看到了阿以之間的戰爭,但是沒人看到阿拉伯各國對巴勒斯坦地區的侵占。他們不希望以色列建國,同樣也不希望巴勒斯坦建國。巴勒斯坦建國了,他們就沒有合法的理由瓜分這片土地了。

    結果第一次中東戰爭,由於美國為以色列爭取了1個月的停戰期,導致阿拉伯各國被打得潰不成軍。

  • 首先妥協的是埃及,他們在1949年2月宣布與以色列停戰。為啥?因為他們的目的達到了,成功占領了加沙地區。

  • 約旦一看,喲呵,埃及認慫後,能分到加沙這麽一大塊好地方,於是在1949年3月也向以色列妥協,宣布停戰。約旦的訴求是得到約旦河西岸,以色列點頭應允。這地方本來就是聯合國劃給巴勒斯坦國的,跟他們沒關系。

  • 以色列自己也占了一大塊地盤,他們的勢力範圍占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80%以上。所以說,第一次中東戰爭後,巴勒斯坦被埃及、約旦和以色列三家給瓜分幹凈了。

    巴勒斯坦人,肯定要爭取自己的權益。

    打了一仗以後,巴勒斯坦人才回過味兒來,原來同胞國家不是來拯救他們的,而是為了搶他們的地盤和人民。

    因此巴勒斯坦當地人意識到一個問題,即便阿拉伯聯軍擊敗了以色列,趕走了猶太人,他們也不肯讓巴勒斯坦當地人建立自己的國家。這塊地盤只可能被周圍幾個阿拉伯國家瓜分掉。

    為此,巴勒斯坦人也開始運作起來,他們從1958年開始醞釀籌備,於1964年正式成立了巴解。這並不是一個統一的集團,而是統一戰線。其目的就是實作巴勒斯坦的民族自救。至於針對誰,自然是針對所有覬覦巴勒斯坦地區的國家。

    既然巴勒斯坦有了自己的集團,那阿拉伯國家再想吃掉這裏的土地,就有些說不過去了。真正統一對付以色列的阿拉伯聯盟,應該是在1967年建立起來的。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原本阿拉伯各國認為可以和巴解合作,擊敗以色列。結果卻再次戰敗。敘利亞丟了戈蘭高地,埃及丟了加沙、西奈半島,巴解直接被趕到了約旦。阿拉伯陣營一敗塗地。

  • 緊接著就是他們集團內部的鬥爭了,巴解逃到約旦以後,打算推翻約旦的哈希姆王朝,結果被約旦一頓收拾,死傷慘重,只好罵罵咧咧地去了黎巴嫩。

  • 到了黎巴嫩,又在這裏一頓造,直接把這個繁華的小國家,變成了混戰的修羅場。總之他們到哪兒,哪兒麻煩就不斷。

  • 等到阿拉法特在1988年建立巴勒斯坦國以後,巴以局勢才勉強穩定下來。巴解也終於消停了,自己有了地盤,可以合法收稅,當然可以消停。

    但是有人不消停了啊,在1987年新成立的哈馬斯,正打算幹票大的,你們就和談了?這哪成啊!

    所以說,每次當巴解和以色列達成協定以後,哈馬斯就出來搞點事情,以此爭取金主們的支持。總之不讓他們消停。2005年以色列將1967年占領的加沙,還給了巴解。結果巴解不給力啊,在2007年被哈馬斯趕跑了,加沙這才落在了哈馬斯手裏。

    時至今日,巴勒斯坦國,大致上分成兩部份。一部份是擁有210萬人口的加沙,控制方目前為哈馬斯。另一部份則是300多萬人口的約旦河西岸,控制方為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