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6年,6000名解放軍被30000敵軍包圍,一地主:我一人就可退敵

2024-04-13歷史

1946年7月,嶽西冶溪鎮東側的一個小村子中,一名身穿解放軍裝的戰士步履匆忙地沖進了指揮部。

「不好了旅長,國軍的人數越來越多,我們已經被包圍了。」

吳誠忠正在專心致誌的研究地圖,聽到情報員的話,他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對方一共有多少人?」

「以他們的規模來看,估計有上萬人。」

在場眾人聽到這句話,無一不是心中一涼,現在部隊只剩下6000人,大多數拿的還都是土槍,如何能在銅墻鐵壁一樣的國民黨包圍圈中殺出一條生路呢?

吳誠忠看著外面的「鐵騎壓城」,也是徹夜難眠,難道自己的獨二旅只能折在國民黨手中了嗎?

就在眾人都是一籌莫展之時,一名收容他們的地主忽然站出來,擲地有聲地說道:「我有辦法可以救你們出去!僅我一人就可讓外面的軍隊退去。」

盡管這位地主曾給予他們諸多照顧,但是面對外面的30000國民黨大軍,吳誠忠還是一臉難以置信。

然而這名地主在說完這句話的第二天,就孤身一人走入了國民黨的營帳中。

這名地主究竟是誰?他為何會這麽說?最終他成功退敵了嗎?

1946年,隨著國共兩黨的形勢愈發嚴峻,蔣介石按捺不住躁動的欲望,率先撕毀「雙十協定」,向中國共產黨發起了進攻。

中國共產黨人員雖然拼死抵抗,但是由於雙方的裝備差距懸殊,因此在前期並不占優勢,反而處處受到國民黨的壓制,被逼得一退再退。

在這樣的形勢下,吳誠忠帶領的獨二旅接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命令:他從上級口中得知,6越6日國民黨將會像佛塔山發動攻擊,而他的任務就是守住佛塔山,不能讓國民黨越過半步,保證主力部隊的順利撤退。

帶著戰死疆場的決心,吳誠忠帶領著獨立第二旅在佛塔山不眠不休地堅守了三天三夜。

在完成了掩護任務之後,吳誠忠的獨二旅基本上已經被國民黨盡數包圍,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吳誠忠帶領著僅剩的6000多人,蟄伏在嶽西冶溪鎮東側,試圖尋找突圍的機會。

然而時間越拖越久,吳誠忠看著外圍黑壓壓的30000多國軍,深深地嘆了口氣,看來國民黨這次是吃定他們了。

盡管吳誠忠知道所有的將士們都已經做好了和敵人決一死戰的準備,但是看著將士們因為常年征戰沙場而有些粗糙的面容,吳誠忠心中還是有些不忍,這些都是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他怎麽忍心看著這些戰士止步於此呢?

吳誠忠一邊想辦法銷毀了所有檔,一邊計劃著突圍的路線,畢竟不管結果如何,總要試一試才行。

但吳誠忠這種魂不守舍的狀態引起了胡之傑的註意。

胡之傑是當地一名有名的大地主,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只知道這個地主和其他的地主相比起來,著實是有些不一樣。

在其他地主盤算著如何剝削佃農,獲取利益的時候,胡之傑卻廣開粥棚,救濟了不少路過的難民,在村民們有困難的時候,胡之傑也會及時的伸出援手,後來為了讓孩子們有學上,他還開辦了學堂,自己當起了一名鄉村教師。

用當地人的話來說,胡之傑是少有的「大善人」。

這次吳誠忠被國民黨逼到了這個地步,也是胡之傑收容了他們,讓他們有一席之地能夠安身。

因此胡之傑在看到吳誠忠等人一籌莫展的樣子時,便主動過來問道:「怎麽了老弟?決戰在即,你這是有什麽心事?」

雖然對於胡之傑「收留」了自己這一點吳誠忠心中一直都十分感激,但是這件事胡之傑是無論如何也幫不上忙的,吳誠忠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心不在焉的說道:「敵人的數量太多了,我們沒有辦法保證成功突圍,只是可惜了跟著我的這些戰士。」

吳誠忠停頓片刻,接著又說道:「等我們走了之後,你千萬不要告訴他們你和我們的聯系,國民黨心狠手辣,我擔心他們不會放過你。」

直到這時,吳誠忠還在替他著想,這讓胡之傑心中有些感動,但他並沒有寬慰吳誠忠,而是向他問道:「你知道包圍你們的國民黨是誰嗎?」

吳誠忠沒有多想,隨口說道:「是國民黨第72師。」

「師長是誰?」

「傅翼。」

兩人的對話簡單明了,但是在吳誠忠說出師長的名字後,胡之傑忽然沒了聲音,兩人靜默著坐了片刻,然後胡之傑向吳誠忠說道:「首長放心,明天我去會會這位師長。」

「國民黨30000大軍在外面,你去了有什麽用呢?還容易暴露你自己。」

「你放心,只要能夠見到他,我就有辦法讓他退兵!」胡之傑的聲音鏗鏘有力,看起來倒不像是個騙人的。

吳誠忠有些狐疑地看著胡之傑,他隱約感覺到了胡之傑非同一般的身份,胡之傑接著說道:「首長你們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不是?我去試試就權當死馬當活馬醫了吧!」

吳誠忠無奈,只好點了點頭,但他忽然想起了什麽一樣,叮囑道:「讓你去是可以,但是你一個人去太危險了,我多派幾個人跟著你,關鍵時刻能夠保你性命。」

沒想到胡之傑卻擺擺手拒絕了:「只我一人足以。」

「這對面可不是什麽良善之輩,你一個人恐生變故。」

但是胡之傑顯然並沒有將這群人放在心上:「你放心吧,這兩個人我可比你們熟悉。」

吳誠忠心中更添了幾分疑惑,難道胡之傑之前和國民黨有什麽聯系嗎?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疑問,畢竟自己肩上擔負的可是整個團隊6000多人的性命,兩人又互相寒暄了幾句之後,吳誠忠終於忍不住問出了聲:「聽你剛才的語氣,之前是認識國軍72師的師長嗎?」

胡之傑知道吳誠忠心中的憂慮,也不再隱瞞他們:「實不相瞞,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曾經在國民黨中當過一段時間的兵,這個師長原來是我的部下,我們也算是有點交情。」

胡之傑這番話一出口,不只是吳誠忠驚呆了,就連張體學也呆住了,畢竟這個憨厚的漢子怎麽也不像是當過兵的人,更何況還是國軍師長的上司,吳誠忠不僅對他的過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而胡之傑也絲毫不避諱,坦然地向他們說出了自己過去參軍的經歷。

胡之傑小時候也是出生在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飽受戰亂之苦的他從小就有一顆參軍報國之心,因此在成年之後,他毫不猶豫的就加入了川軍部隊,跟隨川軍將領征戰沙場。

當時川軍戰力兇悍,在各方的「英雄榜」上都是排得上號的,但是因為川軍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再加上是一個魚龍混雜的雜牌軍,因此蔣介石一直都看不上這支隊伍。

在川軍行軍打仗的時候,蔣介石時常以各種理由和借口,克扣川軍的糧餉或者是延遲發放物資,導致川軍的將士只能拿著最次的裝備作戰。

但是隨著川軍部隊的勢力逐漸增大,蔣介石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這支部隊,但他並不是看中川軍,而是暗中將一部份川軍中的核心任務調離隊伍,使川軍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

這樣一來,川軍的發展幾乎陷入停滯,戰士們也幾乎沒了鬥誌。

胡之傑萬萬沒有想到,參軍作戰、保家衛國還要將部隊分出個高低貴賤,國民黨的官僚做派讓他心中感到十分不喜,他時常向傅翼和祝順鯤兩個部下感慨這樣的局勢,並一直想要勸說他們另謀出路,沒有必要一直在川軍部隊中混日子。

傅翼和祝順鯤兩人自從進入隊伍以來,就在胡之傑的手下做事,蒙受胡之傑諸多照顧,他們二人和胡之傑的關系匪淺,這也是胡之傑為什麽敢向這兩人抱怨的原因。

傅翼和祝順鯤作為胡之傑的學生,整日看著胡之傑憂心忡忡的樣子,卻無法為老師分憂解難,心中也是十分愧疚。

後來,眼看國民黨拉幫結派、貪汙腐敗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胡之傑一怒之下幹脆直接辭了職,拿著這些年當兵攢下來的錢,到這個鄉間小鎮買了塊地,當上了地主,過起了悠閑安穩的生活。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懂得保家衛國的道理,胡之傑自己出錢辦了一個學堂,當起了一名教師,給附近的孩子們教課。

此後他和傅翼以及祝順鯤便再也沒有了聯系,直到他遇到了吳誠忠,才從他這裏得知了這兩人的訊息。

因此作為曾經的老師,胡之傑表示自己願意前去勸說傅翼,為解放軍開啟一條出路。

吳誠忠在了解了胡之傑的身世之後,也是又驚又喜,驚訝的是身為一個國民黨軍官,胡之傑竟然能有著這樣高的覺悟,喜的是胡之傑確實是最適合前去和國軍談判的人。

第二天,在和吳誠忠商量過之後,胡之傑就只身去往了國民黨的營帳。

這一去,吳誠忠心中又開始打起了鼓,畢竟他們已經多年沒有見面了,他們真的會聽這個老將領的話嗎?而且胡之傑手中也沒有任何的「底牌」,又憑什麽說服他們,讓他們放棄這樣一個「功勞」呢?

吳誠忠一邊部署著部隊隨時準備突圍,一邊焦灼地等待著胡之傑的訊息。

半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吳誠忠終於看到了胡之傑從國民黨部走出來的身影,他急忙將他迎進來,焦急地問道:「怎麽樣了?」

胡之傑臉上煥發著紅光,十分興奮地說道:「成了,沒想到這幾年過去,他們倒是還記得我。」

後來在胡之傑的幫助下,國民黨悄悄開啟了一個口子,吳誠忠當即帶領部隊突圍了出去,6000名解放軍戰士也保住了性命。

和主力部隊匯合之後,吳誠忠擔心胡之傑的安危,曾經派人前去看望過他,所幸的是國民黨並沒有找他的麻煩,他依舊在自己的學堂中教書育人。

吳誠忠曾經問過他和國民黨究竟說了些什麽,但是胡之傑只是笑了笑,並沒有細說,因此關於胡之傑和傅翼等人交談的內容便成了一個謎。

但想來無非是兩方面,一方面是家國大義,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另一方面則是從他們的個人利益出發,今日放過解放軍,明日在戰場上相見,或許也可保住一命。

當然這些也只是後人的猜測。

在後來的解放戰場上,胡之傑還將自己的家產拿出來資助解放軍抵抗蔣介石,他認同共產黨的任策,也堅定地相信,只有一心為民的共產黨才能帶領這個國家走上更加富強的道路。

所幸的是,這次胡之傑「賭」對了,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毛主席一直堅持將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極力推動了新中國的經濟發展,保證每一個農民都有飯吃,有地種。

這正是胡之傑此前一直期盼的「天下大同」之景,而他也從未向外人提起過那段往事,一直在家鄉堅持教書育人,教導無數的孩子走出了鄉村,走上了為國家發展建設做貢獻的工作崗位。

英雄不只是戰場上的拋頭顱灑熱血的人,而是千千萬萬用自己的方式守衛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