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軍在北京舉行將校授銜儀式,典禮於9月27日在北京進行,但授銜名單提前數日已公布給授銜人員,以便使各位將領領取禮服,做好登台準備。由於評銜工程涉及將校眾多,光是將官就有一千多人,需要經過復雜的評議步驟,充分考慮革命和戰爭行程中的諸多因素,名單才能最終出爐。
評銜名單公布後,有一些將領對自己的軍銜頗有微詞。授銜儀式前王必成、鐘偉、王近山、聶鶴亭等名將,就因為自認為授銜較低一事鬧過情緒,被上級領導教育過才平息。但是有一位將軍非常特殊:授銜結果公布後,被戰友們普遍認為軍銜授低了,然而他自己一點主動找領導的意思都沒有,反倒是其他將領急著幫他「要說法」,申請提高軍銜!怎麽回事呢?
抗美援朝時的誌願軍39軍副軍長譚友林,55年授銜時獲得開國少將軍銜,被「說情」的物件正是譚友林。王震、蕭克兩員上將,在授銜名單公布後,都覺得譚友林應該獲得中將軍銜,為此很著急,商議後便一起找到了整體負責授銜工作的羅帥,翻出譚友林的過往資歷及貢獻,向羅帥充分說明,並請求組織給譚提高軍銜,而譚友林本人第一時間對於兩位將軍的「幫助」並不知情。
按理來說,按照當年的授銜規則和整體授銜情況,抗美援朝時的副軍級幹部被授予少將是比較正常的,談不上低授。但譚友林的情況需要具體來看,他在紅軍時期就是師政委,資歷比大部份中將要老,更不必說少將一級了。更重要的是,譚友林在抗戰時已經是新四軍的12旅旅長,後來還獲得了五枚一級勛章,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多是開國上將,因此1955年只授予其少將軍銜,的確有待商榷。
面對一般的「說情」情況,羅帥通常不會過多解釋,但是這次情況不同。譚友林本人並沒來找,而是兩位上將共同為其上訪。在和王震、蕭克二人溝通後,羅帥認為先前的評銜工作是有些疏忽,沒有充分考量譚友林的履歷:和他同時期的戰友,相似情況的都評了中將,確實只有他一個人是少將。
為此羅帥專門找到了譚友林,耐心向其解釋:「我們的工作不細、調查不全,軍銜授低了,我向你致歉。」這樣的情況,是55年授銜過程中絕無僅有的。但結果已經公布,譚友林最後的軍銜只能是少將了。譚友林是一位覺悟和情商都非常出眾的將軍,談到授銜一事,從來沒有過任何抱怨,反而表示:「我很滿足!跟革命中死去的烈士相比,少將還不夠高嗎?犧牲的戰友們都是什麽軍銜呢?」
其實譚將軍的過人之處,在其19歲時就有體現。19歲的譚友林竟然已經當上團政委,總理當年問他如何以這麽小的年紀,管服一個團的同誌?譚友林思索後的回答,充滿智慧:「不靠我,主要依靠組織來管理。」2006年,90歲高齡的譚友林將軍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