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7年毛主席與李訥聊天,叮囑道:找物件往下找,不要找高幹子弟

2024-02-06歷史

前言

1967年,27歲的李訥仍是單身一人,眼看著他的姐姐李敏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毛主席不免有些著急。

他將李訥叫到自己身邊,詢問:「有沒有什麽中意的物件呢?」

李訥如實回復:「沒有。」

看到女兒冷淡的態度,主席知道,她完全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李訥話音剛落,主席嘆了口氣,這事確實也急不來。

主席繼續說:「 你也到年齡了,要是有個合適的,帶回來給我們看看。」

李訥點頭答應,準備走開,主席似乎又想到什麽,趕忙將女兒叫住,語重心長地說:

「你眼光也不要放那麽高,找物件往下面找,不要找那些高幹子弟。」

主席的建議李訥聽了進去,也完全地貫徹到之後的婚姻中去。

李訥的童年經歷

對於李訥,大家了解得一定不少。李訥年齡最小,也是毛主席最疼愛的孩子,當然深受喜愛也不止因為年齡小。

李訥出生時,毛主席已經47歲,前些年動亂,孩子們都不在自己身邊。

因此李訥出生以後,主席並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送往保育院。 他想讓李訥陪著自己,也感受一下子女在身邊的快樂。

當時毛主席工作非常忙,但好在李訥很聽話,從來不會在主席工作的時候搗亂,長此以往,李訥留在了主席身邊。

要說主席對李訥真是非常疼愛,雖然工作繁忙,依然會抽出時間專門陪伴小李訥。主席親自教李訥讀書、識字。有時候也會為她講故事,帶她出去散步。

這些事情在我們看來可能都很平常,可是對主席來說就不一樣了,前線戰事一直不停,老蔣帶領的國民黨,還要時不時攪亂中國共產黨的計劃,這都讓主席心力憔悴。

據主席身邊的警衛員描述: 有段時間主席工作起來簡直不要命,經常會熬一個又一個的大通宵。

在這樣繁忙的工作之下,主席依然抽出時間陪伴女兒,足以看的出來李訥在他心中的分量。

不過,幼時的李訥在主席身邊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據毛主席衛士長李銀橋回憶:主席工作起來總是不分晝夜的,這讓所有人都非常擔心。為了保護主席的身體,李銀橋便在主席工作了很長時間以後,將李訥叫過來,讓她進屋陪爸爸玩一會。

李訥進屋以後,主席的工作被打斷,但擡頭看到女兒那張可愛的小臉蛋後,他怒氣全消,轉頭跟女兒玩了起來。

這些事情,李訥一直記得很清楚,多年以後她也戲稱,小時候自己的任務就是讓父親休息,只要父親休息好,自己的任務也算完成。

毛主席疼愛李訥是事實,但這不代表,主席會放松對她的教育。多年以後,李訥這樣說:

父親給我留下最大的財富,就是他對我的教導。

確實從小記事起,主席就開始了對李訥的教育,他最常告誡李訥的話就是: 不要搞特殊,要和群眾一樣。

1947年,紅軍遭到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大家的生活陷入困境,生活物資無法運送到根據地,一時間就連吃也成了非常大的問題。

沒有物資,戰士們只能是有什麽就吃什麽,這樣一來黑豆就成了大家的主食。

李訥發現每次戰士們吃完黑豆以後,牙齒、舌頭都變黑,小小年紀的她看到戰士們的囧樣不自覺的笑了出來。

原本是孩童的天真可愛,可是主席看到以後卻格外嚴肅,他一臉認真對李訥說:

「你不應該笑他們,你也應該和他們一起吃黑豆。」

此話一出,一旁負責照顧李訥的韓桂馨呆住了,她連忙勸說主席,千萬不能這樣,李訥年齡還小,根本消化不了這些黑豆子。

女戰士原以為主席會放棄這個決定,可是沒想到主席的想法愈加堅定:

「陜北的娃娃們不也是吃這些,他們不照樣長得又高又壯。」

主席講的句句在理,韓桂馨也只好放棄。 就這樣李訥開始了大鍋飯的生活,每到飯點,個子最小的李訥拿著大碗,學著戰士們的樣子排隊打飯。

那段記憶李訥一直記到現在,不過對於父親的安排她非常贊同。

「找物件要往下面找」

主席的教育為之後李訥的人生指明了方向,李訥也越來越明白自己需要什麽。長大後的李訥開始在崗位上發光發熱,似乎是繼承了父親的忙碌,她也時常不分晝夜地忙碌。

這是主席想要看到的,可像這樣的大忙人一般都有一個通病:將自己的婚姻大事遺忘。

1967年,李敏與孔令華帶著孩子來到中南海看望父親,大女兒一家三口幸福美滿的樣子讓主席萬分感慨,可是轉頭再看看小女兒李訥,到現在依舊是獨自一人。

孩子長大了卻一直沒結婚,要說不著急自然不可能,但是主席一向是推崇自由戀愛的,因此即使著急,也不會催促女兒趕緊找。

簡單的詢問過後,主席鄭重其事的對她囑咐:

「找物件一定要向下面找,不要找高幹子弟。」

主席每次的囑咐李訥都記到心裏,她知道父親是為了她好,這次也是一樣。

「不找高幹子弟」,這成了李訥之後談戀愛的基本原則, 按照這原則,她也確實找到了自己的心儀之人。

1968年,主席在全國號召年輕人一定要多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指示,李訥作為毛主席身邊的年輕人,自然要以身作則。

1970年,李訥與一眾年輕人前往江西的五七幹校勞動,在這裏李訥認真、努力的模樣吸引了很多的年輕人,小徐就是其中之一。

小徐名叫徐寧,與下放的李訥不一樣,他只是負責管理招待所的一個服務員,文化程度不高,身份背景也非常簡單,家裏是工農家庭。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李訥不看重這些,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交流,兩位年輕人走得越來越近,最後結為情侶。

已經30歲的李訥對自己的這段緣分非常重視,確認關系一段時間後,將此事匯報了給父母,她想得到父母的支持。

但母親在得知訊息以後,不願意了,尤其在了解到徐寧只是初中畢業時更是如此。她實在想不通自己的女兒為何會喜歡這樣的人,文化水平差異如此大,兩人以後的交流難道不會出問題嗎?

母親極力反對,但是父親很贊同,看來女兒將自己的話聽了進去,他百感欣慰。

不過婚姻大事潦草不得,主席托人打聽小徐的背景。習性, 得知年輕人雖然讀書不多,可至少積極向上,也追求進步,因此同意了這門親事。

主席之後專門給李訥回信:

「文化程度低不要緊,只要肯上進,愛學習就可以了。」

上進、愛學習這兩點,依據李訥對小徐的了解自然是有的,沒過多久二人便結了婚。

兩人結婚時,主席原本想親自到現場祝賀,可正好有要事纏身,便沒能去成。 不過主席依然為女兒的婚姻精心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全系列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看到這份禮物的時候,李訥大哭了起來,她知道這是父親對自己的叮囑,無論何時都不要忘了馬列主義,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奮鬥的初心。

結婚後兩人原本以為生活會一直甜蜜下去,可萬萬沒想到,李訥母親的擔憂真的出現了,結婚後的二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完全暴露了出來。

李訥以為有了孩子以後,兩人的爭吵會減少一點, 可到了1972年末,原本恩愛的夫妻還是選擇了離婚。

女兒離婚的訊息,主席很快得知,據警衛員回憶,主席對這門婚事非常懊悔,他說過很多次: 訥娃的婚事太草率,怪我沒有好好把關。」

李訥的悲慘生活

李訥的婚事主席非常後悔,離婚之後,主席對於她的婚事不再催促,他現在只要孩子幸福就好。

可是離異又自己帶個孩子的李訥真的能幸福起來嗎?自然不會。

許是之前的人生太過順利,這次的打擊使得李訥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甚至連原先的職位也因為精神狀態不當而被迫卸職。

看著李訥越來越不好的狀態,主席心痛不已,不過好在經濟方面主席還可以幫女兒,只要女兒需要的,主席都盡力給她。那段時間主席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李訥的「靠山」,因為這個「靠山」,李訥與孩子的生活也好了不少。

1976年,偉大領袖毛主席病逝,自己的「靠山」沒有了, 李訥的生活陷入了無盡的黑暗。離了婚帶著孩子的她開支很大,許多方面的開支都重重地壓在李訥的肩上。

為了緩解兩人艱難的生活,李訥開始去各地做工,賺點小錢來維持家庭開支,可即使這樣生活依然艱苦。長時間的壓力下,李訥的身體出了問題,腿腳也越來越不利索,母子二人只能勉強度日。

毛主席逝世以後,衛士長李銀橋和妻子回去看望,看著毛主席安靜地「睡去」,李銀橋、韓桂馨心中都很不是滋味。

探望結束的韓桂馨突然向丈夫提出,想去看看李訥現在怎樣,之前照顧了小姑娘那麽多年,對李訥也算知根知底。現在主席逝世,她非常擔心李訥的情況。

妻子的建議,李銀橋欣然同意,其實妻子不說他也有這個想法,李訥是主席最疼愛的小女兒,他理應去看看。

主席逝世以後,想找到李訥沒有以前那麽容易,再加上他們之間很長時間沒有聯系,因此一時間想找到她有些難度。

不過這都是小問題,李銀橋拜托了之前的同事、朋友、上級領導,終於打聽到了李訥的住址。為了能盡早見到李訥,李銀橋夫婦第一時間動身出發。

見到李訥以後,二人簡直不敢相信,李訥與孩子的生活完全可以說是窮困潦倒,他們見到李訥的時候,她正在用盡全身力氣往家裏搬糧食,因為沒錢她請不起人將糧食送到家裏,只能這樣搬運。

當然不僅如此,韓桂馨還發現李訥的家中東西非常少,許多基本的生活物資都沒有,看到這夫婦二人心疼得說不出話。

韓桂馨知道李訥的生活一定不好過,可是萬萬沒想到,她的生活竟難到這種地步。

其實李訥不至於過成這樣,只要她向中央打個報告,中央一定會傾盡全力地幫助她。可是李訥不能這樣做, 父親從小就教導她,自己的事情不能麻煩其他人,更不能麻煩黨中央, 因此即使再難,李訥也一直是自己咬牙扛著。

李銀橋夫婦二人本想著先為她添置一點生活物資,可是李訥統統拒絕,她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是很苦,可有孩子陪著,這些難處倒也不算什麽。

李訥的積極態度讓韓桂馨非常感動,但不管怎麽說,李訥的生活也太苦了些,回到家以後的她左思右想,總覺得得為李訥做些什麽。

那究竟能做什麽呢,他們必須要好好想想。

為李訥尋得良緣

突然韓桂馨想到: 現在李訥孤身一人,他們可以為她找尋一個良配,有人陪伴,李訥的生活也不至於像現在一樣。

此建議得到了丈夫的極力支持,要真能解決李訥的婚事,主席也一定會倍感欣慰。

當然這種事情他們自己說了也不作數,當事人要是不願意,他們不能強求。

為了探出李訥的意願,李銀橋之後又去看望了她一次。二人相交多年,有著非常深厚的情誼,因此也不需要太多的彎彎繞繞,在簡單詢問之後,李銀橋便直入主題:

「你得再找個物件,如今的生活實在太辛苦,起碼得找個人幫幫你,也不至於像現在一樣辛苦。」

李訥聽完李銀橋的話,重重地嘆口氣:

「我現在這個樣子,還帶個這麽小的孩子,有誰願意找我!」

李訥的話滿是辛酸,李銀橋聽罷心裏不是滋味,要是主席在,李訥一定不會像現在一樣。不過感慨歸感慨,李銀橋聽明白了一件事,李訥對於再找良配的事不排斥,他和妻子這個想法可以試試。

得知這一點的李銀橋非常開心,他邊安慰李訥邊暗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幫李訥找到一個好丈夫。

這件事情成了之後夫婦二人的重心,二人托身邊朋友介紹,也四處尋找,希望能遇到不錯的人。

心誠則靈,沒過多久,李銀橋夫婦還真有了人選。

1983年,王景清同誌前來北京參加戰友的悼念會,在大會上,他見到了李銀橋。王景清之前是劉少奇的隨身警衛,之後也做過一段時間毛主席的警衛員,二人是舊相識,關系也非常好。

相見以後,兩人非常激動,因為分配地不同,他們已經好多年沒有見到,時隔多年再次相見,都有著說不完的話。

悼念活動結束後,李銀橋邀請王景清來自己家做客,他要好好招待招待這位老朋友。二人把酒言歡,快活極了。

不過聊天進行到一半時,李銀橋的想法轉變了,他想將眼前的好戰友介紹給李訥。

為何會這樣想呢,原來他了解到王景清近些年一直是一個人,前些年他與妻子因為性格不合離婚了,之後也一直沒找。

得知這一訊息的李銀橋有些開心, 他是單身,李訥也是單身,那兩人不正好可以試試。

李銀橋將這個想法告訴了王景清,王景清一聽可嚇壞了,那可是毛主席的女兒,自己可以嗎?

王景清對自己滿是懷疑,李銀橋安慰他:

「有什麽不可以的,你倆都是單身,怎麽不可以試試,別的不說,你對李訥的印象咋樣?」

要說印象自然是不錯的,之前在毛主席就見到過那個小丫頭,看起來十分機靈,又人見人愛的樣子。

即使這樣王景清依然不自信,撇開主席的身份,她也與自己差著這麽多歲呢,這能行嗎?

看著王景清猶豫的樣子,李銀橋繼續寬慰:「放心吧,行不行,你先等我訊息。」

相濡以沫的幸福生活

李訥同意了二人見面,這讓王景清與李銀橋都松了一大口氣,王景清萬萬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自己竟然又有了妻子。

在李銀橋的牽線之下,兩人開始了解了起來,時間越長,王景清對李訥的喜歡就越多,深思熟慮,他決定對李訥敞開心扉:

「你的情況我都了解了,你過去受委屈了,我覺得我們兩個非常合適,只要你不嫌棄我的年紀,我們就在一起吧。」

眼前人真摯的模樣讓李訥感動得直哭,尤其在講到「你過去受委屈了」時,李訥更是繃不住,確實這些年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冷不丁來了一個對她噓寒問暖的人,要說不感動才是假的。

一番真情流露後,二人結了婚。 1984年,李訥王景清低調完婚,婚事沒有大辦,只是請了幾個親戚朋友來家中,吃了頓飯。

看著二人步入婚姻,李銀橋夫婦說不出的喜悅,李訥有了愛人的陪伴,主席也能放下心了。

結婚這年,李訥已經44歲,她怎麽也想不到這個時候的自己竟感受到了幸福。

王景清不愧是個好丈夫,他體貼入微,對李訥關懷備至,知道李訥的身體不好,便主動攬下家中所有的家務活,只要家裏有他在,李訥只需在旁邊歇著就行。

當然還有吃飯,為了給李訥養好身體,王景清專門學習做菜,經常變著花樣的給李訥做吃的、補身體,長時間下來,李訥原本差強人意的身體好轉了不少。

對於李訥,王景清十倍百倍的付出,對她的孩子徐小寧也是一樣, 夫婦二人沒有孩子,王景清一直都將孩子視如己出。

看著王景清如此為這個家付出,李訥萬分感動,婚後不久她專門將孩子的名字做了修改,改為王效芝,跟著王景清姓。

多年以後,李訥在回憶錄中這樣說道:

「我這一生曾經一度迷茫,直到後來遇到了他,這才重放光芒。」

二人的這段婚姻雖然來得遲,但足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