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一個國家領土範圍的因素,除了天生的自然條件外,主要依賴於戰爭和掠奪。例如,澳洲和加拿大等國家的廣闊領土,主要是由於它們優越的地理位置。
我們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裏的遼闊土地,這樣龐大的領土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嗎?顯然不是。起初,這片土地上並不只有漢族人。那麽,中國的領土是透過侵略得來的嗎?也並非如此。
中國或許是全球唯一一個透過非侵略方式獲得如此廣闊領土的國家,這種現象的產生與秦朝的歷史密不可分。
一、歷代外族的入侵
秦國完成了對六國的統一,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這時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國家得以形成。
自此,統一的理念深深紮根在人們心中,歷代君主無論成就高低,都將維持大一統視為他們的夙願。
為了防禦匈奴的威脅,始皇帝開始修建萬裏長城。匈奴作為一個與中原王朝對抗了數百年的外族,從這個時刻起,外族的入侵逐漸成為中華古代歷史的一部份。
實際上,在這之前,西周時期曾發生過一次外族入侵,這一事件完全是周幽王的兒子姬宜臼策劃並實施的。
在那時,姬宜臼失去了太子的身份,加之周幽王荒淫無道,失去了民心,姬宜臼幹脆與犬戎族聯手,以助自己登上王位。
在西晉時期,歷史上發生了著名的「五胡亂華」事件。由於晉朝內部的動蕩,匈奴等外族看準了這個機會,趁機入侵。
匈奴首領劉聰率領大軍南下入侵中原,沿途肆意屠殺漢人百姓,血流成河。匈奴大軍一路攻至長安,所過之地慘不忍睹。
五胡亂華的影響深遠而持久。這場災難使中原地區的人口急劇減少,漢人死亡人數超過一千萬。北方的匈奴、鮮卑、羌等少數民族湧入中原,對漢族政權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破壞。
在北宋時期,徽宗皇帝推行了一系列變法,使得北宋的軍事實力得以顯著增強。
然而,征伐西夏使國內負擔了巨額軍費開支,再加上宋徽宗大力推動社會福利事業,國家財政壓力驟增,最終導致經濟陷入低迷。
北方的金人趁著童貫的西北軍離開京師的空隙,迅速派遣了一支奇兵南下,直搗汴京。他們不僅在短時間內徹底擊敗了北宋,還俘獲了徽、欽二帝及數千名趙家宗室,這一事件被稱為「靖康之恥」。
北宋因金人的入侵而覆滅,南宋雖勉強維持,但最終也難逃相同的命運。元世祖忽必烈率領蒙古大軍攻克襄陽後,沿長江一路南下,直抵臨安,致使南宋滅亡。
作為最後一個漢族王朝,明朝究竟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外有後金的侵襲,內有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然而,最終導致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後金的入侵。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我們漢族自兩千多年前起便長期遭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一直處於被壓迫的狀態。
然而,奇怪的是,盡管漢人屢屢遭受打擊,他們的疆域卻不斷擴充套件。這一反常現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入侵所帶來的後果
想象一下,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發起侵略,或者一方勢力侵略另一方勢力,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通常情況下,結局可能有兩種:第一種情況是侵略方獲勝,將失敗方並吞,從而使兩個國家合並為一個。
另一種情況是,盡管侵略方獲勝,但因缺乏長期統治失敗方的實力,只能進行物資掠奪。例如,蒙古大軍橫掃歐洲便是如此。或者,侵略方失敗,雙方因此進行和談。
因此,無論何種情形,侵略國家的疆域必然會擴充套件,而被侵略的國家則無權選擇,這一現象中國卻是一個特殊的例外。
前文提到了中國歷朝歷代遭受侵略的事件,盡管漢族幾乎每次都戰敗,但為什麽中國的領土卻不斷擴充套件呢?
在五胡亂華時期,五個少數民族使中原大地陷入了極度混亂,漢人人口急劇減少,幾乎減半。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漢人徹底滅絕也不是沒有可能。然而,最終的結果卻出人意料。
五胡亂華引發了民族的大融合,為後來的隋唐奠定了基礎,從而促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並實作了萬國來朝的盛世局面。
金朝俘虜了徽宗和欽宗兩位皇帝,導致北宋滅亡,疆土也擴充套件到淮河。然而,後來發生了什麽?
南宋聯合蒙古滅掉金朝,隨後蒙古又征服了南宋,建立了元朝。元朝疆域之廣,達到歷史巔峰,然而最終仍被明朝取代。
顯然,金人和蒙古人經過百年戰爭所奪得的疆土,最終還是歸還到了漢人手中。
後金的入侵導致了明朝的滅亡,但進入二十世紀時,清朝也最終結束了歷史舞台。然而,曾經屬於後金的北方領土自然轉變為民國的版圖。盡管後金曾南下奪取了漢人的天下,但兩百多年後,漢人的天下以及滿清的所有遺產又重新回到了漢人手中。
所有侵略中原的勢力,最終都被中原文化所融入。那些輕視漢家天下的人,最後也成為了漢文化的一部份。在持續的民族融合過程中,這一切共同塑造了今天的中華文明。
三、漢文化的卓越包容性
自上古時期以來,漢族人的戰鬥力似乎一直遜色於那些所謂的「野蠻部落」。神話傳說中的異族,動輒長翅膀和犄角,常常成為漢族人的噩夢。那麽,漢族人究竟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呢?
依靠智慧。
黃帝指派倉頡創制了文字,借此人們得以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螺祖則發明了養蠶技術,推動了紡織業的發展。神農嘗遍百草,推動了醫學的進步,之後進入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諸子百家紛紛湧現……
漢族人並不熱衷於追求武力與蠻力,而是始終致力於文明的建設。
在文化貧瘠的外族眼中,漢人無疑是手到擒來的「軟柿子」。然而,一旦這些外族開始入侵,他們很快會發現自己的拳頭打在了棉花上。即使他們占領了漢人的江山,最終也會陷入無計可施的境地,仍然不得不依靠漢人的方式來維持短暫的統治。
例如,元朝剛剛建立時,忽必烈即刻釋出命令,要求蒙古貴族從高層到基層都必須學習漢語。
例如,清朝最初將滿漢分開管理,但發現這種做法並不合適後,仍然繼續重用漢族官員。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文化逐漸恢復主導地位,並且成功地同化了少數民族,使他們的文化顯得黯然失色。
這正是漢文化偉大包容性的體現。經過千年的民族融合,當今的中華文明能夠包羅萬象,廣納一切。
為什麽那些民族能夠接受被「同化」?這位網友的精彩評論,也可以見到一斑了:
所有看不起中國人的人,在深入接觸中華文化後,最終都會在潛移默化中愛上這種文化。現在,各國日益興盛的「唐人街」和漢服展覽,正是最有力的證明。
當然,這絕不意味著古代中國是一個軍事弱國。
雖然史書上記載了許多關於侵略的恥辱,但實際上,中原地區「天兵出征、寸草不生」的情景也確實並非電洞來風。
史書上簡略提及的「外邦侵、遂剿之」,在古代中國的視角下不過是一筆帶過的瑣事;然而,對於那些因過於自負而被歷史洪流吞沒的小國來說,這卻是一場慘痛的終生災難……
總結
總的來說,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一個文明之邦,幾乎從未主動侵略他國,堪稱全世界最熱愛和平的國家。
中原地區雖然地大物博,卻時常遭到外族入侵,企圖將其吞並。
結果是,無論侵略是否成功(成功的可能性極低,而失敗則意味著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最終他們都會意識到:中華文明竟然如此強大?要真正統治這片土地,唯有沿襲中華文化的傳統道路。
因此,他們逐漸融入中國,並且順帶將自己的領土也並入中國。這種現象使得中國看似沒有侵略性,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領土面積卻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