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同為島國,為何上世紀英國選擇全球擴張,日本卻大肆侵略家門口

2024-04-23歷史

盡管英日兩國均躋身世界列強之列,但他們在擴張道路上的選擇截然不同。英國奉行均衡與遏制孤立政策,避免了對歐洲大陸的侵略擴張,而是致力於扮演全球殖民者的角色。

日本在崛起之後,迅速制定了一系列侵略策略,在亞洲範圍內大肆擴張,雖然最終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但其侵略野心仍未消弭。

英國當時未選擇對外擴張的原因,並非僅因亞洲地區易攻陷。實際上,英國的外交政策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和軍事考量。從經濟角度看,英國更偏向於透過貿易和外交手段來獲取利益,而非直接透過領土擴張。政治上,維護國內穩定和海外利益是英國的首要任務,而擴張可能引發國際沖突和不穩定。文化上,英國尊重不同文明的多樣性,傾向於和平交流而非武力征服。軍事上,盡管英國具備強大的海軍實力,但在亞洲地區進行長期陸戰並非易事,需考慮資源和後勤補給問題。因此,英國選擇不擴張並非單一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英日的侵略路線】

一萬多年以前,由於海平面的上升,英國和日本都變成了島嶼。由於航海技術的限制,這兩個國家在近代之前無法與外界文明進行交流。因此,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高度的相似性。

英國是一個位於西歐的島國,包括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和一些附屬島嶼。英格蘭人是該國的主要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83.9%。

英國作為世界上首個實作工業化的國家,曾湧現出眾多劃時代的科學發現,如蒸汽機、青黴素、去氧核糖核酸(DNA)和噴射式發動機等。自16世紀起,英國透過建立眾多貿易公司積極拓展海外業務,1588年成功擊敗西班牙後,其邁向世界海洋霸權的步伐更加堅定。

19世紀,英國殖民勢力迅速擴張,1801年愛爾蘭並入,構成了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隨後,大英帝國開始對亞洲進行廣泛征服。在其鼎盛時期,帝國統治了約5億人口,領土面積覆蓋3367萬平方公裏,因此被贊譽為「日不落帝國」。這一成就是透過自治領、殖民地、領地、托管地以及保護國等多種方式實作的。

二戰結束後,英國的實力大幅下滑,許多海外領地也相繼宣布獨立,曾經輝煌的日不落帝國已成為歷史的塵埃,不再重現當年的榮耀。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大島嶼以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約為37.8萬平方公裏。其中,大和族是日本的主體民族。

經過長達六百年的幕府時代,日本一直維持著農耕社會的生活方式。然而,隨著歐美列強的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日本的封閉狀態被徹底打破。此後,透過戊辰戰爭,日本成功建立了明治政府,並推動了明治維新運動。這一系列變革使日本的國力和軍事實力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

日本是亞洲地區最早實作工業化的國家之一。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日本發動了多次侵略戰爭,包括甲午戰爭、吞並北韓並行動侵華戰爭等。這些戰爭中,日本占領了中國大片領土,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

盡管日本在二戰中遭遇了挫敗,但這一失敗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由於二戰的失敗,日本不得不接受美軍駐紮,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政治自主性。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日本在政治上已經被視為一個二等國家。

兩個國家都透過工業革命實作了國力的巨大飛躍,分別成為了東西方的強國,並都有過侵略行為。然而,英國與其前殖民地之間至今仍保持著組織聯系,即英聯邦,這主要得益於英國為這些地區帶來了先進的制度和管理體系。相比之下,日本的侵略行為則完全是帝國主義的,給當地居民留下了深刻的仇恨。

要了解,一個國家的種族文化和社會意識往往源自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日本,這個位於火山地震帶的國家,擁有全球總數10%的活火山,同時季風氣候也帶來了不穩定的降雨頻率。在這種嚴峻的自然環境下,日本民族歷經生存挑戰,鑄就了其獨特的民族性格。

不列顛島的氣候宜人,地理環境穩定,鮮有大型自然災害的威脅。此外,其周邊還有豐富的油田資源,足以滿足國家的發展需求。這些因素使得英國人無需透過侵略擴張,即可在英倫三島上安居樂業,享受和平穩定的生活。

【英日不同之處】

英國和日本在內部環境上存在顯著差異。日本由於長期孤立於東亞大陸之外,缺乏大規模異族流動共存的經驗,因此其文化思想相對單一。相較之下,英國則擁有多元化的民族構成,包括盎撒、蘇格蘭人、威爾斯人等,同時與外部國家如荷蘭、法國等也有合作與鬥爭的經歷,使得其文化意識更加多元化。這種多元文化的背景使得英國民族的性格相對較為平衡,而日本民族的偏執和癲狂則有其根源可尋。

英國歷史上的繁榮崛起,源於其接納歐洲人才資本的智慧,這是文化交流合作的結晶。與此相反,日本的發展則受到極端民族主義的推動,導致國內氛圍蠻橫狂躁,難以展現出對外族的憐憫和寬容。

知道了英日之間的差異後,我們進一步探討為何英國沒有選擇進攻歐洲大陸以擴張領土。

在第一次百年戰爭中,英軍逼近巴黎。然而,法國民眾挺身而出,與法軍並肩作戰,最終成功驅逐了英軍,甚至將英國勢力逐出歐洲大陸。而在第二次百年戰爭中,盡管英國聯軍再次取得勝利,但在維也納會議上,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派出了代表,包括沙俄、普魯士和奧地利,共同商討對策。

英國政府在經歷兩次大戰後,意識到歐洲各國實力相當,難以輕易取勝。隨著英國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法國也緊隨其後,西班牙、荷蘭等國實力與英國相當,使英國無法再輕易發動戰爭。因此,英國開始采取更加謹慎的外交政策,避免再次陷入戰爭的泥潭。

歐洲由於其深厚的均衡傳統,使得對歐洲大陸的侵略擴張變得異常困難。任何此類行動都將直接挑戰整個歐洲秩序,導致與所有歐洲國家的公開對抗。即使在英國的鼎盛時期,恐怕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嘗試這樣的行為。因此,任何試圖在歐洲進行侵略擴張的國家,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困難。

在工業革命時期,歐洲各國之間的實力差距逐漸縮小,除意大利和西班牙外,其他國家都變得難以攻克。因此,英國不得不將其侵略的註意力轉向亞洲大陸。

日本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其周邊多為農業國家,除去中俄兩大強國,其余國家似乎都成為了易於宰割的目標。自甲午戰爭之後,中國的真實國力暴露無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形象使日本對中國最後的一點畏懼也煙消雲散。因此,日本開始了大規模的侵略行為,氣勢洶洶、無所顧忌。

這些殖民地是英國重要的資源來源和市場渠道,充分滿足了其發展的需求,因此,英國無需再費力征服歐洲這一堅固的陣地。

相較於英國,日本在資源方面顯得捉襟見肘,且其發展歷史相對較晚。當日本國內工業逐漸成熟時,非洲大陸已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面對國內石油和鐵礦資源的匱乏,日本不得不冒險尋求在亞洲大陸的發展機會,以此來彌補其資源的不足。

英國註重影響力,傾向於透過滲透實作掌控,這體現了其獨特的戰略認知。而日本則信奉奴役,一心想要占領控制他國,這展示了其與眾不同的戰略思維。兩國在戰略層面的選擇,彰顯了各自的國家特性與目標。

英國的外交策略,本質上是一種平衡大陸力量的策略。其目的在於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巧妙地在歐洲各國間制造緊張與對立,從而防止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自主宰歐洲的政治格局。這種策略,常被視為一種微妙的操控手段,透過挑起競爭和分歧,確保歐洲大陸的力量均衡得以維持。

回顧歷史,英國經常與歐洲強國對抗,采取了聯合抗法、聯合敗俄、聯合制德、扶德抑法等策略,維持了歐洲均勢,防止了單一強權的崛起。這種平衡使歐洲各國勢均力敵,無法單獨稱霸。

英國在領土擴張上明白,領土的廣闊意味著更大的責任。為了減輕這種負擔,他們巧妙地轉變了策略,將原本以占領和控制為主的擴張重心轉向了海外殖民。

日本顯然缺乏遠見卓識,始終沈溺於短視的資源掠奪,其行動充滿侵略與掠奪,導致所到之處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因此,亞洲多國至今仍對日本懷有深深的恨意和不滿。

英國在侵略行為上相較於日本,顯得更為理智和聰明,同時在手段上也略顯溫和。然而,無論是殖民還是占領,這些都是帝國主義所采取的暴力血腥政策,它們終究會遭到全球人民的共同抵制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