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被太祖幽禁而死的親弟弟舒爾哈齊,後代如何?出兩位大清皇後

2023-12-31歷史

1564年,在兄長努爾哈赤5歲時舒爾哈齊出生。父親塔克世是建州左衛指揮使,母親額穆齊是都督阿古的女兒。可以說努爾哈赤兄弟二人的出身還是很不錯的,然而舒爾哈齊僅5歲時生母病逝,繼母納喇氏開始主持家事,納喇氏刻薄經常故意為難努爾哈赤兄。為了生活年僅11歲左右的努爾哈赤便帶著年幼的弟弟舒爾哈齊,一起入山林中采集山貨。

但即便是這樣,繼母仍舊沒有絲毫的憐憫,無奈努爾哈赤帶著舒爾哈齊投奔外祖父阿古。

1574年,李成梁率兵攻打古勒寨,舒爾哈齊與哥哥努爾哈赤一起被俘;成為李成梁手下的幼丁,每次作戰都沖鋒在前,僥幸活下來的努爾哈赤兄弟二人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9年後,祖父覺昌安與父親塔克世死在了明廷的亂軍之中。努爾哈赤十三副加州起義,在努爾哈赤艱苦創業中,舒爾哈齊成為兄長的得力幹將、左膀右臂。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在努爾哈赤加強汗權的過程中,弟弟舒爾哈齊成為最大的障礙,不得不除掉:在明廷的官書中,經常將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放在同等的地位,其實努爾哈赤並非舒爾哈齊一個弟弟,但唯獨只有舒爾哈齊多次以建州衛都督等身份,向明廷朝貢。

另外北韓的史料中也提到了,北韓使臣申忠一前往赫圖阿拉城時在首領家中看到兩幅畫,畫中的舒爾哈齊跟努爾哈赤的衣服顏色都是一樣的;而且比申忠一提前一個月到赫圖阿拉城的北韓通事,不僅得到努爾哈赤的接見與賞賜,而且還得到了舒爾哈齊的接見與賞賜;只不過努爾哈赤設的是牛宴,而舒爾哈齊用的則是豬。

可見舒爾哈齊一直都是努爾哈赤的副手,二人相輔相成。但是舒爾哈齊對自己的地位與財物越來越不滿意:在舒爾哈齊接見申忠一的時候,毫不避諱直接對申忠一說:日後你若是向後金送貢,給我的不能比我兄長少。

1599年努爾哈赤率兵攻打哈達時,當著眾位將士的面狠狠斥責了舒爾哈齊,讓兄弟二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1607年烏碣巖之戰中,舒爾哈齊冷若旁觀,看著侄兒褚英與代善(努爾哈赤發妻所生)拼搏殺敵而自己則是在山下觀望。此戰褚英與代善立下大功,努爾哈赤對弟弟非常失望,要將舒爾哈赤的兩位心腹處死,舒爾哈齊懇求後努爾哈赤才免其死罪。

之後努爾哈赤便不準許舒爾哈齊再帶兵出征,並且削其兵權。

僅僅兩年後,郁悶的舒爾哈齊便抱怨:如此還不如死了的好,

在努爾哈赤不同意的情況下,便要移居黑扯木。

努爾哈赤大怒:

將弟弟舒爾哈齊圈禁起來

處死了他的長子阿爾通阿以及第三子紮薩克圖

舒爾哈齊部將武爾坤被活活燒死

在禁所僅兩年的時間,舒爾哈齊去世。

舒爾哈齊一共生有九個兒子,值得一提的是滿清初期有一個規矩「父之罪罪不及子女」,所以除了跟隨舒爾哈齊一起前往黑扯木的兩個兒子外,舒爾哈赤的其他兒子不僅沒有獲罪,反而得到了太祖努爾哈赤的重用。

位居「四大貝勒」的阿敏

阿敏是舒爾哈齊的第二子,年僅23歲的時候便跟隨太祖的長子褚英帶兵攻打烏拉部,斬殺上千敵人,俘獲了很多俘虜。這是阿敏第一次嶄露頭角,能有如此表現確實大有前途。

然而次年阿敏的父親舒爾哈齊便背叛努爾哈赤,帶著長兄阿爾通阿與三弟紮薩克圖私下裏前往黑扯木。阿敏的兄長與三弟直接被處死,父親則被幽禁起來,其實阿敏也牽扯其中,太祖想要將阿敏一起殺掉。幸好有皇太極等人一起求情,阿敏才僥幸活了下來。

1611年舒爾哈齊去世後,努爾哈赤便收養了阿敏,為侄兒增加了一些部署,讓侄兒單獨統領

兩年後阿敏便跟隨太祖一起攻打烏拉部,烏拉部國主布占泰率領三萬人迎戰,一時間諸位將士猶豫不決,在此關鍵時刻阿敏說:「布占泰都已經來了,我們怎麽能丟下他不迎戰呢?」太祖聽取阿敏的意見,此戰大勝,一舉滅掉了烏拉部。

1615年太祖建立八旗制度時, 阿敏成為鑲藍旗旗主貝勒,統領鑲藍旗

次年太祖正式稱大汗,建立後金,冊封「四大貝勒」,阿敏是唯一一個非太祖之子的貝勒;阿敏的父親舒爾哈齊畢竟曾經與太祖爭奪汗權,太祖還能如此善待阿敏,讓阿敏位極人臣,確實非常難得。除了阿敏外,另外三位貝勒是嫡次子代善、皇五子莽古爾泰與皇八子皇太極。四位貝勒的地位同等,共同幫助太祖處理朝政。

在天命朝,阿敏又多次立下戰功:

1619年三月,在明軍圍攻後金軍時,阿敏直接斬殺明總兵劉綎;緊接著又跟扈爾漢(五大臣之一)大敗明遊擊喬一琦,喬一琦自縊而死;八月,阿敏跟隨太祖一起滅掉海西女真的最後一個部落葉赫部。

1621年,阿敏跟隨太祖一起攻克沈遼等地

1626年四月,阿敏率兵出征蒙古喀爾喀巴林部,大獲全勝;這年八月努爾哈赤去世,阿敏等人在代善的提一下一起擁護皇八子皇太極登上大汗之位。

在擁護皇太極的同時,阿敏居然想要拉著自己的親弟弟濟爾哈朗一起單幹,但是被濟爾哈朗拒絕。 畢竟濟爾哈朗從小便被太祖養在宮裏,跟皇太極的感情極好。

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前,阿敏不僅位高權重,而且從不缺乏建功立業的機會;這是太祖對弟弟之子的照拂。不過皇太極登上汗位後,便不同了。

雖然在眾人的擁戴下皇太極登上汗位,但是為了表示自己對另外三位貝勒的尊重,讓三位貝勒阿敏、莽古爾泰與代善跟自己一起南面而坐。但皇太極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又怎麽能允許有其他人跟自己分權呢?

在皇太極加強汗權的過程中,阿敏被幽禁而死;當然這跟阿敏的跋扈、不將皇太極放在眼裏也有關系;除了阿敏外,皇太極的五哥莽古爾泰(太祖努爾哈赤第二位大妃所生)也沒有善終,雖然已經病逝,但仍舊被削爵。

阿敏被圈禁以後,皇太極將他所有的財產全部都給了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何許人也?

濟爾哈朗從小便生活在宮裏,與皇太極朝夕相處,自然二人感情很不錯。也因為是由太祖親自撫養長大,所以早早便被封為和碩貝勒。

1625年蒙古科爾沁被察哈爾林丹汗圍攻,濟爾哈朗同太祖第七子阿巴泰一起前往救援,立下大功。次年濟爾哈朗領兵攻打蒙古喀爾喀巴林部與紮魯特部,均立下大功。

在天命末年太祖實行「八王共治朝政」時,濟爾哈朗位列「四小貝勒」。

八王除了「四大貝勒」外,便是「四小貝勒」,而四小貝勒除了濟爾哈朗外便是太祖三個年幼的兒子: 多爾袞、阿濟格與多鐸, 全部都是大妃阿巴亥所生。

太祖病逝後,皇太極繼任大汗之位。

哪怕是親兄長阿敏再貶低自己「懦弱」,濟爾哈朗都沒有跟兄長一起背叛皇太極。

1627年正月,濟爾哈朗跟隨兄長阿敏、代善之子嶽托、阿濟格(太祖第十二子)一起征伐北韓,北韓國王只能求和,但是阿敏卻不同意,仍舊想繼續攻打北韓。幸好濟爾哈朗等人商量後不同意這樣做,對兄長說:我們不宜深入敵後,應當在平山城議和。議和後,北韓每年都會向後金進貢。

三月,濟爾哈朗跟隨皇太極一起圍攻錦州。濟爾哈朗與明將滿桂(蒙古人,很是勇猛)相遇,兩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濟爾哈朗受傷,但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包紮後便繼續作戰。濟爾哈朗的堅持讓士兵們重整旗鼓,大敗滿桂。

1628年五月,蒙古固特塔布囊公開與後金作對,濟爾哈朗與侄子豪格前去討伐,全勝而歸。

1629年八月,濟爾哈朗跟德格類(太祖第十子)、阿濟格等人一起再次攻打錦州與寧遠,不僅將明軍的糧草焚毀,而且還抓獲了大量的俘虜,為皇太極大舉攻打明廷打好了基礎。兩個月後皇太極親自率兵進入明境,濟爾哈朗也跟隨前往,接連五戰,五次大捷,在遵化同皇太極會合,之後便跟隨皇太極一起直逼京城。

1630年正月,濟爾哈朗招降了大量的明廷官員與將士。

而濟爾哈朗的兄長阿敏則因為四座城池失守而被皇太極圈禁起來,阿敏被圈禁後, 濟爾哈朗不僅代替阿敏成為鑲藍旗旗主,而且還繼承了兄長所有的財產。

次年皇太極設定六部,濟爾哈朗掌管刑部事務。此時的濟爾哈朗不僅僅是旗主貝勒,而且還掌管六部之一的刑部, 可謂是名副其實的位極人臣

更重要的是濟爾哈朗有皇太極的信任,自然不缺乏建功立業的機會。

這年八月,皇太極率兵圍攻大淩河時,濟爾哈朗率領鑲藍旗圍攻大淩河城西南。三個月後祖大壽(吳三桂的舅舅)投降。在班師回朝之前,濟爾哈朗又俘獲了數百俘虜。

1632年五月,濟爾哈朗跟隨出征察哈爾部,察哈爾林丹汗逃走,濟爾哈朗與侄子嶽托收降察哈爾部眾一千多人。次年五月,耿仲明、孔有德想要歸降後金,結果遭遇到了明朝與北韓的聯軍,濟爾哈朗親自前往護送耿仲明與孔有德歸順後金。

在對明、對北韓的態度上,濟爾哈朗的建議是:

若是北韓不遵守盟約的話,後金便不會再要他們的貢品,但並不前去攻打;

因為對於後金而言明朝才是真正的敵人,應當攻下幾個臨近京城的城池,讓後金的士兵長久駐紮;另外便是屯兵在錦州西邊、山海關的東邊,讓明朝無法正常的耕作,讓他們的軍民疲於奔命.....

確實,皇太極是按照濟爾哈朗的建議做的。而且 因為濟爾哈朗行事穩重,皇太極帶兵外出時,總會讓濟爾哈朗留在盛京,代替自己處理朝政。

1636年皇太極正式建立大清,登基稱帝,將戰功赫赫、智勇雙全的濟爾哈朗冊封為和碩鄭親王。這年十二月皇太極再次率兵出征,濟爾哈朗仍舊留在盛京。

1638年,濟爾哈朗帶兵攻打寧遠城,此時的寧遠守將早就已經不是袁崇煥;所以明軍十分恐懼,並不敢出城迎戰,濟爾哈朗采取迂回戰術,攻占五裏堡屯台等地。

1639年,濟爾哈朗帶兵攻打錦州、松山等地,與明軍對戰九次,九次均大捷。

從1640年到1642年,濟爾哈朗不僅積極準備圍攻錦州,而且還在皇太極親自率兵攻打錦州時,留守盛京。1642年豪格活捉明將洪承疇後,濟爾哈朗繼續攻打錦州,祖大壽歸降,僅售被攻克;緊接著濟爾哈朗又攻下了杏山、塔山等三城,全勝而歸。

1643年八月皇太極突然病逝,年僅6歲的福臨登基。

在睿親王多爾袞的建議下,濟爾哈朗與多爾袞同為攝政叔王,輔佐年幼的順治帝。不過一開始濟爾哈朗的地位要高於多爾袞,但是了解多爾袞的都知道,多爾袞至死都沒有放棄他的皇帝夢,所以便想方設法地除掉他篡位的阻礙,而同為輔政叔王的濟爾哈朗便是第一個。

濟爾哈朗是跟太祖嫡次子代善一樣性格的人,為人低調沈穩,更多時候給人一種懦弱聽話的感覺。與處事果決、手段狠辣的多爾袞相比,濟爾哈朗很顯然不是對手,很快濟爾哈朗便主動讓位,讓多爾袞位居首位。

但是多爾袞的目的並非那麽簡單,所以在將內三院與六部都換成自己親信的同時,給濟爾哈朗羅織了很多的罪名,罷免其輔政之職,改由其同母胞弟多鐸任輔政叔王。

順治五年,濟爾哈朗的子侄們誣陷濟爾哈朗,說濟爾哈朗在太宗大喪時想要謀立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為新帝。如此一來濟爾哈朗論罪當誅,就連額亦都、費英東等五位開國功臣的子侄們也都受到牽連。孝莊與順治帝堅決不肯,多爾袞便從輕發落,將濟爾哈朗降為郡王

從順治五年到順治七年濟爾哈朗率兵南下,立下戰功。順治七年回朝,同年年底多爾袞去世。濟爾哈朗終於翻身,聯合三王追論多爾袞的罪狀,順治帝早就對多爾袞恨之入骨,自然順水推舟為多爾袞定罪。幫助順治帝清算多爾袞,是濟爾哈朗一生中對大清最大的貢獻。

順治九年,濟爾哈朗被晉封和碩鄭親王。

濟爾哈朗到了晚年明顯身體支撐不住,順治十二年病重時,順治帝親自前去探望,問叔王還有什麽遺言?濟爾哈朗在臨終前還在關心朝政,順治聽後非常傷心,擡起頭大呼:蒼天,為何不讓我的叔王健康長壽呢?

可見在順治帝的眼裏,濟爾哈朗不僅僅是他的叔王,更是股肱之臣,難得的左膀右臂。

濟爾哈朗的一生,能得到三朝皇帝(太祖、太宗與順治帝)重用與信任,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而大清對濟爾哈朗最大的回報便是鐵帽子王爵位:和碩鄭親王爵位。

值得一提的是,濟爾哈朗的後代中還除了兩位大清皇後。

第一位皇後是鹹豐帝的發妻 孝德顯皇後

孝德顯皇後薩克達氏是太常寺少卿薩克達•富泰的女兒,其生母是 第十二代鄭親王烏爾恭阿的第三個女兒愛新覺羅氏。

第二位皇後 孝哲毅皇後:

孝哲毅皇後是同治帝唯一的皇後,父親是大清第一位旗人狀元阿魯特.崇綺,而孝哲毅皇後的生母則是 第十三代鄭親王端華的女兒愛新覺羅氏

舒爾哈齊其他的兒子大多也得到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舒爾哈齊第八子 費揚武

費揚武是舒爾哈齊第八子,在26歲的時候被太宗皇帝授予鑲藍旗固山額真(都統)。1636年費揚武跟隨出征北韓,立下戰功;皇太極稱帝後將費揚武封為固山貝子(親王、郡王、貝勒、貝子),1639年費揚武時因收蒙古藩王賄賂而被削爵,之後皇太極又將其復封為輔國公

1642年費揚武病逝,雖然費揚武在生前最高的爵位是輔國公;但他生了一個英勇雙全的兒子尚善,尚善跟隨豫親王多鐸一起征討李自成的農民軍,平定河南以及江南等地。因立下赫赫戰功在1649年的時候被順治帝(攝政王多爾袞)封為多羅貝勒;

1652年,此時順治帝已經親政,重新啟用尚善等大臣,尚善位列議政大臣,掌管理藩院的事務。此時的尚善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位極人臣,費揚武因為兒子的緣故被追封為多羅貝勒。

不過費揚武的爵位此時還不是最高的:

到了乾隆年間,費揚武的曾孫德沛承襲簡親王王爵,費揚武得以追封為和碩簡親王。

第四子 圖倫 :被追封為恪僖貝勒,1648年去世;

第五子 寨桑武 :追封和惠貝勒

第七子 諾穆岱 :年僅13歲便夭折了,未來得及建功立業;

第九子 瑙岱 :因獲罪被貶為庶人,康熙五十二年康熙擔心起子孫後代湮沒,重新計入宗蝶,準許其佩戴紅帶子。

結語

舒爾哈齊之所以被圈禁而死,一是因為努爾哈赤加強汗權的需要,二是因為舒爾哈齊不滿足於自己的地位,想要得到的更多。在絕對的汗權面前,「一山不容二虎」,從舒爾哈齊不滿足自己的財富跟地位開始,便註定了不得善終。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努爾哈赤雖然將與自己一起南征北戰的弟弟舒爾哈齊圈禁而死,但是並沒有連累其所有的兒子,除了兩個同舒爾哈齊一起背叛努爾哈赤的侄子外,其他的努爾哈赤不僅沒有為難,反而予以重用,尤其是舒爾哈齊第二子阿敏與第六子濟爾哈朗。

阿敏是在皇太極加強汗權的過程中被圈禁而死的

但濟爾哈朗作為皇太極心腹、順治帝信任的叔王,得以善終

至於舒爾哈朗其他的兒子們,除了第九子因罪被貶為庶人,第七子年僅13歲夭折外,其他的兒子全都被封爵位,最差的也要貝勒。

這在整個愛新覺羅家族中,舒爾哈齊的子孫後代地位也不低。尤其是鐵帽子王爵位和碩鄭親王爵位,得以與大清有始有終,確實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