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回鄉,朱元璋巧遇昔日地主劉德。兒時,他在劉家飽嘗艱辛。如今重逢,面對這位曾欺壓自己的地主,朱元璋心中滋味復雜,究竟會如何應對這段舊怨呢?
【一、艱難生活】
朱元璋早年生活艱難,父母早逝,為求生計曾出家為僧。社會底層盡顯人性之惡,朱元璋年少時亦歷經重重磨難,但他卻從這些經歷中汲取力量,最終成就了一番偉業。
朱元璋生於淮河流域,自幼便見證頻繁的水災,然元朝的腐敗導致朝廷無法應對天災。百姓深受其害,無辜者被迫收拾殘局。朱元璋童年便飽受饑餓之苦,飽餓無常,生活艱難。
他十五歲那年,家鄉再遭旱災肆虐,蝗蟲接踵而至,百姓心生絕望。蝗災尚未平息,瘟疫又悄然降臨,古代醫療條件有限,瘟疫造成的死亡令人觸目驚心。
這場疫情,僅有少數百姓得以幸存。命運似乎偏愛捉弄弱者,瘟疫無情地奪走了朱元璋父親的生命,他是朱家的經濟支柱。未及悲痛,朱元璋與二哥又痛失慈母,接連的打擊令人難以承受。
朱家如今只剩朱元璋與二哥相伴,大哥早已先於父親離世,餓斃街頭。在那個年代,餓死人是常事。兄弟倆無暇哀傷,更緊迫的是讓父母安息,盡快讓他們入土為安。
然而,對於朱元璋與二哥而言,這看似輕而易舉的種田之舉,卻成了一樁難題。朱家非本地人士,祖籍追溯至朱元璋祖父一代,因此並無自家田地。他們所耕種的土地,皆是地主劉德所有。
朱元璋之父離世,土地或將被收回,安葬困難重重。然他仍抱一線希望,攜兄拜訪地主劉德,懇求施舍方寸之地,以葬親人之骨。盡管前路艱難,他仍願盡力一試。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劉德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朱元璋的請求。地主階級只看重自身利益,贈地於朱元璋毫無所得,故劉德對之置之不理。畢竟,他難以預見這兩位貧寒少年日後會成就何等事業,將地贈予他們無疑是自損利益。
早年朱元璋曾助劉德牧牛,心存期待,希望劉德念舊情施舍一隅之地。然朱元璋終究稚嫩,無論他如何哀求,劉德始終鐵石心腸,不予應允。
朱元璋與兄長向劉德跪地懇求,然而劉德堅決不借地。此時,同鄉的劉繼祖心生憐憫,慷慨贈予自家土地。朱元璋兄弟感激涕零,拜謝後匆匆籌備父母喪事。
【二、衣錦還鄉】
朱元璋的故事僅是序章,他踏上了長達十余載的征戰之路,印證了「莫欺少年窮」的真諦。受湯和之邀,他投身起義軍,自底層小兵起步,步步為營,終至皇位。
大明王朝成立,功臣自然論功行賞。徐達等跟隨打江山的將領均獲封賞。雖朱元璋采納謀士建議,定都應天,但對故鄉之情仍深,始終念念不忘。
朱元璋重返故鄉,心情已非昔日可比。鄉親們激動不已,熱情洋溢,畢竟這位同鄉如今已榮登皇位。他們滿心期待,盼望能因此得些恩澤,共享榮光。
朱元璋此行定要探望雙親,心中也不禁回想起劉繼祖,當年他慷慨贈地,實乃恩人。對朱元璋而言,錦上添花固然好,但雪中送炭更顯珍貴,劉繼祖的善舉便是如此難得。
朱元璋聽聞劉繼祖辭世,雖略感失落,卻即刻頒旨,追封其為侯爵,並賜其子孫世襲朝廷恩寵。這份殊榮無比顯赫,令劉德難以自持,他惶恐跪拜,懇求朱元璋寬恕其過往罪行。
朱元璋素來以睚眥必報著稱,劉德理應難逃其手。然而,朱元璋卻出人意料地扶起他,輕描淡寫地說:「此乃人之常情,無需介懷。我昔日貧寒,你又怎能預見今日我成為天子?」
朱元璋之言令劉德淚眼婆娑,感激其胸懷寬廣。眾人皆知朱元璋性格記仇,湯和之失言他銘記多年。然劉德之冒犯,他竟能釋懷,此舉實乃令人驚異。
朱元璋已成帝王,劉德僅為地主,對其毫無威脅。即便劉德生死,對大明亦無影響。然施恩於他,既能令其感激,又可彰顯朱元璋之仁義,使世人皆知。此舉一舉多得,實乃明智之選擇。
朱元璋若因小事誅殺劉德,必損其英名。民眾皆望君主豁達,而非斤斤計較。且朱元璋生平得罪者眾,若逐一誅殺,何日能盡?故他必持大度,不輕言殺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