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大別山遭難:劉伯承忍痛撤下6個隊,徐向前悄悄救活

2024-04-08歷史

大別山遭難:劉伯承忍痛撤下6個隊,徐向前悄悄救活

有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值得大家註意。

在淮海戰役期間,中原野戰軍只有14萬人參與了決戰,總兵力比全面內戰爆發前減少了28萬。那時,劉鄧領導下的野戰軍和軍區部隊共有42萬人之多。

然而,仔細檢視參戰部隊的序列會發現更多問題,中原參戰部隊只有七個縱隊。

分別是一縱、二縱、三縱、四縱、六縱、九縱、十一縱。

劉鄧的其他部隊都去了哪裏呢?

眾所周知,劉鄧率領的大軍長途奔襲大別山,取得了戰略上的主動,但這是以損失了不少兵力為代價。然而,總傷亡數碼並不算多,縱隊整體建制也未受太大影響。

主力縱隊大規模缺席,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首先,劉鄧領導的縱隊數量曾經非常龐大。

據【第二野戰軍戰史】等資料顯示,劉鄧的縱隊編號一度排到第十五縱隊,其中一至十五縱隊為步兵縱隊(沒有五縱),後來還有特種兵縱隊,總共達到十五個縱隊。

這一數量與陳粟三野、林羅四野的部隊數量相當,但極盛時期的四野又要更多。四野不僅有12個步兵縱隊,還有15個獨立師,以每個縱隊轄3個師的計算,實力更為強大。

劉鄧大軍在1945年底的總兵力為28萬,加上軍區和其他地方武裝的14萬人,比山東、華中、中原(李鄭時期的中原,非後來的劉鄧中原)、晉察冀、晉綏等地都要多,堪稱各大戰略區的第一。

然而,劉鄧的部隊何時開始落後呢?

就在挺進大別山之時。

劉鄧帶著南下的部隊,總共只有四個縱隊,即一、二、三、六縱,總兵力約為10萬多。

這樣的安排並非沒有道理。劉鄧領導的部隊執行的是無後方作戰的任務,如果帶走了20多萬人馬,不僅機動速度會變慢,到了大別山也沒有足夠的糧食供應。

此外,劉鄧的基本根據地自抗戰時期129師成軍以來一直在晉冀魯豫地區,經營了八年多,如何能輕易放棄呢?國民黨軍一直都想侵奪這片地區,劉鄧必須留兵固守。

剩下的縱隊都去了哪裏呢?

陳賡指揮的四縱、九縱和西北三十八軍組成了陳謝集團,活動在豫西地區,為劉鄧提供後方保障。

八縱大部份留在晉冀魯豫老區守衛家園,並時不時配合西野打擊胡宗南的殘黨。

十縱原本也是留守的,但十縱的基本部隊是冀南軍區的武裝,之前冀南軍區的部隊已經升級了一批組成二縱。留下的部隊實力顯然要弱一些,用來守衛家園最合適。然而,時任晉冀魯豫副司令員王宏坤聽說劉鄧在河南打得不順利,主動請纓,親自去冀南組建了二縱,並自任司令員。

王宏坤是湖北麻城人,是王樹聲大將的堂弟,曾參加了黃麻起義,對大別山地區有著深厚的感情。因此,劉鄧批準了他的請求。

王宏坤由此開啟了一段高開低走的生涯,從軍區副司令員降為縱隊司令。

然而,盡管他的主觀願望是好的,現實情況卻並不理想。一、二、三、六等縱隊的戰況都非常艱難,而十縱更是困難重重。十縱沖破了國民黨軍的重重阻擊後,來到了大別山地區。當時,國民黨軍絲毫不把十縱放在眼裏,甚至還有口號說:打垮十縱過新年,消滅十縱有洋錢。

劉伯承率領主力轉戰於山區,而主力縱隊忙於自己的事務,沒辦法,只好命令十縱繼續南下,在桐柏山地區建立根據地,成立桐柏軍區,十縱的番號就此被取消。

其次,劉伯承不得不舍棄了六個縱隊。

在嚴峻的生存危機面前,劉伯承只能做出取舍,將有限的精力優先分配給主力縱隊。

陳謝集團得到了軍委的指揮,不需要劉伯承操心。留守在後方的縱隊也不在劉伯承的管轄範圍內,而後來前往大別山的縱隊也不受他的指揮,因此,他不得不忍痛放手。

具體來說,留在晉冀魯豫地區的有八縱、十三縱、十四縱和十五縱等四個縱隊;而後來前往大別山地區的有十縱和十二縱,分別建立了桐柏軍區和江漢軍區。

總之,劉伯承不得不將六個縱隊的兵力交給了中央直接指揮,這對他的部隊建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這一策略證明十分成功,十一縱本身的兵力並不強大,如果單純地派往大別山,可能無法像其他縱隊一樣,轉化為軍區級別。然而,該縱隊在豫皖蘇接受了粟裕的指揮,盡管起初看似無關緊要,卻發揮出了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該縱隊時而向北進軍,時而南下,時而向西騷擾,時而向東牽制,單單一個縱隊就展現出了半個中野縱隊的影響力。

這無疑是高明用兵者的妙計。

然而,長時間沒有回歸劉鄧建制對十一縱隊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該縱隊直到1948年11月中野圍攻黃維兵團時才得以回歸,長期流離失所,部隊戰鬥力未能達到一流水平,無法與其他縱隊相提並論。

接下來,我們將討論徐帥是如何接手並重振該縱隊的。

徐帥在抗戰勝利後在延安養病,1946年末,中央透過特殊情報渠道得知胡宗南進攻陜北的計劃,於是開始疏散中央機關和部份高級領導幹部。

徐帥身體恢復得差不多時,恰逢劉鄧率領主力南下,因此他請求重返前線。1947年元旦,徐帥從晉綏軍區來到晉冀魯豫,1947年6月13日,他被任命為晉冀魯豫軍區的第一副司令員。

徐帥在回憶錄中用一個詞來形容晉冀魯豫軍區當時的局勢:混亂不堪。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形容呢?

首先,他需要整合各個群龍無首的部隊。作為第一副司令員,他實際上是晉冀魯豫軍區的留守總負責人。

其次,他需要繼續向南方的軍隊提供支援。徐帥回憶道,新兵、民夫、預備兵,共有三四十萬人被輸送到中原地區。

第三,他需要繼續打仗,穩住晉冀魯豫的局勢,防止國民黨軍隊的侵蝕。

尤其困難的是要對付國民黨的正規軍。

當時只有一個正規部隊——八縱,其他各級軍區和軍分區都是由團隊、獨立營和遊擊隊組成,甚至連槍都不配備齊全,根本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作戰。

然而,徐帥逐步將這些部隊升級為正規部隊,僅用了一年時間,就相繼組建了十三縱、十四縱和十五縱。

雖然這些縱隊嚴格意義上不是在劉鄧時期就建立的,但它們的基礎都是劉鄧時期奠定的。

十三縱是由老太行軍區部隊升級而來的,十四縱是由老冀南軍區部隊升級而來的,十五縱是由老太嶽軍區部隊升級而來的。

如果沒有劉鄧時期打下的基礎,徐帥不可能讓這麽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力部隊如此迅速地嶄露頭角。

徐帥的高明之處在於能夠將腐朽的部隊轉化為戰鬥力強大的主力。

八縱在運城戰役之前就已經成立,徐帥上任後直接與八縱對接,親自指導他們進行整訓,憑借著半個縱隊的力量,成功地攻下了運城。

十三縱是在臨汾戰役之前成立的。徐帥回憶道,晉冀魯豫主力部隊南下後,留下的部隊沒有任何攻堅能力。然而,他不是等待著天上掉下餡餅,而是親自指導部隊進行整訓,從指揮、通訊、戰術、機動、後勤、思想教育等方面一步步引導。在短短一年時間內,他們就能夠投入臨汾戰役這樣具有典型意義的攻堅戰中,展現出了非凡的戰鬥力。

提及死而復生也許有些言過其實,但至少可以說是將垂死之勢扭轉為奇跡,將領們的轉變與之前轉為軍區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在八、十三、十四、十五縱,盡管沒有載譽道裏的名將,但八縱的司令王新亭、十三縱的司令曾紹山、十四縱的司令韋傑、十五縱的司令劉忠,都是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與陳賡、陳錫聯、楊勇、王近山等大名鼎鼎的名將相比,雖然他們的光環可能沒有那麽耀眼,但在徐帥的指揮下,他們取得了不俗的戰績,與南線的功勛齊名,堪稱是光彩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