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76年,華國鋒成為軍委主席後,中央設立的5位副主席都是誰?

2023-12-21歷史

1976年華國鋒任軍委主席後,中央5副主席是誰?

1976年,華國鋒當選為中央軍委主席,這對於華國鋒來說,無疑是一次嚴峻的挑戰。在此之前,他從地方調入中央不久,工作經驗相對缺乏。

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其他老革命家,華國鋒的年紀較輕,可能在處理許多事務時還存在一定的生疏。

為確保華國鋒能夠順利開展工作,履行好軍委主席的職責,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選出五位軍委副主席,他們將協助華國鋒。

這五位副主席都是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老革命家,在中國的建設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麽這五位老革命家究竟是誰呢?

他們為何能夠被黨中央選中,協助華國鋒的工作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聶榮臻,1899年12月出生於江津縣吳灘場,相比於其他革命將領,他的家境比較富裕,這讓他從小就接受了系統的教育。

在求學過程中,聶榮臻偶然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新思想的熏陶使他逐漸成為一個充滿愛國情懷的青年。

聶榮臻在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隨後在比利時、蘇聯等國學習,並在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兩年後,出於革命需要,他回國進入黃埔軍校政治部擔任秘書。

擔任秘書期間,他發現蔣介石的政策與革命理念相悖,對蔣介石產生了反感。他多次在公開場合揭露蔣介石的陰謀,公開與他唱反調。

1927年,他接受黨組織的任務,來到上海協助周恩來同誌展開整頓工作。同年8月,他奔赴南昌參與領導起義,在隨後爆發的廣州起義中,也有他的身影。

然而,起義因倉促和雙方力量懸殊過大而遭受巨大損失,主要領導人張太雷不幸犧牲。在這危急關頭,葉挺和聶榮臻壯士斷腕,果斷選擇撤軍,使部份革命武裝力量得以保存下來。

1930年,他在上海從事中共地下工作,並取得喜人的成就。然而,由於黨的叛徒顧順章的出賣,中共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幾乎失敗,聶榮臻不得不離開上海,轉而前往江西根據地,協助革命工作的展開。

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紅軍不得不進行長征。憑借聶榮臻豐富的革命經驗和超凡的膽識和謀略,組織將掩護中央縱隊的任務交給了他,而他也沒有辜負組織的期望。

為了徹底消滅紅軍,蔣介石在紅軍的長征道路上設定了重重障礙,讓紅軍陷入了困境。然而,幸運的是,在每次最關鍵的時候,聶榮臻總是能夠帶領部隊與敵人進行激烈的戰鬥,為紅軍的前進掃清障礙。

在解放戰爭中,聶榮臻率領部隊與國民黨軍隊進行對抗,參與了正太戰役、遼沈戰役等多次戰鬥,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聶榮臻在中國革命道路上的傑出貢獻,在1955年的軍隊授銜典禮上,他被授予元帥軍銜。回顧聶榮臻的革命生涯,他的經驗和膽識使他能夠在最困難的時候拯救組織。

因此,黨中央決定讓他成為5位軍委副主席之一。徐向前徐向前出生在一個家境尚可的家庭,然而在他年幼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為商業失敗而破產,導致徐向前不得不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到一家雜貨店做學徒。

1924年,徐向前聽聞廣州正在籌備軍校,他懷揣著報國的熱血,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前往廣州的路。經過不懈的努力,他最終成功被黃埔軍校錄取。

1927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徐向前憑借其出色的指揮才能和臨危不懼的膽識,贏得了戰場上的赫赫威名。

在鄂豫皖根據地時期,他的部隊就展現出了他們神出鬼沒的戰術,他們在西面和南面輪番攻擊敵人,讓敵人無從應對。

等到敵人集結部隊準備反擊時,徐向前早已帶著部隊撤退,等到敵人疲憊不堪時,他又帶著部隊出來反擊。這種戰術讓敵人苦不堪言。

徐向前最著名的戰役就是他領導指揮的晉中戰役,這場戰役被譽為解放戰爭中的經典戰役,以少勝多的戰例。

在晉中戰役中,敵我雙方實力懸殊,若正面交鋒,中國共產黨軍隊無疑將處於劣勢。然而,徐向前獨具慧眼,發現了敵方糧草供應短缺,可能會積極搶收麥子的弱點。

他果斷決定,派遣部份兵力進入汾陽、孝義等地,從西面吸引敵人的註意力。隨後,他聲東擊西,向介休、平遙等地發起主動進攻,成功殲滅了敵軍的部份有生力量。

敵軍對此毫無頭緒,一時之間手足無措。徐向前抓住時機,派出部隊迫使敵軍向北撤離,並在敵軍北撤的道路上設下埋伏,最終成功殲滅敵軍主力。

整場戰役,國民黨損失慘重,蔣介石也因此痛心疾首。這場戰役堪稱世界軍史上靈活用兵的典範,展示了徐向前的軍事智慧和卓越指揮才能。

徐向前元帥,作為新中國空軍和防空工作的奠基人,以其獨特的革命智慧和豐富的經驗,在1955年的軍隊授銜典禮上被授予元帥軍銜,成為中國十大開國元帥之一。

他以巧妙的方式解決了許多問題,因此,黨中央非常信任他,並將他任命為5位軍委副主席之一。 劉伯承,出生在四川省開縣趙家場,五歲入學,十二歲接受新式教育。

然而,十五歲父親去世,失去家庭支柱,他被迫輟學務農,遭受地主階級的欺淩。這些經歷使他立下「拯救萬民於水火」的決心。

1911年,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華夏大地,劉伯承心懷報國之誌,毅然投身軍教,盡管親友反對,他仍剪去發辮,以堅定的決心加入孫中山的民主革命陣營,尋求富國強兵之路。

1926年,在吳玉章等人的引領下,劉伯承接觸並信仰馬克思主義,成為共產黨的堅定一員。受黨命,劉伯承與楊闇公一同策動順義起義,配合北伐戰爭。

然而,蔣介石背叛革命,劉伯承毅然東下四川,與朱德等人共同組織南昌起義。在紅軍長征期間,每當國民黨軍隊緊追不舍,劉伯承總是親臨前線指揮戰鬥,帶領隊伍化險為夷。

面對前有金沙江天險、後有數十萬追兵的困境,紅軍隊伍深感憂慮,唯獨毛澤東冷靜地說:「朱德同誌曾告訴我,劉伯承是一條龍下凡,有他在此,還怕什麽江水?

」劉伯承不負眾望,帶領大軍成功渡江,挽救了紅軍免於覆滅的命運。

劉伯承是抗日戰爭時期的129師師長,他與鄧小平政委一起深入敵後,在太行山建立了抗日革命根據地。劉伯承組織指揮了多場戰鬥,成功粉碎了日軍的進攻包圍。

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他帶領部隊對日寇進行了反擊,殲滅了五萬余人,收復了五十余座縣城,極大地鼓舞了民族信心。

在解放戰爭期間,劉伯承擔任第二野戰軍司令員。他成功組織指揮了上黨戰役,殲滅了13個師,挫敗了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包圍。

隨後,他又指揮了平漢戰役,殲滅了兩個軍,給國民黨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根據毛主席的部署,劉伯承千裏躍進大別山,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劉伯承與陳毅的華東野戰軍一同組織了淮海戰役,此戰共殲滅了五十余萬人,直接奠定了全國勝利的局面。劉伯承的卓越領導和英勇指揮,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劉伯承因其在關鍵時刻的英勇表現和豐富的革命經驗,被授予元帥軍銜。他被譽為隊伍中的救星,總能在危難時刻力挽狂瀾。

因此,他被選為軍委副主席。葉劍英,這位1897年出生於廣東梅縣的革命家,從小目睹了國家民族的苦難,發誓推翻舊社會,拯救人民。

他的決心和行動,使他成為了國家的重要領導人。

在1924年,葉劍英應廖仲愷的誠摯邀請,投身於廣州的黃埔軍校創立工作中。隨後,他擔任了教授部副主任一職。

在這一期間,他有幸結識了周恩來總理,並深受其一心為國為民思想的感染。這讓他感到非常興奮,仿佛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宿。

同樣懷抱共產主義理想的葉劍英決定向周恩來總理提出加入共產黨的請求。在1925年,葉劍英參與了兩次討伐陳炯明的戰爭,憑借其英勇善戰、指揮果斷的卓越才能,展現出超凡的軍事指揮才能。

然而,1927年4月,蔣介石不顧民意,悍然發動反革命政變。得知這一訊息後,葉劍英毫不猶豫地通電反蔣,並立即前往武漢。

同年7月,在嚴酷的白色恐怖中,葉劍英正式成為了一名共產黨黨員。

葉劍英在南昌起義前,發現了汪精衛的陰謀,及時通知了賀龍和葉挺。他們決定立即行動,以便挫敗敵人的陰謀。1934年,紅軍開始了長征,葉劍英擔任軍委第一縱隊司令員。

在隊伍進入廣西山區時,他不幸受傷,但仍然堅持指揮行軍和戰鬥。在他的領導下,隊伍成功地擺脫了困境。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8月,葉劍英參加了蔣介石在南京召開的國防會議,隨後成為我軍駐南京的代表。在國統區,他積極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幫助周恩來營救了許多被國民黨囚禁的革命同誌。

1940年,葉劍英作為我軍代表出席了蔣介石在重慶召開的全國參謀長會議,他用真憑實據證明了我軍在抗日戰爭中的功績,駁斥了國民黨對八路軍的汙蔑,得到了眾人的贊賞,被譽為「舌戰群儒」。

1943年,國民黨頑固派發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面對敵人的囂張氣焰,葉劍英提出了「以智取勝」的政治作戰方案,積極展開宣傳戰,為粉碎國民黨的反共高潮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6年,葉劍英作為中共代表前往北平,與國民黨代表和美國代表共同調停國共兩黨的軍事沖突,並監督雙方執行停戰協定。

在鬥爭中,葉劍英率領我方同誌取得了一系列勝利,透過各種方式聯系各界愛國民主人士,擴大了反蔣的統一戰線。

新中國成立後,葉劍英在1955年的軍隊授銜典禮上,成為中國十大開國元帥之一。1976年,葉劍英憑借在政治宣傳工作方面的傑出表現,被黨中央評選為軍委副主席之一。

1904年,鄧小平出生在四川廣安。早年,鄧小平赴歐洲勤工儉學,回國後全身心投入革命事業。

從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鄧小平在中國革命的歷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參與並實作了黨的一系列重要戰略決策,確保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

他是新中國的奠基人之一。 在新中國成立後,鄧小平積極推動西藏解放事業,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1955年的軍隊授銜儀式上,原本打算授予鄧小平元帥軍銜,但他卻拒絕了,表示:毛主席不要大元帥的軍銜,那我也不要元帥。

1978年,鄧小平當選為第五屆全國委員會主席,自此他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在他的推動下,中國的改革開放順利進行,中國的經濟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

可以說,在中國最關鍵的時刻,鄧小平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在關於香港回歸的談判中,鄧小平與英國的戴卓爾夫人針鋒相對,提出驚人的「一國兩制」方案,成功地將香港回歸。

在這五位軍委副主席中,有四位是開國元帥,剩下的那位的功績也是同樣顯著。這五位都是英勇無比的真英雄,他們為新中國的崛起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我們可能就沒有現在美好的生活,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辛勤努力,中國才能有今天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