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軍將領如何總結國民黨的失敗?

2023-12-21歷史

前陣子偶然刷到一個小影片,標題和本文的標題差不多,內容是電視劇【特赦1959】的一段剪輯。

片中,杜聿明在和功德林的其他戰犯討論一個問題:國民黨在短期內土崩瓦解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麽?

邱行湘找的原因是:抗戰結束後,國民黨內部的迅速腐敗。這個原因就是蔣介石後來自己總結的:我們的失敗就是失敗於「接收」。

鄭庭笈找的原因是:老蔣昏聵。意思就是國民黨的最高戰略思想出了問題。

而陳長捷說:國軍在戰略上有嚴重的問題,大戰略小戰略都有問題。言下之意,不是老蔣一個人昏聵,而是整個國民黨集團都昏了頭。

最後宋希濂說:國民黨內部不團結,派系林立,相互之間根本不協作。

然後杜聿明說:「這些確實是一些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有人問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麽,他說:「我也在找,但還沒找到。」

影片就這樣結束了,你說坑人不坑人…

於是,小杜不得不把這部電視劇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試圖找出那個 「最根本的原因」

說實話,這部劇還挺好看的,如果您對解放戰爭中這些國民黨將領的經歷比較熟悉的話,看這部劇的過程就會比較有意思。

為了嚴謹一些,小杜又讀了這部劇的原著 【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 ,作者黃濟人的父親是國民黨少將黃劍夫。黃劍夫是黃埔第五期畢業,和邱行湘是同期同學,後來娶了邱行湘的妹妹邱行珍。所以,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邱行湘,便是這本書作者的舅舅。

另外還看了一本 【沈醉回憶錄—戰犯改造所見聞】 ,沈醉也是功德林的「學員」,被俘前擔任保密局雲南站站長,是1960年的第二批特赦戰犯,也是前兩批中唯一的軍統要員。

好了,下面進入正文,主要就是總結一下,這些國軍將領是如何一層一層理解失敗原因的,一共有如下四層。

01

第一層:原因在某些人身上

「某些人」指的就是蔣介石和他身邊的軍事高層,這就是國軍將領們試圖去解讀失敗的第一層領悟:老蔣昏聵,顧祝同無能,陳誠江郎才盡,何應欽誌大才疏,劉峙愚蠢…等等等等。

【特赦1959】中有這樣一個劇情,戰犯們在新建的閱覽室中討論解放戰爭初期的山東戰場,並舉了 萊蕪戰役 的例子。

萊蕪戰役發生在1947年2月,是毛澤東「存人失地」軍事思想的經典戰例。

當時,國民黨國防部參謀總長陳誠親自到徐州坐鎮指揮,部署了「南北對進」的作戰方案,目標是山東解放區首府 臨沂 地區。南線是歐震指揮的8個整編師,北線是第2「綏靖」區副司令長官李仙洲指揮的3個軍。

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避開了南線來敵的鋒芒,放棄臨沂後秘密北上,在萊蕪地區圍殲了國民黨北線集團6萬余人,並俘虜了司令長官李仙洲。

這場戰役歷時63個小時,其中被俘的國民黨士兵就達到了4萬余人。於是,時任第2「綏靖」區司令長官的王耀武譏諷道:「就是幾萬頭豬,那也得抓好幾個晚上吧?」

那麽,國民黨在萊蕪戰役中的慘敗,責任人應該是誰呢?戰犯們都把「矛頭」對準了陳誠。

當時,蔣介石和陳誠都被「收復臨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陳誠下令李仙洲部迅速南下。王耀武發現情況不對,沒有經過陳誠的批準,直接命令李仙洲收縮兵力,不得孤軍冒進。但就在此時,蔣介石的手諭支持了陳誠的安排:「務希遵照指示派部進駐新泰、萊蕪。」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這就是國軍將領們總結失敗原因的 第一層「境界」:在某些人身上找原因,也就是「上峰」在戰略和戰術上的失誤。

02

第二層:原因在「自己」身上

「上峰」也不是次次都決策失誤,那國軍為什麽還是失敗了呢?於是戰犯們進入到了第二層「境界」: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就是前面宋希濂所說的:國民黨內部不團結,派系林立,相互之間根本不協作。

所以這個「自己」打引號,因為還是在責怪別人,只不過不講「上峰」了,講的是「友軍」。

【特赦1959】中有這樣一場討論,主題是1947年1月的 魯南戰役 。當時陳毅和粟裕用了19天的時間,殲滅了國民黨軍包括整26師在內的5萬余人。

陳毅在戰後寫了一首【魯南大捷】,其中有這樣幾句: 快速縱隊今以矣,二十六師汝何為,徐州薛嶽掩面哭,南京蔣賊應淚垂

整26師的師長,就是在此戰中被俘的馬勵武。而薛嶽也是因為此戰,在不久後被調離徐州「綏署」主任一職,由顧祝同接任。

電視劇中,黃維問馬勵武:「你們師已經突圍出去了,為什麽中途停下來?應該一鼓作氣,迅速地往濟南撤退。」

馬勵武說:「我對援軍徹底失望了,於是我決定奮力一搏。反正突圍不出去也是死,突圍出去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我們堅守了整整四天,可是援軍依然杳無音信。」

隨後,馬勵武將矛頭指向了同為戰犯的蔡守元,指責他救援遲緩。

蔡守元是這部劇裏的一個虛構人物,但反映的情況是真實的。以下摘錄王樹增【解放戰爭】中的一段記錄:

被俘後的馬勵武在總結自己戰敗的原因時,強調了這樣幾個理由:首先是共產黨官兵的士氣比國民黨軍隊要高…其次,國民黨軍隊派系林立,彼此的勾心鬥角——「整個軍官階層彌漫著強烈的個人怨恨。」馬勵武坦誠地說自己屬於何應欽派,因此他猛烈抨擊陳誠和薛嶽的指揮無能,戰役中不但沒有對他進行有效的增援,而且堅持讓他的部隊孤立突進,有故意把他推入重圍的之嫌——「孤軍深入已屬兵家大忌,而況孤軍久立不進也不退。」

這就是戰犯們的 第二層反思:不僅「上峰」昏聵,我們這些具體執行人的配合也有問題。

03

第三層:原因在「政治」上

劇中,馬勵武和蔡守元爭執不下,最後扭打在了一起。杜聿明實在看不下去,就一個人默然地離開了。

幾天後,杜聿明和功德林的王所長談了他的新認識:「這幾天大家都在討論增援和增援不至的問題,我現在認為,作戰中的增援那不是軍事問題,而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徹頭徹尾的政治問題。」

然後他舉了錦州戰役這個例子,認為進攻塔山在軍事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後來因為蔣介石和衛立煌的矛盾,傅作義的不願盡全力,美國顧問的幹擾,白崇禧在華中的尾大不掉等因素,導致了蔣介石的猶豫,錦州之戰就變得虎頭蛇尾了。

這個認識是個「飛躍」,因為關於軍事的討論已經進到了「死胡同」。

這就是 第三層反思:軍事其表,政治其裏。

04

第四層:人民的選擇

意識到國民黨失敗於政治後,戰犯們又開始思考:政治上的原因也有很多,那最根本的那一條是什麽呢?

他們多次請教了功德林的管理人員,但王所長卻賣了關子。

最後,在全劇快結束的時候,王耀武的一次發言,「找到」了這個終極答案:

最終導致失敗的,不僅是軍事上的失敗,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失敗。從而,遭受了全面的失敗。失敗的原因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那就是國民黨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我們現在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深刻地認識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當戰爭到來的時候,人民已經做出了選擇。

作為一部電視劇,這個答案是圓滿的。但原著中關於這個「終極秘密」的解讀要更深刻一些。

原著中有這樣一句話: 蔣介石的戰旗上,分明寫著「人民」兩個金光燦燦的大字,而且愈到後來,這兩個大字愈被塗抹得鮮艷奪目

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實不是什麽秘密,國民黨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這是其階級性所註定的。

杜聿明在昆侖關與日軍血戰的時候,打到哪裏老百姓就跟到哪裏,為他的部隊提供支持,運送糧草。但到了淮海戰役,被圍困的杜聿明卻沒有得到任何老百姓的支持。

所以在功德林的小組討論會上,杜聿明曾發出過這樣的感慨: 「敗在敵人手裏可以挽回,敗在老百姓手裏,就再也挽不回來了!」

05

事實勝於雄辯

一部劇兩本書看下來,如果要總結一條對功德林戰犯改造最有效的「武器」,其實不是「終極秘密」的發現,而是「事實勝於雄辯」。

對於那些軍事類的戰犯來說, 誌願軍在北韓戰場上的勝利 ,是促使他們反思的一個開端。

之前有的各種不服氣,找的各種偶然(運氣)因素,在「無敵」的美軍被打退後,都化為烏有。事實面前,他們停止了為失敗找借口,進而開始研究解放軍之所以強大的原因。

對於杜聿明這樣本就不認為美軍無敵的人來說,「刺激」他的是另一個事實: 西藏的和平解放 。他意識到了,政治的力量其實遠大於軍事。

而對於沈醉這樣的非軍事戰犯,最大的震撼來源於 「新中國新面貌」 這樣一個事實。沈醉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究竟是什麽力量能使這些人在十年左右的時間來一個180度的轉變,杜聿明等跟隨蔣介石20多年,我也有18年,怎麽只用一半或一半不到的時間就會使人轉變得如此徹底呢?…說句老實話,我們都沒有認真去總結過,相反,是和我們接觸過的許多外國人,他們幾乎不約而同地得出一條相類似的經驗總結,那就是中共改造戰犯的一個高招是「參觀」。

這個「相類似的經驗總結」,其實就是「事實勝於雄辯」。

讓戰犯們感觸最深的參觀活動,是「舊地重遊」。比如杜聿明、範漢傑、廖耀湘等曾經的東北「剿總」高層重回東北。

參觀長春汽車制造廠的時候,大家都服了,因為持續了37年的民國沒能造出的國產汽車,被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在10年內造了出來。杜聿明試駕了一輛剛裝備完成的解放牌卡車,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

這些人以前都開過或坐過汽車,但無一例外全是外國車。事實面前,才有最深刻的震撼。

功德林學員們參觀武漢長江大橋的時候,是大橋正式通車的前一天。另一位前軍統要員文強驚嘆道:「我身不覺在霄漢,睹此宏圖暗叫驚!」

而邱行湘在心中默念起了蘇軾的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