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張學良晚年采訪實錄,稱西安事變真相並非如此,另有神秘操盤人

2024-02-05歷史

張學良在晚年采訪時爆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秘密,那就是西安事變的真相並非我們所熟知的那樣,而是另有神秘操盤人,那這個神秘操盤人是誰呢?

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一段轉折,1931年日本人以士兵失蹤為由,趁機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原本兵強馬壯的三十萬東北軍,卻在蔣介石的命令下,一槍不放,任由日本人不費吹灰之力占領了日本。

九一八事變結束後,東北軍的少帥張學良便成了國人口中的賣國賊,張學良的一生令人唏噓,作為東北軍閥張作霖的長子,從小就懷揣著一顆愛國心,正如他晚年采訪時說的:「如果國家要我的命,我會立馬給。」

同時對於張學良來說,日本人不僅是侵略中國的外賊,更是自己的殺父仇人。1928年,日本人為了解決張作霖這個心腹大患,在沈陽皇姑屯附近埋下了炸藥,等到張作霖所乘坐的專列經過時,巨大的火光帶走了這個傳奇軍閥的生命。

所以張學良一直在尋找這個機會,日本人發動進攻後,本以為能替父報仇,但他卻收到了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命令他率領全部的東北軍撤離東北,返回關內,先把與國民黨政見不合的共產黨清理幹凈。

自從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軍因為不抵抗撤離東北三省,張學良每天都在被中國人罵。但事實上,他的政策是「安內必先攘外,外敵不除何談安內」,這跟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背馳而行。

於是在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聯合楊虎城等將領,在臨潼扣押了前往陜西督戰的蔣介石,以武力手段逼其抗日,最終蔣介石在12月25日時與周總理會面,並在多方的促進下,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提議。可以說,正是因為西安事變的出現,才讓國共達成合作。

然而在晚年的采訪時,張學良卻道出了當年的真相,在西安事變之前,他早就多次找到蔣介石討論國共合作一事。而最早是在張學良接到蔣介石剿滅陜北紅軍的命令時,他當時動身趕到蔣介石府邸,要求停止內戰,北上抗日,但被蔣介石拒絕,兩人還因此大吵一架。

1936年的12月4號,蔣介石親自來到陜西地區督戰,希望張學良他們盡快剿滅陜西紅軍,好把他們的部隊調到安徽、福建等地去。但幾天之後,大量學生上街遊行,要求蔣介石抗日。

而在鎮壓遊行學生時,學生們的愛國口號讓張學良內心有所觸動,他又想起之前蔣介石的態度,國民黨的做法讓他徹底心灰意冷,心底被掩埋許久的愛國之情重新被點燃。於是他許諾學生們,一周之內就能看到結果。而蔣介石的態度,也讓張學良心裏動了火。

在晚年受采訪時,張學良表示:「西安事變開始確實是因為沖動導致的,我已經發了火,氣頭上我誰也不怕,誰攔我我就開槍打誰。」

就在這時,有個神秘人找到了張學良,並跟他商量出了詳細的計劃,保證能讓蔣介石放棄內戰,共同抗日。

---------------------------------------------------------------------------------------------------------------------------------

張學良晚年采訪時透露,西安事變另有神秘操盤手。那找到張學良的人是誰?他們又是如何勸說蔣介石抗日的?

事實上,早在陜北時,東北軍內部的將領就對張學良心生不滿,他們原本就是割據一方的軍閥,卻在日本人來了之後從東北撤退,還被蔣介石安排到陜北剿滅紅軍。

對於蔣介石來說,東北被日本人占了,無法是少了塊地盤。然而對於這些在東北土生土長的東北軍將領來說,丟的不僅僅是地盤,還是他們的家,自己家裏進了賊,不僅不把賊趕跑,還要把家拱手相讓,這是莫大的恥辱。

另外蔣介石讓東北軍剿滅紅軍的算盤,早就被摸的清清楚楚,無非是想讓軍閥和紅軍互相消耗,自己趁機坐收漁翁之利。但軍閥們自然不願意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任由蔣介石宰割。

於是在跟紅軍的交戰過程中,各地軍閥私下裏多次聯系紅軍,雙方達成了共識,打起來就象征性打兩槍,給蔣介石做個樣子,這才把自己的實力保存下來。

而在跟紅軍聯系的人裏,就有跟張學良一起發動西安事變的楊虎城。作為陜軍的最高將領,楊虎城在陜西、甘肅兩地都有很大的威望。而張學良在晚年采訪時,所說的西安事變操盤人就是楊虎城。

楊虎城之所以聽從蔣介石的命令,也只因為蔣介石是國民黨領導者。1911年武昌起義時,楊虎城就加入了陜西民軍,與清軍作戰,後來又參加陜西護國軍追隨孫中山先生。

1922年,北洋政府發兵3萬人對僅有6000人的陜西靖國軍發動圍剿。對此,楊虎城率軍血戰二十天,最後為了保存革命火種,帶部隊跋涉數千裏,他的孤忠之情深深打動了孫中山。之後,孫中山親手操辦了楊虎城的入黨手續,就這樣他加入了國民黨。

在楊虎城眼裏,國民黨始終是那個救國的革命黨,可當蔣介石接手後卻變了味,眼裏只有權利,卻少了國家,他參加過很多軍隊,這些軍隊都只有一個目標救國,可蔣介石卻被利益蒙蔽了雙眼。

其實,楊虎城很早之前就提出過建議,希望蔣介石先把內戰放到一旁,打跑了日本人再解決家事,可這個建議被蔣介石視而不見。

就這樣,隨著日本人侵略勢頭愈發猖狂,越來越多軍閥都不願再打內戰,私底下都跟紅軍簽署了和平協定。

而楊虎城更是其中的號召者,在外敵面前讓他去打自己人,這與他的內心相違背。於是,在蔣介石多次下達剿滅紅軍命令時,楊虎城也是走個過場。

另一邊,在得知張學良被氣的不輕,而且準備找蔣介石火拼時,楊虎城意識到時機到了,絕不能任由蔣介石打內戰,於是他找到張學良,跟他說了自己的計劃,趁著蔣介石人在陜西,幹脆把他綁了,用武力逼他抗日,他們就不信蔣介石是個死都不抗日的人。

聽到這個計劃,張學良立馬來了興趣,既然上報的建議沒人聽,那就逼蔣介石動手,唯一的問題就是,事成之後,他們不僅在國民黨待不下去,還可能會丟掉性命。

但在家國大義面前,楊虎城早就做好了赴死的準備。於是,一切準備妥當後,他們又聯系上了其他有同樣想法的將領,就這樣,在楊虎城的帶領下,西安事變爆發了。

可在扣押蔣介石後,蔣介石卻仍然保持堅定的態度,堅決不同意共同抗日,他心裏很清楚楊虎城和張學良的目的,只有自己不同意,他們絕不會輕易殺掉自己。

最後還在周總理來和宋美齡的勸說下,蔣介石這才同意簽署「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協定,自此國共內戰暫時結束,敵人變成了侵略中華的日寇。

當時盡管主要策劃人是楊虎城,但是張學良名氣大,手下參與的人又多,在當時受到的爭議也是最大的,久而久之,就沒人記得是楊虎城策劃了這次西安事變,反而認為是張學良領導的。

雖然張學良和楊虎城抗日救國的目的已達成,可蔣介石又怎麽會輕易放過自己的這兩個「手下」。

---------------------------------------------------------------------------------------------------------------------------------

張學良晚年采訪時稱西安事變的主要操盤人不是自己而是楊虎城,那西安事變後楊虎城和張學良不同的結局與此有關嗎??為何當時他們選擇放走了蔣介石?

蔣介石被釋放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輿論壓力。當時在蔣介石前往陜西督戰的隨行人員中,有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民國最大報紙【大公報】的主編張季鸞,西安事變之後,在蔣介石的命令下,他寫了一篇文章批判張學良和楊虎城。

在那個資訊並不發達的年代,報紙一出,不明真相的人們紛紛把矛頭指向了他們二人。之後,蔣介石便趁機以「不服從命令」的罪名,拿走了他們兩人的指揮權,西北軍交給衛立煌,東北軍則交給了蔣鼎文。

而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人被拿走了指揮權後,被蔣介石押送到南京關押,由於張學良名氣大,在軍中人脈廣,最後在多方的勸說營救下,沒有被槍斃,而是被蔣介石送到貴州軟禁。

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促成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張學良才被人們想起。當時在各界人士的呼聲中,蔣介石受到了巨大壓力,最後他見了被軟禁的張學良,並提了三個要求。

一是要求張學良承認西安事變是共產黨策劃的;二是釋放後不得在國內;三是對外承認九一八事變,蔣介石沒有下達過不抵抗命令。但張學良並不願意,所以直到1990年,才恢復人身自由,並在自己晚年采訪時把真相說了出來。

其實比起楊虎城,被軟禁了52年的張學良是幸運的,在西安事變之後,楊虎城跟張學良同時被逮捕,在南京關押過後,被蔣介石送到了國外「考察」。

七七事變之後,心系祖國的楊虎城多次聯系蔣介石,希望能夠回國抗日,哪怕沒有指揮權,當一個普通的士卒都行,但每次都被蔣介石拒絕。

1937年12月,在國外待不住的楊虎城偷偷回國,想要參加抗日戰爭。蔣介石得知楊虎城回國的訊息後,立馬派人把他騙到了南昌,並在南昌把楊虎城全家和秘書全部逮捕囚禁,後來還多次轉移關押地點。

1949年,國民黨戰敗,在蔣介石的命令下,毛人鳳把楊虎城等人殺死在獄中,這裏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就是中國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蘿蔔頭」宋振中,他的父親宋琦雲就是楊虎城的秘書。

後來在采訪時,有人問張學良為什麽要放走蔣介石,而不是選擇當場殺了他。對此,張學良表示發動西安事變是因為自己是中國人,在國難面前這是中國人該做的,然而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軍人,身為軍人殺死上級長官,那就是大逆不道。

同時,當時蔣介石被扣押的訊息也引起了國際的討論,蘇聯稱這次事變恰好符合了日本的心願,會影響抗日統一戰線的成立。

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1936年12月16日,也就是蔣介石被扣押的第四天,南京的國民黨軍隊已經來到了陜西潼關之外,只要他們把蔣介石殺了,南京部隊就會大舉進攻,到時候國共合作抗日更是難上加難。

更何況,國民黨當時由各地軍閥組建而成,蔣介石一死,他們就會不受管控,那時候國內就會亂成一團,誰也沒辦法保證所有人都有楊虎城的救國之心,當時可能會出現更加混亂的局勢,所以在國家大義面前,他們選擇了放走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