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歷史的塵埃——鴉片戰爭賠款,為何落在"千年巨富"肩上?

2024-01-16歷史

文 | 無畏

編者按:權謀詭譎,國運興衰,隨世事逐流,為歧路躑躅,曾在商海沈浮的大亨,定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時間倒轉回公元1835年,美國人伯駕的眼科醫局在廣東新豆欄街開業了。盡管前期滿城宣傳,可是在當時「西醫」實在是個無比神秘可怕的事物,所以醫局開業之日門可羅雀。第二天,僅有一名患有眼疾的婦女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踏進醫局就診,誰料,第三天一下子就來了六名患者,往後竟然逐日遞增。幾個月後伯駕的眼科醫局成了全城最受歡迎的醫局——不前一天晚上去排隊,第二天看病都排不上號!這座眼科醫局就是後來大名鼎鼎、救人無數的「博濟醫院」前身,而當時幫助伯駕開醫局的其實是個中國人。

這個中國人當然不簡單。他,曾經被西方學者稱之為「天下第一大富翁」;他,曾是「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他,就是清末的巨商伍秉鑒。1834年,伍秉鑒個人擁有的資產達到兩千六百萬兩白銀。這是個什麽概念?當時一兩白銀能買一百六七十斤米、五十斤豬肉、三四百個雞蛋,七兩白銀能買一畝好地,有白銀百兩就是今天所謂「大款」「土豪」,清政府一年財政收入不過四千萬兩白銀。他曾毫無懸念地入選美國【華爾街日報】評選出的「一千年來最富有的五十個人」,歐美各國至今仍流傳著他的傳說。那麽,伍秉鑒如何積累起巨額財富?一代「世界首富」的命運又是怎樣的?我們不妨回到二百年前一窺究竟。

十三行走出的「世界首富」

伍秉鑒祖籍福建,世代為茶農,偶做賣茶生意。康熙初年其先祖遷徙至廣東,迫於生活開始經商。平淡無奇的伍家家族命運到了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手裏終於發生了重要轉折,誰敢相信,伍國瑩最初也不過是一家商行裏的小夥計。這家叫「同文行」的商行可不簡單,它屬於廣東大富豪潘振承。潘振承是赫赫有名的「潘氏家族」奠基人,潘氏家族三代行商,做行商首領三十九年,財富、地位、影響力都在廣東行商裏首屈一指。

伍國瑩聰慧機敏、精明能幹,在同文行做事多年,慢慢地從小夥計升到了賬房。這一過程中,他積累了大量的行商經驗和廣泛的人脈。時機成熟後的1784年,他離開了同文行自立門戶,創立了怡和行。怡和行積極參與對外貿易,穩步發展,成為廣東十三行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廣東十三行」即廣東行商,它與山西晉商、兩淮鹽商一樣,是清代實力不俗的商業群體。廣東十三行的崛起離不開1864年康熙暫時放寬的海禁政策——開放四口(閩、粵、江、浙)通商。正是這一短暫的開放期,吸引了眾多洋人來華貿易。兩年後,廣東官府招募了13家較有實力的商行,作為官府特許中間商,壟斷了清朝海上外貿代理業務,廣東十三行就此誕生。而1757年清政府再度「閉關鎖國」只保留廣州一處海關通商口,則為廣東十三行的進一步壯大提供了最有利的機會。再加上行商們對內對外都誠實守信、辦事效率高、業務能力強,很快就受到了外商的信任和歡迎,可以說廣東十三行在晚清的對外貿易中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獲利頗豐,難怪時人流傳著:「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這樣的大背景下,又借助東印度公司的扶植,怡和行的外貿生意蒸蒸日上。隨著伍國瑩和其第四子伍秉鈞相繼去世,1801年,32歲的伍秉鑒正式接手怡和行的生意。巨大的生意前景和各方面的壓力挑戰通通被擺在了這個年輕的「富二代」面前,一手好牌的伍秉鑒將如何打出「大滿貫」?

洋人眼裏的廣州商業「教父」

假如是你繼承了這樣的家業,你會用幾年時間登上行商頂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伍秉鑒只用了六年時間。你以為被洋人稱為「教父」的伍秉鑒肯定手段強硬、善於交際、左右逢源、談笑風生?據洋人的描述,伍秉鑒「天生有懦弱的性格」,甚至「一輩子只講過一句笑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是外國商人最信賴的夥伴。

關於伍秉鑒流傳最廣的故事是這樣的:一位與伍秉鑒合作的美國商人,因經營不善欠了他7萬多銀元,美國商人無力償還也無法回國。伍秉鑒知道之後,馬上派人拿出借據當著這位美國商人的面將它撕毀,宣布賬目結清,並給了他50兩白銀,讓他放心歸國。這位美國商人即是阿斯特——回國後東山再起更是成為了美國首富,他常常對人說到「華盛頓給了我一個國家,而伍秉鑒給了我整個人生」。像這樣的例子發生了不止一次,伍秉鑒的慷慨故事變成了最好的廣告,為他在國外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幫助他擴大了人脈,也一步步敲開了財富之門。

除了廣交朋友,伍秉鑒還擁有出色的商業頭腦和超前的經商理念。他不僅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加強合作,拓展海外貿易——怡和行將最優質的茶葉、絲綢供應給英國東印度公司遠銷海外,英國東印度公司則提供紡織品、毛料等經怡和行轉銷國內。還大膽地在國內外置辦、投資產業——他在國內擁有眾多商鋪、茶園、房地產等,還在美國投資建設鐵路、購買證券、涉足保險行業。這一系列的外貿活動和投資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他很快成為了行商首領。

站在行商的頂峰,伍秉鑒並沒有因此打壓同行、一家獨大。有一次,一家英國商行有一筆大買賣尋求代理銷售。很多廣東行商競相角逐,爭得頭破血流,卻紛紛以失敗告終。這口「大肥肉」花落怡和行後,伍秉鑒借著過生日的機會宴請所有行商,並邀請他們來共分這筆生意,眾人在驚訝之余對伍秉鑒交口稱贊、愈發感謝。你以為伍秉鑒此舉僅僅是為了收買人心?商場上獨占暴利,市場活躍不起來,在同行中也難免遭人嫉妒、算計,與其得了財富後患無窮,不如利益共享贏得支持,伍秉鑒精明如此。

毀家紓難與毀譽參半

1843年9月,七十四歲的伍秉鑒在堪比「大觀園」的伍家花園中溘然長逝。他的墓碑上刻著這樣兩句話:「庭榜玉詔,帝稱忠義之家;臣本布衣,身系興亡之局。」

作為商人,在社會本就地位低下,廣東十三行作為官商又被夾在清廷和洋人之間,即使家財萬貫,稍有個不慎,被充軍抄家也稀松平常。伍秉鑒深知其中利害,於是選擇了捐官——花了數萬兩白銀換得三品頂戴,一為擡身價裝點門面,二為鋪平路減少阻礙。若是平常年月,伍秉鑒的算盤打得必然如意,可當時清朝已經是強弩之末,這棟看似雄偉的大廈,實則岌岌可危。既然可以依靠賣官來貼補國家財政,那麽剝削剝削那些有錢沒地位的商人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有記載表明,從1773年到1835年間,廣東十三行向朝廷和地方政府陸陸續續地捐獻了五百多萬兩白銀。向內,是緊關大門貪婪腐朽的清政府,向外,是欲破大門唯利是圖的洋商人,「山雨欲來風滿樓」,伍秉鑒站在中間該何去何從?

1839年,林則徐給廣東帶來了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在這場運動中,由於怡和行擔保的外商常常在貨物中夾帶鴉片,兩邊都不想得罪的伍家只希望禁煙運動早日結束。於是伍秉鑒的兒子伍崇曜帶著外商上繳的一千多箱鴉片上交給林則徐,不料卻弄巧成拙,林則徐認定伍家勾結外商欺瞞官府,因此將伍崇曜等人緝拿起來。這還得了!伍秉鑒馬上表示願意出錢報效朝廷,可林則徐根本不吃這一套,反而將伍崇曜徹底關進監牢。不僅伍秉鑒一家,隨著清廷和洋商頻發沖突,想要透過巧妙周旋來試圖化解雙方矛盾、繼續獲得巨大利益的行商們所得到的,只剩下顏面掃地而已。

隨後的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伍家和其他行商一起,為國家積極募捐財物、出錢建造防禦工事和戰船大炮。即使如此,從戰爭開始的那一刻,國人便指責唾罵這些與洋人做生意的行商們為「漢奸」。1841年,行商從中牽線調停,中英雙方簽訂了【廣州條約】,代表政府參加簽約儀式的就是上文提到的伍崇曜。對於【廣州條約】中的600萬賠償款,伍秉鑒拿出110萬元,再加上其他行商所出,廣東十三行被迫支付了將近三分之一的賠款。隨後,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伍秉鑒又交付了100萬賠款。

開放通商口岸、洋商可以自由交易,時代「刷」地一下就變了,曾經在夾縫中大把撈金的廣東十三行被毫無情面地踢下了歷史舞台。雖然伍家的家底、產業依然豐厚,可是伍秉鑒傷感伍家世代基業就此雕零,痛恨英國的戰爭行徑,也對自己國家的軟弱無能、腐敗黑暗失望不已,戰爭、病痛和現實的接連打擊讓伍秉鑒一病不起。他曾想移民到剛剛獨立的美國,可是卻病的愈發嚴重,終於在祖國河山的風雨飄搖中,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廣東十三行商館在一場大火中盡數化為灰燼,當時的南海知縣華延傑在【觸藩始末】中寫道:「夜間遙望火光,五顏六色,光芒閃耀,據說是珠寶燒烈所至。」至此,一代傳奇「世界首富」和「天子南庫」廣東十三行化為一縷輕煙,飄散進歷史滾滾煙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