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陳毅接粟裕電話,讓他先別說話,自己有個問題要問

2024-03-02歷史

1948年7月13日,兗州解放,山東濟南成為一座孤城。

此時,華東野戰軍已經開始將目光投向下一個目標——濟南。

同年8月,華東野戰軍的粟裕向軍委提出了三個作戰方案。 第一個方案是保留濟南,將所有力量集中在徐州附近,尋找運動殲滅戰的機會,以有效消滅國民黨在徐州的重兵集團。

第二個方案是集中力量攻占濟南,對可能北援的國民黨軍隊,只派出必要的兵力進行阻擊戰。 第三個方案是雙管齊下,先攻打濟南,奪取濟南機場,同時安排其余縱隊殲滅北援的國民黨軍隊。

成功打援後,主力再北返攻克濟南。 無論哪個方案,華東野戰軍的目標都是盡快攻克濟南,消滅敵軍。

粟裕傾向於第三方案,但軍委認為僅攻占濟南機場對濟南實施佯攻國民黨不會增援,或者重點在於打援殲滅區壽年兵團後,國民黨會畏忌且緩慢前行。

中央軍委提出,攻濟南與打援需同時進行,更傾向於第二方案。8月20日,粟裕與華東野司在曲阜開會,商討作戰方案。

經分析,認為進行濟南戰役兵力有所缺失,應該調蘇北軍團負責打援。至此,華野將四大兵團集合在一起。8月27日,華野將行動計劃報給中央軍委:因濟南戰役影響重大,將分兩個階段采取穩打方針進行。

第一階段呼叫二、三個縱隊攻占濟南機場,吸引國民黨增援部隊,其余部隊用於打援,殲滅國民黨六個旅。第二階段集中東兵團主力部隊攻占濟南,僅以一部擔任阻援任務,確保打援無問題。

濟南戰役:攻城與打援並進,先攻濟南再打援,歷時8天成功攻克濟南,俘虜"綏靖"司令長官王耀武。雖然預計攻克濟南的時間會更長,中央軍委擔心華野兵力不足,但是許世友指揮有方,成功完成了任務。

不過,在戰前會議中,許世友缺席,且對粟裕安排的"佯攻"濟南不滿。

盡管許世友帶領的部隊攻占了濟南,但在南面負責打援的其他兄弟部隊卻白跑了一場。當時國民黨還沒有辨認出解放軍的戰略意圖,就失去了濟南,更不用說北上救援了。

然而,粟裕當機立斷,提出繼續展開淮海戰役,趁黃百韜兵團還在猶豫,將其徹底圍殲。中央同意了這個建議,並協調中野在安徽至徐州一帶,牽制黃維兵團。

1948年10月5日至24日,華野再次在曲阜召開作戰會議,制定圍殲黃百韜兵團的計劃。11月5日,蔣介石被華野要攻擊徐州的動作所迷惑,派遣參謀總長顧祝同前往徐州,指揮部署各兵團向徐州收縮防禦,防止解放軍攻擊徐州。

黃百韜接到命令後,立刻返回新安鎮,組織下轄的第二十五軍、六十三軍、六十四軍和一百軍向西撤退。 但是新的命令又到了,在海州的四十四軍取消了原先海路撤退的計劃,會同黃百韜兵團一同在陸路撤往徐州。

因為四十四軍曾經幫劉峙帶私鹽的生意,拖帶著民夫從海州走了兩天才到達新安鎮,與黃百韜兵團會合。 11月7日,黃百韜兵團匯合四十四軍以後,開始向西渡運河進行撤退,終於在11月9日撤過了運河。

此時華野已經開始了淮海戰役,11月8日,共產黨的秘密黨員、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張克俠、何基灃率領五十九軍,以及七十七軍所轄的38師、180師、132師在運河前線起義。

華野部隊則迅速透過了起義軍所在的防線,直插黃百韜兵團側翼。

在華野的全力圍攻下,黃百韜兵團被逼至碾莊一帶,由於該地之前是李彌兵團的駐地,他們建設了完善的陣地工事。

然而,黃百韜兵團卻面臨著華野無法采用穿插分割戰術的困境,只能在逐屋爭奪中與國民黨軍隊展開激戰。為了解救黃百韜,顧祝同電令邱清泉、李彌兩兵團向東進攻。

面對如此壓力,華野的譚震林、王建安統一指揮,調集了特縱的坦克,協同作戰。經過激烈的戰鬥,到22日晚,碾莊戰役基本結束,黃百韜兵團戰敗,黃百韜自殺。

此時,中野抓住機會,向華野發報,希望他們能調派至少4個縱隊參與殲滅黃維兵團。接到訊息後,粟裕立即調動了四個縱隊,前往中野配合圍殲黃維兵團。

同時,他還調集了8個縱隊阻擊孫元良、李彌、邱清泉兵團由徐州西進解圍黃維兵團,另外三個縱隊則負責阻擊劉峙、李彌兵團向北增援黃維兵團。

國民黨在黃百韜兵團被消滅後,慌亂不已,蔣介石緊急召集劉峙和杜聿明到南京商議對策。國防部擬定了一份作戰計劃,擬透過南北同時對進,打通徐蚌交通。

這個計劃剛落到了粟裕的案頭,粟裕便迅速調集華野七縱隊放到徐州以南,四縱隊放到固鎮以北的任橋。當國民黨開始執行這個計劃時,被解放軍各阻擊陣地成功阻擋,無法按原計劃執行。

11月23日,黃維執行南京方面的「南北對進」計劃,向南坪集發起猛攻。中野在南坪集布置阻擊戰線,成功阻擋了黃維一天時間。

24日渡過澮河的黃維兵團發現了前方集結的中野主力,又縮回了南坪集,而此時李延年已經被華野擋在了任橋,黃維發現自己兵團的位置過於突出、孤立,此時再向宿縣攻擊有被圍殲的風險。

黃維決定率領部隊向東南方向的固縣前進,李延年兵團靠攏,然後再執行攻擊宿縣的任務,但這個決定卻拖到了24日夜才開始執行。

11月25日,機械化較高的黃維兵團在夜間行軍十分困難,從南坪集出發剛走到雙堆集附近,即被中野團團圍住。

11月27日,共產黨秘密黨員、黃維兵團的第110師師長廖運周,秘密聯絡了中野,將黃維的突圍計劃悉數告知,並約定在突圍時起義。

其後,廖運周又向黃維報告,已經發現了解放軍的薄弱環節,並請求110師擔任先鋒,進行突擊。最終,廖運周成功突圍並起義,黃維被中野伏擊,依舊被圍困在雙堆集,士氣大跌。

11月28日,黃維兵團被解放軍圍困,徐州東部和宿縣已被中野攻克,形成了孤軍態勢。兩淮局勢的惡化迫使蔣介石在南京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作戰方案,以保住徐州的部隊。

杜聿明與蔣介石進行了秘密面談,最終確定了撤退方案。回到徐州後,杜聿明立即整軍向西行進,企圖繞過黃維被包圍的區域,經由永城、渦陽一帶南撤到蚌埠。

然而,蔣介石卻下令他南下去解救黃維兵團。杜聿明決定采取正面進行佯攻的策略,吸引華野的註意力,而他的大部隊則快速向西南方撤離。

杜聿明自以為得計,卻不知粟裕早已盯上了他的行動。透過觀察徐州已經空無一人的機場,粟裕斷定杜聿明將要逃跑。

於是,粟裕命令七個縱隊全速追擊,采用超越攔截、多層尾隨、迂回截擊的方式,將杜聿明統帥的邱清泉、孫元良兵團近三十萬人攔截包圍在陳官莊一帶。

粟裕對杜聿明集團的態度非常明確:「東、西、北三個方向任你走,就是不能向南。」同時,李延年兵團在我軍的阻擊下已經退去,粟裕果斷將負責阻擊的三個縱隊調往陳官莊附近,參與圍堵杜聿明集團。

盡管這邊圍困杜聿明,粟裕仍然關心圍殲黃維兵團的戰況,不時向中野打電話咨詢進展。然而,中野在雙堆集戰役中確實遇到了困難。

在挺進大別山後,中野的重武器損失較大,對於陣地攻堅戰肯定比華野更為困難。

粟裕在預測戰事發展時準確無誤。12月1日,他向中野咨詢戰況,陳毅提出了一個妙計,立即被劉伯承和鄧小平采納。

中野轉而使用華野的戰術,成功地攻破黃維兵團。在戰役的後期,國民黨軍隊陷入了困境。12月上旬,得到的情報表明,宋希濂兵團可能會被調往蚌埠救援深陷包圍的黃維和杜聿明。

粟裕根據情報提出了先消滅黃維兵團,再集中華野和中野的力量消滅杜聿明和邱清泉兵團的建議,中央同意了這個計劃。

12月13日,中野向黃維兵團發起總攻,15日夜成功將其消滅,黃維被俘。接著,華野和中野將杜聿明包圍在陳官莊一帶,設定了五條防線,使得杜聿明無處可逃。

中野、華野在配合平津戰役後,經過二十多天的休整,於1949年1月6日對杜聿明發動總攻。在經過激戰後,於1月10日成功消滅杜聿明集團,俘虜了杜聿明,並擊斃了邱清泉,淮海戰役最終取得勝利。

在淮海戰役開始前,蔣介石自信心滿滿地表示,擁有60萬對80萬的優勢兵力,自己必勝無疑。然而,經過三個月的激烈交戰,盡管國民黨軍隊人數、裝備、地利都占優勢,卻還是被我軍打得潰不成軍,幾乎全軍覆沒。

甚至連蔣介石自己,因為其嫡系部隊的失敗,也不得不宣布引退。淮海戰役不僅僅是技術戰術的較量,也不僅僅是由敵後情報人員作出特殊貢獻,而是有著廣大人民的堅實力量支持。

在這場戰役期間,魯、豫皖、蘇四省共出動543萬支前民工,貢獻大小車輛88萬余輛,擔架20余萬副,挑子30余萬副,籌集到的糧食高達9億6千萬斤,其中運送到前線的糧食就有4億3千萬斤。

正如人民的口號所說,即使傾家蕩產也要打敗國民黨。這就是人心向背,勝利必然屬於人民。正如陳毅所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