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55歲天下無敵,57歲抑郁而死

2024-01-18歷史

盛唐名將王忠嗣坐鎮西北時,獨領朔方、河西、隴右、河東四鎮,統轄萬裏,手下精兵強將如雲,其中,最受他器重的部下是契丹人李光弼。

王忠嗣經常說:「光弼必居我位。」

史書評價,王忠嗣「工謀於國則拙於身」。這位天寶年間威震一方的大將,引起唐玄宗猜忌,在與吐蕃的石堡城之戰後,遭到宰相李林甫陷害,被罷官,「幾陷極刑」,多虧部下哥舒翰上書求情,才免於一死,但不久後暴卒於貶所。

多年以後,在平定安史之亂時戰功第一的李光弼,也陷入政治漩渦之中。那時候,他是否會想起老領導的悲劇,從而在無盡的憂慮中,走向自己的結局?

李光弼畫像。圖源:網絡

01

從出身來看,李光弼屬於唐朝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群體——蕃將,即少數民族將領。

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是一名入朝蕃將,於武周久視元年(700年)以契丹酋帥的身份,率所部700騎向武則天投降。

有意思的是,李楷洛一族入朝時,自報家門為漢將李陵之後。

漢武帝時,名將李廣之孫李陵率領一支軍隊跟著外戚李廣利去打匈奴,結果,李陵在半路上遇到匈奴單於的主力。勢單力薄的李陵戰鬥到最後一刻,才無奈向匈奴投降。之後,漢武帝以為李陵有罪,將李陵在長安的家人族誅。李陵從此孤身留在大漠之中,自漢至唐,幾百年間,草原上已經換了好幾撥霸主,誰也說不準,李陵是否還有後代生活於此。

對此,學者馬馳認為,由於不可考,李楷洛「自謂李陵為其遠祖,並不足信」,並且指出,當時李唐自稱根在隴西,所以有些內附的少數民族假托出自同宗的李陵之後,這表明了蕃人對主體民族和統治集團的攀附心理,體現出唐朝強大的內聚力。

不管李光弼是不是李陵的後人,至少我們搞明白了他姓氏的由來。而李光弼所屬的民族契丹,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遊牧民族。

有唐一代,有的契丹人反復無常,對唐朝或叛或降,時常威脅北部邊疆,安祿山在河北當範陽節度使時就經常和契丹人爆發沖突;還有一部份契丹人歸附唐朝,其首領被封為都督,成為唐臣,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便是內附的契丹酋長。

安史之亂後,契丹與唐朝的大規模戰爭基本結束,契丹人也消停了一段時間,直到唐末,契丹征服了周邊的奚、室韋等部族,並將觸手伸向幽、薊等地。在唐朝滅亡的同一年(907年),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可汗,建立政權,日後稱霸北方200多年的契丹王朝由此崛起。此為後話。

李光弼之父李楷洛歸順唐朝後,可謂召之即來、來之能戰,跟著唐軍打了不少仗。在此期間,他的四個兒子先後出生了,李光弼是其第四子。

自古以來,軍人皆以馬革裹屍為榮耀。李楷洛66歲那年,吐蕃派兵入寇河源(今青海西寧),唐朝命老當益壯的李楷洛率領一支精騎作為奇兵參戰。史載,在李楷洛的奇襲下,「驚寇四潰,重圍自解」。唐軍班師後,李楷洛病逝於途中。

這一年是天寶元年(742年),35歲的李光弼失去了他的父親,但在不久後遇到其軍教生涯的貴人王忠嗣。

02

李光弼雖然是契丹人,但從小生長於京兆萬年縣。李光弼的母親是一個出身官僚家庭的才女,被譽為「才淑冠族」,相當了不得。

故此,李光弼從小受漢文化的熏陶,除了跟父親學習契丹人擅長的騎射外,便是讀【漢書】【左氏春秋】。李楷洛去世後,李光弼像漢人一樣為父親守喪,丁憂期間堅持禁欲,一次都沒有進過妻子的居室,史家認為這是超乎常人的表現,專門記載下來。

可見,這是一個中文化程度較高的蕃將之家。

從年少從戎起,李光弼便為唐朝效忠。到王忠嗣麾下後,李光弼得到上司的高度評價,並作為其愛將,參與討伐後突厥殘部的戰爭,積累了不少邊功。

王忠嗣下獄後,又過了幾年,昭武九姓出身的安思順得到李林甫推薦,成為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知道李光弼是個人才,想要跟李光弼結為親家,並上書朝廷,請求提拔李光弼為朔方節度副使。

但李光弼不僅拒絕這樁婚事,還辭掉了軍職。當時休假養病的老同事哥舒翰得知此事,幫李光弼上奏唐玄宗,使其得以回到長安。

從這件事情來看,李光弼是一個有原則的人。老上司王忠嗣被李林甫誣告而貶死,新上司安思順是李林甫舉薦的人,李光弼出於道義,當然不會同意跟他們站隊,只好稱疾辭官,遠離是非。

回京後,李光弼整天宅在家,好一陣子杜絕人事。但不久後,一場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乃至國運的戰爭降臨人間,那就是,天寶十四載(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前期形勢圖。圖源:最愛歷史制圖

03

安史叛軍從範陽(治幽州,今北京西南)發兵,最先遭殃的便是河北。

時任常山太守顏杲卿和其堂弟、平原太守顏真卿取得聯系,想要利用安祿山大舉南下的機會,發檄文組織河北諸郡抵抗叛軍,斷絕安祿山的歸路,一時間有17個郡響應顏杲卿的號召,紛紛高舉勤王義旗。

然而,安史叛軍是常年鎮守邊疆的精銳,並非顏杲卿臨時集合的軍隊所能阻擋。天寶十五載(756年),史思明派部下蔡希德攻打常山(今河北正定),城破之日,顏杲卿被俘虜送往安祿山所在的洛陽,其子顏季明為國捐軀,此前響應顏杲卿的河北諸郡也被史思明派兵一一攻陷。

由於顏杲卿在範陽做過安祿山的部下,安祿山見到顏杲卿後,還想要以老領導的名義勸降他。

顏杲卿始終忠於國家,當面對安祿山大罵不止。惱羞成怒的安祿山命人把顏杲卿綁在柱上,對他施以慘無人道的酷刑(「節解以肉啖之」)。65歲的顏杲卿寧死不屈,甚至被割了舌頭還罵不絕口,最終不幸遇害。路過的人看到顏杲卿等人受刑,紛紛為之落淚。

黃河兩岸陷入一片戰火之中,唐朝趕緊調集朔方、河西、隴右各鎮軍隊抵擋叛軍。

本來辭官在家的李光弼火線復出,重返朔方軍。

當時,安祿山長驅直下,僅用一個多月就攻陷東都洛陽,僭稱「大燕雄武皇帝」,迫使唐軍退守潼關。各路唐軍在河南潰逃之際,由郭子儀、李光弼率領的朔方軍卻在河東、河北開辟出一片戰場。

在郭子儀的推薦下,李光弼復出後不久便被拜為河東節度使。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人事安排。

盡管郭、李後來並稱為中興名將,但二人在朔方任職時卻形同陌路。安思順當節度使時,郭、李在軍中「雖同盤飲食,常睇相視,不交一言」。

這依然與王忠嗣案有關。李光弼是王忠嗣一手提拔的下屬,所以對調任過來的新上司安思順不會有什麽好感,而郭子儀與安思順的關系非同一般,郭、李二人屬於不同派系,當然不會有太多交集。

另外,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治軍之法也截然不同。

李光弼為人雷厲風行,軍規甚嚴,「軍中指顧,諸將不敢仰視」,手下將士對他更多是敬重,而不是敬愛。

郭子儀卻以「事上誠,禦下恕」聞名,對上能討領導的歡心,對下也能寬以待人,所以部下都對他感恩戴德。

相比之下,郭子儀更懂人情世故,而李光弼不太註重人際關系。後來,同樣是統領朔方軍,諸將卻「承子儀之寬,懼光弼之令」。

二人的不同結局,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註定。

郭子儀畫像。圖源:網絡

為了平定安史之亂,郭子儀和李光弼盡釋前嫌,並肩作戰。

天寶十五載(756年),經過常山、趙郡(今河北趙縣)、嘉山(在今河北曲陽縣東)等戰役,河北形勢逐漸逆轉。嘉山一役,郭子儀和李光弼率領的軍隊大破叛軍,斬首4萬級,賊首史思明在逃跑途中丟盔棄甲,連槍都折成兩半。

史思明為了對付郭、李二軍,疲於奔命,銳氣盡喪,此前淪陷的多個郡也被郭、李二人收復。

不到一年,這場戰爭已經成為大唐精銳部隊的全面內戰,無論結果如何,盛唐氣象都將一去不返。

當郭、李二人在河北收復失地時,由安祿山率領的另一路叛軍還被阻擊於距離長安300裏的潼關之外,而帶兵鎮守潼關的是李光弼的好友、另一位著名蕃將哥舒翰。

於是,郭子儀和李光弼上書唐玄宗,認為潼關利在守險、不利輕出,請哥舒翰固守潼關,不要出兵迎敵,並「請引兵北取範陽,覆其巢穴,質賊黨妻子以招之,賊必內潰」。

一邊堅守潼關,另一邊直搗範陽,從全域戰略來看,這是有可能提前結束安史之亂的良策。

但是,唐玄宗做了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

04

哥舒翰是一個深度中文化的突厥人,平時也喜歡讀【左氏春秋】【漢書】,和李光弼有幾分相似之處。此外,哥舒翰還熱衷於漢人的鬥雞走狗之事,為人疏財重義氣。

作為曾經同在王忠嗣帳下效命的同僚,哥舒翰的官路卻比李光弼走得更順,到天寶十二載(753年)已經身兼河西、隴右二鎮節度使,賜爵西平郡王。後來,唐德宗見到哥舒翰的兒子哥舒曜,還說:「爾父在開元時,朝廷無西憂。」

憑借顯赫的戰功和聲名,哥舒翰活成了唐詩裏的大IP,很多詩人喜歡在詩中參照他的事跡,比如有一首寫道:「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但是,曾經戰功赫赫的名將哥舒翰,在最虛弱的時候遭遇最困難的局面。

安史之亂爆發時,哥舒翰因為中風,正在家養病,只好臨危受命,帶兵平叛,在潼關與安祿山的軍隊僵持。

哥舒翰經驗老道,和郭、李二人不謀而合。他知道,自己鎮守的潼關至關重要,一旦失守,長安不攻自破。他看到安祿山被阻擋在長安的門戶之外,河北也頻頻傳來郭、李的捷報,相信久而久之,安史叛軍一定會自取滅亡。

可是,朝中的楊國忠不信,宮裏的唐玄宗也不信。

他們認為,哥舒翰按兵不動的行為十分可疑,而且堅守潼關只會助長叛軍的氣焰,關外安祿山的叛軍就像高懸的利劍,讓釀成這場災禍的他們始終難以安心。

於是,唐玄宗采納楊國忠的建議,多次派使者督促哥舒翰出關,與安祿山決戰。在唐玄宗的反復催促下,忠於唐室的哥舒翰不敢違抗君命,捶胸大哭,倉促之間出關迎敵。

哥舒翰率領大軍出潼關後,失去險隘的保護,遭到安祿山軍的痛擊。哥舒翰所部全軍覆沒,本人也被生擒。

潼關失守後,安史叛軍迅速攻入長安。唐玄宗西逃入蜀,太子李亨在半路上被朔方等軍擁護為帝,在靈武即位。

至此,郭子儀、李光弼歷經數月浴血奮戰取得的戰果功虧一簣。

[唐]【明皇幸蜀圖】。圖源:網絡

05

潼關一戰的錯誤決策,暴露唐朝統治者的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將伴隨安史之亂的這8年。

唐肅宗李亨即位後,郭子儀和李光弼趕赴靈武面聖,之後,唐朝再度組織軍隊東征,抗擊安史叛軍。

不可一世的安祿山沒有得意太久,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叛軍士氣逐漸衰落。到了至德二載(757年),除了收復兩京(長安、洛陽)外,唐軍還攻下了河南、河東的大量失地。

乾元元年(758年),為了進剿安慶緒,唐肅宗任命李光弼、郭子儀等九鎮節度使出征,雙方在相州(治今河南安陽)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攻防戰。

這一次,唐肅宗為了避免將帥權力過重,沒有任命元帥,導致各路唐軍群龍無首,號令不一。同時,唐肅宗還任命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對諸將形成掣肘。

當李光弼提出分割叛軍並牽制其主力的戰略方案時,魚朝恩表示否決。於是,本該一鼓作氣剿滅安慶緒的唐軍陷入「城久不下」「上下解體」的尷尬局面,被安慶緒耗得筋疲力盡,史思明派來支援安慶緒的軍隊乘機對唐軍發起了進攻。

相州之戰,最終以唐軍大潰告終,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禮兩名將領「整勒部伍,全軍以歸」。事後,魚朝恩將相州之敗的責任推給郭子儀,導致後者被暫時免除兵權,李光弼只能收拾殘兵,獨自支撐起危局。

相州之戰後,史思明殺死安慶緒,合並他的部眾,引兵北還,自稱大燕皇帝。

過去幾年間,李光弼與史思明多次交手。他知道,這個狡猾的對手將會卷土重來,再次南渡。

06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分兵四路渡過黃河,會師於汴州(今河南開封),隨後乘勝西進。

面對史思明大舉進犯,李光弼與東京留守韋陟意見相左。

韋陟還是按照三年前的老套路,主張退守潼關,據險以待之。

李光弼說:「這符合兵家常勢,但非用奇之策。」他接著說,兩軍實力相當,如果白白讓給對方500裏地,那麽他們會更加囂張,不如移軍河陽(在河南孟州西),在這個地方和史軍決戰,勝即擒之,敗則自守,表裏相應,使賊兵不敢西侵,這就叫「猿臂之勢」。

聽完李光弼和韋陟的爭論後,有人表示反對,說洛陽是帝宅,你李光弼憑什麽不守?

李光弼反駁道:「如果留在洛陽,周邊的汜水、崿嶺、龍門都要布防,能守住嗎?」

於是,在李光弼的指揮下,全軍帶著軍械、糧草退往河陽,等待史思明20萬大軍到來。

李光弼軍事生涯中的經典戰役——河陽之戰拉開序幕。

九月,史思明攻入洛陽,但這裏早已是一座空城,一無所獲,要再下一城,只能攻打河陽。

史思明來到河陽城下後,李光弼在城上對其大聲喊話:「我家三代人無葬地,我必以死報國,你是逆賊,我是王臣,勢不兩立,我若不死於你手,你必死於我手!」

作戰時,李光弼把短刀藏於靴子中,以一如往常的嚴肅口吻對手下諸將說:「戰爭,是危險的事。我朝的三公重臣,不可死於賊手,萬一形勢不利,諸君戰死於陣前,我自刎於此,不會令諸君獨死!」

在李光弼決死之誌的激勵下,唐軍將士氣勢如虹,尤其是李光弼麾下的蕃將,在這場戰役中表現亮眼。

一開戰,史思明派驍將劉龍仙為先鋒,到城下罵戰,只見劉龍仙一腳踩著馬鬃,對李光弼肆意謾罵。

第一戰關乎全軍士氣,李光弼亦十分重視,於是問部下有誰可以出戰?

鐵勒族出身的朔方節度副使仆固懷恩請戰,但李光弼考慮到仆固懷恩是一員大將,不適合幹這種粗活,就沒有答應。

接著,左右推薦裨將白孝德前往。

白孝德是安西胡人出身、龜茲王室之後,「驍悍有膽力」,善使雙矛。

李光弼問白孝德,你需要帶多少兵馬?

白孝德回答說:「請挺身取之。」於是,李光弼拍拍白孝德的後背,讓他出陣,並選50精騎作為後援,命軍中擂鼓為白孝德助陣。

白孝德出城後,還未到劉龍仙陣前,仆固懷恩就向李光弼祝賀:「可以克敵了!」

李光弼對此表示疑問,仆固懷恩接著說:「我看到白孝德攬轡的安閑之狀,就知道他穩了。」

果不其然。劉龍仙見白孝德一人前來,根本想不到對方是來交戰的,等到白孝德來到十步遠的地方時,劉龍仙才做迎戰準備。

白孝德發話,說我只是代表李侍中(李光弼當時的官銜)來致辭的,沒有其他目的。當劉龍仙放下警惕時,白孝德突然怒目而視,說:「賊將認識我嗎?」

劉龍仙正納悶,白孝德接著喝道:「我,白孝德也!」他可能是想讓劉龍仙知道自己是被誰殺的。

劉龍仙此時只能用怒吼來掩飾慌亂,說:「你是什麽豬狗!」

在城上鼓聲的助威下,白孝德揮舞手中雙矛上前,後續的50名騎兵此時也拍馬趕到。大意的劉龍仙還沒來得及拉弓拔箭,就急忙往附近的河堤奔逃。白孝德追上後,砍下其首級而還,唐軍士氣大振。

本是一介偏將的白孝德,從此一戰成名,後來一直做到了地方節度使和朝中重臣。

和此前的多場戰役一樣,蕃將在河陽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守河陽三城時,昭武九姓出身的李抱玉出奇制勝,功居第一;羊馬城拒敵時,羌族出身的荔非元禮率領敢死隊出戰,「奮擊,破之」;守河陽北城的吐蕃人論惟貞是貞觀年間吐蕃大相祿(論)東贊的後裔,追隨李光弼多年……

李光弼本人也表現出了一流的軍事能力,除了棄洛陽而守河陽、形成「猿臂之勢」的戰略決策,還在作戰中鬥智鬥勇,屢次以奇策破敵。

當時,史思明有良馬千余匹,每日在城外河南岸洗馬。李光弼專門到營中挑選500匹母馬,集中在河北岸。等叛軍的馬來到岸邊,李光弼的母馬在北岸嘶鳴,吸引叛軍的良馬渡河。結果,叛軍的良馬被李光弼的部下一一抓獲。

這就是有名的「美馬計」。

經過數次交鋒,河陽之戰以李光弼大獲全勝告終。史思明撤軍時,被嚇得「心悸氣素,煙火不舉者三日」。此役之後,官軍大振,李光弼轉守為攻,接連收復失地,直到次年的邙山之戰,才因為受宦官勢力和仆固懷恩幹預,遭遇大敗。

不久後,史思明和老朋友安祿山同樣下場,被兒子史朝義所殺,此時,叛軍已如強弩之末。

明人繪李光弼立像。圖源:網絡

07

寶應元年(762年),剛即位的唐代宗以兒子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新任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為副元帥,對史朝義叛軍發起最後的總攻。

李光弼派兵從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北上,與仆固懷恩等軍會合。史朝義潰敗後,僅帶數百騎逃走,最終眾叛親離,自縊而死。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

按照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績,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封臨淮王,賜以鐵券,繪像於淩煙閣。

此時,危機悄然而至。

前面說到,李光弼和郭子儀為人的不同。

郭子儀深諳君臣之道,因此獲得朝廷的信任,就連程元振、魚朝恩等宦官以及田承嗣、李靈曜等藩鎮,都能和郭子儀化敵為友。

魚朝恩曾經對郭子儀不滿,暗地裏派人挖掘郭家的墳墓,郭子儀卻輕描淡寫地看待此事,也沒和魚朝恩撕破臉,魚朝恩從此對郭子儀佩服不已;田承嗣盤踞魏博鎮時,為人狂傲,唯獨在見郭子儀的使者時,望空而拜,並指著自己膝蓋說:「茲膝不屈於人若幹歲矣,今為公拜。」

史書對郭子儀的評價是:「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堪稱古代功臣的楷模。

和郭子儀並稱的李光弼卻不善於為臣之道,只知道打仗。

此前的邙山之戰,朝廷派宦官魚朝恩來到李光弼軍中。魚朝恩知道皇帝急於求勝,不顧李光弼「賊鋒尚銳,未可輕進」的建議,反復催促李光弼出戰,還拉攏與李光弼不和的仆固懷恩一起反對李光弼的決策。結果,唐軍在平原開闊地帶和擅長野戰的叛軍相遇,大敗而走。邙山之敗後,朝廷輕信宦官的妄言,將罪責全部歸於李光弼。

在程元振、魚朝恩等宦官的一再中傷下,李光弼和朝廷出現了難以化解的隔閡。

但李光弼無法像郭子儀一樣以圓滑的手段來處理,於是,處以危疑之地的他擁兵不朝,甚至不顧唐代宗的旨意,拒不就任東都留守。

李光弼以為這樣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卻逐漸失去了威望,就連原先追隨他的諸將也在私下議論。沒有人知道,這樣一位擁兵自重的大將,是不是要做第二個安祿山。

忠於唐朝的李光弼遭到來自朝中和身邊的無端猜疑,很快抑郁成疾,在廣德二年(764年)郁郁而終,享年57歲,部將護送其靈柩回到京師。

盡管唐朝為李光弼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但李光弼晚年的境遇還是讓一些地方大將產生了警覺。

李光弼不是唯一處境艱難的平叛功臣。

此前,被稱為「來嚼鐵」的名將來瑱因為遭到宦官讒言陷害,死於貶官途中;與李光弼不和的仆固懷恩,一家有46人死於國難,他還將自己的女兒嫁到回紇,以此向回紇借兵,卻因此遭到猜忌,後來鋌而走險,起兵叛亂,被昔日的戰友郭子儀平定。

對此,學者範文瀾認為,唐朝「對順從朝命的功臣,按照功績和威望的程度,給予輕重不等的猜忌。……功臣們因此對朝廷有所顧慮,不肯輕易脫離兵權和防地。」如此一來,各地藩鎮更加圖謀割據。

在李光弼等功臣的奮戰下,一場歷時8年的動亂終結,但另一個亂局才剛剛開始。

晚唐藩鎮圖。圖源:最愛歷史制圖

參考文獻:

[後晉]劉昫:【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11

[宋]王欽若等:【冊府元龜】,中華書局,2003

馬馳:【李光弼】,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商務印書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