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八路軍彈藥匱乏,戰士甚至只有幾發子彈可以用這樣問題如何解決

2024-01-18歷史

「小米加步槍」一直是對八路軍抗戰時期的形象概括,在多年的抗戰中,共產黨的彈藥問題一直都是極其緊缺的,更是不少部隊在上戰場時,每名戰士也只有幾發子彈可以用,剩下的就只能肉搏解決。

1939年,彭德懷更是嚴肅強調:「彈藥困難情形已極端嚴重,子彈缺乏成為我軍目前,特別是將來抗戰中最為嚴重的問題。」

那麽,面對如此嚴重的子彈短缺問題,共產黨當年是如何解決的呢?

1、兵工廠生產解決部份困難

解決子彈的短缺問題,最為簡單的思路就是開源節流,而大部份戰爭解決子彈短缺的問題還是要依靠兵工廠來制造子彈。

因為,對於子彈的制作工藝來說,並不復雜,只要有足夠的生產材料便可以在短時間內造出大量的子彈來供前線使用。

在抗戰時期,國共兩黨合作,共產黨軍隊更是編入了國民革命軍序列,按照道理應該由國民政府提供一部份的彈藥補給。

但是,實際情況是國民政府僅僅在國共兩黨合作的前兩年提供了一定的彈藥,尤其是到了抗戰的關鍵時期反而是停發了彈藥。

一方面,當時國民黨的正面戰場的壓力也非常大,前線的彈藥消耗也比較快,所以並沒有太多的剩余彈藥來補充八路軍。

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蔣介石等人對於共產黨的戒備心理一直存在,他們認為如果過度扶持共產黨的話,那麽勢必會使得共產黨的勢力不斷壯大,等日本人走了以後,將會給自己留下一個大的麻煩。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共產黨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來解決迫在眉睫的彈藥短缺問題。

早在1938年,毛主席就敏銳的指出:「每個遊擊戰爭根據地必須盡量設法建立小的兵工廠,辦到自制彈藥、步槍、手榴彈等程度。」

在抗日戰爭期間,共產黨掌握的兵工廠的數量並不多,而且很多還都是日軍遺棄下來,或者是在抗戰中繳獲的兵工廠,所以這些兵工廠的器材大多都不太完善,很多就只能制造一些簡單的武器,主要還是只能制造子彈和簡單的步槍。

不過,即便是這樣,在抗日戰爭中,軍工廠也依然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1940年全年共生產步槍3300挺、手榴彈74161枚、子彈121032發。這些武器有力的幫助了前線的戰士。

2、戰爭繳獲仍然是主要手段

除了兵工廠制造武器彈藥以外,戰爭中繳獲敵軍武器才是緩解彈藥短缺的主要手段。

左權曾經對於這件事情有這樣的評論:「遊擊戰爭,應當奪取敵人的武器資財,供給自己,國內戰爭時,幾乎完全如此。」

八路軍對於敵軍的繳獲可以說是到了錙銖必較的程度,很多時候為了幾顆子彈,甚至會冒著槍林彈雨的風險去從敵人的屍體中獲取。

當時,一一五師工兵主任就曾經讓士兵沖鋒去拖回日軍屍體,目的就是為了日軍皮帶裏面的幾顆子彈。

八路軍對繳獲的彈藥進行嚴格的管理和分配。

幾乎每一顆子彈都會被記錄,以確保追蹤使用情況。

彈藥會根據作戰需要進行合理的分配,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作戰效果。

在百團大戰中,共殲滅日偽軍約5萬人,繳獲武器彈藥約10萬支(發),也正是這些彈藥有效補充了八路軍的儲備,使得八路軍的前線不至於因為彈藥出現大問題。

不過,因為八路軍總是想要透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來獲取彈藥,日軍也註意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日軍特別註意不遺棄任何戰略物資,即使處於絕境也會毀壞重武器、砸壞或者埋藏槍支彈藥,避免給八路軍補充軍事資源的機會。

所以,八路軍在打掃戰場的時候,也特別仔細,甚至是會在戰前進行專門的動員和學習,更是有人因此總結了規律:

「敵人步兵逃退的時候會將多余之步槍及附件埋藏,我均能搜出。」

也正是對於彈藥的錙銖必較使得八路軍在每次的戰鬥結束後,總能得到有效的補充。

3、節約彈藥,提高射擊命中率

面對彈藥短缺問題,除了增加彈藥供給之外,另外一個思路就是節約使用。

當時,左權也指出了:「八路軍的軍事訓練要有針對性,射擊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射擊精確,彈不虛發。」

但是,這其中也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對於神槍手來說,他們勢必是透過無數的訓練才能成為。但是,在訓練的過程中自然會需要消耗大量的彈藥,這就和節約彈藥產生了矛盾。

所以,不少神槍手完全就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很多在日常中根本得不到太多的訓練,反而是在戰場上,依靠僅有不多的子彈來瞄準射擊。所以,在射擊的時候就會極為珍惜每一次擊發的機會。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八路軍也是出了不少的神槍手。

就比如,宋嶺春,1943年用日軍產的三八大蓋直接擊中空中日軍飛行員的腦袋,使其戰機失控墜毀,成為軍中神話。他參加了百團大戰等多次戰役,共打死日軍100多人。

八路軍認識到射擊精確度和指揮技術對於節省彈藥和提高戰鬥效果的重要性,並且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教育。

八路軍還根據部隊武器裝備、敵情、時間地形等條件,靈活運用遊擊戰術,避免與日軍進行消耗戰或陣地戰。

面對彈藥短缺的困境,他們透過加強訓練和紀律教育,提高士兵的射擊精度和戰術技能,以減少無效的彈藥消耗。

這種節約使用的做法展示了八路軍在資源匱乏條件下的責任感和戰鬥意識。

總的來說,八路軍在缺少彈藥的情況下,體現了堅決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面對武器裝備遠強於自己的日軍,八路軍沒有選擇投降或者妥協,而是敢於主動發起進攻,打擊日軍的侵略,點燃淪陷區內的希望之火。

八路軍在彈藥匱乏的情況下,選擇了遊擊戰術,以鬥爭求生存,以鬥爭求發展,這種精神是極其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