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會黨,革命黨的盟友還是敵人?起於革命,流毒於後!

2024-04-10歷史

作為近代中國形形色色的革命力量,會黨無疑是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它在中國革命初期為革命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囿於自身,隨著革命的深入,又被革命所拋棄。但會黨的「精氣神」「三觀」卻在革命中深深融入革命黨的骨髓,直至革命後期,都未能擺脫,可謂流毒於後。

從會黨到會匪

會黨起源於大清、民國時期,最重要的是天地會,以及後期分裂的青幫、洪幫,地方上的袍哥、斧頭幫等等。這些會黨,在晚清至民國年間,掌握著無數因人口劇增、土地兼並而產生的失地農民和城市遊民, 它根植於當時社會的中下層,掌握著革命最容易被點著火星的群體之一。

民國袍哥

1、革命早期

在中國革命早期,特別是辛亥革命期間,以民族資產階級為首的革命黨牢牢團結住了當時社會最具革命性的力量之一的會黨。在當時,革命黨對會黨主要有以下四種態度:

一是說服動員。如陶成章、魏蘭遍訪浙東哥老會諸堂口,譚人鳳遊說長江會黨等。

二是打進去,以個人身份參加會黨組織,取得會黨的信任,獲取對首領進言、參謀的地位。 最典型的是革命女俠秋瑾加入三合會,受封為「白扇」,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的黃興在湘、鄂加入哥老會被封為「龍頭」。

秋瑾

三是拉出來,使會黨分子加入革命組織。最典型的是同盟會三大組成之一的興中會,會黨分子近六分之一。

四是建立聯絡點。如光復會在浙江利用溫台處會館,並在上海設立聯絡點。

這一時期的會黨可謂在革命中如日中天,比如震驚中外的王亞樵的斧頭幫刺殺案。比如蔣介石「起事」要到青幫拜碼頭,拜張靜江,拜黃金榮,拜杜月笙。這些都明確說明了會黨在革命早期的影響力。

民國斧頭幫

2、革命中晚期

會黨的產生脫胎於封建社會,即使再有反抗精神,骨子裏的三綱五常還是洗不掉的,「拜關二爺」「義氣當先」其實又何嘗不是「三綱五常」的體現,甚至於會黨還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價值觀。但這無疑是於革命宗旨相悖的,特別是國民黨當政後代表的資產階級利益和會黨所代表的中下層失地農民和城市遊民利益漸行漸遠, 說的俗一點資本家更想這批無業民進廠打螺絲。

會黨們心目中的神——關二爺

另一方面,透過革命,資產階級掌握了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對會黨的需求也逐漸降低。但對會黨來說,本以為可以享受革命成果,但這些出身下等社會的會黨「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稱分金銀」的習氣又不容於中等社會出身的資產階級,兩者之間漸行漸遠。

消亡與流毒

在革命後期,革命黨乃至國民黨把會黨作為會匪進行打擊,但作為資產階級代言的革命黨並沒有深入下等社會的基礎去解決這一批暴增的人口。同樣也無法摧毀會黨那種底層掙紮求生互幫互助的社會基礎。 所以為什麽國民黨的「黃金十年」是最安定的時候,因為不安定的分子要麽進廠,要麽從軍了。

隨著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的爆發,特別抗日戰爭,國內的主要矛盾轉移, 大量的人口被吸納入軍隊,又不斷被消耗,無疑破壞了會黨存在的社會基礎。會黨與當局的矛盾逐漸被激化,一部份轉向和政府全面合作,一部份卻做了漢奸,無疑又抹平了會黨的政治信譽。而真正摧毀會黨的,是隨著解放戰爭進行的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會黨存在的生存基礎和法理依據,會黨逐漸消亡。 部份會黨轉型,比如最典型的是致公黨的前身就是洪門。

摧毀會黨存在的基礎——打土豪分田地

會黨的存在無疑就是封建社會、資產階級社會無法深入群眾而造成的底層權利真空,在動亂年代被一群有著黑社會性質的人占領。畢竟有句話說的好 「權力的空白就在那裏,你不占領,自有人占領」 ,這也是我們今天為什麽進行「掃黑除惡」的原因。

結語

會黨雖然在形式上消亡,但會黨的余毒卻難消,會黨的部份綱領、價值觀深入國民黨骨髓,比如拉幫結派、比如山頭主義, 最典型的就是戴笠以江山幫治軍統,蔣介石以黃埔系打天下,無疑是會黨綱常的另一種變種。

跛豪

而再往下, 會黨的另一個余毒變種就出現了,那就是黑幫 ,它對社會的危害尤勝會黨。港英時代的黑幫就很好的給我們打了個樣, 托香港電影的福,甄子丹飾演的「跛豪」的名聲想必很少有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