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人民軍少將與誌願軍政委兩次對話,為何少將前後判若兩人?

2024-04-16歷史

1950年,國家在決定出兵北韓時,因事發緊急,使得很多部隊都未來得及準備,甚至連過冬的棉衣,都無法精確的分配到每一位戰士的手中。

這一幕,在電影【長津湖】中有所體現。

由於事發突然,誌願軍也未曾與北韓人民軍接洽,其大部份人並不知道誌願軍的實際情況。 人民軍少將與誌願軍政委有過兩次對話,為何少將的態度,前後判若兩人?

(一)莫以武器論英雄

1949年成都解放後,第五十軍的一四九師和另外兩個兄弟師,奉命前往湖北鐘祥一帶駐紮。

那裏人傑地靈,士兵們發揚起南泥灣精神與百姓們一同開荒,耕種糧食。

這樣的生活大概持續了近一年,直到次年10月,上級領導突然傳來命令,五十軍全體官兵開拔北上,奔赴北韓戰場,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

不日大軍兵臨鴨綠江畔,沿南岸而下往義州方向前進。

礙於美軍的飛機的威力,部隊只得晝伏夜出,趁著夜色行進。

初來乍到的誌願軍戰士們很難在夜裏辨別方向,只能靠著村鎮上用漢語標註的門牌號,來確定身處何方。

韋秀輝是一四九師四四六團的一名幹部,他跟隨隊伍來到了北韓義州人民軍的一個收容點,那裏盡是被美軍打回北方的北韓部隊。

而四四六團與師部,也約定在此匯合。

在此過程中,難免與北韓人民軍打交道,可雙方語言不通,溝通有極大的障礙。

為此,韋秀輝與群眾工作群組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找到了幾名轉譯,自此一切交流就顯得順暢得多。

找到轉譯後,他看見人民軍一位掛少將軍銜的軍官,在同一四九師政委金振鐘交談,周圍熙熙攘攘的圍滿了很多誌願軍與人民軍。

那名少將對誌願軍充滿了好奇,他問金振鐘道: 「你們有飛機嗎?」

金振鐘回答: 「沒有。」

他又說: 「那有坦克嗎?」 金振鐘說: 「沒有。」

可少將的好奇心還未曾滿足,他又問: 「你們有大炮嗎?」

金振鐘如實作答: 「我們只有八二炮、六零炮,一個師才有四門山炮。」

少將有些心灰意冷,頭擺得似撥浪鼓般,他唉聲嘆氣地說: 「不行啊不行啊,你們這樣的武器是打不贏美國佬的。」

金振鐘是大學生,又接受過高等教育,自然不容許軍隊的榮譽和實力遭受這樣的質疑。

他正義凜然地告訴那名少將: 「我們有共產黨的領導,有八年抗日戰爭、三年解放戰爭的經驗,有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 革命精神,一定能夠戰勝敵人」。

聽聞金政委此言,韋秀輝頗受鼓舞,他下定決心要跟著金振鐘,在戰場上證明誌願軍的戰鬥力。

少將未曾料想,他的幾句發問,會使得金振鐘如此憤怒。

其實,少將的思想是彼時大多數人民軍的常態,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

他們從北韓一路打到南韓,將李承晚逼得退無可退,威風八面。

可麥克阿瑟率領美國海軍登陸後,頃刻間收復了南韓半島不說,還直逼平壤。

人民軍正是見證了美軍的強大,才會如此的「唯武器論。」

不過,這名少將很快會為他當時的目光短淺而後悔。

(二)實力見真章

「我們這雙鐵腿,要賽過車輪子!」

這是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金振鐘指揮的一四九師,殺聲震天的口號。

當時第五十軍的任務,是從正面圍殲敵軍,在第三十八、三十九和四十軍的配合下,博川之「聯合國軍」頃刻間四散奔逃。

他們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乘著汽車拼命地往南逃竄。

而一四九師的任務就是追擊窮寇,經過一連幾天的追擊,一四九師人困馬乏。

對於當時的場景,韋秀輝歷歷在目。

他說: 「為了追趕敵軍,戰士們邊行軍邊打盹,往往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夢鄉,只是兩條腿還在機械地交叉邁動。當撞到前面的人 時,才從夢境中驚醒過來,走不多一段路,又恢復了 邊走邊睡的狀態」。

作為訓練股股長的他,必須做出表率作用,盡管他也很想迷瞪一會兒,可職責在身,又豈敢輕易松懈。

後來他想了個好辦法:用辣椒。

韋秀輝在北韓農民那裏購買了很多的辣椒,自己留下一些,其余的分給戰友們。

只要稍有倦意,就咬一口辣椒,盡管這個方法的確奏效,可沒幾天,嘴上就長了燎泡。

接連的夜晚山林行軍,只是誌願軍追擊賊人遇到的難題之一。

在他們追趕至大同江邊時,被江水堵住了去路。

當時的溫度約在零度左右,河流凍住了卻又未曾完全凍住。

望著這200米寬的大河,再想想近在咫尺的敵人,韋秀輝馬上下令:渡河。

他永遠也無法忘記那日的刺骨寒風,還有浸在冰水裏難以挪動的雙腿。

韋秀輝作為股長,身先士卒的將腳邁進了河流,他不由得縮回來,而後又慢慢地放進去。

緊接著,戰士們也紛紛下了河。

一聲聲「哎呀」「凍死人了」,在耳邊回蕩,可沒有一個人,因為克服不了渡河難題而畏畏縮縮。

很多戰士剛走兩步,腿腳就沒了知覺,河床上的石頭一絆,武器就掉落進去。

還有的戰士凍得根本邁不動步子,只能靠其他戰友奮力地將其往前推。

好不容易到了對岸,可每個人的身上都已經結成了冰淩。

盡管大家忍凍受餓,可敵人就在前方等著,戰機萬不可貽誤。

在韋秀輝的帶領下,戰士們紛紛跑了起來,一口氣跑上七八裏,身子才漸漸地緩和過來。

憑借著這樣的精神,鐵腿楞是一路追到了臨津江。

沒有先進的武器和機械化運輸裝備又能如何,戰士們還不是用自己的意誌克服了這些困難。

北韓人民軍對誌願軍的精神敬佩不已,那些為武器論者,也早已放下了當初的那種固執己見。

(三)「宜將剩勇追窮寇」

麥克阿瑟叫囂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不過聖誕節來臨前不是其凱旋之日,而聖誕節到來後,才是其末日將至。

12月31日傍晚,誌願軍的新年攻勢,拉開了帷幕。

韋秀輝所在的一四九師四四六團,在敵軍亮如白晝(敵軍投射了照明彈),冒著槍林彈雨不顧一切地往前進。

「聯合國軍」的飛機在天空中轟隆作響,傾瀉出無數發炸彈,在江面上激起千層浪花。

韋秀輝率領機炮連,跟在二營與三營的兩側,為其提供了強大的火力支援。

誌願軍戰士們如同離弦之箭,奮不顧身地撲向「聯合國軍」的營地。

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又一個地倒下,活著的人唯有一往無前,才能為其報仇雪恨。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沖鋒,韋秀輝和他率領的連隊同二營與三營一起,將「聯合國軍」一線陣地,硬生生地撕開了一道豁口。

韋秀輝在戰壕裏橫沖直撞,隱匿在裏面的南韓軍隊,未曾見過這種陣仗,馬上嚇得抱頭鼠竄。

二線陣地上的守軍眼見一線失守,紛紛被嚇破了膽。

此時的他們只有一個想法:活命。

有的人被誌願軍俘虜,有的則死在了逃跑的路上,還有的丟盔棄甲,跌跌撞撞地跑向了後方。

至此,臨津江戰役大獲全勝,僅僅一四九師的四四六團,就擊斃了數百名南韓士兵。

大軍一路南下,兵臨南韓首都漢城(首爾)。

對此重鎮,「聯合國軍」方面頗為重視,不停的派遣飛機出來偵查巡邏,即使未曾發現我誌願軍,也會時不時的投下幾枚炮彈。

在這樣的情況下,誌願軍只得在樹林中躲避。可後方物資也沒跟上,大家只能就著白雪吃炒面。

所有人都疲憊不堪,很多戰士,吃著吃著,就打起了鼾。

誌願軍戰士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即將迎來入朝作戰以來,最慘烈、最艱苦的戰鬥--漢江(南岸)戰役。

彼時,五十軍承擔著漢江南岸的正面防禦任務。

此時,瘋狂至極的「聯合國軍」決議不惜一切代價的痛擊誌願軍。

他們每天出動成百上千架次的飛機,掩護著陸地部隊的沖鋒。他們還切斷了誌願軍的補給,致使誌願軍只能飲雪解渴。

到最後,甚至誌願軍連彈藥都成了問題,可為了搶回戰友們的屍體,他們直接拿出刺刀,與敵人近身肉搏。

多年後,韋秀輝回憶起這一幕,仍然感慨萬千。

他說: 「敵人每天動用飛機大炮把四四三團的陣地炸得浮土三尺。戰士們臨危不懼,打得非常英勇,彈藥打光了,便用刺刀、槍托打擊敵人,槍托打斷了,便赤手空拳與敵人搏鬥,寧死也不讓敵人越過陣地一步,打出了團威軍威。」

此一役,50軍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白雲山戰鬥英雄團」。

50軍的故事,只是眾多誌願軍援朝故事中的一個縮影。

那時的我們盡管沒有飛機也沒有坦克,卻照樣將裝備精良的「聯合國軍」打回了三八線以南,至於我們能以弱勝強的原因,恰如金振鐘所言: 「我們有共產黨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