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6年,開國少將攜妻回鄉,問候童養媳:老姐姐,我們來看你來了

2024-07-27歷史

前言

1966年,江西泰和縣迎來一件喜事,從這裏走出去的開國少將易耀彩將軍將要帶著妻子回鄉看望鄉親們,並祭拜已故的父母。

易耀彩

當易耀彩重新踏上家鄉的土地時,戎馬一生的他也不禁流下了熱淚。家鄉的土地是那樣熟悉,但物是人非,他的父母已經去世,家裏也只有一位沒有血緣關系的「姐姐」了,而這位姐姐其實是他的童養媳。

家裏多出來一個「姐姐」

易耀彩1916年出生於江西泰和縣一個窮苦人家,父親是一位勤勞儉樸的農民,母親是一位能幹的家庭婦女,夫妻倆只有易耀彩一個孩子。

在易耀彩10歲那年,家裏突然多出了一個女孩兒,母親告訴他:「她是咱家的遠房親戚,叫張鳳娥,家裏困難,以後就住在咱們家了。」

然而,易耀彩卻在同村小夥伴口中聽到了不一樣的說法,小夥伴們都說這個女孩是父母為他找的童養媳。

易耀彩雖然年齡小,但也知道童養媳代表什麽意思,可他對這位家裏突然多出來的姐姐,只有姐弟之情。

家裏多出一張嘴吃飯,日子就更加難過了,再加上農民運動熱潮的出現,易耀彩的父母決定拿起鋤頭參加革命。易耀彩也秘密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張鳳娥則積極做軍鞋、做飯、洗軍衣,為革命做著微薄的貢獻。

但就在此時,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蔓延了整個江西。易耀彩一家雖然貧窮,但有一身傲骨,他們不畏危險,毅然選擇加入赤衛隊。

當時鬥爭異常激烈,為了保護易耀彩這根獨苗,他們決定送兒子上井岡山。 就這樣,易耀彩就被托付給了已經當上紅軍的舅舅,而張鳳娥則被留在了家裏,照顧家裏。

易耀彩當時只有14歲,剛上井岡山的他就趕上了反「圍剿」戰爭。到第三次反「圍剿」的時候,易耀彩從家門口路過,但因為部隊行軍時間緊迫,他沒能回家,卻沒有想到,這一次竟然錯過了與父母的最後一面。

原來,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主力實行戰略轉移。 紅軍一走,國民黨還鄉團就猖狂起來,他們抓住了易耀彩的父母,殘忍將他們殺死後,又把遺體釘在門板上投入了贛江。

易家其他參加革命的親屬也遭到了迫害,只有張鳳娥受到鄉親們的保護,回到娘家保住了一條姓名。

當易耀彩得知家人被敵人殺害後,怒火燃燒了他的整個身體,他發誓一定要為父母報仇。

長征期間,在過草地的時候,易耀彩差點兒搭上了性命。

由於草地潮濕,加上蚊蟲叮咬,瘧疾在紅軍部隊中迅速蔓延。易耀彩也患上了這種疾病,部隊決定把他留在老百姓家裏,但易耀彩的舅舅卻告訴他:「你不能停,留下來只有死路一條,我即便背也要把你背出草地。」

就這樣,易耀彩被舅舅背出了草地,中途,舅舅把牛皮腰帶解下來給他熬了湯,喝了湯之後,他的病竟然就好了。

走完了二萬五千裏長征之後,易耀彩又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由於家鄉是敵占區,易耀彩一直無法獲得家鄉的情況,直到1946年,他才給家裏寫了一封信,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作為童養媳的張鳳娥,竟然一直沒有結婚,還在等他回去。

易耀彩心裏很是難過,當年自己參加紅軍,家裏全靠張鳳娥料理,父母遇害後,自己已經開始長征,沒能顧得上她。沒想到她還在等自己,想到這裏更是愧疚,因為自己已經再婚了。

「你不要等我了,我已經結婚了」

在抗日戰爭中,河北阜平縣有一個遠近聞名的革命家庭,兄弟三人都參加了革命,不僅如此,他們還將自己的女兒們也都送上了戰場。

範景陽(左)和兩個姐姐

後來,這三個女兒在部隊中分別找到了自己的真愛,最小的女孩範景陽所嫁之人便是易耀彩。

1939年,範景陽看到兩個姐姐都參加了革命,也忍不住向父親提出參加八路軍要求。家裏拗不過她的決心,便應允了。

此時,範景陽只有17歲,雖然年齡比較小但誌向高,進入八路軍部隊後,便因表現優異得到了重用。第二年就被調到晉察冀第五軍分區司令部當一名實習藥師。

範景陽和易耀彩結婚照

也就在這個時候,範景陽遇到了易耀彩。

一天晚上,範景陽與另一位醫生來到了參謀長易耀彩的家裏。這是她第一次見到易耀彩,便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易耀彩很早就參加了革命,是個老紅軍,經歷過無數次艱險的戰鬥,不僅會打仗,而且還會打籃球、吹口琴,談吐也非常溫柔有禮、待人溫和,是一個好領導。

談話中,易耀彩向範景陽談了自己的許多事情,包括家庭、年齡、籍貫等。單純的範景陽還沒有意識到不對勁,以為這只是一次隨便的談話,卻沒想到是一場相親。

第二天,組織科長找到她說:「你的家庭情況已經調查清楚了,準備結婚吧!」範景陽一臉莫名其妙,自己還沒有男朋友,跟誰結婚?這時,組織科長才告訴她,昨天晚上是一場相親,參謀長易耀彩看上了她。

範景陽想到昨天見到易耀彩的情形,認為他人還不錯,和這樣的人結婚應該不會太差。但讓她突然結婚,一時間也無法接受,便說:「先戀愛一段時間再說吧!」

組織科長卻告訴她:「哪有時間談戀愛,先結婚後戀愛。」

易耀彩和範景陽

就這樣,範景陽嫁給了易耀彩,兩人的先婚後愛的婚姻也成為了軍區的佳話。此後,範景陽與易耀彩夫妻恩愛,共同度過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

1946年,當得知張鳳娥在老家還未結婚時,易耀彩心中十分愧疚,他趕緊請人轉告張鳳娥,希望她能夠自由選擇婚姻,不要再等他了。

對張鳳娥,易耀彩只有姐弟之間的親情,1949年,部隊駐紮在甘肅平涼,他再次給老家寫了信,希望時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邵式平老首長轉告張鳳娥,讓她不要再等,以免耽誤她以後的生活。

然而,張鳳娥卻一往情深,解放後一直生活在鄉下以務農為生,終身未嫁。

1966年,易耀彩帶著夫人範景陽回到老家,一來看望鄉親們,二來祭拜去世的父母。此行,他們還專門看望了張鳳娥,一見面,夫妻倆便熱情地說:「老姐姐,我們來看你來了!」

張鳳娥沒想到易耀彩還會來看望自己,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不停地流著眼淚。

1986年,易耀彩夫婦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回鄉,他們又專門探望了張鳳娥,關心她的生活。張鳳娥感激不盡。

在這之後,易耀彩夫婦不時郵寄生活費給這位老姐姐,他們的子女也對張鳳娥十分尊敬,親切地稱她為「張媽」。

張鳳娥與易耀彩雖然沒有夫妻之實,甚至都沒有拜堂成親,但她終歸從小被易耀彩父母撫養,也算易家的一分子,因此受到了易耀彩與夫婦及兒女們的尊敬。

1990年易耀彩病逝,他和範景陽兩人正好走過了50年的金婚。

遵照他的囑咐,範景陽將其骨灰安葬在了家鄉。六年後,張鳳娥也隨之病逝,範景陽竟然做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決定,她決定將張鳳娥埋葬在丈夫旁邊。

作為妻子,範景陽的決定無疑是非常大度的。或許作為女人,她也能體會張鳳娥一輩子只為一個人的決心,因此她這個決定,也算是圓了張鳳娥的一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