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誰接替林帥為115師師長?兩個命令只差幾小時,讓羅榮桓失之交臂

2024-01-22歷史

林帥離職後,115師師長一職懸而未決。兩個任命命令僅差數小時,羅榮桓錯失晉升機會。

1938年3月2日,林帥身披從日軍手中繳獲的黃色軍大衣,腳踏同樣由日軍繳獲的白色戰馬「千裏雪」,率領115師前往呂梁地區的千家莊執行任務。

在行進過程中,他們需要透過晉綏軍第十八軍的駐紮地。為了確保行動的順利進行,林帥在前一晚已經提前與該軍的負責人取得了聯系。

然而,在他毫無戒備地騎馬前進時,一名晉綏軍哨兵誤將其當作日軍,開槍射擊。只聽見砰的一聲槍響,林帥不幸中彈。

在他中彈倒下後,115師失去了指引。經過深思熟慮,毛主席決定由時任115師政委的羅榮桓接任代師長的職務。

然而,沒想到的是,八路軍總部也在短時間內下達了命令,決定由陳光擔任代師長。

1937年,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侵略中國。在國難當頭之際,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產黨在軍事上合作,但其間疑慮重重。

如,陜北的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即後來的八路軍,南方的紅軍則統一改編為新四軍。三支紅軍部隊被縮編為一支軍隊,可見蔣介石政府對我軍的嚴格管控。

他們憂慮給我軍過多的編制會加速我軍的成長。另外,按照名義,八路軍和新四軍都屬於國民革命軍的一部份,這就意味著國民黨政府必須承擔我軍的一部份軍費。

因此,出於這些考慮,蔣介石政府將我軍改組為八路軍。八路軍下設三個師,分別是115師、120師和129師。

其中,115師是由八路軍紅一方面軍和第七十四師改編而來,林帥擔任師長,聶榮臻擔任副師長。從115師的歷史來看,這是一支擁有光輝歷史的戰鬥之師。

他們是最早由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親自率領的紅軍,更是經歷了長征中種種磨難,為我軍贏得了軍威。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支"勝利之師"。

改編後,林帥帶領115師前往山西抗日戰場。9月21日,日軍二十一旅兵分兩路進攻平型關一線。山西戰場屬於第二戰區,由晉綏軍司令閻錫山負責。

兩軍在正面戰場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國民黨軍飛機、大炮和軍事設施的支援下,日軍並沒有取得顯著的勝利。眼看平型關久攻不下,日軍又計劃調派其他地方的日軍前來增援。

閻錫山得知此事後,立即命令八路軍總部配合自己進行阻敵行動。接到命令後,朱老總立刻電令在山西駐防的115師火速前往平型關戰場。

這場屬於林帥和八路軍的輝煌即將到來。9月24日,林帥率領115師抵達了平型關陣地前的喬溝,經過仔細的實地勘察後,他命令全師做好充分的阻敵準備。

阻敵計劃分為「攔頭」、「斬腰」和「斷尾」三個部份,林帥不僅要阻斷日軍的支援,還要打一場艱難的勝仗。25日淩晨,戰士們遠遠地看見日軍的先頭部隊進入了伏擊地區。

林帥指揮下,槍炮聲、手榴彈爆炸聲驟然響起。猝不及防的打擊,令日軍大敗。然而,這支部隊實力強大,迅速調整防禦,構成堅固陣線。

林帥立即下令進行肉搏戰。於是,115師685團的勇士們揮舞大砍刀沖向日軍車隊。他們高聲吶喊沖鋒,在各連連長的率領下,與日軍進行生死搏鬥。

685團二營五連連長曾賢生帶領五連戰士,用手榴彈炸毀了日軍二十多輛汽車,立下赫赫戰功。

平型關大捷:敵眾我寡,曾賢生以身殉國。在我軍英勇戰士的拼殺下,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殲敵1000余,擊毀100余輛。

雖然我們損失慘重,但戰士們的悍不畏死,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悲壯而又偉大的戰役。

"淞滬會戰"結束後,日軍趕走了國民黨軍隊,給全國留下了陰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場勝利對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有著極大的鼓舞作用。

因此,蔣介石親自對115師師長林帥進行嘉獎,並在給八路軍總部的賀電中,贊揚25日的戰鬥中,我軍士兵奮勇殺敵,充分展示了他們的勇氣和決心。

林帥在宣傳下,逐漸成為國內知名的抗日將領,無數國人翹首以盼他能再次打出輝煌的戰績。對此,林帥信心滿滿,戰利品中的一件日軍黃色軍大衣和一匹白色戰馬更是讓他喜出望外。

這匹白色戰馬被贊譽為能日行千裏,且渾身雪白無一根雜毛,林帥對其鐘愛有加,甚至為它取名為「千裏雪」。平型關大捷結束後,林帥率領115師南下晉東北,副師長聶榮臻則留下在五台山,準備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而林帥則帶領343旅和師部,前往晉西南與日軍展開激戰。

林帥為了展開抗日作戰,按照軍委指示計劃率領115師進入呂梁地區。他事先和晉綏軍第十八軍取得了聯系,通知他們自己的部隊會在駐地前路過,因此他認為沿途不會有任何襲擊。

然而,他沒有預料到的是,第十八軍的高層沒有立即通知下面的人。因此,在3月2日的清晨,當林帥帶領部隊經過時,第十八軍的哨兵王潞生看到身穿日軍黃色軍大衣的林帥,誤以為是日軍來到了陣地前。

他沒有猶豫,直接朝著林帥開槍。毫無防備的林帥在王潞生的槍下,被擊中肺部,從馬上跌落下來。王潞生看到自己擊中了「敵人」,於是趕緊上報。

但他沒有料到的是,他擊中的竟然是抗日英雄林帥。出了這種事,令雙方都很震驚。毛主席得知後,立即了解詳細情況,發現哨兵王潞生只是在執行警戒任務。

在呂梁地區冬末的濃霧中,看不清前方是很正常的。而林帥也有失策之處,他不應該騎著馬穿著日軍大衣,單獨脫離部隊。

所以,毛主席建議對林帥進行積極的治療,而對王潞生的表揚則是因為他的表現突出。由於林帥中彈無法繼續指揮115師參戰,因此需要尋找新的師長人選。

毛主席考慮了幾個人選來接替職務。第一個是原115師政委聶榮臻,他是一位老首長,與林帥有過長期的合作,軍事指揮能力和威望都非常突出。

然而,由於之前聶榮臻已經在五台山開創革命根據地,所以無法脫身。因此,毛主席想起了參謀長左權,他是我軍中非常出色的參謀人才,一直以來都在為軍隊出謀劃策,他的能力和威望都非常適合這個職位。

在抗戰初期,我軍中參謀型人才缺乏。左權作為老軍事指揮官,被需要留在八路軍總部為朱老總和彭老總出謀劃策,因此不能離開。

第三個人選是劉伯承,他有豐富的指揮經驗和「軍神」之稱,資歷和能力也足以讓115師信服。然而,劉伯承也有自己的要事,不能抽調。

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決定在115師內部選拔一位師長,這個人就是羅榮桓。

羅榮桓,湖南衡山人,革命路上的忠誠夥伴。早在黨成立之初,他就毅然決然加入共產黨,他的思想覺悟是無可挑剔的。

毛主席曾經稱贊他是「同我一輩子共事的人」。在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中,羅榮桓積極參與,隨後跟隨毛主席進行紅軍「三灣改編」和上井岡山等行動。

羅榮桓在革命歲月裏始終堅持緊跟毛主席的步伐,因此毛主席對羅榮桓的能力有著深刻的認識,對他深信不疑。因此,由羅榮桓擔任115師師長,得到了115師各級官兵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毛主席決定,林之職務暫由羅榮桓兼任。然而,就在他做出決定的幾個小時前,八路軍總部已經做出了由115師343旅旅長陳光暫代115師師長職位的決定。

這是因為八路軍總部與中央軍委的地理位置相隔甚遠,前者的司令部設在太行山,而後者仍位於延安。當時的情況非常緊急,八路軍總部來不及與毛主席進行協商,便決定由陳光擔任115師的代師長。

從陳光的履歷來看,他無疑是一位傑出的將領。

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曾跟隨朱老總、陳毅等前輩參加了「年關暴動」,並取得了一些勝利。自此以後,一直擔任軍事主官,取得了一系列的功績。

在八路軍改編後,他擔任115師343旅的旅長,因為115師主力部隊就是343旅,八路軍總部考慮到此前陳光曾代理林帥職務,因此接替115師師長的職位,有利於115師恢復戰鬥力。

毛帥接獲八路總部的命令後,經過短暫權衡,便取消了自己先前賦予羅榮桓擔任115師師長的指示。這意味著羅榮桓僅僅因為幾個小時的差距,與115師師長的職位擦肩而過。

為何毛帥選擇認同八路總部的命令?一方面是因為陳光在毛帥眼中確實是一位能臣,八路總部的考慮無疑是正確的。

另一個原因是,當時八路總部與國民政府軍部直接聯系。

按照國民黨軍部的管理規定,八路軍的人事調動需要得到他們的批準。因此,陳光被任命為115師師長後,八路軍總部立即向國民黨軍部進行了報告。

如果此時再有變動,肯定會引發許多復雜的問題,也會引起115師高層之間的矛盾。考慮到這些因素,毛主席同意了朱老總和彭老總的決定,承認陳光為新的師長。

最終,115師在林帥離開後,由陳光擔任代師長,而羅榮桓繼續擔任政治委員,領導團隊轉變為陳羅領導。羅榮桓對這個決定表示完全接受。

陳光和羅榮桓的配合,使115師在戰場所向披靡。陳光作為343旅旅長,深知自己部隊的實力,因此他采取了盡量「打夜戰」的策略,避免與日軍正面交鋒。

此外,他還制定了許多有效的作戰原則,使得115師在戰鬥中屢戰屢勝。但是,如果沒有羅榮桓的戰略意識,陳光也無法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

例如,羅榮桓在出任師長後不久,因為有要事需要處理,暫時離開了部隊。然而,陳光錯誤地判斷了日寇大掃蕩的力度,最終導致115師遭到日軍的圍攻,我軍損傷了300余人。

到了抗戰末期,陳光因為性格暴躁,與山東地方領導發生了沖突,最終毛主席做出了調他回延安學習的決定。陳光離開後,羅榮桓正式接替了他的職務,成為115師的師長。

陳光對於羅榮桓的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經過幾年的實踐,我發現羅榮桓同誌的主張是正確的。」

站在未來的視角,羅帥的能力無疑是無可爭議的。他能成為開國十大元帥之一,就足以證明他的才華。盡管他曾經失去過115師師長職務,但他始終堅守著為黨、國家和人民奉獻的初心,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利益一邊。

因此,他贏得了毛主席的信任,並最終重新擔任了115師師長,為新中國的建立繼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向羅帥致敬,向偉大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