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攤丁入畝就是把丁稅(人頭稅)給攤到田畝裏頭,接著以土地稅的名義來征收,這在封建社會晚期屬於特別重要的賦稅改革。
在 1723 年,雍正基於康熙搞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在全國大力推廣攤丁入畝。
這次改革意味著在中國封建社會施行了兩千多年的人頭稅正式被廢除啦,這大大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壓力,促使中國人口出現爆發式的增長,給乾隆盛世以及人口大國的地位打下了基礎。
【攤丁入畝的由來:康熙晚期下的土地兼並和「永不加賦」】
在 1644 年,早就對中原眼饞的滿洲軍事集團,在明朝叛徒吳三桂的引領下闖進山海關,成了北京城新的當家。
在那之後,滿清八旗的鐵騎用了十來年的時間,勢如破竹地橫掃中原,先後把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這些政權給剿滅了。
不過清朝統一後接過來的那可是個糟糕透頂的局面,中原大地因為多年的戰爭、瘟疫,再加上寒冷的小冰期,變得破敗不堪,人口從崇禎那會兒的五千萬降到了三千萬,耕地從萬歷年間的八十多萬頃減少到五十萬頃。
順治後期以及康熙剛繼位那會,一邊讓國家休養生息、恢復實力,一邊仿照明朝的賦稅制度,收人頭稅,來增加財政收入。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清朝迎來了頭一個盛世——康熙盛世。
但好景沒持續多久,1673 年康熙碰上了一場規模特大的內亂,叫三藩之亂。這場亂子持續了八年,康熙把北方的大批重兵調來平定叛亂。
不得不說,康熙那厲害的軍事成就和功績,對大清那可是有著極大的貢獻,配得上聖祖這個稱呼。
可是連年打仗消耗了好多民力和財力,再加上吏治腐敗得厲害,使得底層平民的日子過得特別苦。
在康熙晚年,社會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土地兼並。這倆問題一般在王朝的中後期才會有,可這次居然在被稱作康熙盛世的時候出現了,真可謂是極大的諷刺。
據史料的記載:
康熙末年的時候,在一個縣裏面,有田的人占一成,沒田的人占九成。
能看出來土地兼並的問題已經特別嚴重啦。這個問題造成的兩個特別嚴重的後果,一個是貧富差距特別大,另一個是財政收入降低了。
就連康熙在 1703 年都曾感嘆講過:
豐年的時候,有錢有身份的人得到的多,窮百姓得到的很少。一碰到災年,自己沒有田地產業的,身體強壯的到處流浪,年老體弱的就死在荒溝野地。
然而落後的人頭稅制度進一步讓社會矛盾變得更激烈,還出現了「富有的人田地眾多,卻很少承擔丁差,貧窮的人連立錐之地都沒有,反而承擔很多徭役」這樣的情況。
最後使得好多農民跑了,大片土地沒人種,而且地主為躲人頭稅還瞞報戶口,結果康熙繼位之後的四五十年裏,全國人口老是在 2000 萬左右晃悠。
人口不斷流失,土地又被兼並,使得國家的稅賦收入降低了,到康熙晚年的時候,國庫的資源都用光了,財政危機很嚴重。
真想不到,康熙盛世都長達半個世紀了,人口居然一點兒都沒增多。
禦史董之燧上書進言,頭一回說要在整個國家推行「攤丁入畝」,可剛說出來,就遭到一大批朝臣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對。
上了年紀的康熙對於改革沒啥心力了,但是為了讓社會矛盾能緩和些,在 1712 年,康熙挑了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他把 1711 年 2462 萬的人丁數當作征收丁賦的不變數碼,取消了新生人口的人頭稅,這一舉措雖說減輕了人口流失和土地拋荒的狀況,可根本問題還是沒解決。
【雍正實行攤丁入畝:孤膽鐵腕皇帝對地主階級開戰】
在公元 1723 年雍正登上皇位的時候,土地兼並的情況特別嚴重,簡直不能再拖了。直隸巡撫李維鈞向雍正上奏,提議推行「攤丁入畝」這個制度。
不過這事兒太重大了,雍正謹慎起見,就讓六部九卿一塊兒商量討論,最後雍正下了詔令:從第二年開始,把丁銀平均分到地裏,造冊收稅。
攤丁入畝在全國熱熱鬧鬧地開展起來了,雖說在一定程度上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減輕了負擔,可卻大大損害了地主官僚階層的利益。史料有記載:
在一個地方,有田的占兩成,沒田的占八成,卻想著專門讓富戶按數量承擔,來幫補貧戶的丁稅
說白了,雍正就是想用這種強硬手段收拾富戶地主,從而確保國家稅收能一直有。
當然,雍正把他們的「好處」給弄沒了,這些地主肯定不會輕易算了,在浙江那一塊兒,攤丁入畝遭到了特別大的抵制,史料有記載:
有百來號人受了蠱惑,一塊兒聚到巡撫衙門,又喊又叫地阻攔攤丁。
甚至傳出雍正弒母殺弟、謀權篡位的瞎話,看到地主們弄出這麽大的陣仗,法海反倒被唬住了,申請把攤丁入畝暫緩施行。
這下老百姓可不樂意了,原本盼著這是件好事呢,結果居然擱置了,難道你法海跟地主們有啥勾結?
於是他們還跑到各個府衙去鬧事,甚至發生了暴力打砸的情況,浙江瞬間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雍正沒辦法,只好把浙江巡撫法海的官職給撤了,還派了得力的心腹李衛去浙江處理這個爛攤子,推行新的政策。
李衛剛上任,地主們就湊了一千多人到巡撫衙門鬧事,之前直隸巡撫李維鈞已經用強硬鎮壓的辦法讓攤丁入畝在直隸推行了。
所以李衛照著直隸的法子,調派人手把帶頭的十幾個地主鄉紳都給抓進牢裏了。在李衛的強硬治理下,攤丁入畝總算在浙江全面推行開了。到 1729 年,攤丁入地在全國都落實好了。
【攤丁入畝的意義影響】
攤丁入畝不再收人頭稅啦,而是依照田畝來統一征收,把稅收程式變簡單了,讓農民承擔的賦役負擔變輕了,國家的財政稅收也有了保障,階級矛盾也有所緩和。
那些沒啥地或者幹脆沒地的農民,不再承擔丁役了,也不再被硬逼著留在土地上。這樣一來,農民跟地主之間那種人身依附的關系變弱了好多,出現了大量能夠自由活動的勞動力,社會的活力也就重新有了。
攤丁入畝可是中國古代封建史上特別重要的賦稅制度改革,意味著「好幾千年的力役之征一下子給改沒了」,它直接造成的影響主要有兩個:
一是財政收入增多了,國家庫存的銀兩從康熙末年的 800 萬兩提升到雍正時期的 6000 多萬兩。
二是人口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在清朝,1712 年人口是 2400 萬,到 1741 年就達到了一億,1792 年飆升到三億,1834 年道光年間直接突破了四億,占世界人口的 40%還多,這就完全奠定了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的地位。
不過呢,攤丁入畝這事兒,就是逼著地主拿出一部份利益,來滿足農民的需求,緩和社會階級矛盾,說到底維護的還是地主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