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軍中將隨賀龍走完長征,主席卻讓他重回國軍,後來他結局如何?

2024-03-03歷史

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國共兩黨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時而合,時而分,經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像張振漢這樣兩次入國、兩次隨共的經歷,就極為少見了。

最有意思的是,他當年曾任國軍中將師長,卻以紅軍學校教員的身份跟著賀龍部走完長征,堪稱絕無僅有。

等到抗日戰爭爆發,毛主席決定把他送回國統區,結果蔣介石卻憤怒地下令要將他處決,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張振漢1898年出生於江蘇銅山,3歲喪父,家中全靠母親一人操持,吃了不少苦。幸好在15歲那年,有一位遠房親戚助他進入北洋速成武備學堂,至少生活方面好過了不少。

6年後,他因為成績出色,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炮兵科繼續學習,學成就進入北洋軍閥段祺瑞部擔任連長,還跟著徐樹錚去過外蒙古。

只是這段經歷不算美好,張振漢親眼目睹了分裂勢力的猖獗,還不幸遭到驅逐。逃亡路上,張振漢跟幾十名戰友靠著吃駱駝肉、喝尿,才輾轉抵達安全地帶。

在段祺瑞垮台後,張振漢被北洋另一個軍閥張宗昌收編。1928年第二次北伐戰爭期間,張宗昌麾下的徐源泉率部投向國民革命軍,張振漢就跟著成了蔣介石的部下。

張振漢指揮作戰還是不錯的,在隨後的北伐中屢立戰功,因而得到老蔣的重視,被提拔為國民革命軍48師142旅283團團長;

中原大戰時,張振漢打得很猛,再進一步提為142旅旅長;短短一年後,張振漢又升為41師師長,授中將軍銜。

他並非黃埔系出身,卻能持續得到重用,可見能力方面確實過硬。只是,這種能力對舊軍閥有用,遇到紅軍就不夠看了。

1935年初,蔣介石苦於「追剿」紅一方面軍屢屢失敗,又擔心在湘鄂西一帶活動的紅二、六軍團西進跟紅一方面軍匯合,於是緊急調集六路縱隊11萬人,妄圖殲滅紅二、六軍團。

張振漢就是這六路中的一路,時任國軍第41師師長兼第一縱隊司令,所部駐防於湘鄂邊界,負責阻擊紅軍。

他打得非常主動,以人數優勢逼得紅軍不斷縮小範圍,甚至狂妄地喊出要「活捉賀龍」。這種步步為營的方式效果的確不錯,紅軍被打得一時之間士氣低迷。

賀龍跟任弼時都看出局勢不妙,遂決定主動出擊,用一場勝仗來鼓舞人心。

1935年6月,賀龍讓王震率紅17師一部佯攻宣恩縣城,主力則埋伏在宣恩城南20公裏處,這是紅軍的拿手好戲——圍點打援。

宣恩距離施南只有幾十公裏,而施南是湘鄂川邊「剿共」總司令徐源泉的指揮部所在。當宣恩遭到攻擊時,徐源泉為了自己的安全,肯定會調動援兵,這股援兵才是賀龍的目標。

果然,宣恩這邊槍炮聲剛響,徐源泉就立即給駐紮在來鳳縣的41師下令救援,張振漢依令率部出發,一頭就紮進了紅軍的包圍圈。

戰鬥開始後,張振漢部措手不及,41師123旅旅長黃百韜見勢不妙迅速逃跑,最後僅剩張振漢帶著特務連據守在一個叫名叫溝皮嶺的小山坡上。

此處地勢比較險要,攻起來也有點麻煩,紅軍1營營長賀慶積見狀命令排以上軍官集合,每個連只留下一名主官,其余的組成一支42人突擊隊,然後向溝皮嶺發起了攻擊。

幹部打頭陣,余下的個個奮勇,張振漢部無法抵擋,他本人頭部、身上皆負傷後被紅軍俘獲。張振漢被俘之初內心非常緊張,有張輝瓚的先例在,他擔心自己也會被處決。

不過抓捕他的紅軍戰士很有禮貌,將他送到了指揮部,賀龍沒有任何斥責,反倒以禮相待,這讓張振漢非常疑惑。

賀老總看出他的心思,說:張將軍放心,你不但沒有死罪,活罪也不用受,我們共產黨是優待俘虜的。

隨後賀老總就讓人將張振漢帶到政治部保衛局,還要求衛生部用最好的藥給張振漢療傷。事實上,紅軍內部的確有很多人想殺掉張振漢,畢竟其率部給紅軍造成過很大的傷亡。

賀老總跟任弼時卻力排眾議,決定將張振漢留下來,想透過此人的軍事能力,來提高紅軍的整體水平。

隨後幾天,賀老總都去找張振漢談話,希望他能加入紅軍,最初張振漢是不肯的。

這也能理解,那邊他已是師長,到紅軍不可能有對等職務,並且國民黨那邊的生活水平比這裏可是強多了。

不過在賀龍的一再邀請下,張振漢還是被感動了,他一介敗軍之將,卻能得到勝者長官如此優待,自己再扭扭捏捏就屬於不識擡舉了。

思想一轉變,張振漢也開始踏踏實實幫助紅軍。1935年11月,蔣介石再次調動大軍進攻,紅二、紅六軍團為保存實力,決定突圍長征。

在部隊開拔前,蕭克找到張振漢詢問國軍兵力的布置情況,張振漢毫無保留將自己所知如實匯報。隨後紅軍就根據他的話,做出南下湘中、突破沅(江)澧(水)防線的戰略決策,這是張振漢立下的第一功。

後來張振漢也是盡自己所能為紅軍出力,部隊抵達金沙江時,周圍的船只早被國民黨軍隊收繳一空,大軍該如何渡江是個大問題。

張振漢見狀提出用竹子紮成筏,輔助戰士們泅渡,這個建議被賀龍采納,全軍得以迅速過江。

龍山圍攻戰時,國軍有兩座碉堡架著機關槍,封鎖住紅軍前進的路線。紅軍在付出重大傷亡後仍是無法突破,唯有依靠炮擊開啟缺口。

當時缺槍少彈,紅軍只有兩枚可用的炮彈,誰也不敢冒險,炮兵出身的張振漢挺身而出,調整好炮位成功端掉這兩座碉堡,為紅軍開啟了道路。

同時,張振漢的文化水平很高,經常把自己學習過的軍事知識無私傳授給紅軍指戰員們,像賀龍、蕭克、王震這樣的高級指戰員有也會出現在他的課堂中聽講。

張振漢透過長征這段經歷,對共產黨也有了歸屬感,多年後他對兒子說:

當初過雪山時我受了傷,有好幾個紅軍戰士為了擡我出去犧牲了。我曾是他們的敵人,殺死過他們很多戰友,他們卻舍命救我。這份恩情我不會忘記,你也不能忘。

紅二方面軍順利到達陜北後,毛主席親自接見了張振漢,此後他一直在紅軍大學中任教,是當時水平最高的教員之一。

如果國共一直對峙,或許張振漢就一輩子留在中國共產黨了,不過在日軍全面侵華之後,兩黨達成統一民族戰線,張振漢的身份比較特殊,毛主席思前想後找到他談話:

振漢同誌,現在主要任務是組成抗日統一戰線,你在國民黨、在保定軍校的同學中都有一定威信,你能不能利用自己的關系,回到國統區,繼續為革命做貢獻?

張振漢知道蔣介石是個小氣的人,回去可能會死,但此時他已經很有覺悟,決定聽從毛主席的話返回國民黨陣營中。

隨後他以商人身份離開延安前往漢口,這個訊息一傳播出去瞬間引起轟動,蔣介石馬上逮捕張振漢準備處決,並指定讓何成浚親自監督。

幸好何成浚跟張振漢有舊,並沒有按照蔣介石的指示馬上殺掉張振漢,只是將他軟禁起來,故意拖延時間。

張振漢的妻子也四處走動,最終有20多位軍政要員求情,老蔣就放過了他,只是不允許張振漢再到國民政府任職。

既然不能從政,那就從商,張振漢到重慶做生意,沒想到還賺了很多錢,他始終記得毛主席的囑咐,一直偷偷把錢送到延安。

雖然蔣介石不喜張振漢,但國民黨高層還是有很多人看重他,陳誠、何應欽都多次登門拜訪,希望他能復出。

1943年,張振漢出山擔任軍事委員會中將高參,為抗日大業出謀劃策。

到解放戰爭時期,張振漢不願與共產黨為敵,便脫離軍隊擔任連雲港市市長,1947年4月辭職經商。

1948年張振漢移居長沙,加入了民革,後來也參加了陳明仁等人組織的長沙起義。

中國共產黨考慮到張振漢做出的貢獻,建國以後他歷任湖南省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團結委員、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1967年張振漢去世,享年69歲。他這個人生經歷也是獨一無二、相當傳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