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鄱陽湖之戰,陳友諒手握六十萬大軍,為何輸給了朱元璋的二十萬人

2024-07-19歷史

鄱陽湖之戰,陳友諒似乎占盡了優勢,卻還是敗給了朱元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

從戰略層面上說,陳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導致自己內部不和,人心惶惶;朱元璋卻能團結內部,上下一心。

從戰術層面上說,陳友諒在鄱陽湖之戰中,至少犯了兩個戰術錯誤。敗給朱元璋這個軍事天才,並不算委屈。

我們先分析戰術層面。首先,陳友諒兵力的記載來源於明史,「號六十萬」,這裏就很有意思了,號稱六十萬,那陳友諒的兵真的有六十萬嗎?

這可不能保證,畢竟古代打仗吹牛皮是常有的事。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有二十萬兵,就敢說自己有四十萬兵。項羽更勝一籌,他有四十萬兵,然後號稱已經有一百萬軍隊。果然,只要人年輕,吹牛都更有力氣。

到元末也是這樣,大家都一樣吹牛,嚇唬嚇唬對方也是好的。由於朱元璋後來用了火攻,所以當時陳友諒到底有多少士兵,也不好統計。所以【明史】才含含糊糊的說「友諒兵號六十萬。」其實兩分的兵力差距,未必有四十萬這麽多。

再說鄱陽湖之戰的具體過程,其實戰爭剛開始打的時候,陳友諒是相當占優勢的,他們一方擅長水軍,有大船。而朱元璋的船和陳友諒的比起來,簡直寒酸。所以這場仗是用陳友諒的優勢和朱元璋的劣勢作戰。

而且,朱元璋是匆忙趕來救援的。陳友諒的軍隊屬於以逸待勞。這在戰爭中又是一個優勢。

看起來,陳友諒似乎拿到了赤壁之戰前吳蜀聯軍的劇本。假如沒有那場風,陳友諒的命運或許會是另一個樣子。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陳友諒的船有多好呢,據【明史】記載:聯巨舟為陣,樓櫓高十余丈,綿亙數十裏,旌旗戈盾,望之如山。

這哪裏是船,這簡直像修建了一個移動小島!

面對這麽多精良的大船,朱元璋部下的心情非常沈重,大家都面露懼色,不敢前進。朱元璋親自指揮,甚至斬殺了十幾個怯戰退縮的人,才重新恢復士氣,大家才能繼續玩命。

危險的不僅是普通將領,朱元璋本人也差點被抓。陳友諒有一個很驍勇的部下,叫張定邊。當時張定邊抓住時機,直接沖著朱元璋的船沖了過來。

越忙越出錯,朱元璋的船又恰好被沙堆卡住了,進退不得。在這個關鍵時刻,幸好常遇春反應快,從旁邊射中了張定邊,朱元璋才有機會脫身。

在朱元璋部的堅持戰鬥中,這一戰最大的轉機來了「會日晡,大風起東北」。有風了,就能用火攻。朱元璋抓住機會,命令幾個不怕死的勇士,駕著小船、帶著火藥,去燒陳友諒的大船。

風助火勢,火借風力,一把大火,燒斷了陳友諒奪天下的希望。對於這一段,明史上描寫的非常有畫面感。「風烈火熾,煙焰漲天,湖水盡赤」

這場仗給了一個姓羅的文人很大靈感,後來他寫一本歷史演義小說,叫【三國演義】。在這本小說裏,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而孫劉聯軍雖然以逸待勞,卻還是心裏沒底。於是他們派龐統獻計,讓曹操把大船都用鐵索連線起來。

後來東風一起,他們再用火攻。因為之前曹操的大船已經被鐵索連線起來了,無法各自逃生,所以一把火燒了個幹凈。

在鄱陽湖之戰中,擅長水戰的陳友諒把自己的大船連在一起,成了火攻的受害者;但是在小說裏,擅長水戰的吳軍騙敵軍把船連在一起,用火攻坑了敵人一把。恰好,朱元璋當時的稱號是吳王。

把大船連線在一起,就是陳友諒一個比較重要的戰術錯誤。把大船連線起來,雖然方便進攻,但是降低了靈活性。順風局還沒什麽,一旦戰局不利,很難調動隊伍,改變隊形。

陳友諒的第二個戰術錯誤,是他沒有趁朱元璋親自救安豐之圍的機會偷襲應天。

在鄱陽湖之戰前,張士誠的部下呂珍偷襲安豐。朱元璋不顧劉伯溫的反對,親自去解救安豐之圍。其實這個時候,如果陳友諒能趁機攻打應天,朱元璋就會很被動。可是他沒這麽做。

事後朱元璋也向劉伯溫承認錯誤:「我當時不應該親自去支援安豐。一旦陳友諒偷襲應天,我就完了。」

鄱陽湖一戰,陳友諒大敗,後來他在指揮戰鬥的時候從船裏探出腦袋,結果被一箭射穿了眼睛,死了。

其實在陳友諒鄱陽湖戰敗,和他被射死中間這段時間,還發生過一件事情。

陳友諒有兩個重要的部下,一個左金吾將軍,一個右金吾將軍。陳友諒慘敗之後,召集部下商量對策。

右金吾將軍出主意道:「大船不靈活,想離開湖不容易。不如咱們把船燒了吧,這樣方便上岸跑路,可以找機會重新開始。」左金吾將軍卻反駁道:「要是這麽做,一旦他們派步兵或騎兵來追我們,我們豈不是進退無路?那就徹底玩完了。

我們憑經驗猜啊,似乎歷史上每到這種關鍵時刻,那種更需要勇氣的主意都比那些退縮的主意更可靠。但是陳友諒卻聽從了右金吾將軍的主意。

歷史沒有真的驗證,這兩個人到底誰的主意更可靠。但是陳友諒的應對確實沒得到好結果。聽到陳友諒不願采納自己的建議,左金吾將軍直接率部投靠了朱元璋。

一聽說左金吾將軍投降了,右金吾將軍也緊跟著投降了。

這裏其實有點好笑,不知道陳友諒得知右金吾將軍也跟風投降,心裏是什麽感受:這倆人幹啥呢?難道自己也是他倆遊戲中的一個環節?

其實這次促使兩個重要部下造反,和之前沒有抓住機會偷襲應天,性質都差不多,都是「幹大事而惜身」的表現。平時各種浪,一到關鍵時刻,反而瞻前顧後,錯失良機。

以上是陳友諒的戰術錯誤,可以用袁紹的一句評語來概括。有趣的是,陳友諒的戰略錯誤,同樣可以用上袁紹的一句評語「見小利而忘義」

陳友諒的起家經歷,相當不光彩。陳友諒最開始是倪文俊的部下,後來倪文俊想殺他們的頭領徐壽輝,又沒成功,就跑到了黃州。陳友諒在倪文俊手下也很有勢力,趁機殺了倪文俊,又收編了他的部隊。

就這樣,陳友諒踩著老上司的血,完成了他的原始積累。

倪文俊想殺害舊主上位,卻反被自己的部下所殺,固然是個現世報。可是陳友諒的行為同樣有隱患,信譽的損失也是損失。只不過損失者往往像呂布一樣,當時只顧著占便宜高興,卻不知道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就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或許是這次勢力擴張開的太容易,陳友諒似乎形成了路徑依賴。在下一次和徐壽輝發生意見分歧的時候,陳友諒故技重施:他趁著徐壽輝到了他的地盤,於是埋伏下軍隊,把徐壽輝迎進來,殺掉了徐壽輝所有隨從,然後挾持了徐壽輝。

他沒殺徐壽輝,是因為徐壽輝的人氣還在,不能輕易殺之。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徐壽輝已經成了他的傀儡。

後來他打了勝仗,誌得意滿,覺得以自己現在的實力,殺了徐壽輝也沒關系了,就派人假裝向徐壽輝報告工作,借機用鐵器砸徐壽輝的腦袋,殺死了徐壽輝。

對於這種呂布行為,陳友諒自己可能覺得沒什麽,但是落到別人眼裏難免別扭。拋棄道德,可能會在短期內獲得巨大的利益,但是也會因此失去人心。而人心一散,就很難挽回。有些事,當時以為是大便宜,但其實能量是守恒的,大便宜的背面,是更大的損失。

比如鄱陽湖之戰後,左金吾將軍和右金吾將軍的迅速投降,未嘗不是學了他以前的榜樣。甚至和他比起來,這兩個部下還顯得很厚道,畢竟這倆人只是投降,沒有背後給他來一刀。

陳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他的不厚道不僅是對自己的上司,也針對自己的部下。比如他之前有一個部下叫趙普勝,非常彪悍,因此還有個外號叫「雙刀劉」。

這個人的存在,成了朱元璋等人的心病。於是朱元璋就派人離間趙普勝和陳友諒之間的關系,陳友諒漸漸起了疑心。而趙普勝也是一個很驕傲的人,他為陳友諒鎮守安慶,很有功勞,所以經常一看到陳友諒的使者,就訴說自己的功勞。

朱元璋說過「友諒誌驕」,說陳友諒過於驕傲。陳友諒本身就是一個很驕傲的人,又碰上了喜歡邀功的趙普勝,本來就氣場不和。現在有人挑撥,他就更加懷疑趙普勝了。想著是不是趙普勝已經背叛了自己,所以才會有這種態度。

陳友諒於是打著會師的旗號,騙趙普勝來自己這邊。趙普勝一下船,就被陳友諒殺了。一個悍將,就因為話癆、愛邀功,就被主公給殺了。

趙普勝死後,陳友諒收編了他的隊伍。雖然隊伍還是那支隊伍,可是換了指揮官之後,這支隊伍卻敗在了徐達手下,全軍覆沒。

只憑借讒言,就猜忌得力部下。而且一起疑心,就立刻把人殺了。這麽做主公,部將寒心,人心離散也是很正常的事。

很難說鄱陽湖之戰的失敗,有沒有陳友諒一方人心渙散的原因。但是在鄱陽湖之戰失敗後,這些部下的行為確實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而且,即使風向願意幫著陳友諒,他能取得鄱陽湖之戰的成功,一時得了天下。也很難說,以他的性格,再加上他成為皇帝後膨脹的權力和猜忌心,他內部的人心問題會不會爆炸。會不會再有一個牛元璋、楊元璋,在下一個什麽湖或什麽江,再送他一次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