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北平解放時,中央軍兵力明顯占優,為何未阻止傅作義起義?

2024-01-27歷史

1949年1月31號,寒風蕭瑟,但是抵擋不住平人民的激動以及雀躍。

這一天,國民黨拿著他們的行李和武器全部開出了城外,接替他們的則是解放軍部隊。解放軍的到來宣布了北平糊平解放,北平終於成為了人民的北平。

舊社會人們悲慘的命運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而徹底進行了轉變。這一天,很多人流下了眼淚,他們都在期盼著新政權、新國家到來。

北平這座千年的古城,並沒有因為這次的解放戰爭而遭到一丁點兒的破壞,那些古代的建築、保留的珍貴歷史文物都得以留存下來。

這一段和平時代的到來,必須要提到的一個人就是傅作義。盡管他當時還是蔣介石的手下,但是透過這場戰爭,他棄暗投明,並且幫助解放戰爭走向尾聲。

很多人其實都不明白的是,為什麽傅作義就可以起義成功?明明當時中央軍的兵力占據了上風,為何他們不能阻止傅作義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傅作義是誰

傅作義祖籍山西,1895年傅作義出生的時候,家中相當貧困,但是父母還是願意送他去學堂讀書。傅作義深受家庭教育的影響,所以在學堂的時候發奮讀書,沒有辜負家人的期盼,成績一直相當好。

也就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他接觸了一些書本上的知識,更了解了現在社會進行的變革。所以在長大之後,傅作義二話沒說的主動參加了辛亥革命。隨後又因為他的知識和能力處於上等,所以直接考入到了保定軍校,畢業之後加入了山西軍閥,也就是閻錫山的佇列。

在1931年,傅作義就成為軍長級別的人物了。那個時候,中國正經歷著日本帝國侵略者的騷擾,作為中國人,傅作義也想要率領部隊去前線支援,抵抗日本的攻擊。

但是因為他在蔣介石的陣營當中,蔣介石當時主張不抵抗,傅作義就這樣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祖國被其他種族國家的人所占領。

東北三省淪陷之後,傅作義悔不當初。從那時,他就已經對自己所跟隨的領導人有了一些微詞。隨後,日本人居然還找上門來,想要讓傅作義當日本的漢奸,被他命令拒絕。

看著日本人在中國土地上越發囂張,傅作義也按耐不住,在日軍入侵綏遠地區的時候,他毅然決然的違背蔣介石的命令,直接帶領自己的部下去前線進行抵抗。

至此之後,他一直帶著部隊和其他愛國人士遊走在抗日戰爭的第一線。

如果說有一場戰役讓傅作義聞名中外,那一定是1936年11月的百靈廟戰役。他出其不意,命令部下冒著風雪進行偽裝,長途奔涉240裏地,最終將所有的敵人殲滅不說,還俘虜了偽蒙軍人1400多名。

這場戰役不僅成為抗日戰爭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讓毛澤東註意到了這個有勇有謀的人,甚至他還派人專門去慰問他,給他贈送了錦旗,感謝他的付出。

那個時候,傅作義對中國的保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日本投降,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傅作義又升到第二野戰區司令,當時外患已經基本解決,所以大家又將視線放到了國共內戰上面。

對於傅作義來說,他不想看著同是一個民族的人相互廝殺,但是他也無可奈何。

在解放戰爭期間,他被蔣介石任命為華北討伐的總司令官。在1947年,他又擔任了北平的司令官。

北平解放前夕

在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平津戰役爆發之前,其實國民黨已經處於相當危險的局面了。 蔣介石集團的政治形勢、軍事力量已經大不如從前,而且他們在之前各地的軍事力量也開始瓦解。

這時候,傅作義也很清楚的是認識到自己的現狀,無論是東北方面的解放軍還是華北方面的解放軍,都有可能隨時聯合起來對他進行圍攻。

在這樣的情況下,做為部下和領導,傅作義和蔣介石在思考問題的方面有非常大的分歧。

蔣介石想要傅作義帶著部隊向南進行撤退。畢竟在東北的據點遭到破壞之後,華北就會面臨比較危險的境地,這樣起碼他們還能夠在長江的防禦線上做好必要的準備。

但是在政治方面,這樣的撤退可能對他們整個集團乃至部隊裏的士兵都有著不小的影響。所以蔣介石也在猶豫,想要尋找一個折中的方案。

但是這樣的方案在傅作義聽來,無非就是要瓦解他的部隊。況且,傅作義更想保存自己的實力。在1948年傅作義奉命派35軍南下保定,配合東北戰場。

在這次戰爭中,傅作義35軍第32師全數被殲。痛失優秀部下的打擊對於傅作義來說是不想再經歷的痛。

而且,他早已對蔣介石的很多調遣非常不滿,這次東北戰場的失利,已經讓他35軍犧牲了太多,35軍又是他的王牌和底線,因此從這個時候開始,他也做好了更多的打算與顧慮。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他就越發的排斥蔣介石的安排,再加上那時候蔣介石在遼沈戰役爆發之後,非但沒有想出策略和更好的方式,反而將所有的希望寄托於第三次世界大戰,他希望美國獲勝,蘇聯失敗。

這樣的所作所為更引起了傅作義的不滿,他知道國民黨現在已經是外強中幹了,而且腐敗已經深入到各層各級。這個時候,他不得不想辦法自保。

傅作義最正確的選擇

現在擺在傅作義面前只有兩條路。首先就是聽節蔣介石的話南下,但是他又害怕自己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部隊被蔣介石吞並。

那麽如果自己單飛和蔣介石各奔東西,他又焦慮自己勢單力薄,很難在這樣混戰的時候獨善其身。

這樣的情況自然也被毛澤東所分析到。相比於再戰一場來說,毛澤東更希望能夠和平解決這件事情。

畢竟內戰吃苦的還是老百姓,況且北平可是一座千年古都,其中的文化古跡數不勝數。如果大戰一場,確實可以讓他們分出勝負。但是百姓的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又要誰負責呢?

想到傅作義是中國有名的抗日愛國人士,毛澤東認為可以和平談判試試。但是他手裏統領著60萬的國民黨軍隊,如何才能說服他接受我方的和平邀約呢?

這時他想了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讓傅作義的女兒做他的思想工作。原來,傅作義的大女兒傅冬早就在讀書的時候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戰勝利之後,她就被安排回到了傅作義的身邊。雖然當時北平的地下黨組織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獲取了大量的情報。也清楚的知道傅作義現在面臨一個什麽樣的狀況,但是有了傅冬在中間進行輔助,他們更放心了。

傅冬也是共產黨和傅作義之間的一個紐帶,傅冬他多次勸父親不要跟著蔣介石走。也就是有了傅冬的出現,他們可以及時快速的了解對方最高指揮官的動態。

由於當時外部的環境以及周圍人的輔助,使得傅作義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轉變。透過女兒在中間進行傳遞訊息。

傅作義第一次和毛主席用電台進行聯絡,甚至完全告訴了解放軍自己現在所有的空陸軍人數以及裝備。

傅作義表示,他同樣想改變以蔣介石為中心的國家,他希望救國家於水火之中。 盡管這只是第一步而已,但這已經說明了他們的想法。

但是對於傅作義來說,他想和平的解放北平困難重重。當時蔣介石嫡系部隊的兵力是他的10倍還多,而且遍布在北京城內各個要塞。

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也為了牽制蔣介石,傅作義做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努力,那就是將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紛紛打亂,讓他們相互制約。這樣才能保證他的北平起義不會受到幹擾。

首先,他安排了自己的人守在內城,而中央軍都駐紮在城外。原本蔣介石的人都在內部,而傅作義悄悄進行換防,他將自己信任的部隊放在城內進行警戒,保證他們自身的安全。

蔣介石的親屬部隊放城外駐守,保證城防需要。這樣,等起義發動的時候,傅作義只讓將領進城,他們進入城內後就會完全暴露在傅作義自己信任的部隊武裝控制下,以防止他們有拒絕和造反的心思。

其次,傅作義也考慮到了有些將領肯定是不願意和平解決此事的。針對這部份人群,傅作義采用了采取所謂的懷柔政策,不願意參與的將領,傅作義允許他留下部隊,然後放他們返回南京。傅作義還專門為他們提供飛機離開北平。

可以說,就是這樣一個巧妙的安排,為後續北平糊平的解放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

後續的結果就是1949年北平糊平解放,沒有傷亡,沒有大規模的戰爭,也沒有傷害任何的文物和古跡。這也是為什麽明明解放軍的軍力占著優勢,卻並沒有阻止傅作義起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