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一線城市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地球知識局

2024-02-29歷史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城市危機

文字:林間草木聲

校稿:朝乾 / 編輯:果鍋

每天清晨,鬧鈴響起,你開啟水龍頭洗臉刷牙,再去馬桶上坐一會兒;然後把昨天的外賣盒子扔到小區的垃圾桶裏去——這或許是螢幕前的各位最平平無奇的日常。

但這一切的平常,都是 現代城市度過重重危機後的智慧結晶 。在這背後,是現代城市公共服務和市政工程系統戰勝多重危機後的雲淡風輕。沒有這些進步,人口密集的城市不僅不會讓生活更美好,還會變成一場災難。

▲圖註: 市政設施是城市執行和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礎

玩過模擬城市建造類遊戲的朋友們

應該都清楚其重要性

(圖:Cities: Skylines II)

第一重危機:水和垃圾

當你穿越回19世紀的英國倫敦,無論你想尋訪何種名勝,大概率會先被 臭味 頂個跟頭——這味兒,實在是太沖了!

▲圖註: 想象一下,車水馬龍的大都會倫敦

居然是帶味兒的

(圖:壹圖網)

工業時代以前的城市盡管也難稱潔凈,但相對較小的人口規模,還是可以依靠環境的自凈能力和人力清運來勉強維持衛生狀況的。當工業革命後,大量人口開始湧入設施並不完備的城市後, 產生的危機是此前的人們始料未及的

1858年,當英國正在稱霸全球海洋時,泰晤士河畔的權貴們卻在為一件「不上台面」的事苦惱——在連日高溫下,泰晤士河裏的汙染物經過發酵形成了臭氣,一直縈繞在西敏宮中。以至於,沿岸的建築紛紛掛起泡過石灰水的簾子,好讓氣味消散些。

▲圖註: 那時的大城市,難免有點臭

而在海峽的另一邊,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正在打造心目中至尊無上的首都巴黎。提及這一輪的城市改造,人們會想起市長鄂圖曼的規劃。

但在此之前的1853年,拿破侖三世已經幹了一件大事:下詔成立了 專門經營城市水務的「通用水務公司」(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aux) ,負責法國各大城市的供水工作。

此前,城市的供水主要依靠少量公共噴泉和數量不多的私人水井,許多人家甚至要靠收集雨水來維持生活用水。而只有上層社會,才能雇得起供水工送來相對潔凈的水。

▲圖註: 法國人民,終於喝上幹凈衛生的飲用水了

缺乏公共管理的城市有很大的 公共衛生風險 :皮革作坊的廢水廢渣往井裏一倒,過一會隔壁麪包鋪又來打水烤法棍;這便是當時的常態。

19世紀30年代,從倫敦到巴黎,飲用水的汙染引爆了歐洲各國的霍亂爆發。而通用水務公司的成立,真正 讓用水成為城市向人們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 ;潔凈的水,第一次離普通大眾更近了一步。

它的第一個供水專案,是鋪設78公裏的供水管網,並每天向裏昂市提供10000立方米的水。

今天我們所需要的 城市公共服務 ,其範圍和工作量已是今非昔比:自來水供給和汙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冬季供暖、能源管理等等。通用水務公司也在這一過程中迅速發展,170年後,它已成為世界環境服務領域的巨頭—— 威立雅 。

▲圖註: 威立雅脫胎於「通用水務公司」

170年來,迅速成長

(圖:威立雅)

在現代城市的生活中,除了水的問題,就屬垃圾最為人們操心。工業化早期的城市,依靠人力清運,加上逐漸發展的交通將垃圾運出城市堆放或填埋。

隨著人們的生活愈加精致,產生的垃圾也越來越多,再多的土地也埋不下。 「垃圾圍城」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在印度首都新德裏東部,城市垃圾甚至已經堆成了一座高60多米的山。

垃圾焚燒,似乎成為土地緊缺的現代大都市唯一的選擇。但面對種類繁多性質各異的垃圾,怎麽燒,也是個技術活。經過20世紀的長期探索, 垃圾焚燒才成為高度可行的處理方式

▲圖註: 德裏每天產生略多於11000噸的垃圾

傾倒在城市中的三座垃圾填埋場,形成三座「大山」

(圖:shutterstock)

自1975年起,威立雅便在法國利曼營運一座生活垃圾焚燒廠。這座城市 97%的垃圾都由此得到無害化處理

最初,這裏只用兩條簡易的焚燒生產線。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城市垃圾種類和數量的增加,利曼焚燒廠還擁有了金屬回收等方面的能力。燃燒產生的熱量,也用在了市民們的取暖上,這也是全球首次在垃圾焚燒中使用熱泵。

▲圖註: 工廠還在2017年安裝了蒸汽機,將蒸汽轉化為電力

這項創新可以滿足工廠40%的能源需求

(圖:威立雅)

在突飛猛進的城市化行程中,文明做出的選擇是以市政供水和垃圾處理化解第一重危機,讓城市裏的人們能夠幹凈地生活。但工業化的城市, 還有屬於工業時代的汙染亟需解決

第二重危機:工業汙染

城市居民用水和垃圾的解決,並不意味著城市環境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工業化除了帶來發達的生產力外,還帶來了前所未見的 汙染物

前工業時代的汙染物,大多數為人們日常排出的糞便和少數手工業產生的廢物,比如皮革作坊的廢水。而工業時代汙染物,變得 更加難以降解,汙染持續時間也更長

▲圖註: 工業時代,生產更為復雜

汙染物也更花裏胡哨

(被工業重金屬汙染的土壤)

(圖:shutterstock)

1954年的美國紐約州,人們將一段幹涸的運河填平,興建了許多居民區。到了70年代,這裏出現大量的癌癥、流產和畸形兒。

其原因正是此前虎克化工廠向運河中傾倒的汙染物。這些汙染物長期滲透在土壤和地下水中,將這裏變成了一塊結結實實的「毒地」。

▲圖註: 從1920年到1953年

這塊區域一直作為化學廢物填埋場使用

(圖:New York Heritage)

無獨有偶,在近乎同一時段的日本熊本縣水俁市,也出現了大量因神經受損狂舞不止的「跳舞貓」。不久後,飛著飛著突然墜入大海的鳥兒、口齒不清行為怪異的人也相繼出現,好像中了邪一樣。

而這個邪,便是當地化肥廠用作催化劑的 ,未經處理便排放入海。奇怪的貓、鳥、人,都是汞中毒的癥狀,這些癥狀至今還在折磨著許多人。

▲圖註: 甲基汞具有劇毒,對人體危害極大

工業汙染物的高烈度和永續性,就像懸在現代城市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對於許多企業、工業園區乃至城市來說,獨自建立一套完善的工業汙染處理系統,在經濟和技術上都難以做到。

而選擇由一家具備豐富工業服務經驗的企業承包這一業務,無疑是共贏的選擇。此前, 威立雅在歐洲的多個工業專案中中已成功驗證了這種模式的可行性 。在世紀之交發展迅猛的中國,自然也會選擇這樣一套成熟模式。

▲圖註: 威立雅在英國埃爾斯米爾港的焚燒工廠

是歐洲最先進的危險廢物處理設施之一

每年處理約十萬噸危險廢物

(圖:威立雅)

2003年,天津市建成了中國首座大型綜合危險廢物處置基地—— 天津危險廢棄物綜合處理中心 ,由威立雅進行營運。在專案的營運中,危險廢物根據性質和組分不同,使用焚燒,物理化學處理、資源回收和安全填埋等工藝對癥處置。

同時,因為危險廢物的特殊性,天津危廢處置中心建立了一整套標準化的危廢管理程式, 實作了廢物的收集,運輸,貯存,處置的全流程科學管理和可追溯

▲圖註: 到去年這座危險廢棄物綜合處理中心已投產營運20年

為京津區域工業危廢和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圖:威立雅)

這一開先河的專案帶動了中國危險廢物處理行業的發展。今天,國內各式各樣的危險廢物處理中心已經遍地開花,為城市和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助力。但工業危險廢物的處理,不應僅僅是消除了某些汙染物。工業化,本就是為了我們有更高質素的生活環境。

近年來,北京西南郊的牛口峪濕地公園成了拍鳥一族的新基地。公園風景如畫,每年上萬只候鳥會在此停留。但人們或許想不到,這裏的水源,均來自於燕山石化公司煉油、化工裝置所排放的生產、生活汙水。

石化行業素來以三廢處理難度較高而聞名, 威立雅透過一整套先進的水處理工藝,使燕山石化的工業廢水經深度處理後達到世界頂尖的外排標準(COD≤30mg/L) ,排放到濕地恢復了一方環境的生態體系,形成了如此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景象。

▲圖註: 牛口峪濕地公園被譽為燕山石化的一張環保名片

(圖:威立雅)

依靠多種技術消除工業汙染,可以讓我們擁有一個潔凈的環境以享受工業化時代的福利,而不必時刻生活在達摩克利斯之劍下。但現代社會的發展速度已經超出人們的想象,一刻不停地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制造-使用-丟棄-處理的傳統流程,面對無底線的消耗,已經顯得捉襟見肘了。

第三重危機:汙染之外

現在,你生活在一座逐年越來越大的城市裏,成熟的供水和垃圾清運系統保障著每一天的生活,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產業需求制造著越來越多的生活和工業廢棄物: 焚燒、降解、填埋、發電、轉移 ……

我們已經探索了許多種處理廢棄物的方式,從物理方法到生化方法,不一而足。

▲圖註: 被壓實成塊的垃圾,等待被運送去回收處理

(圖:shutterstock)

看上去,現代城市已經解決了重重危機。但城市本身的運轉,就 高度依賴外界的物質能源輸入和廢棄物輸出 。我們或特許以解決掉所有的廢棄物,但在這個資源有限的地球上,當所有的資源都在使用後變成廢棄物時,我們將退無可退。

在汙染之外,城市還面臨著更大的危機:城市不能變成一個吞下一切的單向黑洞,否則將吞噬整個地球。

其實自然界早已告訴我們答案: 生物體和自然界的多重作用,實作了生態系中物質的迴圈 。就像我們身邊就有很多使用一兩次便被丟棄的東西,特別是塑膠制品,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塑膠制品都可以被回收,從外賣盒到飲料瓶、從日化包裝到兒童玩具,每天我們都會扔掉許多,其實都可以迴圈利用起來。

▲圖註: 現在許多產品包裝都采用了利於回收的材料和技術

旨在提高資源的回收利用率

(圖:威立雅)

得益於塑膠高度穩定的化學特性,即使是丟棄許久的塑膠制品,也具備 回收再利用價值 。在浙江安吉, 威立雅華菲及其子公司麗孚科技擁有中國大陸首個再生塑膠食品級認證 。在科學的處理下,白色汙染又能變回塑膠原料,回到供應鏈中,以減少汙染和碳足跡。

▲圖註:在這裏廢塑膠得以重生

(圖:威立雅)

地球上的能源和資源都是有限的。解決了 資源的迴圈問題 ,還有能源的短缺問題。石油、煤炭、乃至頁巖油等化石能源都已為人類所能用盡用。風能、太陽能等新興能源,又存在供應不穩定的問題,一時間無法成為主力能源。

其實,一種潛力無限的能源就在我們身邊—— 生物質能源

由於自然界客觀規律的限制,在農業生產中有相當大比例的部份並不能為人們所用,最典型的就是 稭稈 。以往人們會焚燒稭稈以灰肥田,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其實這些燒掉有機質部份,完全可以用作能源。

▲圖註:將要回收利用的生物質,堆成了小山

(圖:威立雅)

在四川宜賓,威立雅利用稭稈為主的各式農業廢棄物, 為一處產業園區的六家企業提供全年穩定高質的工業蒸汽,同時生產電力並入國家電網 。另一方面,當地農民也透過出售稭稈獲利不菲,還減少了潛在的空氣汙染。理念的轉變,促成了各方的共贏。

▲圖註:只要處理得當,農業廢物也能變廢為寶

(圖:威立雅)

在全球暖化形勢日益嚴峻的當下, 從「處理」到「利用」,從「廢物」到「能源」,代表著我們重新認識資源、環境和地球的不同視角 。

生態轉型,是威立雅近年來的重要目標,也是他們170年來的立世之本。作為世界資源最佳化管理的領軍者,威立雅不止處理汙染,還要營造一個潔凈、便利而可持續的地球環境。

就像威立雅這座百年老店一直在做的那樣—— 讓人類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

參考資料:

威立雅公司官網

BAKKER Karen, "The 3rd World Water Forum (Kyoto, Japan, March 16–23, 2003). p. 111-116. URL: https://www.cairn-int.info/journal-flux1-2003-2-page-111.htm

Jacquot A. La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aux 1852-1952: un siècle, des debuts á la renaissance [A business history of the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aux, 1852-1952: from its inception to its renaissance]. Entrep Hist. 2002;(30):32-44. French. PMID: 20690220.

Pezon C .How the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aux survived the end of concession contracts in France 100 years ago[J].Post-Print, 2010.

Pezon C .Why the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aux did not die with the 19 th century ?[C]International Water History Association.2007.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21). From Pollution to Solution. A global assessment of marine litter and plastic pollution.

李青綿,周延鎖,周一帆.構建"藍色迴圈" 海洋垃圾數碼化治理的新模式[J].經貿實踐, 2022(11):43-45.

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表彰戰勝塑膠汙染的創新解決方案 | | 1聯合國新聞 (un.org):https://news.un.org/zh/story/2023/10/1123457

鄭成美,毛利霞.1858年泰晤士河"大惡臭"及其治理探析[J].鄱陽湖學刊, 2019(2):11.DOI:CNKI:SUN:PYHX.0.2019-02-004.

- 推廣 -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