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原配生的張學銘,為何被張作霖厭惡?原因令人窒息

2024-02-01歷史

張作霖,被譽為「東北之王」,與兒子張學良並稱為東北地區「老帥」和「少帥」。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後,張作霖投身綠林,壯大自己的力量,一度統領東北地區,成為北洋軍閥的領導者之一。

遺憾的是,在與日軍的戰鬥中,他遭遇日軍的埋伏,不幸遇難。然而,老帥的離世並沒有使東北軍陷入混亂,因為張作霖生前就對張學良寄予厚望,他的接班過程十分順利。

有人曾誤以為張作霖只有一個兒子,實際上他共有八個兒子,其中張學良是原配趙氏所生的,還有一對同胞弟妹張學銘和張首芳。

張學良與張學銘雖是同母異父,但年齡相差七歲,張作霖對待兩人的態度卻大相徑庭,究竟什麽原因讓張作霖厭惡張學銘呢?

張作霖是一位迷信的人,對任何事情都講究因果輪回。他給長子張學良起名叫「小六子」,因為「六」的諧音是「留」,寓意著希望張家可以人丁興旺。

不過,張學良出生時,張作霖經常出門打仗,對家庭的關心較少。然而,等到次子張學銘出生時,張作霖的事業已經穩定下來,本以為他可以更多地關心家庭和孩子。

雖然事情並未按照預料發展,反而因為張學銘出生時發生的神秘事件,迷信的張作霖無法接受這個說法,對張學銘態度冷淡。

具體情況是,張家門衛在門口守夜時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喇嘛硬闖張家,他追趕喇嘛的過程中,遇到了匆忙去趙氏屋子的張作霖。

張作霖立刻制止了門衛,並聽他講述了夢中之事。隨後,張作霖表情驟變,神色緊張。

張作霖在投身綠林時期,無意間殺了一個年輕的佛教徒喇嘛,張作霖對此並無太大在意。然而當門衛提起此事時,張作霖開始懷疑這個喇嘛是否是轉世復仇到張家的張學銘。

張作霖多年以來對此耿耿於懷,把疑惑都轉移到了張學銘身上。從張學銘出生開始,張作霖就對他心存芥蒂,並且對張學銘一直保持著警惕。

張作霖的原配趙氏因與小妾不合,為避免爭執,她帶著張學銘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雖然她從未住在奉天帥府中,但有一次,她帶著兩歲的張學銘回來看望張作霖。

然而,就在家人團聚的晚上,張作霖卻因為張學銘半夜餓了哭鬧而感到不悅。盡管這是嬰兒的正常行為,但張作霖卻因此對張學銘進行了教育。

盡管張學銘身處老家,和張作霖難得一見,但骨肉親情讓張作霖始終掛念著這個兒子。當日本人提出要將張作霖的次子張學銘作為人質時,張作霖為了東北的穩定,被迫與日本人合作。

日本人深知其狡猾,為防止張作霖背後搞鬼,要求將張學銘送到日本讀書,實際是為了做人質。張作霖對次子並不在意,二話不說便同意了。

就這樣,張學銘在成年不久就被送到了日本。然而,張作霖對張學銘的不在乎,讓與日本人的關系顯得不穩定。再加上張作霖在東北的影響力,使得日本人設下陷阱,炸死了張作霖。

張學銘曾作為人質回國,後加入東北軍,致力於鞏固張家在東北的勢力。國內局勢動蕩,張學良看清形勢後,決定將東北易幟,支持蔣介石完成全國表面上的統一,並協助其掃除反對勢力。

蔣介石對張學良極為看重,將中國北方大部份交給他管轄。張學良風光無限,也給予了弟弟諸多榮譽,包括任命他為天津市公安局長,後升任為市長。

然而,張學銘對大哥與蔣介石的聯系持有異議,認為這有悖於他們的愛國教育。其實,張學良並非全心全意支持蔣介石,只是因為一筆交易。

然而,張學銘卻誤解了這一情況。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地區逐漸失去了張學銘所管轄的範圍。當時身為天津市長的張學銘,以其堅定的民族氣節,成功阻止了日軍對天津的破壞,但因此與日本人結下梁子,最終失去了天津市長的職務。

後來,汪精衛等人建立了「汪偽政府」,試圖拉攏張學銘。然而,汪偽政府並未真心想要張學銘做出貢獻,只是因為他與張學良是兄弟。

盡管如此,張學銘也沒有對汪偽政府做出實質性的貢獻。因此,盡管曾被蔣介石視為「做過漢奸」的人,但在國民政府成立時,蔣介石仍試圖招攬他。

張學銘:一生致力於祖國事業,即使在蔣介石敗退台灣後,他仍然選擇留在大陸。他在新中國成立後受到重用,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他臨終前表示,自己一直受益於家庭關系,但作為一名為人民服務的公仆,他願意全心全意為人民奉獻。他於1983年因病去世,將骨灰留在大陸,表明他將繼續為大陸做出貢獻。

結語:雖然張作霖或許對張學銘有些偏愛,但值得慶幸的是,張學銘並未因父親的偏袒而誤入歧途。

這說明張學銘秉持著堅定的道德和良知,能夠獨立思考並做出明智的決定,選擇了為國家的繁榮而竭盡全力,實作自我價值。

他的這種堅定和正直的特質使他在國家建設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同時也是他個人成長與成功的重要因素。

張學銘的經歷向我們傳達了一個深刻的理念:無論在何種境遇下,我們都應堅守信念和道德規範,做出理智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