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外東北的耕地,能養活1.5億人?難怪沙俄非要得到黑龍江流域

2024-03-03歷史

從16世紀開始,沙俄就已經嘗試著翻越烏拉爾山脈,進入西伯利亞腹地。這地方天寒地凍,地廣人稀,壓根就不適合人居住。

沙俄的士兵來到這裏,估計也不知道罵了多少句他們的國粹,好不容易碰上一個西伯利亞汗國,結果人口才20萬左右,手裏的牛羊牧場也不算多,打下這裏,根本無法滿足他們對東方的野心。

為此沙俄不斷向東試探,一批又一批的探險隊派遣到了東方,17世紀中葉,他們來到了貝加爾地區,於1661年在這裏興建了伊爾庫茨克城。雖說這裏也很冷,但好歹有牧場,有龐大的淡水資源。最關鍵的是,伊爾庫茨克以南,就是地域寬廣的蒙古草原。

他們以貝加爾地區為基地,一面向南不斷蠶食蒙古草原,一面向東進入黑龍江流域。1649年,哈巴羅夫帶著一支小分隊來到黑龍江流域,於1650年占領雅各薩,將周圍的原住民村莊洗劫一空,留下了羅剎(食人魔)的惡名。

1685年前後,沙俄與清軍正面交鋒,打了一場雅各薩之戰,從而確定了雙方在東部的邊界線。1689年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規定了外興安嶺作為雙方在東部的邊境線,這事兒才告一段落。

但問題是,偌大的西伯利亞,壓根就沒多少適合耕種的地區,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糧食基地,那西伯利亞根本無法盤活。

恰克圖貿易點、俄美公司也無法真正盤活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這地方,如果不是近現代發現了大量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估計誰也不會要這塊地盤。因為這裏天寒地凍,根本不適合人居住,花那麽大代價派人鎮守,完全劃不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全球占地面積第二大的黃種人國家,就是目前位於西伯利亞地區的薩哈共和國(其實是俄國的省級單位)。這個國家擁有308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面積,可當地只住著97萬人。

沙俄是一個嚴重缺少出海口的國家,為此他們幾百年來一直致力於尋找出海口。因此這才翻越烏拉爾山脈,不斷向東擴張,一直擴張到了亞洲最東部。不知不覺中,他們便占據了廣袤了西伯利亞。

這麽大的西伯利亞,在當時幾乎沒有產出,而且還得花費很大代價去鎮守,那麽沙俄是怎麽維持這塊地盤的運轉的呢?

第一,恰克圖貿易

1728年,沙俄和清朝簽訂了【恰克圖條約】,規定了雙方在中部的邊界線。整個外蒙包括唐努烏梁海在內,都劃入了清朝的勢力範圍。

與此同時,清朝開放恰克圖貿易點,成為了沙俄和清朝為數不多的邊境貿易點。正是這個貿易點,一度盤活了西伯利亞。

沙俄透過這個貿易點,將清朝大量的絲綢、茶葉、瓷器等高利潤產品,運送到了歐洲,以此賺取大量差價。 在恰克圖貿易中,逐漸盤活了西伯利亞商路,這有利於沙俄鞏固自身在西伯利亞的統治。這是其他歐洲列強在那個時代羨慕不來的。

第二,俄美公司

沙俄在1799年真正意義上占據了阿拉斯加,這裏的皮毛生意也逐漸火熱起來。 1821年,沙皇和一幫沙俄貴族們眼紅了,於是設立了俄美公司壟斷了阿拉斯加的皮毛生意。

這麽一來俄美公司也能利用上西伯利亞這條線,一路向亞洲、歐洲各地販賣皮毛。尤其是將皮毛賣到清朝,掙了大把白銀。

第三,西伯利亞大鐵路

俄美公司到了19世紀中葉,其實也很難運轉下去了,沙俄的貴族拿走了大多數利潤,公司運轉資金不足,瀕臨崩潰。沙俄就是依靠這家公司對阿拉斯加進行有效管理的。這家公司倒閉,也意味著沙俄失去了管理阿拉斯加的能力。

再加上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戰敗,他們索性把阿拉斯加給賣了。此後沙俄又奪取了外東北、中亞的大片地盤。為了盤活這些亞洲地盤,沙俄開始規劃修建一條貫穿歐亞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有了這條鐵路,沙俄在歐洲的核心部份,就能夠在最短時間裏,掌控亞洲部份的事情。可以說這是沙俄下的一盤百年大棋。

黑龍江流域的糧食基地,是沙俄盤活西伯利亞的關鍵

1858年到1860年,對沙俄掌控西伯利亞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幾年,沙俄終於完成了祖輩們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那就是奪取了黑龍江流域的大片地盤。

外東北這100多萬平方公裏,在很多人眼裏,似乎也是荒涼的不毛之地,而且天寒地凍,不適合人居住。其實這種刻板的印象大錯特錯。

相對於西伯利亞來說,外東北的地盤可就太香了。

  • 首先,這裏的平均氣溫,比西伯利亞要暖和得多。 鄂霍茨克海岸每年能上凍8個多月,但是外東北的海參崴,每年只上凍4個月。

  • 其次,這裏的糧食產量驚人。 江東六十四屯、海蘭泡、興凱湖以東以南片區,擁有大量可耕種的土地,而且部份地區的產量比黑龍江南邊還要高。有了這些糧食,沙俄足以盤活整個西伯利亞,他們再也不需要從歐洲運糧食過來了。

  • 再者,外東北地理位置優越,向東可以直接入海 。向南則可以進軍東北、高麗半島等,戰略意義非凡。

  • 總之沙俄有了外東北,那就真心是吃喝不愁了。 據粗略統計,外東北地區的糧食潛力產量在每年6000萬噸左右,開發充分可以養活1.5億人。順便提一嘴,中國東北三省的糧食產量,合計每年1.4億噸左右,其中黑龍江一省便達到了每年7500萬噸左右,為中國做出了傑出貢獻,歡迎大家多去東北走走,盤活當地經濟。

    目前俄國總人口1.46億,其中1.1億多都定居在歐洲部份,而亞洲部份雖然占了俄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但卻只有3000多萬人。外東北的糧食,足以養活包括西伯利亞在內的整個俄國亞洲部份的總人口。開發好了,整個俄國的人都可以養活。

    昔日撐門面的廣袤土地,成了拯救俄國的關鍵

    為了凸顯自己是一個龐大的帝國,沙俄一度撿了一大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地盤,以此充當門面。

    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沙俄都沒法好好利用西伯利亞這塊寶地。這地方要麽只能作為沙俄的戰略縱深,要麽只能作為沙俄的貿易通道,想要在這裏發展出幾個類似莫斯科這樣的大城市,基本是沒可能的。

    可偏偏是這種執念,在日後徹底拯救了俄國。

    西伯利亞地區的礦產資源豐富,石油、煤炭、天然氣,數不勝數。這導致後世的俄國,直接成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資源大國。

    話又說回來,潑天的富貴可不是憑空得來的。和沙俄比起來,當年清朝更接近西伯利亞,更有資格將其占據,畢竟清朝是個亞洲國家,而沙俄是個地地道道的歐洲國家。

    但是【尼布楚條約】以及【恰克圖條約】,徹底將西伯利亞的控制權,拱手交給了沙俄這個歐洲國家。這潑天的富貴,就這麽從中華子孫手裏溜走了。

    不過沙俄倒也沒有遵守條約的習慣,隨後他們撕毀了條約,占據了外東北,得到了糧食基地和海軍港口。又迫使外蒙出來單幹,徹底解決了西伯利亞的安全問題。

    西伯利亞在沙俄手裏,已經不單純是地盤那麽簡單了,這裏已經成了他們向外擴張的一個媒介。

    到了蘇聯時期,西伯利亞爆發了自身的潛力,各種資源應有盡有,使得蘇聯依靠販賣資源就走上了富強之路。現代俄國也得益於西伯利亞的資源產出,才能夠位列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可以說,昔日沙俄對西伯利亞的執著,徹底改變了俄國日後的命運。而外東北,則是決定西伯利亞能否長久掌握在俄國手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