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2年聶鳳智在南京夫子廟散步,見到一行人很面熟,當即大喊站住

2023-12-29歷史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建國後一切工作都穩定下來,聶鳳智正在南京夫子廟前散步放松,突然一行人從他眼前路過,他定睛一看竟是自己的老上司許世友,眼看著他從身邊走過。

聶鳳智趕忙對著他大喊一聲站住,看著昔日英勇的上司許世友,他有些哽咽的想和這位過去的上司好好談一談。

聶鳳智為什麽要攔下許世友,他二人在戰爭年代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聶鳳智攔下了對面的人,但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句:「首長,您現在過的還好嗎?」

聶鳳智是許世友手下最偏愛的一員虎將,他看著文文弱弱實則膽大心細,這兩個矛盾的氣質在這位猛將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聶鳳智原名聶敏,1928年,加入中國共青團。次年1月加入共產黨第11軍31師。

1930年,18歲的聶鳳智成為31師的一名連勤務員,當時許世友在紅軍31師當連長,這時他們現在還相互不認識,不知道未來他們二人會成為生死之交。

接下來的6年,他先後參加了楊家梁、孝感花園、出擊平漢鐵路等戰役,積累了許多戰鬥經驗。

1936年,聶鳳智所在的隊伍進行整編,就在這個關口,他思前想後,決定放棄參加戰鬥先去紅大學習。

但兩次報告都被打回來。兩次的挫敗沒有讓他放棄,為了上學,他打算直接辭去團長職務。

劉伯承知道後哭笑不得,又為他想上學的精神感動,便批給他8元的路費送他上學。沒想到他在學校一待便是5年。

西安事變發生後,他正在紅大學習,他已經深刻認識到,紅軍最大問題便是缺少有真才實學的將領,這樣在面對經過敵人培訓的高級軍官時,一定是要吃大虧的。

於是他再次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沒有返回部隊繼續打仗,而是選擇去了抗大的第一分校膠東支校當校長,想為共產黨培養出更多有學識的軍官。

1941年,日軍山東管區第12軍司令為了「強化治安」,開始對膠東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春季大掃蕩」、「冬季拉網大掃蕩」。

聶鳳智帶著膠東分校,按照黨中央的部署,掩護當地的黨政機關和群眾突破敵人的包圍圈。在他的指揮下,膠東分校的突圍行動圓滿成功,幾乎零傷亡。

許世友就著這個契機,將他調到了十三團任團長,調他去之前,還送了他一句話「強將帶精兵」。

十三團自命老虎團,突然調過來一個「教書匠」管這群刺頭,戰士們對他很是不服氣,聶鳳智沒說話,打算用行動證明自己。

當時的膠東日軍和偽軍到處橫行作亂,為了分割和擾亂抗日部隊的根據地,每到一個地方他們就會建立一個據點,作為自己的老巢。

在這裏也毫不例外,1942年,兩萬多名日軍在膠東大掃蕩了兩回之後,便在當地建立起了一座「魯中第一堡」的大堡壘。

這個堡壘名不虛傳,從上到下一共三層射孔,掩護用的底部就厚達3寸。既可以向四面八方掃射,又可以從頂部投擲炸彈,步槍和機關槍都可以掃射,裏面駐紮了一個加強連的日軍。

它駐紮在青煙公路上,已經成為當地八路軍最大的眼中釘肉中刺。就在這時,聶鳳智下令要將這個堡壘給炸掉,這一命令一下就驚呆了戰士們。

要知道這可是魯東的第一大堡壘,裏面駐紮了一個加強連的鬼子,一般炸藥的威力是根本不可能炸掉這個大堡壘的。那這個「魯中第一堡壘」最後是怎樣解決的呢?

1692年的南京夫子廟,一行人不期而遇,聶鳳智定睛一看,大喊站住。

他想攔住的人是誰?

許世友將聶鳳智這個「教書匠」調到十三團,管一群刺兒頭,很多人對此都不理解。

有人甚至憂心忡忡地對他說,你把教書匠放到十三團,可別讓他被戰士們欺負了。許世友卻哈哈一笑,並不擔心。

聶鳳智擔任十三團團長後,不疾不徐,直到1942年那一仗。

當時,他叫來三營營長,開口便問:「敢不敢接下命令去炸了魯中第一堡?」三營營長一聽,楞住了,反問道:「咱們又沒有平射火炮,怎麽炸堡壘?」

聶鳳智盯著三營營長說:「沒有平射火炮,我們便用炸藥,這個魯中第一堡必須除掉,你能做到嗎?不行我就換別人。」

這話一出,三營營長立刻就答應了,絕不能讓這個「教書匠」小瞧自己老虎團的膽量。外部爆破這個大堡壘,還是我軍歷史上的第一次行動,聶鳳智要求三營要充分調查、細致研究。

5月24日,三營將500斤烈性炸藥運至堡壘附近,直接從外部爆破。聶鳳智率領眾戰士將日軍的這個加強連全部消滅。

這仗一打完,十三團便出了名。走在路上有人問起,是哪個部隊把鬼子最大的堡壘都給炸平了?十三團的戰友們便拍拍槍,咧著嘴說:「還能是誰啊,就我們十三團唄。」

魯中第一堡給炸掉後,把當地的日軍氣個半死,他們很快就想到了新的應對辦法,決定建立圍堡。

這個圍堡和十三團的淵源很深,之前十三團兩次攻打漢奸李得元的據點,最後全都落敗,當時那個據點就是建的圍堡。所以新圍堡一建立,就讓十三團全體戰士恨得牙癢癢。

之後聶鳳智率領十三團去攻打的漢奸王子紹的據點也是圍堡,攻打兩次全部都鎩羽而歸。至此十三團和圍堡便結上了仇,聶鳳智也吸取教訓,開始研究如何炸掉圍堡。

他親內建領團裏的戰鬥骨幹前去圍堡進行勘察,將堡壘的工事結構、地形特點、作戰特點摸了個一清二楚,回去後,又召集大家開會,集思廣益如何攻打圍堡。

他們先後把河源、河中、河尾等一連串圍堡全部炸掉,氣的日軍總將領將當初提議的幾個漢奸全部砍頭。

至此,所有的偽軍都不敢再和這位總將領出任何主意,生怕自己也被砍頭。導致日軍在膠東地區的控制能力大幅下降。

1948年秋天,國民黨退守濟南,毛主席下令要許世友在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內拿下濟南。

許世友接到命令,便召開軍事會議,聶鳳智一聽兩到三個月拿下濟南便搖頭。直接對著許世友說:依我看只需要15到20天的時間就夠了。

此言一出,周圍人都非常驚訝,聶鳳智逐條分析半個月拿下濟南的可能性。許世友采取他的意見之後,並沒有讓他打主力,反而給了他一條助線。

聶鳳智回去後一番謀算,便對著自己手下的戰士說,許世友首長讓他們打主線。大家要好好表現,不能辜負首長的期望。

誓師大會上,許世友和其他部隊的人聽著老虎團一口一個主攻,都搞不清楚是什麽狀況。只得把聶鳳智叫來問情況。

聶鳳智摸摸頭笑著說「首長,我們又不要兵又不要槍,我們就是給自己加加油,讓戰士們更有沖勁。而且到時候,我們全力進攻敵人都分不清哪個是主力,正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話讓許世友也是哭笑不得,便默許了他自己把自己當主力的安排。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9月24日濟南戰爭結束。這一時間比聶鳳智預計的時間還短了一半。

1949年下旬,國民黨逃到上海,眼見勝利已經沒有指望,劉昌義打電話試探聶鳳智。

聶鳳智張口便說:

「劉軍長現在擺在你眼前的一共兩條路,一條就是放下武器,這樣的你的老婆孩子和部下都能活,這也是陳毅將軍讓我告訴你的原話。另一條路便是我們都心知肚明的死路。」

劉昌義一聽便猶豫起來,問他索要陳毅將軍的書信。聶鳳智當即便偽造一封書信,蓋了一個假章給劉昌義看。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勝利。

許世友的欣賞和信任,成就了一個不拘小格的巫師。那麽建國後,二人又有著怎樣的交往呢?

聶鳳智和許世友在戰爭年代便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何和平年代後兩人都在南京,卻很少相見,聶鳳智又是為何走上了與許世友不同的道路?

1913年9月,聶鳳智出生在湖北聶家村。因為自己早年喪父,便一直跟著自己的叔父長大,二人相依為命。舊社會的殘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後毅然決然投身革命。

1929年,16歲的他看到家鄉的黃麻起義軍改編為紅軍後,便立刻報名想要參軍。當時招兵的戰士看著他年齡也小,個頭也不高,身體也不強壯便不肯收他。

聶鳳智也不強求,但他當即拜別自己的叔父,一路粘著紅軍,主動為他們勘探敵情,站崗放哨,沿途帶路。

他的機靈和主動,最終打動了連長,將他收編到紅軍隊伍裏,自此聶鳳智正式成為一名工農紅軍。

後來幾次和日軍的交手,被國民黨五次圍剿的經歷讓他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日軍在戰鬥時除了裝備精良外,便是依靠他們的各種戰術來應對戰爭。

在這之前,我們在打仗時常常會陷入被動,只能是敵軍出現一個戰術,我們再想辦法破解。而毛主席五次反圍剿的勝利更是讓他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抗大幾年的學習時光裏,聶鳳智的軍事知識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毛主席的【軍事辯證法】、【遊擊戰術】的課程更是讓他受益匪淺。

1931年,王明將毛主席等正確思想倡導者排擠出領導來集團,意圖透過媚蘇親蘇的政策來指導中央的革命路線。

張國燾便是其中的主要支持者,然而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在王明的領導下,中央連續打了好幾次敗仗,證明了王明的左傾錯誤,將毛主席等人重新接納回中央。

1937年,聶鳳智正在抗大學習,沒過多久便迎來了中央的一個任務。要在抗大展開對錯誤思想的反思和批評。

當時,聶鳳智對於之前的錯誤思想指導,導致紅軍接連吃敗仗的結果十分不滿,於是寫下批評文章。

然而,未來的好上司當時卻犯了糊塗,被張國燾忽悠著,準備跟著走。而且許世友性格太耿直,一言不合就和人吵了起來。

許世友沒有想通的時候,聶鳳智幾次找他談話,給他送些吃喝,開解他苦悶的心情,這便是聶鳳智能做的鐵漢柔情。

好在毛主席最終用自己的膽識和胸襟,徹底征服了許世友,從此他鐵了心的跟著毛主席,用自己的能力回報毛主席的賞識和信任。

後來,許世友才敢放心把十三團交給聶鳳智,因為他深深地知道自己這位好友的實力。

而聶鳳智也的確是帶著十三團猛打勝仗,當時,百姓們為了感謝十三團,經常自發性地給他們送吃送喝。戰士們一說到這點就非常驕傲。

然而勝仗打多了,戰士們也飄了。每次一提到苦練三大技術,十三團的戰士們都說:「我們不用練習三大技術也能打勝仗。」

聶鳳智想扭轉十三團的思想,正好這時接到調令要將自己調到別的地方任職,便給十三團的眾戰士們開會。

會上他提到了十三團們的英勇戰績,又將十三團心安理得地接受老鄉殺豬宰羊的宴請這事兒,和眾戰士們娓娓道來,讓眾戰士們都臉紅得低下頭。

響鼓不用重錘,十三團的戰士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更加沈下心來練習,爭取奪得更大的勝利。

而兩個各自在指揮上都有所成就的將領,內心都有一些惺惺相惜。更何況當時,許世友是司令,聶鳳智又成了他的部下,繼續延續二人的緣分。

因此在1962年的廟會上,聶鳳智才大聲和許世友打招呼。回想起過往的歲月,大家相視一笑。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