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建國後衛立煌遲遲沒回大陸,周總理問「是否有顧慮」,衛立煌:有

2024-02-05歷史

避居香港後,衛立煌的態度,誰都看不明白。

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盛情相邀,他說 「腳痛,行動不便,暫時不能成行」。

台灣方面派來的說客,衛立煌說「我是一個中國人,將來一定要回新中國」。

哪方面的勸說都油鹽不進,從衛立煌妻子處打聽到些許訊息的周總理,立即修書一封,到了1955年初,衛立煌就主動找到中共駐香港有關部門,說「我要回大陸」。

衛立煌的顧慮到底是什麽?周總理和衛立煌的妻子,又是如何產生聯系的?

門外豎起的眼睛和耳朵

要想弄清楚周總理和衛立煌妻子的關系,就要先搞明白,明明是蔣介石眼前的人,衛立煌怎麽和周總理產生了聯系?

一定程度上來說, 衛立煌的投誠,是蔣介石「逼」的。

蔣介石多疑,且睚眥必報,前一秒是肱骨,下一秒可能就成了仇人,用人方面,也是堅守 「黃浙陸一」 的標準。

早年開始就追隨孫中山的衛立煌算得上根正苗紅,三解南京之圍,頗得蔣介石信任,成為了五虎上將之一。

可福建事變平息之後,衛立煌和蔣介石竟產生了嫌隙,事情出在到了福州之後,為了放松一下,衛立煌就約了幾位好友打麻將,一夜未睡,第二天蔣介石一通電報卻是讓他從頭頂震驚到了腳底板。

「昨晚勝負如何?」

明眼人都知道,蔣介石戲謔的,是衛立煌打麻將的戰績,恐怖之處就在,老蔣人並不在重慶,他是怎麽知道這件事情的?

衛立煌立馬意識到自己身邊安插著的有蔣介石的人,剛安了蔣介石之心的功勞一點不敢再提,立馬懸著腦袋去請罪。

這一套,對老蔣自然是受用的,他說自己並沒有責備的意思,只是隨口問了一句,可衛立煌不敢應聲,麻將不敢再碰,日常的一舉一動也會老老實實的上報給蔣介石。

可人,精神怎能一直緊繃著,自己效力於老蔣卻連一點自由都沒有,衛立煌的心中說沒有憤怒是不可能的。

這時候,憤怒還是淡淡的, 到了1948年的沈陽戰場,衛立煌才徹底意識到,自己對於蔣介石什麽都不是。

1948年10月31日,沈陽「失守」。

衛立煌是在10月30日因著夫人韓權華的周轉,才乘坐專機離開了沈陽城,經葫蘆島回了北京。

人是安全的,卻註定是暫時的,在2月視察錦州戰場的時候,衛立煌已經意識到,自己這一行,是替陳誠背東北之鍋,因為東北的局勢已經不可挽回,他早就料想到蔣介石會將遼沈戰役的失敗,全扣在自己一個人的頭上。

果不其然,廣州方面很快將衛立煌和妻子韓權華押回了南京,軟禁直到 李宗仁「取締」蔣介石 才結束。

自由有了,國民黨大部的權利還在蔣介石的手中,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斟酌後果斷奔赴的香港

兵法有言,三十六計,走為上。

1949年的大年初一,衛立煌裝出一副兜風的模樣,其駛私家車的目的地直接到了上海。

南京到了上海之後,一位好友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剃須刀,蓄了多年的胡子直接被刮幹凈,整個人就跟之前不一樣了。

衛立煌用七天的時間辦理好了一切手續,十幾天後,妻子韓權華也來了,一家幾口在香港實作了大團圓。

香港地界在1949年的時候尚算敏感,衛立煌給自己找了個好地方,這般情況下周總理還能獲知為衛立煌的訊息, 功勞就在鄧穎超,也在韓德莊。

因為這韓德莊,正是韓權華的侄女,與大陸可以不聯系,韓權華與自己這侄女可是一直有往來的,周總理就是利用這般的纏擾,獲知了衛立煌遲遲不回國的顧慮。

較於蔣介石對衛立煌的半信半疑, 組織對衛立煌始終是不拋棄不放棄的 ,要不然,組織也不會在1949年的5月將汪德昭派往香港。

這汪德昭是衛立煌的親人,也是韓權華大姐家的女婿,1947年衛立煌在歐洲考察的時候,就是汪德昭擔任的轉譯。

遠赴重洋之行,衛立煌透露了自己追求光明的反蔣思想,也很快得到了中共歡迎的指示。

有著這層關系,汪德昭很快成為衛立煌與香港黨組織之間聯系的橋梁。

很快,一件大事在1949年的10月1日發生。

屬於新中國的開國大典在北京舉行了,香港各大頭條報紙刊登了這件事情,覺察到大陸已經不再有蔣介石胡作非為的天地,衛立煌立即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

「毛先生英明領導,人民革命才能取得輝煌勝利」。

普天同慶時期送上這樣的賀禮,朱毛周的回應也很給面子。

「歡迎衛先生隨時歸來」。

衛立煌對革命肯定是有著一份向往的,1938年存取延安的時候,衛立煌就稱贊革命區為「全國模範」,認為朝氣蓬勃的共產黨,有可能會成為主宰中國的政治力量。

考慮到日漸雕零的蔣介石,衛立煌提出想要秘密加入中共,後來雖因蔣介石的秘密監視未能得償所願,可為了給共產黨留下一個好印象,抗日戰場上的衛立煌,還是十足十的努力,頂住老蔣的壓力,為八路軍提供武器和彈藥。

解放東北的戰場,自知已經回天乏術,面對老蔣垂死掙紮的命令,衛立煌置若罔聞,遼沈戰役的勝利結束因而被推進。

意識到 「蔣家王朝」已是窮途末路 之後,衛立煌已經做下心向光明的義舉,毛主席既然已經發出了歡迎的邀約,給了回國的台階,明明有此想法的衛立煌,為何遲遲沒有動靜?

因為韓權華侄女這條線,周總理很快獲知了衛立煌躊躇的原因。

「我衛立煌是共產黨公布的43名戰犯之一,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真的能夠對我既往不咎麽?」

得不到肯定的答案,即便在香港雕零淒慘,也好過回大陸去蹲監獄,但兩封信很快送到香港。

肯定答案後的義無反顧

「在太原晤過面的那位朋友,請姑父和姑母回來」。

這封信,是韓權華侄女寫的,太原會晤者,說的就是周總理,兩人曾在抗戰之初的太原徹夜長談。

第二封信,出處在韓權華的六姐,她與鄧穎超也是舊相識。

懸著的心終於徹底放下,這才有了衛立煌在1955年初的主動出擊,回國之行,在3月14日正式啟航,出發點,在香港九龍,第一站的目的地,在澳門。

一條經過改裝的不起眼小船在深夜的港口悄悄啟航,這位曾經 率領中國遠征軍收復失地 的將軍,在時隔多年之後,又一次做出了轟動的事跡。

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心牽掛在這張漂洋過海的船只之上,到廣州,已經是3月15日,抵達北京,已經是4月6日。

周總理和朱德親自前往車站迎接衛立煌,歡迎的晚宴,是周總理夫婦準備的,因為公務繁忙,毛主席直到25日才見到了這位漂洋過海的將軍。

北京的多位領導都設宴款待了衛立煌,擔憂的事情,更是在後續的安排中,化為了飄渺的人煙。

衛立煌沒有得到苛責,相反,他還先後被推為全國人大代表和中央常委,後來還接替龍雲擔任了國防委員會的副主席。

戰場上博鬥出名氣的將軍意識到了知識包裹的重要性,在1957年進入了中央社會主義學院。

周總理誇他後來居上,學習學的很好,衛立煌就更想將事情做好,一邊學習,一邊實踐,視察了很多地方。

最重要的待遇,組織也安排的很好, 行政級別4級,每月薪金500元 ,配備有司機、廚師、警衛和服務員。

能夠這樣做,是因為衛立煌革命的初心是好的,他不是一開始就選擇了陰暗無比的蔣介石,而是效忠的孫中山先生辭世之後,才跟了蔣介石,但在後續的抗日戰爭時期,積極配合,做了不少有利於人民的事情。

接見衛立煌的時候,毛主席不無感慨的說出一句 「時間過得真快啊,想不到我們又走到一起來了。人間正道是滄桑」。

共產黨不像蔣介石愛做一棍子打死的事情,功是功,過是過,衛立煌呼籲和平,希望祖國統一,那大陸,自然就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可惜,在1958年「五一」關禮的時候,站在天安門的城樓上,衛立煌忽然感覺身體不適,回家之後,食難咽,寢難安,病癥一直沒好,到1960年的1月,就因病離開了。

人生匆匆,逝去之時,什麽也帶不走,軀體化為骨灰,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這對衛立煌來說,已經是最為光榮圓滿的歸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