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他跟隨朱元璋征戰,立下赫赫戰功,1370年,他結束了他的一生

2024-05-16歷史

1370年八月,康茂才死於陜州。

康茂才,字壽卿,蘄州人。他熟讀經史,並且對於他的母親非常孝順。元末,天下動亂,人心惶惶。康茂才立下了不少功勞,被任命為宣慰司都元帥。

這僅僅是康茂才一生的開始。他不知道有朝一日,他會遇到朱元璋,並且在投降朱元璋後,轉而跟隨朱元璋征戰,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歷史的發展,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1355年六月,朱元璋率師渡江,將士們的家屬留在和州。鎮守采石,扼守長江,試圖阻止朱元璋的人,是康茂才。兩軍交鋒,戰況激烈。朱元璋數次調兵攻打,效果都不是特別好。康茂才率領他的士兵,防守頑強,守住了朱元璋部下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朱元璋手下的大將常遇春,他有勇有謀,看到這種情況後,常遇春伏擊了康茂才的精銳士兵。康茂才不甘心,又復立寨,以對抗朱元璋的隊伍。

渡江,攻取集慶,是朱元璋的重要一步。在朱元璋的規劃裏,攻下集慶,才能以集慶為據點,然後徐徐圖之,而且攻下集慶,方便了糧食的獲取。

攻下集慶後,康茂才率師投降。

從朱元璋的征戰過程中就能看出來,朱元璋不是一個頭腦簡單的武夫。康茂才投降後說了句,前日之戰各為其主,今日至此死生惟命。

面對康茂才的投降,朱元璋起了愛才之心,他讓康茂才仍然統領舊部,跟隨征戰。很難說,這時的朱元璋,是否就真得相信康茂才,但是朱元璋還是放權給了康茂才。

後來康茂才被授予秦淮翼水軍元帥,鎮守龍灣。這一年,是1357年。此時的朱元璋和康茂才都想不到,在以後和陳友諒的對抗中,康茂才會成為一名奇兵。

陳友諒本是漁家子弟,後來投靠了徐壽輝,勢力逐漸壯大,後來陳友諒殺了徐壽輝,成為了隊伍的首領。

陳友諒攻下太平後,派人給張士誠送信,希望能和張士誠合作,一起對付朱元璋。

朱元璋面臨著被陳友諒和張士誠合擊的可能,一旦陳友諒和張士誠合作,那朱元璋的隊伍,就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面對著這種情況,朱元璋有他的解決方式。朱元璋把康茂才叫來。

他對康茂才說:「我有一事情命令你做,你能做成嗎?」

康茂才回答::「惟所命。」

朱元璋說出了他的計策。

朱元璋對於康茂才說:「陳友諒準備來攻打我們了,我想讓他快速來,非你不可。因為你和陳友諒有舊交,你假裝背叛我,並且給陳友諒寫信,告訴他,你可以當內應,他必定會來的。」

康茂才說了句,他家有老閽者,嘗事陳友諒,只要派這人去送信,必定能讓陳友諒來。

面對朱元璋的計策,李善長不太理解,他說出了他的疑問。

既然擔心陳友諒快來攻打了,為什麽反而要用計策,誘導讓陳友諒更快來攻打呢?

朱元璋和李善長說了原因。如果此時不誘導陳友諒來進攻,一旦他日陳友諒和張士誠合作,我們用什麽去對抗他們的聯軍?所以要先擊敗陳友諒的隊伍,一旦陳友諒失敗,那張士誠也就膽怯了。

朱元璋的計策,屬於富貴險中求了。既然陳友諒已經在想著怎麽攻打了,那就再助推他,讓他趕緊出擊。但是這計策的危險之處是,一旦朱元璋的隊伍失敗,那後果不堪設想。

朱元璋這是對自己的隊伍,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尤其是他的隊伍裏,還有康茂才這個奇兵。

計策就這麽定下來了。

老閽者拿著書信見到了陳友諒。

陳友諒很奇怪,就問這人:「你為什麽來?」

此人回答:「康相公派我來的。」

這話裏的康相公,就是康茂才。

陳友諒聽說了這話後,還是不理解,為什麽這時候康茂才會和他聯系。因為他也知道,康茂才是朱元璋的手下。

於是他就問:「康公說了什麽?」

此人把書信拿出來,給了陳友諒。

陳友諒看了書信後,非常高興。他沒想到,其實這是朱元璋和康茂才的計策,他以為康茂才是真背叛了朱元璋。

陳友諒的上位之路,就是不擇手段,他先是殺掉了倪文俊,收編了倪文俊的勢力,他才得以發展壯大他自己的勢力,到了後來,他不甘心在徐壽輝之下,殺了徐壽輝。

所以,在陳友諒看來,康茂才背叛朱元璋,那也是正常的。再加上和康茂才的舊交,所以他更沒有意識到,其實這是誘導他進入圈套。

陳友諒問老閽者,康茂才現在在哪?

老閽者回答,見守江東橋。

陳友諒還問了下,江東橋是什麽橋?

老閽者說:「木橋。」

陳友諒又和老閽者說:「你回去告訴康茂才,我將去,到了就喊老康為訊號。」

老閽者回來後,把這些事情都說了出來,朱元璋喜出望外,當陳友諒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就已經落入了朱元璋的圈套。

朱元璋命令李善長安排人,撤掉江東橋,換成了鐵石橋,通宵幹活,把橋改造完成。

這邊朱元璋嚴陣以待,就等著陳友諒來了。

陳友諒果然信了康茂才的話,他帶著水師,前往江東橋,但是當陳友諒見到江東橋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哪是什麽木橋,分明就是鐵石橋。

陳友諒不甘心,又連喊老康。但是沒有人應答,他才意識到,他上當了。

於是,陳友諒率水師前往龍灣,慘烈的龍灣之戰,陳友諒戰敗而逃。

在此後的一系列征戰中,無論是對陳友諒的征戰,還是朱元璋率領隊伍征討張士誠,康茂才立下了很多軍功,

在大明王朝建立後,康茂才仍然在征戰的路上,而且康茂才這人,不僅軍事才能一流,他還非常善於安撫百姓,百姓還曾經給他立石歌頌他的功德。

1370年,康茂才復從大將軍征定西,取興元,死於還軍途中。後來康茂才被追封為蘄國公,謚號武康。

他的兒子康鐸,十歲的時候,就陪著皇太子朱標讀書,後來因為康茂才曾經立下的功勞,康鐸被封為蘄春侯。他曾經跟隨著徐達北征,也曾經跟隨著傅友德征雲南,後來死於軍中,年僅23歲。康鐸後來被追封為蘄國公,謚號忠湣。

史料參考:【明史】【明太祖實錄】

圖片來源於網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