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000年前的宋朝,沒電沒網絡,小孩都玩些什麽遊戲?

2023-12-29歷史

文|Alpha

編輯|Alpha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它的農業和冶鐵、紡織、造船和制瓷等手工業都超過了前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文化的進步。

城市商業的繁榮,促進了市民體育的蓬勃發展,推動了健身娛樂活動的開展。

那麽,當初宋朝物質文化極度發展,家庭生活豐裕的他們,孩子平時的玩樂到底有什麽,那些宋代古畫裏的奇怪遊戲,到底是真是假呢?

宋代兒童的休閑遊戲

兒童遊戲在這一時期也有所發展,唐人路德延在【小兒詩五十韻】中,記錄了騎竹馬、藏鉤、打秋千、放風箏、踢球和捉鳥等部份兒童遊戲。

如果說隋唐是中國市民體育的勃興時期,那麽,宋代則是市民體育的蓬勃發展時期。

一方面是由於在城市裏興起的市民階層對物質文化的需求不斷增油另一方面唐代安史之亂後,許多宮廷藝人淪為民間職業藝人以賣藝為生這樣。

便在兩宋的都城出現了專供市民娛樂的綜合性遊藝場所以前那種強烈對抗直接沖撞的球類比賽,不得不以遊戲和表演的方式來適應市民的需要。

而這種方式最易為少年兒童所接受、在故宮博物院的陶瓷館裏,陳列著一些宋代民窯燒制的陶莞枕。

每個陶枕上都繪著反映宋代民間生活的風俗畫,其中不少反映了少年兒童遊戲。

對抗性遊戲

功年出版的陳萬裏【陶枕】一書收集了這類風俗畫【宋人畫冊】和【百子嬉春圖】中也有類似的兒童遊戲這些遊戲內容有蛾鞠、擊球、板球、騎竹馬、鉤魚、嬉水和獅子舞等。

反映了宋代民間兒童遊戲的多樣性,現在分別介紹如下少女徽鞠圖宋代是中國古代風鞠的重要發展時期,其特點在於墩鞠被更為廣泛地作為社會文化娛樂活動。

自唐代將實心球改革為充氣球後,輕重軟硬適度而又富於彈性的充氣球,不僅在統治階級上層中開展。

而幾也是民間節日的文化娛樂活動之一婦女和兒童都參加了這一活動陸遊有「寒食梁州十萬家,秋千減鞠競豪華」的詩句。

【東京夢華錄】有「舉目則秋千巧笑,觸處則嫩鞠疏狂」的記述雖說古代墩鞠的比賽方法五花八門,而簡便易行的「一人場」則是宋代民間流行的主要形式,既可以一人單踢。

也可以幾人輪踢,以踢得花樣多者為勝宋代陶枕風俗畫中的「少女跳鞠圖」上,畫著一個少女,身體略弓,倒剪雙手,右腳將球挑起,是一幅神態自如。

動作瀟灑的繪畫它形象地再現了古代「一人場」踢球的真實情景·板球和擊球田唐代在宮廷和軍隊中盛行的馬球,經過幾百年的演變。

至宋代,由直接對抗轉化為間接對抗的形式,作為觀賞和娛樂。

從騎馬特仗打球入門,演變為不騎馬持仗打球入窩,從而創造出一種新的體育專案「步擊」,元代名為「捶丸」,類似現代的高爾夫球陳萬裏編的【陶枕】一書中的宋代陶枕板球圖。

其上有一個兒童手中拿著帶扇形的長棒正在打球,此種器械和‘步擊」中的撲棒球仗無異’故營博物院收藏的「蕉蔭擊球圖」。

描繪了在一個庭院的太湖石和蕉蔭下擊球。一個兒童頭上梳著兩個小辮采取蹲式擊球,另一個兒童穿袍帶帽站著打球,他們手中拿的是類似乒乓球拍式的短棒。

雖然這兩幅畫的球仗不同,但這些球類遊戲的創造都受到了「步擊」的很大影響。 騎竹馬是一項簡單易行的兒童遊戲。

它和在婦女兒童中流行的蕩秋千一樣古老這種遊戲是由於兒童羨慕成人騎馬而創造的以男孩玩的較多,且往往是集體玩耍。

據【後漢書·郭極傳分記載,郭極為並州牧,兒童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可知這種遊戲在東漢時已經流行唐人有「嫩「始至行都。

到西河美櫻,有竹乘為馬,新蒲折作鞭」的詩句。

騎竹馬是唐代眾多兒童遊戲中的一種,其遊戲方法分為兩種。

一種是用一根短竹竿放在胯下,一手拿身前部份,一手拿身後部份,兩腿作騎馬姿勢,一蹦一跳的向前奔跑。

另一種也是把竹竿放在臉蔔,一手握住竿的前端,使竿的後梢拖也,另一手作揚鞭勢,兩腿仍仿奔一馬雨進宋代陶枕風俗畫中的騎竹馬再現了這才種形式。

其矛祠點在於前部是刻木為馬,更加生動活撥滬嬉水和垂釣圖嬉水和垂釣活動在中國均有悠久歷史,而又以沐計憶開展的最為活躍。

關於水的遊戲

【東京夢華錄】卷七描繪的汁梁城金明池中的水上雜技十分引人入勝其中的水秋千是在大型畫船上設秋千架,蕩秋千者蕩到一定高度,縱身一跳翻筋鬥入水。

這是一種別開生面的跳水表演,南宋的錢唐弄潮更是水上活動的創舉,「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遊水技藝之高令人驚嘆。

在南方江河湖海一帶的漁民中善遊者極多,蘇軾在日喻一文中記「南方多設人,日與水居之,七歲而能涉,一於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

生活在水網地區的兒蠻,由於經常和水打交道,掌握了水性,學會了遊泳,是很自然的事。

宋代兒誼嬉水圖反映了這種事實宋代的釣魚活動十分活躍,不僅在當時的詩、文和繪畫中有所反映,而且也在常生活中的器物圖案中出現。

在河北邢台曹寅莊出土的釣魚紋陶枕就是一例,畫而上一兒童弓一身立於岸邊,手執長竿垂釣於水中。

三條栩栩如生的小魚正在水下爭吞約餌這個陶枕情趣生動,耐人尋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

獅子舞在漢代是由人戴著繪有獅子的而具而舞,常在喜慶節日中進行,含有祝福吉祥如意,興旺發達的意願。

唐人盛行師幾舞,宋代繼承這一活動在民間節日中更為群眾喜聞樂見宋代【百子喜春圖】中的獅子舞貝紐表現了古代兒童玩獅子的生動場景。

這種獅舞經明清一直流傳到現代,成為人們普遍喜愛的體育娛樂活動。

縱觀宋代兒童遊戲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這種遊戲有益於少年幾童的身心發育,是民間體育的一部份。

其顯著特點就是它所呈現的節令性古代有首童謠「楊柳活,抽陀螺楊柳青,放空鐘楊柳枯,踢毽子楊柳發芽打攏子」兒歌以楊柳在四季中的不同變化。

道出了具有明顯節令特點的一些兒童戶外活動,本文所介紹的宋代風俗畫中的少兒遊戲,同樣多受民俗和節令的制約獅子舞和元霄觀燈、龍舞是分不開的球類活動多和秋千相提並論。

嬉水、鉤魚和龍舟競渡一樣多,在端午節後進行這是申華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民俗少年兒童亦透過各種節令來開展他們自己所喜愛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