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血壓高達220!粟裕打張靈甫高度緊張滿臉通紅,戰後一測嚇壞軍醫

2024-09-08歷史

1947 年 1 月 23 號,山東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合在一塊兒,組成了新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是陳毅,副司令員是粟裕,副政委是譚政林。

新成立的華野包含 11 個縱隊以及特種兵縱隊,人員多達 27 萬多。其麾下有眾多猛將,像一縱的葉飛、二縱的韋國清、四縱的陶勇、六縱的王必成、八縱的王建安、九縱的許世友等等,全都是歷經無數戰鬥的出色人物。

在抗戰時期,跟自己長期合作的陳毅成了華野的軍政首要負責人,這讓粟裕覺得一生中難得輕松,畢竟他和陳毅向來相處融洽,陳毅在軍事方面一直毫無保留地支持他,相比掌管華中野戰軍時緊張的工作,此時粟裕肩上的重擔差不多少了一半。

新的華野成立沒多久,蔣介石由於在軍事上老是失敗,只得調整他在全國的軍事安排,把主要的機動兵力用在向山東、陜北這兩個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

在這當中,國民黨軍往山東戰場投入的兵力達到了 59 個師/旅,有 32 萬多人呢,差不多占了他們「重點進攻」兵力的將近七成,而且讓「參謀總長」陳誠當總指揮。

陳誠覺得自己兵強將多,用分路推進的方式,把兵分成四路朝著魯南的解放區搞南北對進,還狂叫「就算國軍部隊全是豆腐渣,也能把共軍撐死!」

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軍事形勢,粟裕主動在華野裏面凸顯陳毅的威信和決定權,不管大事小事都向陳毅請示報告。

有這麽個細節:新的華野成立以後,以前華中野戰軍時候的老部下還是習慣叫粟裕「粟司令」,他聽到就馬上糾正:「我如今是副司令員,別再叫我司令員啦!華野就一個司令員。」

後來這個難題被華野參謀部給「解決」了,出於保密的考慮,華野參謀部給主要首長都編了代號,陳毅叫 501,粟裕叫 502,譚震林叫 503……

粟裕聽了之後特別稱贊,講:「這樣不錯,往後就叫我 502 就行。」然而陳毅特別尊重粟裕,老是開口就叫「粟司令」,還跟自己在山東野戰軍的手下講:「你們都聽著,粟司令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你們必須堅決照辦!」

將帥和睦那軍隊必定成功,這是咱中國從古時候就傳下來的一句兵家話。陳毅和粟裕這一對從抗戰起就配合默契的組合又一起合作了,靠著陳毅的威望再加上粟裕的本事,在華東很快弄出了一連串像天馬行空一樣讓人不敢相信的舉動。

1947 年 2 月 15 號,從南往北行進的國民黨軍隊,沒怎麽打仗就占了山東解放區的首府臨沂。陳誠本來以為華野會在臨沂南邊集結很多兵力跟國民黨軍決戰呢,哪想到沒費啥勁就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高興得不行,趕緊向蔣介石報喜。

蔣介石收到電報之後,狂妄地覺得「華東共軍損傷巨大,沒能力跟國軍決戰,想要西渡運河去和劉鄧會合」,國民黨在山東取得勝利很快就能實作。

不過呢,這時候老蔣得知濟南的王耀武下令讓已經占據萊蕪、新泰的李仙洲集團往北撤,心裏特別不滿。

比起蔣介石和陳誠,王耀武腦子更清醒些,他一聽說南線的國民黨軍沒怎麽激烈作戰就拿下了臨沂,立馬覺得情況不對,想到陳毅、粟裕可能把主力部隊悄悄北移了,也許會對南下的李仙洲集團有壞處。

結果李仙洲剛撤出萊蕪,王耀武緊接著就收到了蔣介石的電報,說「共軍主力已經被打垮,有過黃河逃避作戰的想法」,讓他馬上重新占領萊蕪、新泰,落實「南北夾擊」的策略,把華野主力在沂蒙山區給消滅掉。

王耀武沒辦法,只能叫李仙洲再回萊蕪,這簡直是羊往虎嘴裏送。

2 月 20 日,華野主力在新泰、萊蕪以南地區完成了展開。這時候,王耀武又感覺到危險了,趕忙給李仙洲發電讓他往北撤。可李仙洲還沒來得及反應呢,粟裕的大軍就在萊蕪開打了,把剛撤出縣城的李仙洲那六七萬人給圍在了十二公裏長、三四公裏寬的口袋陣裏。

前面沒路可走,後面還有人追著,國民黨軍隊心慌意亂,士兵毫無鬥誌,僅僅 3 天,李仙洲帶領的那約 6 萬人就全都完蛋了,國民黨的 2 個軍 7 個師連點兒動靜都沒有就消失了。

國民黨軍於萊蕪戰役裏慘敗,這讓蔣介石只得調整安排,撤掉了徐州、鄭州兩個「綏靖公署」,讓顧祝同當徐州指揮部司令來統一指揮華東的國民黨軍隊,結果聚集在山東的國民黨軍多達 45 萬多人。

這時候,國民黨「五大主力」裏,新 1 軍、新 6 軍在東北,剩下的 3 支主力部隊,像整編第 74 師、整編第 11 師以及第 5 軍,都已經被派到山東戰場了。

這「三大主力」中的每一支隊伍,都是蔣介石搞內戰的先鋒軍。之前,劉鄧大軍、華野跟整編第 74 師、整編第 11 師交過好幾次手,不但沒討著啥好處,反而還吃了挺大的虧。

粟裕心裏可明白著呢,蔣介石和顧祝同用的是「爛葡萄裏夾硬核桃」的招兒,就是在一路隊伍裏插進一支主力部隊,讓你能打但吃不掉。

要是沒法把山東戰場上的這「三大主力」幹掉 1 到 2 支,想要打破敵人對山東的重點進攻那是不可能的。

據說在孟良崮戰役前夕,陳毅跟粟裕一塊兒出門打獵來放松心情。陳毅瞅見一只野兔從他倆馬前跑過去,擡手一槍就打中了野兔,忍不住哈哈大笑,跟粟裕講:「502,你瞧瞧這兔子咋個吃法?」

粟裕心思根本沒在眼前這兔子身上,想都沒想就回答:「這可是蔣介石五大主力裏的王牌,硬來不行,得靠智取,還必須得把他們全都消滅掉。」

5 月初的時候,國民黨第一兵團那 20 萬大軍擺成了一字長蛇陣,讓第 74 師當先鋒,想要對處在萊蕪、新泰、蒙陰這一線的我華野陣地搞「中間突破」。

就在那個時候,國民黨各方軍隊紛紛行動起來,攻占城池和據點,山東戰場上特別熱鬧。在南京的國民黨【中央日報】傳出訊息「大軍向北進發,氣勢要吞掉沂蒙」,氣氛又一次變得極度緊張。

然而坦埠西王莊的華野指揮部特別沈著,華野在 5 月 11 日截獲了第一兵團司令官湯恩伯讓第 74 師 5 月 21 日占領坦埠的電報,粟裕立馬決定,要在坦埠以南的孟良崮山區把第 74 師給消滅掉。

第 74 師剛好在第一兵團 5 個軍的正中間,粟裕這麽做就跟「猛虎掏心」似的,如果打 74 師沒成功,華野 27 萬大軍就會落入國民黨 45 萬人的包圍圈,這可真是實實在在的兵行險招。

不過就因為用兵的法子全在心裏,本就是像羚羊掛角找不到蹤跡的極高智慧,從蔣介石、顧祝同,到湯恩伯、張靈甫,誰都沒料到粟裕竟然敢用中央突破去應對中央突破的打法,在幾十萬大軍裏挑最硬的骨頭來對付。

多年以後,粟裕回憶孟良崮這一戰的時候,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有人講這一仗是咱們「虎口拔牙」,可老虎嘴巴沒張開,就有點縫隙,咱們硬是切進去……把第 74 師從敵人的重兵集團裏給挖出來消滅掉,不能講 74 師是孤軍冒進,它只是稍微突出了一點,接著又縮回去了,要說「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這種說法更準確些。

到了關鍵時候,毛主席的中央軍委給陳毅、粟裕授予了「自行決斷,立馬執行,我們不遙控」的全部權力。而且陳毅毫無保留地支持粟裕,在粟裕緊張指揮作戰時,他就悄悄離開指揮的地方,跟別人講:「我離開這兒很有必要,省得粟司令每件事都跟我報告,浪費時間。」

5 月 12 日,粟裕悄悄摸摸地,把華野 20 多萬指戰員、差不多 60 萬之前的民工安排在孟良崮一帶的大山裏頭。等到 5 月 13 日戰役全面開打,埋伏在 74 師西南方的王必成 6 縱猛地出擊,一下子就截斷了張靈甫的退路。

6 縱先前在淮陰、漣水那會,都讓 74 師給坑了,從縱隊司令王必成往下,全軍兩萬多人,都一門心思要跟 74 師算這筆賬。粟裕清楚 6 縱這軍心能派上用場,就特意安排 6 縱來當給 74 師設埋伏的鍘刀手。

果不其然,孟良崮那邊還沒開戰呢,王必成就帶著全軍一晝夜猛跑了 120 公裏,提前 8 個小時趕到了 74 師的前沿基地垛莊,把張靈甫的火炮和輜重全都給俘虜了。

粟裕估摸這時候第一兵團的其他隊伍離 74 師大概得有一天左右的路程,憑借負責打援的 1 縱、8 縱的本事,守住 2 天沒啥問題,所以不早不晚,就在 5 月 13 日對 74 師展開全面攻擊。

這一步棋那是相當兇險,華野真沒工夫耽擱啦。要是 5 月 13 日不打,到 5 月 14 日上午,74 師就能過汶河。河對岸是開闊平原,再往後就是華野指揮部,在那消滅 74 師可就難上加難嘍。

從 5 月 15 日起,華野二十來萬人把 74 師的三萬多人死死圍在沒水的亂石山上,整整血戰了一晝夜,到 5 月 16 日傍晚,把 74 師 3.2 萬多人全部消滅,這戰況那叫一個慘烈,驚心動魄,在解放戰爭裏都很少見。

那時候粟裕在指揮部裏蹲守,一連 3 天沒合眼休息,打從萊蕪戰役開始,他就沒好好歇過,腦力和體力消耗特別大,再加上紅軍時期留在他腦袋裏的彈片老是搗亂,讓他頭疼得厲害。

那時候粟裕並不知道腦袋裏有 3 塊彈片,還以為是高血壓導致的,實在沒轍了,他就只能戴著鋁制的「健腦器」來減輕疼痛,一直在戰役的第一線指揮作戰。

連著好幾天沒休息,粟裕的臉通紅通紅的。孟良崮戰役完了以後,軍醫給他量血壓,被嚇了一大跳,他的血壓居然高達 220mmHg 。

正常人要是血壓高到這種程度,說不定啥時候就會出現腦出血、腦梗死、心力衰竭,那可就糟糕透頂了。

像粟裕這樣的老一輩革命家,為了人民能解放,壓根就沒把自己的生死榮辱當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