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75歲周恩來重回延安,留下感人承諾:等延安建設好了,我再來

2024-07-24歷史

1970年初,鄧穎超陪同外賓參觀延安,延安人民想送點什麽給她,他們將2斤小米用一個小布口袋裝起來,送給了鄧穎超。

鄧穎超接下了小米,但一定堅持付錢和糧票,她笑著對大家夥說:"延安的小米,恩來同誌見了一定很高興。吃上延安的小米,就像回了一趟老家一樣!"

周恩來的確很想念延安,思念這裏的小米黑豆飯,更掛念這裏的父老鄉親,他更想要回來看一看這一片哺育了中國革命的熱土。

1973年3月,周恩來剛剛從玉泉山治療回來就馬上投入到工作之中。

他的保健醫生時時刻刻提心吊膽,每天都在勸周總理歇一歇做個全面檢查。

周恩來一邊忙著手上的工作,一邊低聲對醫生們說:"你們先不要忙,先讓我忙過這一段。再說,查出癌癥又有什麽辦法?我這麽大歲數了,能多忙幾天,多處理幾件事就可以了。"

5月,周恩來從廣州回來沒多久,尿液中又測出了紅血球。如果這個時候周恩來能好好休息,也許病情能夠得到緩解。但他還像從前一樣日夜不停地操勞著,好幾次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

6月初,身體極度疲憊的周恩來在半夜兩點會見了越南外賓。他已經伏案工作30個小時了,站起來的時候身體都在搖晃。

他來不及吃飯,直接走進衛生間洗漱,在剃胡子的時候,歪著身子靠著鏡子睡著了。

大家站在門口,誰都舍不得去喊醒總理。這位中國人引以為榮的民國俊才,此時面頰凹陷,一臉病容,在這幾天迅速蒼老了。

不一會兒,周恩來自己突然醒了過來,一看手表迅速往外面走,一臉愧疚地說:"我睡著了呢,遲到了遲到了,這次怪我……"

秘書們不願催促,更不敢走到周恩來的前面或者旁邊,生怕他們一著急,周總理會更加焦慮。

在釣魚台國賓館,周恩來會見了越南外賓。

接待的人員送來了一碗面條,希望總理能多少吃一點,但周恩來看了看手表,搖了搖頭,只是讓服務員給他找幾塊咖啡糖,提神抗餓。

當時越南的抗美鬥爭正處在重要關頭,向中國提出了81億元人民幣的援助計劃。這麽多年,中國大後方支援越南抗美,盡心盡力,從不懈怠,但"81億"對於中國來說根本不切實際。

毛澤東修改了援越方案,只能給25億元。這與越南提出的金額差距很大,周恩來此次便是來周旋談判的。

周恩來餓著肚子,只能不停喝茶,隨著時間推移,他越來越疲憊。服務員用托盤給他送來了涼毛巾,他在額頭和眼窩不停擦拭按摩,過了十分鐘他又和服務員要了一次毛巾,還說一定要熱的。

範文同對著周恩來喋喋不休,周恩來不停擦拭著額頭,小聲讓服務員一定要再熱一點。

他們從深夜談到了天明,每隔10分鐘,服務員都要給周恩來送上一條用開水燙過的毛巾。

當周恩來完成了談判任務,兩位女服務員的手已經燙出了水泡。

她們站在人群的後面,沒有像從前一樣送總理。她們怕和周恩來握手的時候被發現,讓周總理心中過意不去。

為了讓越南領導人明白中國調整方案的理由,周恩來決定帶著他們前往革命老區延安存取,讓他們感受一下咱們延安老百姓的困難生活,以消除他們心中的不滿。

1973年6月9日,已經闊別延安20多年的周恩來陪同外賓來到延安參觀存取。

這是1947年3月18日周恩來離開延安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延安。

6月的延安正是旱季,炎熱、幹燥,一連多日都沒有下雨,天空沒有一絲雲彩,總是蔚藍蔚藍的。

而在這天,延安的天上出現了雲彩,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9點半雨停了,整個延安像是蘇醒了一般。

10點,飛機緩緩著陸,周恩來看著窗外無比眷戀的熱土,他等不及走下飛機,第一個出現在了父老鄉親的面前。

周恩來深情說道:"我又回老家了!"

歡迎的群眾一個勁地大聲呼喊著:"總理回來了!總理回來了!"

除了提前通知了招待人員,周恩來和外賓來訪的計劃是保密的。但很快,延安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周總理已經安全抵達延安的訊息,大家奔走相告,到處都是人們的歡呼聲,男女老少無不歡欣鼓舞,幸福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周恩來一行人的車隊穿過了機場,駛向了街道,這一路都是歡迎的人群。周恩來讓司機開慢點,他想要多看看延安的人民。

車輛行駛到延河大橋之時,群眾們突然擠向了總理的車,歡呼著"總理好",招著手向總理致意。

周恩來搖下了車窗向群眾問好,群眾更加激動,從四周跑了過來,生怕錯過了和周總理近距離說話的機會。

隨行的陜西省委第一書記李瑞山等領導看到這樣的狀況之後,趕緊走下車維持秩序,車輛才得以透過。

延安第一招待所在10天前接到了緊急通知,要求他們準備好接待工作,說周總理即將陪同越南總理範文同來參觀延安,所有的工作人員們都很振奮。

周恩來將外賓送到當地條件最好的延安賓館,而他則來到了這座普通的幹部招待所。工作人員們激動地列隊站在門口歡迎,周恩來下車後和他們一一握手。

周恩來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走進了賓館房間,當他看到房間裏茶幾上的紅棗、核桃、蘋果這些食物之時,他先是一楞,凝視了半天,隨後走上前,慢慢拿起一個紅棗,高興地說:"終於吃到延安的紅棗了!"

周恩來在賓館休息了一陣子,服務人員送上了簡單的四菜一湯。他在吃完米飯後,將少許湯倒入了飯碗之中,連著飯碗裏的幾粒米一起喝了下去。

周恩來的日常用具都是從北京帶過來的:一只白色的瓷水杯,上面印著"品茶共賞,中國制造";一條棉布洗臉毛巾,毛巾用得比較久了,磨得很薄,拿起來都能照見對面的人;一條黃色的毛巾被,上面的軟毛已經掉得差不多了,還打著一個修補程式……

賓館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們的周總理如此艱苦,心中又感動又酸楚。

在招待所稍作休息之後,周恩來領著外賓前往不遠處的鳳凰山麓革命舊址參觀。這時候"周總理來延安"的訊息已經傳到了延安的角角落落,外賓居住的賓館到鳳凰山革命舊址不到千米的距離,已經被群眾圍得水泄不通,歡呼聲猶如熱浪此起彼伏。

周恩來和外賓參觀完回來的時候,這段路汽車已經完全不能透過了,他們不得不下車,由武警戰士保護著走特別通道。

周恩來和越南的客人們對路旁的群眾們招手致意,歡呼聲和掌聲連成一片,氣氛達到了頂點。

中午吃飯的時候,周恩來特地和延安地委同誌坐一桌,同誌們向周恩來介紹了延安的工作情況。

當周總理了解到全地區十個縣,有七個縣現在還非常貧困,連玉米面粥都吃不飽,有的一家五口人蓋著一床被子。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沈默了很久。

延安人民為了好好招待周恩來和外賓,準備了茅台酒、西鳳酒,還有白米和細面饃,但周恩來只吃了一碗小米飯,他說:"你們沒吃飽,我來延安怎麽能吃你們的好飯?我這個總理沒當好,延安人民沒飯吃。"

他勉勵在座的幹部們:"延安三年變面貌,五年糧食翻一番,到時候,我一定再回來。"

他向地委領導一一敬酒,殷殷囑托,濃濃的希望,都在這小小的酒盞之中。

這個情景被服務人員看到後在當地傳開了,延安人民聽說周恩來為了"三年換面貌,五年翻一番"的目標,和地委的領導同誌們"擊了掌"。

在延安人民看來,"擊掌"就是發誓的意思,一諾千金,說到就要辦到。

所以延安人民一直堅信,周恩來一定還會再回來看他們的。

下午1點左右,本來是周恩來午休的時間,他突然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他要上寶塔山。

按照日程並沒有這項活動,工作人員很詫異。周恩來對他們說:"黨中央在延安時,我一直都沒有登過寶塔,這次就是想要了卻這一心願啊。"

他悄悄叫上了工作人員,駕著一輛吉普車悄悄向寶塔山駛去。

當周恩來站在寶塔山上,看著山下的延安風光,也看到了對面的清涼山。

此時此刻,他仿佛又回到了槍林彈雨的年代,見到了那張熟悉的、年輕的臉龐……

1937年,西安事變後,周恩來和張雲逸、孔石泉等同誌在20多名警衛人員的保護之下,從延安出發前往西安,同國民黨進行談判。

在行至延安以南三十公裏的勞山上之時,他們遭到200名匪徒的伏擊,這些匪徒裝備精良,占盡地理優勢,情況非常危急。

周恩來沈著鎮定,迅速跳下汽車指揮戰士們戰鬥。

敵眾我寡,火力懸殊,周恩來的副官陳友才在戰鬥之中身中數彈,一聲不吭地掩護周恩來突圍。他穿著一身黑衣服,戴著一頂禮帽,氣度不凡,為了掩護首長,他故意暴露,將土匪的火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陳友才壯烈犧牲後,他身上一張周恩來的名片被翻了出來,敵人以為已經殺害了周恩來,才放棄了追捕。

為他收斂遺體的同誌們將陳友才隨身攜帶的一把布滿刀痕、染上鮮血的毛毯交到了周恩來的手上,這條毛毯周恩來一直保留著。

周恩來說:"陳友才是代替我死的。"

他來不及收拾悲痛,在極度疲憊之下匆忙前往西安,幸而張雲逸和孔石泉都順利逃脫,三人在西安辦事處拍了一張照片。

周恩來一直收藏著這張照片,後面還親自寫下了八個字"勞山遇險,僅存四人"。

他念念不忘為了掩護自己而犧牲的陳友才。

1970年鄧穎超來到延安之時,就對當地的幹部說:"我這次來的時候,總理跟我說,陳友才同誌是替他死的,你要想辦法把那個墳墓給找到。"

然而時間久遠,當年掩埋烈士遺體的戰士們都已經找不到了。當地的群眾幫助尋找陳友才烈士的墳墓,只能確定在延安清涼山上。但清涼山上有很多無名烈士的墳墓,沒有辦法確定到底是哪一座。

鄧穎超沒有找到陳友才,只能遠遠得和清涼山照了一張相,帶回去給周恩來。

這次周恩來回到延安,再次提起了陳友才的事情,詢問是否還能找到陳友才的墓。得到否定的答案後,他非常遺憾地嘆息著:"陳友才同誌死得非常英勇。盡管我一生之中經歷的危難關頭很多,但最危險的莫過於這一次。我們一定要把那次事件之中犧牲的紅軍同誌們的名字搞清楚,將他們全部遷入烈士陵園,為他們立碑紀念!"

周恩來上山的時候很順利,而下山的時候卻被一個小學生發現。那孩子興奮地大聲喊道:"總理在寶塔山咧!"

這個訊息很快傳到了山下,在南關街道等著周恩來的群眾,一下子都來到了寶塔山下。

路旁擠滿了熱情的群眾,警衛人員為了周恩來的安全,讓司機繞開人群趟著河上公路,結果汽車陷在了泥潭之中。

看著窗外等著他的老百姓們,周恩來很想下車和他們見面,可為了安全,警衛員一直壓著車門不讓周恩來下來。

兩岸的群眾看到這樣的情況,沒有多想直接跳進了水中,一大群人硬是將車擡上了岸。總理從車上下來向他們表示謝意,而此時的他們激動的什麽都說不出來,只是一個勁地重復著一句話"總理好,總理好"。

下午,周恩來來到棗園舊址參觀,當他抵達棗園之時,這裏已經擠了黑壓壓一群人。

周恩來詢問了當時全公社有多少土地和人口,莊稼長得怎麽樣。聽聞現在棗園還有一位高同友老人,是抗日軍屬,他連忙派人將他接過來,和他高高興興聊起了家常,還和他一同合影留戀。

越南的客人來了之後,周恩來非常驕傲地向他介紹:"這是我們的老同誌,打過胡宗南!"

而當周恩來來到了楊家嶺,說想要見一見老鄰居們,可這裏家家戶戶都緊閉著大門,路上看不到一個人影。

大白天,這反常的景象讓周恩來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他再三追問身邊的地方幹部,與他同行的大隊黨支部書記只好說了實話。

原來,鄉親們聽說周總理這次是陪同外國友人來的,可家中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生怕被外賓看到丟了咱社會主義國家的臉面,大白天通通關上門,躲進家中。

周恩來還未聽完,眼淚已經奪眶而出。

黨支部書記很難過地表示是他們沒有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周恩來馬上用手勢止住了他,心情沈痛地說:"我們國家建設這麽多年了,老區人民還過著這麽貧困的日子,我作為一個由人民哺育出來的戰士,一個國家的總理,對不住延安的人民啊!"

周恩來再一次落下了淚水。

黃河邊,延河水,寶塔山,在西安事變之後,這裏成為了中共中央領導全民族抗日的紅色熱土、革命聖地,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熠熠生輝十幾年。是延安人民哺育了人民的軍隊,支撐著革命。

今天新中國成立了,他們卻覺得自己太窮了,"配不上"新中國的形象。

周恩來和鄧穎超夫婦在這裏戰鬥、生活多年,有著濃濃的延安情結。面對將自己緊緊關在門內,想見又見不到的親人們,周恩來怎可能不難過,不心疼!

後來,周恩來一行人來到了位於楊家嶺的"七大"會址參觀。

周恩來一邊認真聽著講解一邊看著簡介碑上的每一句話,在看到"周恩來同誌在'七大'發表的重要演說"之時,他說:"這句話沒有必要,是多余的。"

他認真解釋說:"我在七大並沒有發表演講,我現在活著在這兒,能說清,將來不在了,就說不清了。"

他再一次提醒延安地委領導一定要實事求是,將這句話給去掉。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周恩來是看到一張和毛澤東在鳳凰山麓的合影,他仔細看了半天,有些遲疑,詢問這張照片是從哪裏弄來的,生怕這是張假照片。講解員和當地領導趕緊解釋這是從群眾那裏征集過來的,總理才沒有再說什麽。

後來,他每次看到自己的照片,都無奈地說:"怎麽又有我了,要多找幾個人嘛,人太少了。"

在展廳之中,周恩來註意到一張他和毛澤東談話的照片,原照片之中是還有任弼時的,但展覽中將這張照片裁剪成兩份展出。周恩來搖搖頭,提醒當地領導調整。

他時不時提出紀念館不能突出領袖人員,"七大"的專題展板上沒有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的照片,這是很不應該的。

他向外賓介紹完紅軍長征、遵義會議、重慶談判等中國革命的重大事件之後,對地委領導語重心長地說:"主席太孤單了。我們要宣傳毛主席,宣傳集體,宣傳群眾,宣傳朱德、董必武、任弼時、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功績。"

離開之時,他還要求關閉他在棗園的舊居,不要過多宣傳他本人。

延安群眾的這一日比過年都要熱鬧,周恩來一直到6點回到招待所,這一路上,他的車多次被堵,在延安大橋上一堵就堵了20分鐘。

周恩來笑著對身邊的警衛員們說:"延安人民有擋車的習慣,1945年10月毛主席從重慶返回延安時,延安人民也是這麽歡迎毛主席的。"

結束了一天的參觀工作,周恩來疲憊地回到了招待所。

北京傳來的電傳一份接著一份,周恩來沒有時間休息,一直不停地伏案寫著,工作到淩晨3點多。期間,他只喝了一碗小米粥當宵夜。

大概只睡了2、3個小時,周恩來就已經起來了,他走到院子裏鍛煉身體,吃早飯,還和賓館的服務員們聊了會天。

離開延安之前,地委負責的同誌代表延安的老百姓們,將一些小米、紅棗和豆子送給了周恩來。他非常高興地收下了,也一兩不少地付了錢和糧票。

6月10日上午8點,周恩來在延安的時間還不滿24小時,就陪同外賓匆匆前往西安。

在延安機場,他和延安的同誌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等延安建設好了,我再來!"

事後,延安的同誌們才知道,周恩來在1972年5月就確診了膀胱癌。酒,他是絕對不能喝的。

但為了激勵延安幹部和群眾們的拼搏精神,他不顧醫生的勸阻,飲下了那杯象征著誓言的美酒。

周總理留給延安一個"再會"的承諾,然而那句話竟然成了他與延安的訣別。

陪同周總理一同出訪的劉民立同誌回憶說:"我看到周總理疲倦的身子,實在不忍心打擾總理,故意走在最後,但總理看到後仍然站在門口等我,當我抓著周總理親切而軟弱無力、熱汗津津的雙手時,我的心幾乎碎了。"

周恩來因病再也沒有回到延安,但他心中時刻都沒有放下"老家"。

在他重病的時候,還吃了延安的紅棗,念叨著延安人民。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病逝於北京醫院。

延安這片熱土之上,到處都是流著淚的鄉親們,歌聲在延安的山水之間遊蕩著:" 中南海連著延水河,周總理牽掛延安人,寶塔山的松柏萬年青,咱子子孫孫都忘不了總理的情。 "

周恩來去世後,【周恩來選集】出版,人民出版社付給鄧穎超3萬元的稿費。鄧穎超想到周恩來臨終前一直都在惦念著延安老區,就不留姓名地將這3萬元錢送給了延安,表達他們夫妻對延安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