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千秋仰止(一)

2024-01-10歷史

隨便寫的,湊合看吧,準備寫大明一聖人,一太保,一帝師,最了解的還是聖人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成化八年,王守仁出生了,他的父親王華是成化十七年狀元,累任南京吏部尚書。彼時,沒有人會料到,這個小孩子,會成為中國歷史上又一顆璀璨的明星,當時,是明憲宗朱見深在位,大明的八股取士制度已經根深蒂固,八股文的內卷現象也屢見不鮮,人們為了考取功名,費盡心機,加之八股制度的僵化,學子們只會死讀四書五經,自以為讀了「聖賢書」便知曉了天下所有的公理,可以安安心心治國平天下了。當然,那不過是一廂情願,事實是,因為八股制度,導致明朝的儒學也走入了死胡同,只知道搖頭晃腦讀背朱子和二程的註解,對於孔聖人的一言一行沒有一個自己的思考

不僅儒學如此,成化年間,憲宗皇帝寵幸萬貴妃,任用萬通等一系列外戚,內閣也被萬安,劉吉等一群素屍餐位的「摸魚黨」占據(萬安,人稱萬歲閣老,劉吉,人稱棉花宰相,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很諷刺),時人稱「成化朝,十年熊」,家國尚且如此,何況地方?

幸好,有王陽明(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又號樂山居士,謚號文成,封新建伯),他沒有一味地秉承程朱理學「存天理,去人欲」的說法,而是提倡知行合一,這在當時,是離經叛道的,因為孔夫子只說過「格物致知」,況且,知,靜也,行,動也,安可動靜合一?其實,這也不怪他人,實在是王伯安的這個理念太驚世駭俗了,但是,他也說「致良知」,和解?大學語:致知在格物,王守仁認為,所謂致知,指的就是良知,人的良知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與至聖先師所言「禮治」不謀而合

他還認為,心即理(有點唯心主義那樣),良知即天理,人應該從內心洞察天理,知曉良知,這便是陽明心學,此一學,不但總結了千年騷人的心學大成(包括陸九機,陳獻章,湛若水),還開創了千古未有之新學,只此一功,千秋仰止!

正德元年,王陽明在龍場,完成了從人到聖的那一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一刻,他真正意識到了何為聖人之道,他明白了,其實所謂大道,天理,終不過人之良知也,每個人都有良知,所以為什麽又要探究聖人之道與事物中?豈不是浪費時間嗎,格物致知,應當是洞察內心也,從此,王守仁不僅開創了自己的學派,也讓大明儒學破而後立

陽明心學影響極大,傳入北韓,日本等地。王守仁弟子極眾,遍布天下,稱「姚江學派」,王守仁不僅在哲學上有如此成就,在政治,軍事上也是罕有的全才,先生曾任南贛巡撫,兩廣總督,政績斐然,治下之民,皆安居樂業,而且先生也平定了兩廣盜亂,寧王之亂,因此,還成為了大明三位因軍官封爵的文官之一(封新建伯)。並有王陽明全集遺世

嘉靖七年十一月,抱病出征的王守仁與前往寧波的一葉扁舟中與世長辭,終年五十七歲,臨終前,弟子問及遺言,他笑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萬歷十二年,,先生被祀於孔廟,和仲尼,孟珂,朱熹並稱四聖,不僅如此,先生還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

台上有立功,其次有立德,其次有立言,這便是王守仁,後人對他也是推崇備至,張岱言「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連日本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也說「一生低首拜陽明」,由此,足見先生之於後世,可稱聖人也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先生真千古也,供千秋仰止!

後記(寫在這裏,有點奇怪來著):王守仁真的是個很厲害的人,尤其是陽明心學,說是影響了後世五百年不為過,他不僅是大明唯一一個聖人,也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兼唯一一個完人,也是中國(儒家)最後一個聖人,他的致良知完美的切合了儒家理念,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不僅在當時很有意義,放到現在,也是意義很大的,他主張「存天理,存人欲」,認為聖人之道,良知也。其實作在也是一樣的,我們應該明白,無論在什麽時候,良知都是最重要的,失去良知是最可怕的(羅老師就說過,淪陷人類的,就包括沒有良知的技術),無論學習也好,科研也罷,最最重要的還是良知,也許在現在很多人看來,很聖母,可是我認為,良知恰恰是人最不應該失去的東西,也是人用以區別於獸的東西(之前就這個問題和人討論過,被罵聖母了),無論怎麽樣,良知才是天理,天理就是良知,君須謹記「仁者無敵」,仁自然也是良知的一部份,說的中二些,正義必勝!良知必勝,總之,人是萬萬不能失去良知的

最後,謹希望王陽明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