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解放軍「兵團」編制的歷史沿革

2024-04-26歷史

導讀

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經編有19個野戰兵團,在解放戰爭後期及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存在了一段時間。1948年11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編成16個兵團,後又由原國民黨軍起義部隊編成3個兵團。

01

解放戰爭初期提出「野戰兵團」概念

在土地革命時期,紅軍力量相對弱小,雖然有方面軍、軍團、軍等這樣的編制,但各級部隊的編制規模並不大,並沒有設立兵團這一級編制。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我軍貫徹黨中央提出的「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的戰略方針,讓八路軍3個主力師分散敵後,主要以遊擊戰對日軍作戰,少有以大兵團實施大規模的作戰行動。因此,這些時期雖然曾使用過「兵團」的概念,但指的是部隊。

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也展開了對可用於野戰的部隊的整編工作,以應對可能的突然事變。

抗戰期間有支特殊的部隊,即「八路軍留守兵團」,正式使用了「兵團」的稱謂。在八路軍3個主力師挺進抗日前線後,從各師抽調了部份兵力共約9000余人,留守陜甘寧邊區。為統一指揮這些部隊,八路軍在延安設立了「八路軍後方留守處」,由蕭勁光任主任。

後留守部隊進行整編,除第385旅旅部和第770團番號保留外,其余各部隊統一整編為8個警備團。1939年8月,「八路軍後方留守處」改稱「八路軍留守兵團」,由蕭勁光任司令員(後兼政治委員)。留守兵團主要擔負保衛陜北根據地的重任,但由於無明確的固定的編制,根據形勢發展和任務需要,有時還需從其他部隊抽調力量。

解放戰爭時期,為適應戰爭形勢發展和戰爭規模不斷擴大的要求,我軍註重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在作戰中開始編組較大規模的作戰集團,用於重要方向作戰,或用於某個方向上的獨立作戰。這一時期,中央和各戰略區都明確提出了「野戰兵團」的概念,這裏的野戰兵團,是指多個部隊組成的規模較大的作戰集團。

02

最初編成的兵團主要起指揮機構的作用

隨著解放戰爭發展,作戰規模不斷擴大,機動作戰成為常態,各作戰集團的指揮問題便提到了日程,再以某個部隊代行指揮權指揮其他部隊的臨時之舉已不適應作戰要求。正式組建兵團之事便提到了日程。

「1948年3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華東野戰軍編組為4個兵團,第一(粟裕)兵團轄第一、第四、第六縱隊,第二兵團(許譚或稱山東)兵團轄第七、第九、第十三縱隊和渤海縱隊,第三(陳唐)兵團轄第三、第八、第十縱隊,第四(蘇北或稱韋吉)兵團轄第二、第十一、第十二縱隊。……8月,第一、第三兵團合並為第一兵團。」

從華東野戰軍4個兵團的編成可以看出,這4個兵團就是由之前為執行較大規模的方向性作戰任務而編成的作戰集團過渡而來的。因為有中央軍委的正式命令為準,且各兵團下轄若幹的部隊,因此,這也可以視為兵團作為一級編制的正式成立,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指代部隊。

從華東野戰軍根據中央軍委的電令對各兵團的幹部配備來看,「以粟裕兼第一兵團司令兼政委,葉飛為第一兵團副司令兼第一副政委,金明為第二副政委,張震為參謀長,鐘期光為政治部主任;以許世友為第二兵團司令,譚震林兼政委,劉少卿為參謀長,謝友法為政治部主任;以陳士榘兼第三兵團司令,唐亮兼政委;以韋國清為第四兵團司令,陳丕顯為政委,吉洛為副政委」。

各兵團領導大都在野戰軍有任職,粟裕為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譚震林為華東野戰軍副政治委員,陳士榘為華東野戰軍參謀長,唐亮為華東野戰軍政治部主任,他們在兵團多是兼職,主要是為了各個方向上的指揮作戰,實際是將野戰軍領導向下加強到各方向指揮。

這就說明,這一時期的兵團帶有一定的臨時指揮機構性質,可以視作是野戰軍的方向指揮機構或派出指揮機構。

兵團作為指揮機構,在當時東北野戰軍體現得更為具體。1948年5月14日,【東北軍區關於組成前方第一、第二指揮所及撤銷遼東軍區的命令】指出:「為便利於戰地指揮與應付同時發生幾個戰鬥,決組成兩個前方指揮所,此種指揮所不隸屬建制部隊,只代表總部直接指揮共同攻擊某一城市或在某一地區擔任打援的幾個縱隊。任命蕭勁光同誌兼第一指揮所司令員,蕭華同誌為政治委員,陳伯鈞同誌為副司令員,解沛然同誌為參謀長。任命程子華同誌兼第二指揮所司令員,黃克誠同誌兼政治委員,黃誌勇同誌兼參謀長。」

這充分說明,當時成立前方指揮所是為適應前方指揮所需。東北野戰軍後來在這兩個前方指揮所的基礎上,成立了東北野戰軍第1、第2兵團。而當時,兵團還是方向指揮機構性質,並不轄有固定的部隊。

03

兵團作為一級編制的正式確立

隨著部隊規模和作戰規模的擴大,在作戰實踐中編組有若幹個縱隊的作戰集團逐漸固定下來,臨時性的方向指揮機構也就形成了野戰軍下面固定的一級指揮機構,兵團編制就正式確定了下來。

兵團作為一級編制,其正式編成的標誌有三條:一是要有中央軍委的正式命令;二是要成立專門的指揮機構(而不是之前的由某個部隊指揮機構代行指揮權指揮其他部隊);三是要轄有固定的部隊。

為適應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1948年9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人民解放軍要「有計劃地走向正規化」。這次會議後,周恩來負責擬訂全軍編制方案工作。周恩來於1948年9月13日起草的【解放戰爭第三年軍事計劃】中明確指出:「野戰部隊的序列,縱隊以上設野戰軍、野戰兵團兩級。」說明此時中央軍委對兵團這一編制已有充分的考慮。

1948年9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關於建軍方針及部隊編制等問題的決定】在關於「建軍方針問題」中指出,「根據戰略預定計劃到戰爭第四年與第五年,我正規軍須發展至210個步兵師,編組為20個兵團、70個軍」,並提出「部隊的番號統一編排。野戰軍的兵團、軍、師番號從西北編起,然後東北、華北、華東、中原。旅統改稱師,縱隊統改稱軍,軍以上為兵團,兵團以上為野戰軍」。

11月1日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中寫道:「野戰部隊的序列,軍以上設野戰軍和兵團兩級。依情況需要,軍及獨立師,或分隸於兵團,或直屬於野戰軍。兵團一般地分隸於野戰軍,但亦得直受軍委指揮。在必要時,兵團、軍或獨立師,亦得劃歸軍區指揮」。

這是兵團作為一級編制正式確立的標誌。自此之後,全軍統一了兵團的番號,共定20個兵團(實際編了16個)。兵團作為我軍的一級編制正式成立,後統一全軍兵團番號,是我軍正規化建設的重要標誌。

我軍各兵團正式成立後,即以嶄新的面貌投入到了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之中。在我軍強大力量打擊之下,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不僅被大量地殲滅,而且有一些部隊紛紛起義投誠。以國民黨軍成建制的起義部隊為基礎,經過改造,我軍又建立了3個兵團。

1949年8月8日,長沙起義的原國民黨軍第1兵團改編為「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轄第1、第2、第3軍。10月,第四野戰軍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將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下轄第52、第53軍。

1949年12月底由新疆國民黨軍起義部隊改編為第22兵團,轄第9軍和騎兵第7、第8師。國民黨綏遠起義部隊於1950年12月1日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這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制序列中就有了19個兵團。

潘海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