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兩鄉下人來找陳毅,被警衛攔下後說:你就說陳大冒子帶著豬蹄來了

2024-01-19歷史

1954年7月的一天,兩位皮膚黝黑、衣裳樸素的鄉下人在繁華的上海街頭找陳毅市長。執勤的警衛戰士攔住了他們,沒有讓他們進入也沒有通報。

其中一位顯得有些著急,大聲叫喊起來。

陳大冒子,就是這位在蘇北鹽城永寧寺裏,為改善大夥夥食而跳入冰冷池塘摸魚的年輕炊事員陳再發。他的巧手幾乎能從魚簍中抓魚,不費吹灰之力就抓到了50斤魚。

這一幕恰巧被前來檢查工作的新四軍代軍長陳毅看到。陳毅被這位不怕苦、不怕冷,性格爽朗、動作敏捷的年輕戰士深深吸引。

陳毅從抗大五分校同誌們的介紹中,了解到了陳再發的一些過往經歷。陳再發是個貧苦的孤兒,十幾歲父母雙亡,他無家無地,只能在亂墳崗上搭個窩棚住宿。

農忙時打短工,找不到活時就靠乞討度日。在閑暇時光,他和其他幾個無家可歸的孩子在窩棚裏賭博消遣。然而,這個賭博惡習後來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1940年冬季,新四軍來到鹽城,陳再發聽說新四軍是一支抗日隊伍,便從老家來到城裏參軍。

他吃苦耐勞,是名副其實的大力士,深受同誌們的喜愛。

陳毅聽了關於陳再發的介紹,並親眼看到了他現場抓魚的表演後,臉上露出了贊許的微笑。在鹽城的新四軍戰士中,有來自江南的南方人,也有來自山東的北方人,盡管籍貫和語音不同,但他們都能親密相處,相互開玩笑。

北方人叫南方人為「蠻子」,南方人則稱呼北方人為「侉子」。而陳再發既不是南方人,也不是北方人,而是當地的一個普通百姓。

因此,大家都稱呼他為「陳大冒子」。 有一天,陳大冒子正在做飯,抗大五分校的負責人找到了他,問他是否願意調到軍部去。

軍部需要一個能夠負責後勤,力氣大,能夠挑東西,並且還可以為首長們抓魚的人。陳再發聽了,非常高興。從1941年5月起,他就被調到了軍部炊事班當采購,經常出去置辦東西,挑糧挑菜。

而在行軍轉移時,他還會負責為陳毅軍長挑檔和書籍。那個時候,行軍轉移通常在夜間進行,陳再發能夠挑著一百多斤重的鐵皮木板制作的檔箱,連續行軍50裏。

在1941年的夏秋季節,軍部從鹽城步行到阜寧縣停翅港村轉移。停翅港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傳說中曾有鳳凰在此停歇,因此得名。

停翅港是華中戰略區的政治和軍事中心。為了紀念這段歷史,1986年,停翅港村建立了一個紀念碑,上面刻有「新四軍軍部舊址」幾個字,背面是記錄軍部從鹽城到停翅港再到洪澤湖西岸、天長縣黃花塘轉移的歷史。

陳再發是這次長途行軍中的重要人物,他不僅挑著陳毅的重要檔和書籍,還負責保護剛出生幾個月的陳昊蘇,他的擔子上承載了整個新四軍的希望和未來。

這次行軍是在日偽軍「掃蕩」遊擊區的危急時刻,陳再發和他的隊伍要穿過敵人的封鎖線,橫渡舊黃河和大運河,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在這次行軍中,張茜囑咐陳再發要特別小心保護陳昊蘇。陳毅對他的隊伍充滿了信心,他說:「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就能戰勝任何困難。」

在一次重要的行軍任務中,陳再發保證完成任務,對陳毅兒子陳昊蘇的愛稱「小把戲」也不忘。盡管任務艱巨,但陳再發的直率憨厚和熱情讓他堅持不懈。

在行軍途中,張茜關切地詢問陳再發的疲勞程度,並且在他饑餓時,立即買了一大包煎餅來幫助他。1945年夏天,新四軍軍部從洪澤湖西岸的黃花塘經過淮陰等地,向山東臨沂轉移,陳再發的任務是為陳毅挑東西,這次任務的擔子更加重了,除了原有的檔、書籍、兩歲多的陳昊蘇外,還增加了在黃花塘出生的小男孩陳丹淮。

陳再發,蘇皖交界的黃花塘人,以百斤重擔挑起長途跋涉,穿越蘇北大地,跨過大江小河,汗水濕透衣衫,苦不堪言。

但他樂此不疲,因為他能為敬愛的陳毅軍長挑檔,為孩子挑擔子,感到無比自豪。他出身貧苦,參加革命四五年,力大如牛,吃苦耐勞,深受同誌們的稱贊。

然而,他的缺點也很明顯,不註意學習,思想上對自己要求不嚴,所以,在前進的道路上也犯過一些錯誤。在華東野戰軍司令部設在臨沂時,他被陳毅司令員嚴肅批評,因為他在戰場上閑來無事,竟然和俘虜太太玩牌賭博。

陳毅說:「你參加革命好幾年了,怎麽還犯這種錯誤呢?作為一個革命軍人,竟然去和俘虜太太賭錢,你這樣影響很不好。

這跟你住在墳頭時,玩紙牌可大不一樣啊!」

陳再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默默地低下頭,沒有說話。陳毅對此非常生氣,因為一個嚴格的軍隊不能容忍這種破壞紀律的行為。

於是,陳毅下令將陳再發關禁閉三天。 禁閉期滿後,陳再發被釋放出來。陳毅再次找他談話,對他進行了深入的教育。

之後,陳再發隨軍南下,成為第三野戰軍司令部的司務長。 全國解放後不久,陳再發作為一名老兵復員回家。由於陳再發的軍齡較長,是一名老同誌,但沒有文化,當地政府對他的工作安排感到很為難。

然而,陳再發主動要求當一名搬運工。

區幹部對陳再發能否勝任搬運工的工作表示懷疑,於是他要求陳再發挑起一副重擔子來證明自己。陳再發二話不說,輕松地挑起了兩百多斤重的大米,並一口氣走了一裏地。

這讓他在區幹部和眾人的註視下,展現了獨特的搬運技巧。從此,陳再發成為了家鄉的搬運工,並在不久後結婚成家。

他原本希望透過努力工作,讓家人過上幸福、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卻因為花錢無計劃、愛賭博而將復員費花光。後來,他又過上了貧困的農村生活。

盡管如此,他依然樂觀開朗,喜歡在路邊休息的時候和搬運工們、鄰居鄉親們分享戰爭年代的故事,講述他敬愛的陳軍長。

有些人對他表示尊重,願意聽他講述故事;但也有些人對他表示懷疑,他們不相信一個穿草鞋、扛大件的窮搬運工怎麽會與大名鼎鼎的野戰軍司令員、上海市長陳毅一同工作過。

甚至還有人嘲笑他:「陳再發啊,別吹牛了,你要是給元帥拉過馬,現在還能在這兒呆著?」對此,陳再發十分生氣,他站起來大聲反駁。

陳再發是個實打實的老實人,從不吹牛撒謊。他想去上海看望陳毅市長,但覺得沒有像樣的禮物。突然,他想起陳軍長喜歡吃豬蹄子,於是只帶了4個豬蹄子。

同村人覺得他不靠譜,但陳再發堅持帶他一起去。經過三天的長途跋涉,他們終於來到了上海,但被守門的警衛戰士攔住了。

他們沒有信件證明身份,被拒絕入內。

陳再發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他焦急地喊著:「小同誌,告訴他們說蘇北鹽城的陳大冒子帶著豬蹄來了!」陳大冒子的名字果然管用,不一會兒,陳毅秘書就給門衛打了電話,讓他們趕快進來。

陳毅和張茜熱情地接待了他們。陳毅關心地問陳再發這些年的工作、結婚和生活情況,陳再發一一作了回答。接著,陳再發將一個牛皮袋放在桌上,說是給陳毅軍長的禮物。

他的同鄉連忙拉了拉他,說這個禮物太寒磣了。陳毅開啟牛皮袋一看,裏面是豬蹄。他大笑著說:「戰爭年代,這可是補充營養的好東西。

陳大冒子的豬蹄是絕活,看來我今天有口福了。」說完,他把豬蹄交給了張茜,讓她讓炊事員加工一下。

在一次聚餐中,陳毅的兩個孩子放學回家了,看到他們長大成人,陳再發十分高興。他笑著詢問孩子想吃什麽,而陳毅則提到他們的陳叔叔曾經是孩子們的「擔子」手。

聚餐後,兩人進行了深入的交談,陳再發坦誠地分享了自己在生意上的失敗和遭受的冷眼。陳毅對陳再發在革命戰爭中的貢獻表示贊賞,但也對他的賭博行為表示不滿。

他告誡陳再發要在家鄉嚴格要求自己,團結群眾,尊重地方同誌,不要居功自傲,搞不好關系。盡管生活困難,陳毅依然堅信共產黨不會靠吹牛過日子,希望陳再發能夠改正錯誤,以更好地生活。

陳再發在臨別時,將自己一個月薪金的大部份約240元贈送給了他的挑夫張茜,勸他回家好好安排生活,不再沈迷賭博。

從此以後,陳再發再也沒有接觸賭博,他認識到自己也是陳毅首長身邊的人,不能給他抹黑。他透過努力工作,獲得了當地政府的幫助,為他蓋了兩間房子並買了一套炊具。

即使在陳毅去世後,他仍然經常想起他的恩情,特別是從廣播喇叭裏聽到這個訊息後,他大哭了三天。他說,陳毅同誌總是不忘對任何一個為革命出過力的老戰士的恩情,即使是對曾經犯過錯誤的挑夫,他也會在政治思想上嚴格要求和教育,同時在生活中給予熱情關心和幫助。

我們能否從陳毅同誌的光輝事跡中,獲得如何按照革命的原則和戰友的情誼處理同誌關系的深刻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