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他是紅四方面軍二把手,建國後僅是副局長,1967年吞藥自殺

2024-02-29歷史

導讀:1931年11月,紅四方面軍成立,年僅25歲的陳昌浩被組織上委以重任,出任方面軍的二把手,擔任政委,與總指揮徐向前共同指揮部隊。

名義上政委是二把手,但在紅軍早期,政委代表的是黨,在「黨指揮槍」的原則下,政委在指揮上擁有最後的決定權,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陳昌浩才是紅四方面軍的真正指揮者。

雖然只有25歲,但陳昌浩擁有豐富的革命工作經驗,他早年曾在武漢大學學習,後又到蘇聯留學進修,回國後得到周總理的賞識,推薦他到鄂豫皖蘇區,擔任紅4軍政委。後來紅4軍與紅25軍合編為紅四方面軍,他順理成章的升任方面軍政委。

其實陳昌浩是一名知識分子,並非軍校科班出身的將領。但他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到了鄂豫皖蘇區之後,很快掌握了軍事指揮才能,完成了從知識分子到軍事將領的轉變,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時期的博古、張聞天、王稼祥等知識分子,就缺乏這種轉變的能力。

同時陳昌浩為人謙遜,在農民出身的將領面前從不擺知識分子的架子,能很快融入其中,與隊伍中的將領打成一片。再加上他卓越的領導才能,在紅四方面軍具有相當高的威望。

從1931年開始,紅四方面軍在他和徐向前的帶領下,連續擊潰敵人的多次圍剿,人數不斷壯大,全盛時期下轄5個軍,總人數將近10萬,實力甚至超越了中央紅軍。

在1955年的大授銜中,兵多將廣的紅四方面軍誕生了700多位開國將帥,超過總人數的三分之二,比紅一方面軍和紅二方面軍的總和還多。

其中總指揮徐向前是元帥,副總指揮王樹聲是大將,其他多位軍長、師長不是上將就是中將,少將就更多了有600多人。

別人都是兵越帶越多,官越當越大。而作為紅四方面軍政委的陳昌浩,卻是官越做越小,新中國成立後,只在中央編譯局擔任副局長。1955年的大授銜中,也未獲得任何軍銜。

之所以會這樣,都是因為在長征途中,陳昌浩卷入了一場政治紛爭。

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張國燾見中央紅軍實力大減,士氣低落,便想搞分裂奪權。當時按照中央指示,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混編為左路軍和右路軍,左路軍由張國燾率領,右路軍由陳昌浩率領,中央跟隨右路軍行動。

到了9月,張國燾公然違背中央命令,率領左路軍南下,並派人遊說陳昌浩率領右路軍一起南下。在這個關鍵時刻,陳昌浩沒有堅定立場,倒向了張國燾。好在黨中央和毛主席事先得知訊息,及時率中央紅軍脫離右路軍北上,才避免了一場大禍。

後來在朱老總、賀龍等人的勸說下,陳昌浩認識到了錯誤,主動和張國燾劃清了界限,率領紅四方面軍北上,與中央紅軍再次勝利會師。

因為這件事,陳昌浩遭到了很多批評,在黨內和軍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1936年8月,為了扭轉陜北的不利局面,中央決定派遣紅四方面軍西渡黃河,打通河西走廊,得到北邊蘇聯的支持和武器援助。

根據中央指示,紅四方面軍3個軍約2.2萬人改編為西路軍,並成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陳昌浩任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於10月下旬西渡黃河,進入河西走廊。

由於準備倉促,缺乏群眾基礎,後勤補給困難,西路軍渡過黃河後,在馬家軍的重兵圍剿下,最終以失敗告終。只有李先念率領400多人順利抵達新疆,陳昌浩和徐向前與大部隊失去聯系,後依靠化妝行乞才躲過馬家軍的搜捕。

後來兩人歷盡千辛萬,先後回到延安。作為西路軍的最高指揮者,陳昌浩在延安受到了不公平的批判,特別是以王明為首的一小部份人,將西路軍的失敗全部歸咎於他的錯誤指揮。陳昌浩對西路軍的失敗心存愧疚,寫信給中央主動承認錯誤,並希望能夠重回戰場,為革命繼續做貢獻。

抗戰爆發後,紅四方面軍被改編為129師走上抗日戰場,徐向前被任命為副師長奔赴前線,陳昌浩見此,又向中央和毛主席請戰,但還未得到批準,他就因為嚴重的胃病不得不前往蘇聯醫治,沒想到這一去就是十幾年,直到1952年才回國。

離開十幾年,錯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重回國內的陳昌浩自然不能回軍隊了,便被安排到了中央編譯局當副局長。

對於職務的高低,陳昌浩從未有過絲毫的抱怨,他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希望為新中國的發展和建設盡自己最大的一份力。但好景不長,十年動亂開始後,陳昌浩的「歷史問題」又被一些人翻出來,面對別有用心之人的汙蔑、迫害,陳昌浩身心俱疲,最終在1967年服藥自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八十年代,陳昌浩得以平反,中央為他舉行了追悼會,評價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肯定了他為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