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以東北軍的實力,張學良若抵抗能打贏日軍嗎?答案就在一組數據裏

2024-04-26歷史

前言

1931年9月18日,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

而張學良卻向東北軍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

這一命令背後的原因是什麽?

以東北軍當時的軍事實力,如果選擇抵抗迎戰,勝算又有多大呢?

東北淪陷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關東軍在沈陽北郊的柳條湖地區炸毀了南滿鐵路的一段鐵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

關東軍隨即對北大營發起了猛烈的炮擊,並展開了對沈陽的全面進攻。

在那個動蕩的夜晚,張學良向東北軍傳達了關鍵命令:

「不準抵抗,不準動,將武器存入庫房,寧死不屈,集體成仁,為國家奉獻犧牲。」

第二天,張學良在協和醫院接受天津【大公報】記者采訪時,重申了他的立場:

「我早已命令我的部隊,面對日本軍隊的挑釁,不得進行抵抗。因此,在北大營的我軍,已經提前被命令將武器收回,存放於庫房中。」

正是由於這一不抵抗的命令,北大營的8000名守軍竟被僅有300余人的日軍擊潰。

然而九一八之後,東北地區其實也並未完全淪陷。

黑龍江省依然在馬占山的控制之下,盡管吉林的熙洽投降了日本,但李杜、丁超等人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依舊強大。

特別是在遼西的錦州和遼東一帶,反日情緒高漲,民眾和軍隊的抗日行動此起彼伏。

盡管日本關東軍在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實際上東北的局勢是錯綜復雜的,雙方勢力犬牙交錯,相互滲透。

在這一關鍵時刻,全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錦州。

南京國民政府要求張學良指揮東北軍進行抵抗,不得再放棄錦州這一戰略要地。

然而日軍最終還是占領了錦州,張學良的部隊被迫撤入關內。

錦州的失守對張學良及東北軍來說是一個沈重的打擊。

這使得他們在東北的勢力範圍大幅縮減,只剩下了長城以北的熱河地區。

而此時,日本的滿洲國已經宣告成立,並在其建國宣言中將長城以北的東北四省,包括熱河在內,都劃歸其所謂的「法理領土」。

1933年2月11日,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宋子文抵達北平,與張學良等二十多名將領共同發表了「保衛熱河」的通電。

可惜在這次保衛戰中,張學良並未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軍事調動和人事安排上的各種失誤,導致了防禦力量的薄弱和指揮系統的混亂。

熱河的戰鬥並未持續多久,不到10天的時間,就由於準備不足和組織混亂,被日軍突破了防線。

最終熱河抗戰徹底失敗,東北全境淪陷。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對華全面侵略的開端。

當時,國民黨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主張在對抗外敵之前先解決內部問題。

這一政策,導致了對日本侵略的消極態度和「不抵抗」的立場。

國民黨政府寄希望於國際聯盟能夠伸張正義,不僅未能有效阻止日本的侵略步伐,反而使得東北三省迅速落入敵手。

兵力差距

在回顧抗日戰爭的歷史時,人們通常會認為,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和火力上遠不如日軍,這才使得戰爭變得艱難。

然而對於1931年中國東北的局勢,這個說法就不再適用了。

那一時期的東北,經濟有了很大發展,是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

張作霖時期,東北的經濟發展水平就已經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了。

當時,東北的大豆產量占據了全國產量的70%,森林覆蓋面積占全國的37%,出口貿易的比例也達到了37%。

此外,東北地區的石油儲量占全國的50%,鐵礦儲量更是高達79%,煤產量也占到了全國的36%。

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東北在全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其資源的豐富和經濟的繁榮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東北的工業基礎也十分雄厚,尤其是軍事工業的發展,為東北軍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

軍閥割據的局面中,東北軍的影響力和實力在全國範圍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東北軍無論兵力規模還是武器裝備都優於日本關東軍。

當時的關東軍主要由一個師團和六個鐵道守備大隊組成,總人數大約為一萬多人。

再加上其他可以動員的軍事力量,總體兵力在三四萬人左右。

而東北軍依托於雄厚的家底,總兵力大約在40萬人左右,共編有25個步兵旅、6個騎兵旅、10個炮兵團。

當時,張學良為了支援蔣介石,將東北軍精銳和大部炮兵都分布在了平津及河北、察哈爾一帶。

盡管如此,駐守在東北的正規軍也有十六萬,非正規軍四萬多名。

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不僅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而且在裝備和訓練上也相對更精良。

具體來看,東北軍當時擁有大中型火炮600多門,迫擊炮2000多門,還裝備了2000多挺機槍,步槍更是有幾十萬支。

除了這些之外,東北軍還擁有15輛坦克。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關東軍只有200挺機關槍和150個擲彈筒,火炮也僅有40門,且沒有裝備飛機和坦克。

在九一八事變中,沈陽北大營的戰鬥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九一八當晚,日本關東軍的獨立守備第2大隊約500人,對東北軍駐守的北大營發起了進攻。

當時駐守在北大營的是東北軍的獨立第7旅,正式編制超過7000人,加上3個特種連,總兵力超過1萬人。

第7旅也是東北軍中的精銳部隊,其裝備和訓練水平都相當高。

該旅不僅擁有旅屬戰車隊和迫擊炮連、重機槍連,還配備了12輛輕型坦克、6門84毫米迫擊炮和12挺馬克沁重機槍。

而且第7旅的軍官隊伍素質較高,基本都是軍官學校畢業的,甚至還有海外留學的經歷。

士兵的文化水平也比較高,幾乎沒有文盲,都具有高小以上的文化程度。

除了第7旅外,沈陽還有由原第20師改編的公安總隊黃顯聲部,以及東北空軍、海軍和憲兵司令部直屬部隊。

這些部隊構成了沈陽的堅固防線,形成了強大的防禦力量。

如果這些力量能夠得到有效的動員和統一指揮,進行頑強抵抗,歷史很可能會被覆寫。

不說一定能擊退關東軍,至少不會有如此潰敗,也不會讓日本這樣迅速地取得了勝利。

資源保障

換個角度,從東北淪陷後日本掠奪的資源、我方的損失來看,亦能看出東北當時絕對是有能與關東軍對抗的「硬實力」的。

日本在侵占中國東北後,對當地的工業資源進行了大規模的掠奪。

據偽滿統計數據顯示,1931年以後,日本從東北掠奪的生鐵、煤炭的數量急劇增加,逐年上升。

東北煤炭在日本進口煤炭中的比例保持在70~85%之間,1934年時日本從東北掠奪的生鐵達到了5266萬余噸,占進口的77%。

這些資源被運回日本後,直接投入到軍工生產中,為日本的軍事擴張提供了物質保障。

軍工方面的損失也非常嚴重。

在東北的15.5萬正規軍和非正規軍中,除了遼寧的4萬多和吉林的數千軍隊成功撤回關內之外,大部份軍隊要麽投降了敵人,要麽被日軍殲滅,導致了大量武器裝備的遺失。

據不完全統計,僅沈陽一地的損失就相當驚人。

步槍10萬余支,機槍2800余挺,各種火炮600余門,迫擊炮2500余門,子彈1.8億余發。

此外,還有飛機265架和坦克12輛落入敵手。

除了武器裝備,影響更大的是沈陽兵工廠的淪陷。

奉天造兵所,也就是後來的東三省兵工廠,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之一。

自張作霖在1921年建立奉天軍械廠開始,這裏就成為了東北軍事工業的核心。

然而隨著東北的淪陷,這座兵工廠落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手中,成為了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的軍事擴張和侵略行為的重要支撐。

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東三省兵工廠已經實作了生產的機械化與自動化,擁有各式復雜的大型電腦械,生產工序高效有序。

以東北軍標配的七九步槍子彈生產為例,1924年從德國引進的子彈生產機器使得兵工廠的日產量能夠達到十萬發,比1920年的日產量提高了整整9倍。

此外,兵工廠還引進了日式火炮的生產線,到九一八事變前已經生產了566門各式日式火炮。

然而由於東北軍在事變後的倉促撤離,沒有對兵工廠采取必要的轉移或破壞措施,使得日本關東軍得以迅速接管並利用這些生產線進行軍工生產。

原本為中國軍隊提供武器裝備的生產基地,轉而成為了日本侵略者的軍火庫。

「不抵抗」政策

那麽,既然東北地區與東北軍有著不俗的硬實力,張學良又為什麽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呢?

其外在原因,必然是與蔣介石有關。

中原大戰後,張學良成為了國民政府中的重要人物,在政治決策中也與蔣介石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九一八事變前夕,國民黨政府的首要任務集中在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進行「圍剿」。

1931年7月,萬寶山事件發生後,中日關系進一步緊張。

蔣介石擔心這一事件可能激化全國性的抗日情緒,從而影響到他正在進行的對紅軍的「剿共」內戰。

因此,他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去腐乃能防蠹」的主張。

蔣介石的這一基本國策,實際上就是在對外政策上采取妥協退讓,對內則堅持「剿共」內戰。

到了1933年4月10日,日本已經侵占中國東北三省、成立偽滿洲國、並進一步侵占熱河。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蔣介石依然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對中央紅軍的第五次「圍剿」上。

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前,面對沈陽日益緊張的局勢,蔣介石輕描淡寫地對張學良等東北軍將領作出指示。

他認為對於當前的局勢無需過度擔憂,有九國公約和國際聯盟的約束,日本不敢強占我們的領土。

可見其對日本擴張野心的誤判,以及對國際形勢的過於樂觀估計。

至於內在原因,則是由於張學良本人薄弱的大局意識,以及對東北軍力量的不自信,或者說是「恐日情緒」。

在1990年的一次采訪中,張學良曾直言:

「我對‘九一八事變’判斷錯了。」

當時他認為日本只是透過軍事行動進行挑釁,並未預料到日本會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因此,為了避免事態的進一步升級,他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期望這一事件能夠和平解決。

張學良作為當時的主事人,未能準確評估日軍的真實意圖和戰略目標,未能全面把握形勢的嚴峻性,導致了戰略決策的重大失誤。

實際上,九一八事變並非日本首次對中國進行挑釁。

之前的「中村事件」和「萬寶山事件」等已多次發生,但每次都以和平手段化解,使得東北軍對此類事件逐漸麻木。

在九一八事變發生時,由於情報的不足和對過去「和稀泥」式處理方式的依賴,張學良做出了不當的決策,結果使得東北地區輕易地落入了日本之手。

除此之外,張學良也未能擺脫對日本的恐懼心態,影響了他對東北軍軍事力量的信心。

1929年7月,張學良在處理中東路問題時對蘇聯采取了強硬立場,導致中蘇之間爆發了武裝沖突。

這場戰爭持續了不到五個月,最終以東北軍的慘敗告終。

張學良在回憶中東路事件時提到:

「那仗打得慘了,我們有一個旅全滅,是姓韓的,韓光弟的旅,全滅。旅長,團長,自殺的自殺,陣亡的陣亡,全旅覆滅。」

中東鐵路戰爭的失敗給張學良帶來了很大的震撼,這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與列強之間的實力差距。

曾經自認勇猛善戰的東北軍,在蘇聯的強大火力面前幾乎無力抵抗。

而日本關東軍又在日俄戰爭中戰勝過俄國,張學良自然由「恐蘇」轉變為「恐日」。

原本充滿鬥誌的他也認為「開戰必敗」,因此面對日本時處處忍讓,不敢輕舉妄動。

即使在熱河抗戰期間,張學良依舊畏戰懼敵,寄希望於與日本有勾結的湯玉麟能在平津地區扮演緩沖的角色。

在戰爭面前,他首先感到的是恐懼,而不是戰鬥的決心。

這種未戰先怯的心態,自然也影響了東北軍的士氣和戰鬥意誌。

「九一八事變」因「不抵抗」而導致的潰敗與東北淪陷,實在令人痛惜。

如果當時國民黨政府能夠在全國人民的廣泛支持下,采取堅決的抵抗措施,歷史的走向可能會完全不同。

參考文獻

[1]劉庭華.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與東北淪陷[J].大連近代史研究,2018,15(00):1-14.

[1]姚雲炤.九一八事變中的軍工損失[J].鐵軍, 2023(9):25-25.

[1]佚名.真實的九一八:東北軍武器裝備遠超日本關東軍[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上), 2010(11):4.

[1]尤冬.「九·一八」後奉天造兵所產能與經濟影響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5(0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