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韓非之死並非李斯之過?韓非的死因與遺憾

2024-03-02歷史

韓非之死並非李斯之過?一般的歷史觀,在韓非之死這一問題上李斯的人品就大打了折扣。人們認為,是李斯嫉賢妒能害死了自己的同門兄弟韓非。然而,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這是因為,有兩個問題搞搞清楚,就能理清韓非之死的真正原因了。

一是韓非的出身,決定了他不可能成秦國的謀臣。 按照史書記載,韓非確實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巫師之人,他超人的驚世洞察力天下無敵,所著的書【韓非子】剛一問世就廣為流傳,聞名遐邇,當時的秦始皇看過他的文章嘆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可見,秦始皇也是很欣賞和愛惜韓非這個才子。然而,韓非卻出身於南韓王族,是韓桓惠王的兒子,南韓的公子。也就是說,韓非來秦國可不是以什麽「學者」的身份出現的,他是作為南韓駐秦的「人質」來到秦國,這與李斯這個秦國「引進」的人才存在著迥然的不同。

韓非子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韓非的出身決定了此時的身份,也決定了其主張與秦王嬴政東進的戰略相悖。一個人的身份決定了一個人的立場,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這個作為政治人質,其實就是南韓到秦國求和避免挨打的使者,他的任務就是要處處以南韓的利益為優先思考,這自然是韓非當時的「使命」,這就不得不讓秦王嬴政心存忌憚。急於求成的韓非為了避免秦國攻打南韓,還向秦王嬴政獻上了【存韓書】,力勸秦國不要攻滅弱小的南韓,而應該攻打豐饒的楚國,這與李斯、嬴政主張的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東進戰略是背道而馳。韓非再有才能,所獻的計策屬弱秦、誤秦,那麽眼裏不揉沙子的秦王嬴政會如何選擇?此時,恐怕李斯的同門之情或者讒言中傷,對秦王嬴政的影響就微不足道了,這是由韓非本身的立場所決定的。

韓非子的同學李斯

二是韓非的堅持,讓秦國君臣不可能容忍。 其實,韓非做人質期間在與秦國君臣的交流之中,已充分表顯現出阻撓秦國統一大業的政治傾向。為了延緩南韓的滅亡,韓非處處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還將推動秦國東進戰略的賈詡、李斯進行詆毀,來阻撓秦王的統一步伐。然而,秦王嬴政以及他的重臣們還是看在韓非為世間巫師份上,對韓非采取了影響和「勸說」的方式進行「轉化」工作。比如,韓非提出「弱秦存韓」的主張被秦國君臣看穿後,秦王嬴政沒有斬殺韓非,反而讓李斯也以同樣的上書反駁【存韓書】,揭穿韓非的用心,讓其自省。

韓非畫像

當秦國上卿賈詡親自請命出使四國,用三年時間,以連橫之術退敵後,韓非卻在秦王面前數說賈詡是「耗費財物,私交諸侯,出身低下,品行惡劣」秦王也明知韓非是誣陷,但還是讓賈詡當面對質申辯,來「說服」韓非。賈詡在辯解時說:「這韓非擅進讒言,蠱惑君王,該殺!」,但秦王嬴政還是將韓非關押於牢房。深居牢獄之中,韓非依然毫無悔改,直到秦國向山東大舉進攻之前,才將韓非處死。

政治家李斯

後人說:韓非與李斯政見不合,與賈詡存在恩怨,才走上了不歸之路,本人不敢茍同。李斯也是成熟的政治家,定不會因妒忌同門而被秦王另眼相看的,這一觀點又恐怕是,是一種小的格局思維小看的李斯。韓非作為當時全天下天下一等一的人才,就在秦王身邊,如果嬴政能用他,還有人敢殺之不成?真是豈有此理。「既不能為我所用,必為我所殺之」這恐怕才是秦王統一大業的必然選擇,看來也很難受到李斯的人品及個人意願所關聯。

假若韓非能象賈詡、李斯等秦國重臣一樣與秦王同行,或韓非能放棄自己的堅持,其命運會是另外一種結局。韓非假若只是南韓的一個普通士族而不是「人質」,或許韓非會是另外一種選擇。歷史不可能有假設,這也可能就是韓非的宿命吧!韓非之死又怎麽能能是李斯之過呢!你知道了嗎?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我是「南山老李」。關註我,我們一起品文化。

先滅南韓已成秦國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