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馬步芳獨子:20歲當副軍長,逃竄沙特,晚年,西北人還罵我們不?

2024-07-21歷史

民國時期,各地軍閥占地為王,擁兵自重,尤其以東北、西北、西南地區為主,逐漸培植出一大批雄踞一方的勢力。

這些勢力中,在西北地區的馬家最為兇悍霸道,對當地百姓的剝削壓迫最重。而到了新的西北王馬步芳這一代更是,他將「兵匪」二字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馬步芳統治西北地區的那段時間,強征賦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並且透過販賣鴉片獲利無數。

馬家在西北的半生所得黃金數不盡數,隨著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的失敗,馬家將所獲財寶盡數運到國外,對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馬步芳風流無度,但是半生只有一個獨子,名為馬繼援。馬繼援深受其父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致力於和中國共產黨作鬥爭,在解放戰爭時期甚至放話要活捉彭德懷。

晚年不敢歸國,為了彌補自己心中虧欠,曾在異國他鄉為汶川捐款5000美元。然而最後還是難逃客死異鄉的結局。

西北王獨子,12歲就有了軍銜

馬繼援出生於1921年,父親是西北王馬步芳。馬步芳雖然風流無度,據說欺辱婦女不下5000人。但是或許是報應,馬步芳一生只有馬繼援一個兒子。

對這個唯一的繼承人,馬步芳可是煞費苦心。從小金尊玉貴地養大,馬步芳還著意培養獨子的軍事能力,以求將來能讓馬繼援繼承自己的軍權。

但是馬步芳可舍不得讓馬繼援親自上戰場上靠命搏殺拼功名。當時蔣介石看中了馬步芳手中的兵力,想要拉攏馬步芳。

馬步芳心想:「真是瞌睡了就有人給送枕頭」。於是不久之後,馬步芳直接向蔣介石申請給馬繼援一個軍銜。

當時的馬繼援才12歲,根本就是個奶娃娃,蔣介石接到這個申請的時候十分無奈,但是迫於馬步芳手中的兵力,蔣介石還是妥協了,象征性地給了馬繼援一個上校軍銜。

自此以後,馬繼援的軍隊生涯更是一路順利,13歲任連長,15歲任師級參謀,到了20歲,就已經是副軍長了,馬步芳不放心將兒子交給別人,就自己任軍長,親內建馬繼援。

事實上,馬繼援並不是單純擁有軍銜而毫無實力。馬步芳自己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卻是十分上心,致力於將馬繼援培養成一個文武雙全的將領。

馬繼援到了啟蒙的年紀,馬步芳親自延請名師教授。當時為了馬繼援的學習,他可算是操碎了心,只要是為了馬繼援的學習,什麽都可以去辦。

到了初中,12歲的馬繼援被送進了回族促進會附設的第一中學念書,當時這個學校沒有高中部。作為回民,馬步芳不願將兒子送進漢人學校,於是個人出資、請優秀的教師在附中開設了高中部。

不僅如此,為了培養馬繼援的軍事才能,馬步芳還親自指示,在這學校的高中部開設軍事理論課程,這些課程中就包括【步兵操典】等軍事知識。

為了給馬繼援增加一個軍校履歷,馬步芳還將馬繼援送到中央軍校軍訓班呆了一段時間。從小在軍營中長大的馬繼援,自身就帶了一股軍隊習氣。

背負了「青海馬家」家族使命的馬繼援,總算是沒有辜負馬步芳的期望。經過系統的軍事理論課程,馬繼援很快成長為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者。

馬繼援和很多混吃混喝的軍閥二代很不一樣,他算是少有的擁有真才實幹的軍閥二代。馬繼援畢業正值抗日戰爭爆發,他就順利地進入了馬步芳的警備司令部任職。

進入軍隊以後,他更是在馬繼援親手調教下,將自己所學的西方軍事理論,和西北軍隊固有的軍隊風格,很好地融會貫通,後來更是接過了82軍的軍事指揮權。

尤其是馬繼援後來從陸軍大學畢業以後,他認識到馬家軍中有很多地方不適用於現代軍事作戰,更是大刀闊斧對82軍進行改革。當時最突出的改革就是在82軍增添了汽車兵連。

汽車兵連的設立極大地提高了軍隊運輸物資的能力,解決了山地補給的問題。在當時除了胡宗南所率領的中央軍外,82軍是唯一一支使用汽車兵連運輸物資的隊伍。

另外,馬繼援的軍事指揮能力也較強,馬家軍又一貫註重軍隊戰鬥力,是以馬繼援從馬步芳手中繼承過來的軍隊,雖然紀律要求不高,但是在當時馬家軍也是少有的精兵悍將。

在抗日戰爭中,得益於蔣介石的軍備支持,馬繼援率領馬家軍在河南、山西等地重創日軍,以至於後來很多日本部隊,聽說是馬家軍在附近,就灰溜溜地急忙撤離,不敢與之正面交鋒。

彭德懷痛打「二馬」

不可否認,馬繼援的軍事指揮能力很強,在對日的很多戰役中,他所率領的軍隊鮮少有敗績。這也讓他在青馬備受信服,就算是當時很多跟隨馬步芳多年的老將對他也是贊不絕口。

但是等到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他將自己的勇猛全部用到了對共產黨隊伍的作戰中。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在馬繼援手中曾三次落於下風,損失慘重。

1937年,馬繼援和西北野戰軍作戰,馬繼援熟悉當地地形,又擁有強勁的騎兵部隊,後來當時和馬繼援正面交鋒的王震將軍評價馬繼援「慣打英勇善射能戰,行動迅速膽大」。

而後在子午嶺戰役和西府戰役中,馬繼援又不斷獲得勝利,西府戰役更是被彭德懷稱為自己「人生三大敗仗之一」。在那場戰役中,新四軍被馬繼援的騎兵消耗了5000人,最後被迫從安徽撤離。

馬繼援所率領的82軍對我軍產生很大困擾,手上沾滿了西北野戰軍的鮮血。在很長一段時間,我軍對馬繼援的部隊,提起來就是咬牙切齒的痛恨。這也讓馬繼援對自己的實力信心倍增。

但是勝敗乃兵家常事,而歷史的行程遠遠不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領所能阻擋的。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腐敗不斷,在解放軍的不斷打擊中,早已經破敗不堪。

另一方面,西北地區民眾對馬繼援家族的痛恨,也註定了青馬的滅亡。

1949年7月成功攻下太原的十八兵團和十九兵團,迅速投入了對西北作戰的隊伍中,當時在西北地區參與作戰的第一野戰軍和地方武裝高達40余萬人。

彭德懷和毛主席達成共識,先對當時的「胡馬聯盟」中的胡宗南所在部隊進行有效打擊,再對馬家發起攻勢。一向膽小如鼠的胡宗南果然在經受一番攻擊後,龜縮到漢中不肯出來了。

7月20日,彭德懷所率領的第一野戰軍正式開始「打馬」作戰。毛主席也深知在以往和馬繼援交手中,我軍吃過不少虧,於是專門提醒彭德懷要時刻註意對方的行動。

懷著新仇舊恨,彭總司令帶著第一野戰軍,直接沖潰了馬鴻逵和馬步芳的軍隊,一舉拿下了甘肅和寧夏的咽喉,平涼地區。一時間士氣大振,彭德懷也發現了「二馬不和」的真相。

原來,當時馬鴻逵和馬步芳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都各懷鬼胎。馬鴻逵把自己的嫡系部隊放在了軍隊作戰的後面,馬步芳怕自己吃虧,告訴前線作戰總指揮盧忠良「保存實力,退守寧夏」。

馬忠良拿著「不行就撤」的命令,在遭遇了彭德懷的部隊後,幾乎沒做任何抵抗就跑了。7月28日,在大雨中,我軍作戰十分艱難,但還是重創了馬鴻逵的部隊。

馬步芳為首的軍閥表面上和蔣介石的合作還在繼續,實則他們早就做好逃跑國外的準備,根本無心繼續和解放軍戰鬥。在看到作戰一再失敗後,馬步芳帶著大量黃金逃跑了,令馬繼援固守蘭州。

馬繼援叫囂要活捉彭德懷

這場戰役後,馬繼援代表馬步芳堅守蘭州,馬鴻逵也退守寧夏不肯和彭德懷正面作戰。這一次雖然沒有達到圍殲「二馬」的目的,但是也徹底將「二馬」之間的合作徹底擊潰了。

而馬繼援接手軍隊後,對蘭州的軍事防禦做了多重加固,蘭州地勢特殊,三面都是高山,易守難攻,馬繼援將在原來的軍事基礎上,又修建了密密麻麻的碉堡。

馬繼援看著修築好的工事,不禁覺得信心倍增,他甚至放出豪言「大勝蘭州,而後一舉拿下西安,殺出潼關,抵定中原,占領全國,讓馬家軍掌天下」。

馬繼援甚至叫囂彭德懷是他的手下敗將,這次他一定要「活捉彭德懷」。

而另一邊,彭德懷總司令也在細心研究蘭州的作戰指揮圖,為這場硬戰做準備。

而當時全國對國民黨軍隊壓倒性的勝利,也讓當時的戰士們信心倍增,覺得馬繼援應該也和那些軍隊一樣不堪一擊,甚至產生了盲目自大的心理。

8月20日,當彭德懷總司令決定第一次攻打蘭州的時候,很多團長非常自信地要求接任主攻任務,還保證要兩鐘頭拿下蘭州東關。

雖然彭德懷總司令一再告誡戰士們不要輕敵,但很多人已經被之前的勝利暫時迷住了眼睛。但是經過一夜的戰鬥,我軍損失慘重,而敵人的堅固堡壘竟然一個也沒有被打下來。

彭德懷總司令急得直跳腳,同時,彭總司令也發現了馬繼援是要死守蘭州了。毛澤東得知戰況以後,也發覺了馬繼援的企圖。

毛澤東主席認為馬繼援這樣的做法,實際上對我軍十分有利。因為之前野戰一軍最擔心的不是和馬繼援正面相對,而是怕馬繼援帶著大批軍隊撤退,後患無窮。

毛主席分析,馬繼援固守蘭州,也就給了野戰一軍殲滅馬家軍的大好機會。於是在電報中,毛主席告訴彭德懷註意軍隊作戰前的休息,力求每次打擊都起到作用。

並且通知軍隊做好再三攻打蘭州的準備,對軍隊的作戰計劃也重新做出部署。做好所有安排之後,毛主席和彭德懷也都開始心有成竹,穩操勝券了。

另一方面,馬繼援洋洋得意,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躺在蘭州城中,做著前方戰士活捉彭德懷的美夢。

25日淩晨,野戰一軍再次發起沖擊,這一次戰士們一舉拿下了蘭州東關,到了晚上,蘭州就被徹底擊潰了。馬繼援完全忘記之前發誓「要和蘭州共存亡」的誓言,在蘭州城破之前就急忙逃走了。

8月26日,被馬家蹂躪多年的蘭州宣布解放,百姓們歡呼慶祝,馬家的「土皇帝」統治正式宣告結束。而馬繼援逃到重慶之後,被氣急敗壞的蔣介石撤了職,退居到了台北。

解放戰爭後,馬步芳帶著馬繼援跑到了沙特阿拉伯,終此一生,他們都沒有再能回到自己的祖國。

馬繼援晚年十分想念祖國,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懊悔不已。在汶川地震的時候還捐款5000美元,當紅十字會問道他的名字和國籍時,深感羞愧的他報了個假名字,就趕緊離開了。

後來還是當地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為了核查清楚,再三詢問,才得知他就是那個叫喊著活捉彭德懷的馬繼援。

馬繼援的父親馬步芳,作為曾經的西北王,最終淪落到客死異鄉的結局,讓馬繼援感慨非常。晚年的馬繼援也十分想回祖國,但是他深知家族在西北地區的惡行,不會受到原諒。

馬繼援曾想回鄉看看,試探著問身邊的人:「西北人還罵我們不?」可想而知當時的回答,馬繼援陷入到了無邊的沈默和自省。

後來馬繼援想要透過一些捐款緩解良心的不安。但是善惡終有報,他對解放軍的惡行仍然沒有辦法彌補。直到最後,馬繼援只能和他父親一樣客死異鄉,不能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