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遇見余杭②如果文物會說話,它們講述的一定是這樣的「城市成長史」

2024-05-09歷史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周豐 通訊員 徐穎

2021年春天,杭州市行政區劃最佳化調整,新的余杭區不斷向新而進,開啟了面向未來、面向國際的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設。

從5000年前的古城到現代城市發展重要新中心,何以余杭?

潮新聞·錢江晚報推出重點策劃——【遇見余杭·從王城到城市新中心】系列報道。

我們將穿梭上下五千年,以歷史視角記錄舊城燈火與今世繁華,發掘背後的基因傳承。

我們將深入地下與水中,以社會視角觀察水利堵疏與城鄉發展,思考社會治理的內在邏輯。

我們將翻閱古籍經典,以文化視角還原歷代大儒的人文美學,探尋激勵一代代余杭人的文化密碼。

在哪裏,可以找到最古老的杭州?1977年,當中國考古界泰鬥蘇秉琦走進余杭的良渚遺址時,為我們留下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我想,良渚是古杭州……杭州應該是從這裏起步的」。

橫跨5000年的歷史長河,人類代代生息繁衍、不斷遷徒,從良渚遺址到小古城遺址,再到余杭古城遺址,我們發現杭州的「城市族譜」始終與余杭休戚相關。這片大地上的文明興衰更替演化成環環緊扣的生命鏈條,延續了杭州數千年來作為中國東南地區繁盛中心的斑斕記憶。

尋根問源,叩問來處。橫跨史前到宋代的三個重要時期考古發現,讓我們在余杭遇見了杭州的「成長史」。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綠道郊外鄉間小路。據視覺中國

一座「水上都城」

杭州5000年歷史在此起航

槳聲欸乃、河網密布、船運繁忙的江南水鄉古鎮,發達的水上運輸成就了自古的富庶與繁華。這些星羅棋布於長三角地區的古鎮,水路交通規劃其實都源自共同的「先祖」——5000多年前盛極一時的「水城」良渚古城。

可同時容納兩三個竹筏並列的寬敞水道、用「草裹泥包」工藝建造的土台堤壩……相比同時期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以灌溉為主的水利系統,發達的稻作農業、先進的手工業、統一的宗教信仰在余杭地區形成了「人口向心力」,最終誕生一個以稻作農業經濟為支撐的早期區域性國家良渚古國,並建立起具有防洪、灌溉、運輸等更復雜功能的外圍綜合水利系統。

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分布圖。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這套彰顯人類適應和改造自然的大型水利系統,位於良渚古城的西北方,由谷口高壩、平原低壩和山前長堤等近30條人工壩體以及天然山體、溢洪道構成,蓄水總量約是杭州西湖的4倍。如此龐大且高難度的工程,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先民如何辦得到?除了規劃連線山體修建堤壩,人們還用蘆荻茅草包裹淤泥制作「草裹泥包」交錯堆砌來增加壩體抗拉強度,這種類似於現代用麻袋裝土抗洪的壘築方式,展現出古人在壩料選材上的高超智慧。至今,在谷口高壩區由秋塢、石塢遺址形成的水庫,仍在發揮蓄水防洪作用。

水壩完工後,良渚古城的建設也隨即轟轟烈烈地展開,其中面積相當於4個北京故宮的內城,使用石料就達約10萬立方米。為了保證基建材料和生活必需品供給,先民們開鑿出寬敞水道將聚落群周邊水系與外圍水利系統互聯形成一張運力強大的水網,在將大量石材、礦產、竹木以及稻谷糧食等源源不斷地運至古城同時,城內的高端手工制品也得以運往城外各地。

鳥瞰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據視覺中國

「清晰規劃出如此龐大且精密的內外水利系統,需要制作沙盤來推演在壩址選擇、地基處理、結構設計等工程技術上的科學性,可見當時的人們對周邊地形環境、水文特征已經了如指掌。」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馬東峰表示,這座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統曾給許多國內外水利專家留下深刻印象:原來五千年前的「杭州人」,就已經掌握了治水、用水的底層邏輯和方式。

建設和維持良渚古城的正常運作,需要多大疆域和生產力?以占地6.3平方公裏的良渚古城為例,由於古城遺址分布區內尚未發現明確的稻田遺存,若以古城內居住有兩萬名貴族和手工業匠人來計算,需要至少3000個類似茅山遺址的村落來保證糧食供應。根據已有考古發現表明,良渚文化分布範圍約有3.6萬平方公裏,基本涵蓋了我們現在常說的長三角一體化區域。

「良渚古城作為這個早期區域性國家的首都,不僅是杭州5000年歷史最早的區域中心,更是長三角地區最早實作‘一體化’後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馬東峰說。

一個簍狀原始瓷罐

見證杭州區域的「發家史」

3000多年前的苕溪沿岸,河網密布、土壤肥沃,一派「魚米之鄉」的勃勃生機。在余杭地區,農人之外最忙碌的就數陶藝工匠,他們中技術最高超的一群人,只需專註燒制高端的印紋硬陶、原始瓷器等高檔生活品,這項「高精尖」的手工藝還催生出子承父業的家族產業。碼頭上,船夫正打算將這些商品遠銷中原,不曾想失手掉落了一只沈入河底,一「睡」就是數千年……

3000年後,當這件魚簍形狀的瓷罐在小古城遺址附近的潘板大溪再次重見天日,人們不禁驚嘆於它的完整且精致。敞口、尖唇、鼓腹,胎釉結合牢固……這件高24.8厘米、口徑15.1厘米、底徑6.5厘米的商代原始瓷器,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小古城考古專案負責人羅汝鵬眼中的「稀世珍寶」。

高領罐(商代)。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它代表了最早的‘china(瓷器)’,把中國制瓷起始點提前了1000多年。夏商之交,余杭地區的制瓷技術迎來大發展,但彼時大件原始瓷器的成品率極低,這個瓷罐可視為原始瓷器中的珍品,特別是還帶有鮮明的江南水鄉特色。比中原王朝更早掌握1200℃以上的高溫燒瓷技術,你能想象出3000多年前生活在余杭的先民有多厲害!」言語間,羅汝鵬透露著自豪:商代的余杭周邊,誕生了目前國內已知出現時間最早的規模化原始瓷產區,而生產的精美器物,則成為中原地區高等級諸侯貴族象征財富和身份並用於墓葬的「稀罕物」。

規模化的生產,不僅增強了東南地區各個族群的凝聚力,與中原的文化商貿往來也愈發頻繁,用陶瓷精品架起的交融通道促使杭州地區的發展進入「快車道」。商代的浙北大地上,族群聚落正如雨後春筍般「百花齊放」,越地古國逐漸成型,而小古城就是當時重要的區域中心之一。

小古城遺址廟山發掘區鳥瞰圖。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小古城遺址位於良渚古城遺址的西北部,同樣是一處城址類遺址,整體面積約35萬平方米。早在7000年前,這一地區已有先民居住,直至3000多年前的夏代末期至商代,小古城遺址周邊出現了新一輪的「文化大爆炸」。

10公裏,是良渚遺址到小古城遺址的直線距離,探索良渚文明與後續文明關聯的重要線索就在於此。「從良渚文明結束到越國強盛崛起的兩千年間,吳越之地其他文明是如何發展的?圍繞余杭小古城遺址周邊數量豐富的釉陶、原始瓷器,可以證明夏商時期這裏已是杭州區域內生產力高度發達和商貿交流繁盛的中心,同時也註釋了‘一部陶瓷史 半部在浙江’的歷史淵源。」羅汝鵬表示,除了小古城遺址,浙江省內其他區域商代城址目前還沒有更多的確定。

一塊寓意圓滿的花紋磚

見證古余杭的繁盛與變遷

美是人類永恒的話題,盡管歷代的大眾審美不盡相同,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終如一。北宋靖康年間,汴京城裏的姑娘們講究清麗素凈,將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繡於服飾,驚艷於市,稱為「一年景」,並傳播至全國各地。

時髦的華美紋樣,隨著發達的漕運來到隋唐大運河起始點余杭,深深滲透進了杭州人的衣食住行。彼時的余杭,水道碧波蕩漾、千帆競渡的繁華盛景已延續了數百年。在位於南苕溪與余杭塘河交界處的余杭古城遺址裏,出土的一塊采用‘一年景’構圖的花紋磚,引發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征宇的濃厚興趣。

宋一年景花紋磚。據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大戶人家常把這種裝飾用磚砌於內墻面,正面上荷花、梅花、瓜果等江南地區不同時節植物和花卉的高浮雕圖案,彰顯生活趣味的同時表達了人們對於四時圓滿願景的追求。在北宋時期,作為四季水上運輸重要樞紐的余杭依然是杭州區域經濟中心,滋養著這片土地的人文精神。」王征宇表示,在余杭古城遺址中還有不少融入了外來文化元素和杭州地域特色的重要文物,時間跨越了東漢初年至北宋的千年間。

縱觀杭州5000年的城市發展史,余杭古城是上承良渚古城、小古城並下啟杭州城的重要一環。

商周之後,余杭縣於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正式設立,地點就在距離良渚古城不遠的西南方,成為中國最早的建置縣之一。隋代開皇十一年(591年),杭州城市重心開始從余杭縣轉向柳浦西(今鳳凰山一帶),始建行政級別更高的州城,初步奠定了今天杭州主城區的雛形,杭州之名就源於「州治余杭」。直至南宋初年,杭州的區域中心才離開余杭。

2000余年來,余杭縣城幾乎未變的城址,較完整地繼承和保留下東漢至今的古城結構。正因如此,從余杭古城遺址中出土的文物,更能為人們提供串聯起古余杭與現代杭州的重要歷史參考。

聊起杭州建城史上三個最重要的歷史階段,王征宇向記者比劃了一個大寫的「C」:「你發現沒,從良渚、小古城到余杭古城,人口和文化的遷移呈現一個‘C形’,雖因時因勢在轉移,但始終都沒有離開余杭。」

據視覺中國

如果說杭州是一件被璀璨人文精心雕琢的偉大作品,其中最關鍵也最深刻的筆觸,一定來自余杭。

千百年來,余杭先民們在不斷地融合、創造、互鑒中發展前行,塑造出一段波瀾壯闊的特殊建城史,為杭州這座城市開啟胸襟,註入了敢想敢拼、永不言棄的精神內核,寫下杭州人勇於開拓、不斷進取走向文明之巔的歷史篇章。

一座江南重鎮,從此卓然而立。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