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有啥用處嗎?了解後直呼太高明了

2024-01-29歷史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有啥用處嗎?了解後直呼太高明了

「這帽子上的鈕扣有何作用呢?」

參觀一些戰役展覽館後,人們可能會對八路軍在戰鬥中所戴的帽子上的鈕扣產生疑問。

在戰役展覽館內,軍服展示中經常包括士兵們的軍帽。雖然由於戰爭年代的不同,八路軍的軍服在款式和顏色上有所變化,但他們的帽子外觀大致相似,大多數都在前額的中心上下排列著兩顆鈕扣,成為我軍軍服的一個標誌性特征。

那麽這兩顆鈕扣究竟有何作用?對於八路軍來說,它們是否還有其他特殊的象征意義?

軍裝的設計牽涉到多個方面,是一項精細的任務。士兵們身上的每一件物品都具有實際意義,即使是一顆鈕扣,也經歷過實際作戰的檢驗,才能在長期使用中得以保留。

軍帽的設計源遠流長,八路軍軍帽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隨著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國勢力的入侵,清政府的衰敗導致了統治的崩潰,在各方勢力的壓迫下,百姓苦不堪言。

1912年,在中國資產階級先進代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曾提出「三民主義」的同盟會聯合其他四個政黨,共同合並為國民黨。

孫中山先生以整頓黨務為切入點,旨在清除思想汙染,拯救革命。國民黨軍隊最初並沒有強烈的統一軍服觀念,軍裝上也缺乏標準。直至北伐戰爭結束後,南京的部隊相繼改良了部隊軍裝,更新了軍帽的設計。

在那個時期,軍帽上雖然已經出現了紐扣,但與後來八路軍軍帽上位於額前的紐扣位置設計有著明顯的不同。

隨著北伐戰爭的結束,為了確保軍人在嚴寒的冬季能夠保持溫暖,需要設計一款既能夠保護頭部又能保護頸部的軍帽。

這時,通用的軍帽設計將帽圍置於帽頂,透過解開扣子可以將帽圍拉下,延伸到頸部,以便夜間作戰時提供額外保暖。

這種軍帽的設計靈感也來自於其他國家軍隊的帽子,並經過了最佳化。

在北伐之後,國軍與德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這種帶有保暖帽圍、實用性強的軍帽設計就是受到德國山地帽的啟發而傳承下來的。

然而,在國共合作態度發生變化後,特別是在蔣介石和汪精衛領導下,反革命政變爆發,以「剿共」為名,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1927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點燃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火種,中國共產黨建立了自己的軍隊。

各地黨組織成立了多支工農革命軍和遊擊隊,到1928年,中共中央將各地工農革命軍整合為「紅軍」,兩年後正式定名為「中國工農紅軍」。

紅軍成立初期,面臨著極大的困難,物資匱乏。戰士們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吃飽穿暖的問題,因此服裝的配置非常難以統一。

1928年1月,我軍在蘇州地區迎戰了一支國民黨地方部隊,他們奉命進入蘇區進行「剿匪」行動,最終我軍獲得了數十擔的敵軍布匹。

這批繳獲的物資為紅軍在江西寧崗縣建立了第一個自己的服裝廠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由於物資匱乏,能夠制造出來的軍服有限,只有極少數紅軍戰士有機會佩戴軍帽。

當時確定的帽型是一種大八角帽,按照列寧帽的設計制作,並在上面添加了一顆紅星。

然而,初版的大八角帽帽型太大,與中國人的臉型不太契合。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長征初期,紅軍開始佩戴帽型縮小後的小八角帽。

1931年,九一八事變震驚中外,日本侵略者占領中國東北領土,其野心昭然可見。

在這個國家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時刻,國共第二次合作勢在必行。然而,由於蔣介石仍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他執意圍剿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展開萬裏長征。在風刀霜劍的嚴寒中,紅軍大多穿著破舊的衣服,但每個人的頭上都戴著一頂小八角帽,上面閃耀著一顆紅星。

這些小八角帽如同鮮艷的火把,為每個紅軍提供了前進的力量。

長征的道路上充滿了艱辛和危險,然而,這些小八角帽大多是當地民眾和隊伍中的同誌自己動手制作的。

1937年,當日軍進攻上海並威脅三個月內消滅中國時,中華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國難當頭之際,中國亟需共同抗敵,於是共產黨與國民黨再度攜手,決心共同抵禦外侮,保衛祖國。

抗戰序幕於1937年7月7日在盧溝橋爆發,中華民族迎來了全面的抗戰時期。在這空前的危機下,國共兩黨再次聯合,中國工農紅軍自發改編成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同時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也應運而生,即我們熟知的八路軍與新四軍。

國共兩黨統一後,由於人數眾多、地域復雜,八路軍的軍裝顏色依然呈現相當混亂。大多數軍裝的色調仍為草木灰色或藍色,而少數士兵得到了國軍供給,穿著仿德國風格的灰色軍裝。為解決軍裝顏色的混亂,國民黨頒布了統一的軍帽規定。

國民政府頒發的軍帽樣式為直筒圓頂帽,帶有標誌性的青天白日十二角星帽徽,前方搭配兩顆扣子。在緊急形勢下,蔣介石承諾公開承認共產黨的合法地位,並保證不歧視納入政府軍隊的共產黨軍隊,後勤補給標準與其他部隊一致。

然而,工農紅軍對於放棄紅星,戴上「敵人」的青天白日十二角星表示強烈反感,視之為一種「叛變」。部份剛剛合並到國民黨的紅軍戰士不服氣,甚至有人產生離開的念頭。在國共合作早期的照片中,可以發現一小部份紅軍戰士的帽子上沒有青天白日帽徽,他們對這一標誌並不認同,故自行摘除。

這種明顯的抵抗情緒讓中央領導感到頭疼不已。在九月份的120師誓師大會上,賀龍發表了一場公開講話:「紅軍的改編與更衣並非輕率之舉!我們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共同對抗日本帝國主義!」他強調,「取下紅星並非要舍棄紅星!紅星將永遠鑲嵌在大家的心中!」

在各級領導幹部推心置腹的動員講話中,士兵們逐漸領悟了「改編」的真正內涵,消解了內心的抵觸情緒。為了捍衛家國,他們戴上了沒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帽子,義無反顧地沖向前線。

然而,由於戰爭地域的擴大,青天白日帽徽所需的專用琺瑯材質變得越來越難以獲取。同時,八路軍遠離國民黨統治地區,物資供給逐漸減少。蔣介石示意國民政府對八路軍采取消極態度,給予空頭支票,未按照原先的承諾定期提供糧餉。

於是,八路軍的軍帽上漸漸消失了青天白日帽徽,僅剩下兩個紐扣。

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在蔣介石的命令下,新四軍的9千余人奔赴黃河以北,但在抵達皖南涇縣茂林地區後,卻突然遭到國軍約8萬人的突襲。

新四軍奮力抵抗,經過七天七夜的激戰,大半人員犧牲。然而,隨後新四軍被蔣介石誣陷為「叛變」,導致新四軍戰士與蔣介石完全決裂。

一些戰士率先采用摘下帽子徽章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場,接著大家紛紛摘下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帽徽。

在皖南事變的影響下,八路軍看清了國民黨的真實嘴臉,開始依靠自身能力擴充軍力,設立獨立部隊和遊擊武裝。與此同時,國民黨全面停發八路軍的軍費和後勤補給。到了1946年,蔣介石完全放棄「和平建國」,國民黨采取武力手段解決問題,全面進攻中原解放區。

八路軍總部釋出正式通告,全軍摘下青天白日帽徽。帽子上的「兩粒紐扣」正式成為紅軍的標誌。

在這之後,類似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就是八路軍擴軍後的產物。因此,他們的軍帽上沒有青天白日帽徽,只有簡單的兩顆扣子。

在那個充滿戰火的時期,資源匱乏,國內生產水平相對滯後。軍需品如軍帽在這個時候顯得尤為重要,而其設計需考慮實用性,尤其是在極端環境下的適應力,無論是寒冷的冬季還是炎熱的夏季。

當時抗日戰爭初爆發,北方面臨更大的壓力,八路軍據點多分布在崎嶇的農村地區,適應遊擊戰的需要。夜間作戰頻繁,因此軍帽的設計必須考慮到夜晚的特殊條件。

在極端氣溫和深山作戰的背景下,軍帽必須耐用且保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紅軍設計了一款獨特的帽耳,可以靈活翻動。在寒冷的冬季,帽耳可以放下以保暖,而在炎熱的夏季,則可以上翻以便行動。這一設計考慮到了不同季節的需求,同時減少了帽子的不必要磨損。

在戰場上,尤其是炮火紛飛的環境中,這種軍帽還能有效保護戰士的耳朵,防止飛沙進入,同時對於炮火的轟鳴提供一定的防護。這款軍帽的設計完美滿足了當時軍隊的需求。

兩顆紐扣成為了八路軍的象征,同時也見證了那段沈重的歷史。如今,中國人民已經享受到了平安富足的生活,解放軍的軍裝設計也有所變革。然而,當年的那兩顆紐扣卻一直在中國人民的記憶中留存,如啟蒙星一般照亮著我們今日的生活。